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24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也因为这片区域足够大,也可以在这里人工养殖浮萍,且这里紧挨着养鱼场,甚至这里的深水区,原本就是作为第一个小养鱼场挖的,鸭粪集中出来,不光是上好的肥田的肥料,同时也是养鱼的鱼食。

  不论是作为稻田的肥料,还是养鱼场的鱼食,将鸭厂建在这里,三厢合宜。

  养鸭场的事情确定后,就是要建鸭舍的问题了。

  现在水泥厂和砖厂生产的水泥和砖瓦,还在源源不断的为堤坝的建造输送材料,堤坝的建造是长期的大方向建设,许明月想造鸭厂,水泥厂和砖瓦厂能够匀出来的水泥、砖也都是有数的,这也是注定养鸭场在刚开始还没见到效益时,无法得到太多支持的原因。

  许金虎也和许明月问了开养鸡场的事。

  许明月对她小时候家里开养鸡场的很多记忆都模糊了,她更了解的是她爸妈年龄上来后,回到老家承包了家门口的‘团山’,也就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小山包,养走地鸡和走地猪的模式,所以她给临河大队写的养鸡方案,也是这种走地鸡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蒲河口一个靠河的位置,显然是行不通的,那就只剩养猪和养鹅。

  蒲河口占地面积非常广,除了已经被开发出来的七千多亩良田,周围还有大片的荒地,非常适合养搞养猪、养鹅。

  尤其是养猪。

  她哥大学毕业后,在正大集团的饲料厂工作了几年,接触了全省各大养猪场后,便产生了回来开养猪场的想法。

  虽然开养猪场这事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搞成,但她哥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说服许爸许妈许明月他们投资支持他搞养猪场,里面的各种问题,她哥都详细的和她说过。

  养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猪粪太臭,要远离居民区;二是每天清洗猪舍,所产生的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蒲河口恰恰就是个远离人群,独立在人群之外,同时还开发出了七千多亩良田,养猪场每日所产生的猪粪,和清理猪舍所产生的废水,都可以在经过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沉淀物质等进行分离和去除,沉淀坑、沉淀池的各种处理后,成为这些农田的肥料。

  这还只是对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初步的处理方式,要是今后蒲河口农场的养猪场规模大了,所产生的粪便,便可以建造大型的沼气池,用来发电,从而解决蒲河口的用电问题。

第153章 说到用电问题,前世临……

  说到用电问题, 前世临河大队因为交通不便和大河的阻隔,一直到九十年代才通上了电,且电压不稳, 三天两头的停电。

  许明月小时候最深的印象,便是每当村里停电, 村里的大人、孩子全都一窝蜂的跑到大队部大水沟这条堤坝上, 看着大河对岸的炭山。

  如果看到炭山灯火通明, 大家便知道,这次停电只是大河以南的电出了问题,两三天就能修好。

  如果连大河对岸的炭山都漆黑一片, 那情况就糟糕了,可能是总电路出了问题,修起来就格外麻烦。

  但河对岸的炭山停电是极少的, 在许明月的成长过程中也没见过几次,倒是大河以南, 停电是家常便饭。

  要是按照前世的时间通电,还要二十多年后。

  想了想, 许明月说:“书记,现在咱们临河大队和河对岸的炭山的路、桥都通了,咱们大队的用电问题, 是不是想办法给咱们大队解决一下了?”许明月幽幽地说:“您可是我们临河大队出去的书记, 现在咱大队不光是和炭山通了路, 还给咱大队又增加了一千多亩稻田, 给咱吴城增加了一万多亩稻田,这说出去可是不小的政绩,说不准什么时候您就又升了上去,可不能您都升走了, 咱自己大队的电,都没在您手里通啊!”

  许明月的话一出,在场的江天旺和许金虎都愣住了。

  通电这事对大河以南的老百姓来说,同样可望不可及的梦,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更是连这样的梦都不曾做过。

  现在许明月突然提醒他们俩,临河大队和炭山的路通了,可以给临河大队通电了!

