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52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原本砍柴的许凤发见她背书时很认真,知道她是为了接下来的考教师做准备,也没打扰她,在自己砍完草后,顺便便将她要刮的松针一起耙了捆好,绑在他要挑的柴火上,给她更多的看书时间。

  柴火太重,他便将下面的柴火拖在地上,以减轻柴火的重量,将她的松针一起挑下山去。

  闫春香拿着书,小巧瘦弱的身子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并不很高大却很踏实的背影,低声和他说着谢谢。

  许凤发只憨憨地挠挠头,笑着说:“这没啥,你好好看书复习,要是有缺的书,我那里有,可以先借给你。”

  他一直都记得,阿姐也是没有上过学,正是因为阿姐从未放弃过学习,才能比他们任何一人……不,是比整个大河以南的人懂的都多。

  许凤发并不是特别聪明的人,甚至和大姐、小姐相比,他脑子称得上笨,他和大哥、小姐一起自学他们买回来的初高中教材,他不懂的题目,大姐只要看一眼,就能快速的将他不懂的题目飞快的解答出来。

  大哥和小姐被大姐讲解了之后,也很快就能懂了,只有他,听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脑子还转不过弯来,甚至都不如阿锦聪明,阿锦有时候都听懂了,他还没懂。

  这几年,大哥已经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带领许家村三房小队搞生产和带娃上了。

  他大哥许凤台是个非常喜欢孩子的人,阿锦小的时候,他总喜欢把阿锦骑在他肩上带着她玩儿,阿锦大了后,他就把他的大女儿许小雨骑在他脖子上,可能因为家里第一个孩子是阿锦,许小雨又是他长女的缘故,不光是许凤台和许凤莲,就连他对阿锦和许小雨的疼爱也格外的多些,反倒是第二个孩子,许凤台的长子出世后,他们都越发忙碌了起来,照看长子的时间极少,稍微有些精力和时间,都给了会跑会跳精力极其旺盛阿锦和许小雨,这也让他们难免偏疼阿锦和许小雨,最直观的就是,阿锦和许小雨小时候,只要他们在,他们不是很累的时候,两个孩子他们是走到哪儿扛到哪儿,许凤发在山上摘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也都是留给阿锦和小雨,反倒是他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子出世后,他们抱的都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许小雨抱起来举到自己肩膀上,满脸笑意。

  反倒是老太太和赵红莲,更疼爱长子许爱国些。

  不知是不是生活过的好了,老太太的身体如今还健朗着,现在上山刮松针的活已经不需要她做了,每天带着大孙子照顾家门口自留地的菜园子,前世四十几岁就去世的她,今生已经活到了五十出头,脸上也不是过去满脸悲苦的神色,而是总带着笑,精神头好得很。

  他小姐嫁人后,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她的工作和家庭上,只有他,还在每日抱着他的初高中课本,每日的看,从未放弃过学习,从未停止过学习。

  他比谁都明白,学习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不是在阿姐的鼓励下认了字,他就不会在考记工员的时候,在众多人中赶上录取的尾巴,成为大队部的记工员,从此后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可以凭借他手中的笔,拿到十个满工分;他大哥若不是因为小时候在江地主家的私塾内跟着地主家的儿子上过两年私塾,识得字,也不会在成为记工员后,村里有空出小队长的职务时,选了他当小队长,从此吃上了公家粮;他小姐许凤莲,若不是因为能写会算,更不会在嫁人后,还能被她公公带到水埠公社,成为公社财务室内的一名小会计。

  他家兄妹四人,他上面三个哥哥姐姐都吃上了公家饭!

  只剩下他!

