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91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几年过去,深山之中看着好似和过去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座山,可只要走近了看,整座山全是优化之后的果子!

  楚秀秀其实一直没有察觉到,她的种植空间和孟福生改良过后的农作物有什么关系,但她一直知道自己种的蔬果都是孟福生改良过的,就又来找他合作。

  孟福生就是个纯研究人员,京大研究院成立后,他除了陪伴家人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投入进各种研究和实验当中,对外面合作的事情自然是不清楚的,他不清楚不要紧,在革委会全面被取缔后,过去同样在革委会工作,同样遭到了清算,虽没有进入牢狱,却也失去了工作的范智博,便因为孟福生的关系,和楚秀秀接触的时间多了,联系便也增多。

  范智博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了,楚秀秀也是下乡多年,没在乡下找男朋友,一心想着高考回城,回城后和她同龄的,不是有妻,就是曾经有妻有子,要么就是比她小很多岁,遇到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各方面都算的上正常的,还没有前妻孩子的范智博,两人居然一拍即合,先是合作搞起了农庄。

  所谓合作搞农庄,主要是孟福生研究出了什么新的口感好、产量佳的新型优质品种,就交给楚秀秀种植培育,范智博负责搞定农庄、试验田的土地。

  那十年中,范智博也不是吃白饭的,他虽身上的职务被一撸到底,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白身,但他那么多年积攒的财富却不容小觑。

  至于那么多年楚秀秀自己赚的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回城后,选择卖房出国的人越来越多,楚秀秀早在九七年末,就寻到机会,在京城买了一套不大不小的四合院,解决了后顾之忧。

  她下半辈子,只靠着这套四合院未来增值,以后就吃喝养老不愁了。

  这个时代是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本来她有无数种方式可以挣钱,但她本身就拥有种植空间,可以更大效能的为植物生长获得更短周期,更大收成等一系列优势,和范智博处上了对象,又有范智博弄来的农庄、田地,之后与京大研究院,多年一直从事农作物研究的孟福生合作,专门做高档农产品的供货,不说农庄里生产出来的很多农产品都成为了专供,光是买下的农庄、田地,在未来的价值就不可估量。

  楚秀秀原本以为她撺掇范智博和孟福生为他们农庄一再买地扩大农庄和基地的事,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名为扩大农庄,实为囤地的事,只有她自己懂这些地的价值,实际上‘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故事谁不知道,京城的地价房价自古以来就没有便宜过,这一点看历朝历代的历史就知道的事情,范智博和孟福生又怎么会不知道?只以为楚秀秀也是因为熟读历史,才知道的事情,他们心中都有数,此时正值乱世结束的初期,未来不论是房价地价,都必然会大涨,这一点有识之士人人都清楚,便也默认了楚秀秀的行为。

  当然,孟福生是不参与的,他只做研究,以技术入股。

  因为许明月要走仕途,很多事情孟福生都不能参与,他也没有兴趣参与。

  倒是叶冰澜,她的选择让许明月意外,她没有跟随她的父母去国外定居。

  是的,十年浩劫,让叶守成和苏婉英夫妻俩也吓的不轻,虽然他们在蒲河口农场不仅没有受苦,后期还因为许明月的关系,发挥了他们的所长,但因为他们之前的政治身份的缘故,他们最多也就是去邻市,连邻市他们都出不去。

  他们虽然没有吃过什么苦,可多年下放生涯,也是让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夫妻俩吓得不轻,实在是认识的所有亲朋好友中,除了那些早早就去了国外的,他们夫妻俩已经是所有人中最幸运的两个,人都全须全尾的活着,女儿还考上了水木大学,至于说曾经家中的资产,资产就不用再说,在下放前,本就听女儿的话,捐给了国家大半,能够返还回来的,也不过部分的房产而已,这点房产和他们过去拥有的相比,真的是毛毛雨。

  他们属于蒲河口农场平反回来比较迟的一批人了,回到京城已经是七九年,盘点了一番被返还回来的资产,已经缩水的称不上资产,他们原本打算全部卖掉,夫妻俩带着女儿去国外,省的今后国内形势再有什么变化,他们想出去都来不及了。

  不过叶冰澜阻止了他们再变卖祖上传下来的房产的行为,夫妻俩只有这一个女儿,在叶冰澜的极力劝说下,他们虽没有卖掉祖产,人也没留在国内,双双去了国外,他们要先过去在国外安定下来,等叶冰澜大学一毕业,就去国外留学。