  要是能在他江天旺在任的时候,给老家的父老乡亲们,通上电,那他江天旺的声望,绝对能在老家达到顶峰。

  这是实实在在造福老家的实绩,是能被老家人纪念一辈子的大事,今后说起老家,就脱离不了他江天旺了。

  一时间,江天旺激动的手指都颤抖了起来,比开养鸭场还让他上心,动了动唇,然后就听许金虎猛地一拍桌子:“我大侄女这脑子怎么长的?咋我们都没想到的事,你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通!必须得通!炭山都通电多少年了?我们河南这边的人望的眼睛的都快瞎了,现在路通了,说什么都要把电先通上!”

  迟了一步的江天旺抖着手说:“对对对,通电,要通电。”

  可这电怎么通,他也不懂,还得把吴城的水电专家们叫来。

  许明月就结合前世对老家的印象,说:“可以在大队部下面的高地上,建一个水电站,可以日常发电,解决我们大河以南几个大队的用电问题,夏季缺水灌溉的季节,也可以通过我们挖的深水养鱼区的这里,把竹子河的水抽上来,灌溉山脚下的土地。”

  许金虎一听就不干了:“要建水电站,也是建在我们许家村,那么大一条河沟都是现成的。”

  他不懂这样的大好事,这丫头怎么不想着自己村子,反而把水电站建到江家村去。

  许明月笑着说:“二叔,要建水电站,还真非江家村这块高地莫属,咱村子下面的堤坝还是太矮了,平常还行,一旦发了洪水,咱村的堤坝根本阻挡不住,要是别的就不说了,这水电站要是被淹了,那水是能导电的,那就麻烦了。”

  许金虎不满道:“那有什么?大不了就建高一点就是了?你要多高?再给你加高个三米够不够?”

  他是真的觉得这不是问题。

  那么长的堤坝他们都建了,在堤坝上加一块三四米高的地方做水电站,还不是小事情?

  许明月安抚他说:“不光是高不高的问题,咱这河道挖通后,咱大队的船就直通咱们许家村,这要在河道上建个水电站,咱村子以后的通船问题咋办?”

  许金虎瞪着眼睛说:“咋就不能办了?以前走小半个时辰的路到渡口坐船都走了,现在河道都修到家门口了,那么点路还不能走了?”

  许明月就笑着看着他不说话,也没再解释。

  有些话她可以私下和许金虎说,有些话,她现在甚至都不能说。

  毕竟现在是以整个大队为整体单位存在的形式,但等到十多年之后,情况就又不一样了,到时候许家村会因为这条河道的存在,形成新的码头,所有大河以南的大部分人,包括山里面的人,想出山,只有两个法子,一是通过现在的堤坝马路和石桥,坐车通过炭山出去;一是来许家村坐船。

  到了几十年后,车子多了,肯定是开车坐车出去的人更多,但起码在三十年内,他们大河以南,还是以坐船为主,不管是交通还是运输。

  现在整个大河以南都还以手摇木浆的小船在河上活动,但许明月小时候,大河以南就已经通上了中大型柴油船。

  这种机械船不论是运输物体的承载量,还是速度,都不是现在的小船所能比的,到时候不论是大河以南的河沙、石子、石瓜子片运往到外面,还是大河以东的煤炭、水泥、砖瓦运到大河以南,都少不了大船。

  现在临河大队修的通往炭山的堤坝马路,到了许家村和江家村时,成Y字形,分了两条道,一条是途经许家村,通往建设大队与和平大队方向,一条是通过江家村,往石涧大队方向。

  虽是同样的分叉口,但石涧大队那边才是真正的大山里面,今后山里面的人想出来,更多的还是路过江家村,这必然会带动江家村的经济,许家村这边只有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还有高家村那边山里的部分人。

  因为再往里面,那边的人都属于邻市的,出行基本都是往邻市走,不会走许家村这边,途经许家村的人一少,经济方面就必然比不过江家村。

  但如果许家村还有一个直通水埠公社和邻市的码头,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形货物运输停靠点,就必然在许家村,到时候许家村的经济发展,就丝毫不会比江家村差。