  他知道他脑子没有两个姐姐的聪明,学什么都一学就会,也不像大哥小时候读过私塾,从小就识字,他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学习完了小学课本,又买了初高中课本回来。

  他甚至都不敢和别人说,他居然还妄想自学初高中的课本,生怕别人笑话他。

  此时和闫春香说起他有初高中的课本时,他眼睛都要不敢看她,怕惹人发笑,他一个一天正经学都没上过的泥腿子,居然妄图和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一样,学习初高中的知识。

  他光是想,就赧然的羞红了脖子,故作不在意的转过脸,挑着柴火目不斜视的向前快步走着,内心忐忑。

  听到许凤发话的闫春香有些惊讶,她没有想到许凤发居然有初高中的课本。

  但她其实对考上临河小学的老师没有任何信心。

  宿舍里十九个知青,有十二三个都是高中生,她一个初中都没有读完,还是靠着老师怜悯,才勉强拿到初中毕业证的人,怎么考的过其他知青?

  只是她不想认命,哪怕机会再渺茫,她也想抓出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想要努力一把,哪怕最后的结果或许并不如人意。

  她太想学习了!

  闫春香诧异的目光让许凤发有些不好意思,在这些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们面前,从未进入过学堂正经上过学的许凤发内心是自卑的。

  他腾出一只手挠了挠头,将肩上的担子换了个肩膀憨笑道:“我没上过学,只在扫盲班读过两年,书也是买的别人的,我看你学的认真,你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先借给你。“

第207章 他的话让闫春香更加的……

  他的话让闫春香更加的惊讶:“你没上过学?你不是大队部的记工员吗?”

  许凤发越发的不好意思了, “我是在扫盲班认了字后,自学的。”想到他和阿锦一起写作业,小阿锦给他讲题时的情景, 不由的脸上有了放松的笑脸,话也多了起来, 眉眼带笑地说:“我还是和我外甥女一起学的, 我外甥女像我阿姐, 可聪明了!她那时候才四五岁,我不懂的题她还给我讲题呢,你能想象?”

  他一直对他外甥女阿锦的聪明程度感到惊叹, 尤其是和阿锦一起学习的日子里,经常会感叹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小孩子。

  他当然不知道那些知识点阿锦在现代的时候已经全都学过一遍了,他只觉得阿锦像他阿姐, 他阿姐也这么聪明,不愧是他阿姐的孩子。

  “许主任居然没有上过学吗?”闫春香确实不能想象, 对他说的许明月和她女儿的事越发的好奇,听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来到这里大半年, 他们这些知青最好奇的就是许明月了,只是许明月虽还住在临河大队,却每天早出晚归, 他们见的极少, 但对她的传奇故事听的却一点都不少。

  只要和本大队的人聊天, 就逃脱不了话题人物许明月, 尤其是她被前夫家休离后,立刻就带着临河大队发达了起来,从最开始不入级的记工员,几年时间就升为了蒲河口农场的一把手, 现在都是十八级干部了!

  哪怕是他们,听了许明月离婚后,近乎传奇的晋升路,都觉得不可思议,都对她很好奇。

  本地人普遍觉得,许明月本身是个带福气的人,嫁到夫家,前夫家就蒸蒸日上,成了大河以南稍有的在城里有工作的人,离婚后,前夫就过的越来越差,现在还被抓到了蒲河口农场做起了劳改,反倒是被休离回娘家的许明月,不光自己当了官,还带着全家兄弟姐妹一起吃起了公家饭。

  “这不是命里带福是什么?”村里人说起这件事,就对许明月命里带福的命格深信不疑,还深深的扼腕叹息,在她十七八岁的时候,怎么就嫌弃她家穷的叮当响,还拖着老的小的,看不上她,没娶她的。

  要是他们那时候娶了她,现在带着全家升官发财的,就是他们了,搞不好他们也能搞个十八级干部当当,那天许明月带着一个排的带木仓民兵回来,打的王根生满地找牙的场景至今他们还历历在目,每每想起,恨不能那个站在人群中威风八面的人是他们自己!

  许凤发只要说起他的长姐就忍不住滔滔不绝,说道:“我小时候家里穷,靠我大哥一个人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我大哥小时候还上过两年私塾,识得字,轮到我阿姐和我们时……”想到他还没出生,就已经去世的父亲,想到他小时候艰难困苦的生活,许凤发回忆起来,只觉得恍如隔世,他小时候哪里敢相信,还有如今的好生活,能够吃饱穿暖,能够识字读书?

  他摇摇头,浅笑的唇角眉间露出些骄傲得意的神色:“家里除了我大哥度过两年私塾,我们姐弟三个都是自学的!”

  闫春香难以想象在农村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他们姐弟几个还能坚持识字读书的场景,只觉得自己干涸的灵魂仿佛注入了一汪温水般滋润了她的灵魂。

  相比较这一家子兄弟姐妹,她至少还把小学读完了,还有机会上过初中,这一家子在那样贫苦的情况下,都能坚持不懈的自学,她为什么不能?

  许凤发很少与人说这么多话,见闫春香爱听,说的也不由更多了些,他的语气里,全是对他长姐的崇拜,和对外甥女阿锦的赞叹,嘴里不断得夸着:“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比阿锦更聪明的小孩!”

  “十里八乡都找不到比我家阿锦更体面好看的孩子了!”

  “我们这些长在水边的,没有一个比我家阿锦游泳更快了,你真是没见过,比鱼游的还快,在水里嗖的一下就蹿出去了!我都不晓得她哪里学来的那么多游泳姿势,什么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蛙泳和仰泳我们都会,跟青蛙一样游泳嘛,仰泳谁不知道?可她那什么自由泳和蝶泳,在水里游的真的就跟蝴蝶一样漂亮!”

  阿锦在现代时的教练是国家队退下来的,Z省仰泳、蝶泳冠军,阿锦跟着她练游泳,主项便是自由泳和仰泳,哪怕蝶泳不是她教练的主项,可国家队的健将交出来的学生,蝶泳自然也不差。

  哪怕是他们这些野路子,观看起阿锦的游泳,也觉得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太漂亮了!

  闫春香就这么看着之前沉默的时候并不如何出众的许凤发,在聊起他的长姐和外甥女的时候,眼中的骄傲连他周身灰暗的色彩都仿佛跟着活泼斑斓了起来,连带着头上的发丝在晚风中也变得轻快,眉宇间神采飞扬。

  许凤发虚岁十九,翻过年就二十岁了,本就是人生最好的年华,闫春香就这么侧着脸看着他眉眼温柔带笑的说起他姐姐和外甥女时候的神色,忽地想到,他这么崇拜他的姐姐,这么喜爱他的外甥女,如果他今后有了女儿,应该也会很喜欢吧?

  想到这,她不由有些黯然的垂下了眼帘,掩去内心的落寞与空寂,瘦弱的身影在身下影子的映衬下,仿佛越发的瘦小。

  她安静又沉默的跟在他身边走着,身后是被夕阳的余光拉的长长的影子。

  深秋的夕阳洒在身旁年轻青年的脸上,为他年轻俊秀的面庞笼罩一层暖黄色的光晕。

  许凤发说借书,就真的借书,先借给她的是初中的语文、数学。

  他本是让她一起拿回宿舍看的,闫春香知道,自己拿回宿舍,肯定就被别人拿走了,就笑着谢过他后,每天一大早起来,和他一起,带着初中课本去山上。

  许凤发自己淋过雨,就越发的体谅她想要学习的心情,知道她年底就要参加教师的招聘考试,还让她去不远处的岩石上坐着背书,砍柴刮草的活他这么多年干的习惯了,一个人就能干完。

  许凤莲结婚嫁人后,家里砍柴刮草的事就都是他在做了。

  他还有记工员的工作要做,早上砍完两个小时的柴火茅草,就将砍下的柴火平铺在砍的只剩下草桩的山上晒着,让闫春香在这里一边看书,一边看着柴火,别让别人给偷走了,等到傍晚,他再上山来挑回去。

  这个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砍柴砍草的人,狼群也不敢在这种人多的时候出现,闫春香独自在这里看书并不会有危险。

  自从罗喻义和叶甜去水埠公社买了书回来看后,教师宿舍的男女知青们一下子都卷了起来,纷纷请假去水埠公社的书店里买书,钱不多或者去迟了买不到高中教科书的,急的团团转!