  这些话当着江天旺的面,自然是不好跟许金虎说,甚至私下里,许明月都不能透露太多。

  毕竟许明月这都为村子考虑到三四十年后了,这时候的政策和后面的政策完全不一样,现在形势又如此紧张,在这个做私人买卖都是投机倒把犯罪的年代,跟他说为了今后许家村长远的经济发展和影响,完全是鸡同鸭讲,不仅不会得到许金虎的支持,反而有可能让他更加要把水电站建到许家村去。

  许金虎虽想为许家村争取,但见许明月这副看着他但笑不语的表情,虽然不懂她到底为什么要把水电站建到江家村,但也故作说不过许明月,气哼哼的不说话了。

  江天旺看看许明月,又看看许金虎,心里想着水电站建在江家村莫非有什么不好不成?可他怎么想,对江家村都是一件大好事,也就不再多想了。

  刚确定了要搞养鸭场的事,马上又定了要在江家村大队部下面的高地上修水电站,给大河以南通电的事,事情多的就跟做不完一样。

  但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都很兴奋。

  许金虎就扼腕自己怎么就是武装部主任,不是水埠公社的公社主任,不然什么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猪场……他通通都给她搞起来,还有给水埠公社通电什么的,想想就兴奋,偏偏这么大的功劳是江天旺的,到时候临河大队、建设大队、和平大队、蒲河口,哪个大队不念江天旺的好?

  这么大的功劳,咋就不是他的呢?

  是的,作为水埠公社的公社书记,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现在想的,也只有把大河以南隶属于水埠公社旗下的三个大队加一个蒲河口农场给通上电,至于临河大队隔壁紧挨着施、胡、万三个村子的石涧大队……石涧大队又不是他们水埠公社的,他们有电没电关他们水埠公社什么事?

  他们没电才好呢,才会羡慕他们临河大队,看看他江天旺领导的大队多厉害,他江天旺多有能力,才当了公社主任四年,都把自己大队的村子通上电了!

  江天旺是越想越美,当下就给许明月批了条子,让她去水泥厂和砖厂拉水泥和砖瓦。

  本来许明月去水泥厂和砖瓦厂拉水泥和砖瓦这事,最好是江天旺或者公社主任带着她跑一趟的,不然光是一个批条,她后面还有的和水泥厂、砖瓦厂拉扯,并不是上面领导给你批了条子,去了下面的厂子,下面厂子就马上有货给你的,甚至搭理你的。

  这些作为一个公社主要财务来源的厂子,比在供销社和国营饭店上班的售货员都牛笔,这年代供销社和国营饭店都在店里用大字贴上‘禁止无故殴打顾客’,比这些售货员还牛的水泥厂、煤矿厂领导们,也就只会对江天旺和许金虎稍稍客气一点,许明月过去,他们能给她拖个十天半个月都不给货,问就是没有!

  这还不是搪塞她,炭山水泥厂虽然因为炭山这个巨型煤矿存在,它本身的体量和水泥产量也非常大,但再大还架不住它要供应给修一条上百公里的堤坝啊!

  可江天旺现在全部精神都放在了给老家通电上,对老家开办鸭厂这件事,根本就不重视!

  他把条子批给了许明月之后,就没再管了,自己赶忙收拾东西要往吴城跑一趟,找周书记解决水电专家去。

  让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江天旺这一去,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水埠公社要成立革委会!

第154章 不光是水埠公社要成立……

  不光是水埠公社要成立革委会, 吴城现在也闹哄哄的要成立革委会。

  江天旺到了吴城都被吓了一跳,街道上面闹哄哄的,一群戴着红袖套的年轻人拽着两个气质斯文的老头, 他们的头上身上都被泼粪水,被人绑着、拖着, 头上还戴着纸扎的帽子, 上面写着‘臭老九’。

  江天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忙去县委大院找周副县长去了。

  县委大院的气氛也不一样了,没有了过去的祥和,一片紧张肃杀的氛围。

  江天旺也不敢乱打听, 去了周副县长的办公室。

  周副县长沉肃着脸,见他进来,用目光示意他把办公室门关起来。

  江天旺小心的坐了下来, 才问道:“周书记,外面是啥情况?”

  周副县长没说太多, 只低声说:“县里面在搞革~~命~~,要成立革//命//委//员//会, 下面的公社也都要成立革委会,你儿子进武装部也有四年了吧?也该往上升一升了。”

  这段时间吴城是风声鹤唳。

  所谓的革命委员会,实际上就是一场夺权行动, 在吴城还能夺谁的权?多县委书记和县长、孙副县长的权。

  但现在的县委书记是由原来的县委副书记升上来的, 县长同样是副县长升上来的, 两人都在吴城扎根多年, 又岂是那么好夺的?只是之前他们都没有心里准备,突然被这么闹了一场,虽然眼下看着落了下风,但之后怎么样, 谁都说不好。

  周副县长本身就是部队出来的,他比谁都明白一件事,就是把枪杆子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正因为他之前在水埠公社的时候,把武装部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升到吴城的时候,也是带了一些人来的,才暂时没人敢把主意打到他头上,但是现在的平静,谁都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那些人目前还没有动到他头上,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吴城负责政治宣传、党校这部分工作,手里没有实权,不像孙副县长,管的是吴城的经济,首当其冲搞的便是他。

  之前他在水埠公社的那几百民兵,一半给了江天旺,一半自己带走了,江天旺是他手下出来的兵,和江天旺说这句话,也是让他把兵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外面不管怎么闹,他们手上有兵有枪,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江天旺看到老领导严肃的神情,就知道外面形势不对。

  他小儿子江建国之前在武装部任一小干事,周副县长说往上再升一升,就是民兵排长了,一个民兵排长手下能管三十六个人。

  周副县长又问江天旺:“你和许金虎关系怎么样?他靠得住吗?”

  江天旺虽说和许金虎斗了好些年,一直都不对付的模样,却没有真正的私仇,说:“老许那人私心重了些,关键时候还是能扛得住事的。”

  周副县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了两圈。

  有些把不准是让上面的斗争出结果后,再由上面的人派人下去成立革委会,还是先让许金虎把革委会主任的位置给站住了。

  说到底,许金虎是孙副县长的人,不是他老周的人,他自己手上能拿的出手的人还是太少了。

  他犹豫,也是因为如此。

  他踱步了两圈之后就站定,转身对江天旺低声说:“这样,你回去告诉许金虎,让他去成立革委会,先把革委会主任的位置给占了,他手上有兵,做事果断狠辣,等上面的事情有了结果,上面的人不敢跟他搞,这事速度要快,你赶快去!”

  江天旺没想到自己来到吴城一趟,吴城居然是一副风声鹤唳的景象,点头说:“行。”

  踟蹰了一下,周副县长这才想起来,他到吴城来,肯定是有事情,问他:“你来吴城找我是有什么事?”

  “哦,是这样的。”江天旺把许明月提出在临河大队开办鸡鸭鹅厂,许金虎想在蒲河口搞养猪场的事说了,“现在临河大队和炭山的路通了,炭山都通电好些年了,我就想着在我们村口建个水电站,一方面把大河以南的临河大队、建设大队、和平大队的电也通上,一方面有了水电站之后,今后要是夏天缺水,方便从竹子河里抽水灌溉农田。”

  周副县长没想到这事又是许明月提出来的,原本紧皱的眉头松开,说:“要不是现在城里风声不对,我真该把这许同志调来吴城,这女同志搞经济搞发展是一把好手。”他将手中的笔放下,看向江天旺:“行,这事我记下了,你们下面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你只要抓好我给你的那些兵,下面的事情就乱不了,回头我向上面申请,看能不能给你把水电专家调过去。”

  江天旺原本还忐忑城里风向不对,向上面申请调水电专家的事,估计要黄了,没想到老领导把他的事放心上,忙高兴地说:“那周书记您忙着,我这就回去安排事情。”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