  这可是他们难得的可以摆脱繁重劳动的机会,谁都不想因为买不到教科书而放弃。

  水埠公社书店里没有,他们就想办法跟许红桦主任请假,开证明去吴城书店里买书。

  可惜,许红桦怕他们这些之前当过红小兵的知青们去了吴城后,又到处串联捣乱,并不给他们开证明,他们无法去吴城买书,就只能找公社书店想办法。

  公社书店的售货员万万没想到,在书店里教科书都快卖不出去的时候,水埠公社这边居然流行起了买高中课本,来买的还不是一个两个人,一下子来了十几个要买书的!

  公社书店的教科书有限,只能去吴城的书店里调,吴城书店那边都惊呆了,吴城高中的老师们天天被带着高帽被红小兵们游街批斗,都快没人去读书了,高中课本都被他们撕掉当成了厕纸和废纸,水埠公社那边居然还要起了高中课本?

  这一年正是批斗之风最疯魔的时候,尤其是批斗初高中、大学的老师教授们,受此影响,城里的初高中课程暂时都停了,初高中的书籍被撕的、被卖的,一时间,废品站成了很多教科书的废品厂。

  面对水埠公社书店过来调书,吴城书店那边忍不住惊讶地问:“你们要高中课本做什么?当厕纸吗?当厕纸的话,现在废品站不知道有多少,哪里用得着买?”

  说到当厕纸,就连吴城书店的人,一时间都觉得去废品站捡些被毁掉的禁书回来当厕纸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年代虽有卫生纸,但并不普及,且质量极差,很多人用厕纸都是随便撕些报纸和用完的废纸,这都是讲究的,像农村,上厕所哪里会有纸?都是在路边摘几片大点的树叶当厕纸!

  水埠公社书店的负责人反而被吴城书店人的话给干沉默了,有些没搞懂什么情况。

  水埠公社因有许金虎和江天旺在,受到批斗之风的影响是最小的,即使批斗,批斗的也是来水埠公社捣乱夺权的红小兵,或者就是作奸犯科、小偷小摸、调戏妇女的犯罪分子。

  水埠初中还在正常上学呢,公社的废品站根本不可能出现被当做废品卖的教科书,更别说拿书当厕纸了,那是多奢侈的事啊!

  吴城书店这边见他不懂,也不多解释,正好店里还有一些卖不掉的库存,初中的、高中的,只要是课本相关的,全都一股脑儿的都给了水埠公社这边,让他一起拉走。

第208章 同罗喻义和叶甜两人合……

  同罗喻义和叶甜两人合伙买书复习不同, 这群红小兵知青在被串联起来当红小兵之前,都是插队在不同大队下乡的,真正认识的时间并不长, 关系自然也不会像罗喻义、叶甜、沈志明、闫春香他们融洽,他们可都是竞争关系, 其他知青和他们竞争的是同一个岗位, 学校需要的老师就那么多, 他们买的书要是借给别人看了,不是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吗?

  所以这群人中,家里条件好的, 都是自己买书,家中经济条件没那么好,又得不到家中钱票支持的, 就想办法好几个人合买,只是这样难免就有矛盾, 毕竟合买的四本书里,语文和数学肯定是大家都想要看的, 他们都觉得,应聘教师的考试,肯定主要考语文和数学, 《平面几何》还好, 算数学书, 《做革命的接班人》相当于后世的政治书, 大家都觉得考这本书的概率微乎其微,自然都不想要,都想争取语文和数学两本书看,矛盾自然也就起来了。

  可这又没办法, 便约定着时间,大家轮流着看。

  闫春香学习语文和《做革命的接班人》这两门课还行,毕竟是文科类,需要背诵的多,她每天早上跟着许凤发去山上刮松针,利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早读,可对数学就比较麻爪了,她能读中学还多亏了她所在的街道办主任和他们家同住一栋楼,又是个做事认真负责的性子,知道她们家出了名的重男轻女,时常去她家里,她小学毕业时身子瘦弱矮小,看着比同龄小孩小两三岁,实在无法出去做事,便说服她父母,让她也去读了初中,她这才有机会读初中。

  可她虽然读了初中,但日常家里活全是她的,出去上不了工,就领火柴盒回来糊,初中两年课程,她总共念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这些初中数学对她而言还是难了些,环顾周围的山林,都是临河大队秋季来山上砍草的村民,不知道该向谁请教。

  她倒是想向叶甜请教,可叶甜和罗喻义他们合伙出钱买了煤,不需要上山砍柴火,现在农闲季节,除了挑堤坝外,没什么地里的活,大队部考虑他们之后应聘学校老师,就暂停了他们挑堤坝的活儿,让他们专心看书,叶甜现在每天都在大队部的会议室里认真看书做题,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有时间给她讲题?

  她又想到许凤发说的,很多他不会的题,去问许凤兰主任,许凤兰主任只需看一眼,就能解答出来,有心想要请教许凤兰主任,可许凤兰主任并不是每天都回临河大队的,就算回来住,也是早出晚归,她连见都很少见到,更别说请教了。

  上完一天工的许凤发回到山上,将晒了一天,脱了水分后轻了不少的柴火拢在一起,用藤蔓捆好,旁边是闫春香刮了两大堆的松针。

  松针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绝佳引火材料,闫春香借了许凤发的竹耙,又有心和许明月打好关系,在许凤发下去上工的时间,她一边背书,一边替许凤发和许明月也刮了两大堆松针,只是松针细长滑溜,不像柴火那么好捆绑,只好留给许凤发来收拢捆好。

  可惜许凤发并不是个太有眼色的人,更不会盯着闫春香观看,深秋季节,天黑的早,他来到山上只闷头收拢松针,捆绑柴火,等松针和柴火都弄好后,挑着柴火担子就下山,步履匆忙。

  这个时间段山上的人已经很少了,要是天彻底黑了,山上就不安全了。

  一连几日,闫春香都对数学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好在早上许凤发吭哧吭哧砍了一个小时柴火后,直起身子休息的功夫,拿了数学书过来请教许凤发。

  她这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毕竟许凤发一个完全没有上过学,全凭自学的人,光是能读书识字,学会简单的小学算术就已经很厉害了,初高中的课本纯靠自学,难度可想而知。

  没想到许凤发看到她拿过来问的题,居然没有打磕巴,很自然的就讲解出来。

  看到闫春香意外又惊喜的眼神,从来没有被人用这样肯定的目光看过的许凤发羞赧的脖子都红了,可内心又忍不住的雀跃和开心,就好像自己一直努力的不为人知的事情,悄悄的露了出来,被人知道,被人肯定,这个人还是上过初中的知识青年,这让他打从心底生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和喜悦。

  “我原来也不会,还是我阿姐给我讲过的。”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趁着中途休息的功夫,又给闫春香讲了好几道题,这才又拿起镰刀砍草。

  教师宿舍里的人见闫春香每日早出晚归的跟着许凤发一起去山上砍草,有时候手里拿着一本叶甜借给她的《做革命的接班人》,根本碰不到语文和数学书,都以为她是放弃考教师工作,跟着许凤发是想找个当地人嫁了呢,都没再把她当做竞争对手,反而理所当然的使唤起她干活来,觉得她既然不想考老师,闲着也是闲着,她们这段时间精力都在学习上,洗衣做饭的活让闫春香做一下又怎么了?

  反倒是叶甜,看到她们欺负闫春香,态度轻蔑地白了她们一眼:“使唤谁呢?少把资本主义大小姐做派拿到我们临河大队来。”

  “谁资本主义大小姐做派了?”那些当过红小兵,知道事情严重性的女知青立刻就炸了。

  叶甜才不会怕她们,不屑地说:“谁使唤人谁就是喽!”

  气的后面抱成团的红小兵知青指着叶甜和闫春香说:“我看你才是资本主义大小姐做派呢,整天让闫春香给你干活!”又指着闫春香鼻子骂:“人家都把你当丫鬟使了,还整天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当奴才,贱不贱呀?”

  闫春香都还没反应过来呢,叶甜就‘嗷’的一声,一把将手中的书扔过去,扑过去和指着她鼻子骂的女知青厮打了起来:“你才是资本主义大小姐!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