  叶冰澜知道他们下破了胆子,劝解不了,没说要去国外留学,只说想要继续追随许明月,创出一番事业出来。

  夫妻俩原本还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国内无人照顾,一听她说要继续追随许明月,想到这么多年许明月的照顾,和她做事情的靠谱程度,夫妻俩也安下心来,问许明月如今在做什么,听闻她进了财政部的经济贸易司,更是眼睛大亮。

  要是女儿毕业后,也能进经济贸易司,到时候女儿和许书记在国内,他们在国外重新起家,倒也能时常见面重逢。

  有了奋斗的盼头,原本被这十年下放生涯打击的已经毫无斗志的叶守成夫妻俩,居然又燃起了对事业的野望,带着他们在下放前,藏匿的一些财富,登上了去国外的飞机。

  他们在离开前,还见了许明月一面,和她说了他们即将去国外,将来或许会有一些合作,也希望她能多照顾一下他们的女儿。

  即使是未来局势再有变化,许明月作为根正苗红的八辈贫农出身的阶层,应该也能护住他们的女儿。

  两年后,叶冰澜也正式毕业,进入经济贸易司,成为许明月的助手。

  许明月是属于他们这一届经济系中,最早出来工作的,在叶冰澜毕业,经济系同级的同学们也开始出来工作时,她已然担任财政部经济贸易司副处长。

  又两年,任经济贸易司综合处处长。

第385章 【番外】阿锦 “妈!妈!”……

  “妈!妈!”

  许锦还没到家, 就开始在家里四处找妈。

  坐在客厅的孟福生将眼镜往鼻梁下摘了摘,食指指了指书房的位置,示意她轻声点。

  许锦又朝孟父喊了声:“爸!”

  接着倒了杯水, 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此时许明月已经从书房里走出来,许锦一看到许明月, 就开始吐槽起来:“妈, 你京大这么大的学校, 居然没有女子游泳队,只有男子游泳队,我今天去学校游泳队想加入游泳校队, 居然没有女子游泳队,不收我!”

  许明月坐到孟福生旁边,对阿锦说:“顺便给我也倒也杯茶。”

  许锦给许明月倒了杯, 又顺手给孟福生倒了杯茶。

  许明月这才说:“高考都断了十年,今年才刚开始恢复高考, 过去学校里连学生都没有几个,没有女子游泳队就从你开始组建一个女子游泳队呗。”

  许锦被妈妈一提醒, 立刻斗志昂扬!“那我去和学校打申请,妈妈,你也来加入女子游泳队好不好?”许锦抱着许明月撒娇。

  从小到大, 她不论做什么事, 妈妈都是第一个举手支持, 哪怕后面尝试了她发现自己不喜欢, 想放弃,妈妈也随她。

  所以她从小到大尝试过很多东西,什么乐高、轮滑、古筝、街舞、拉丁舞、篮球、散打……只要是市面上有的兴趣班,她几乎全都尝试过, 最后坚持下来的,也只有游泳和舞蹈而已,舞蹈在她回了老家后,也没再联系了,现在都忘了怎么跳了。

  只有游泳,这么多年还在坚持着。

  许明月向来支持她的任何事情,自然说好,“不过我课业繁重,怕不能经常去训练,只能给你们做做后勤工作,可以吗?”

  “可以~!”她永远都是那副斗志昂扬的样子,做事风风火火的,前一秒还在说要组建女子游泳队,下一秒就已经将女子游泳队的申请打下来了,并回到租住的家中,“妈,帮我写横幅!”

  “写横幅找你爸去。”

  “爸!爸!快来帮我写横幅!”许锦又快速的去找孟福生帮忙。

  孟福生从她两三岁就开始当她老师,那时候许明月说要为她女儿找家庭教师,他还想,这么小的孩子找什么家庭教师?后来才发现,阿锦开窍开的早,两三岁大的时候,思维就已经很清晰了,也有了一定的底子,他那时候还以为遇到了天才。

  “写什么?”

  “就写‘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女子游泳队欢迎您!”阿锦不知不觉也融入了这个时代,思想被这个时代的某些东西同化,她是真的想要振兴中华的。

  她这么说,孟福生就帮着她这么写,每一个字占据了一整张的白色A4纸。

  她知道妈妈是有些‘魔法’在身上的,当年和她们一起的车子好像跟着他们一起去了‘老家’,她悄声问妈妈:“妈妈,你那里有横幅吗?”

  许明月也悄声回她:“妈妈这里没有横幅,但学校门口有拉横幅的店,你去问问。”

  她们刚进京大的时候,范教授就和她们介绍过,就在她们来不久的时候,京大门口还到处都是那些骇人的口号和伤人的标语,如今都没有了。

  阿锦闻言点点头,带上孟福生给她写的字去了。

  她自己每年都有零花钱,到了京城之后,许明月知道她大了,需要交际,也需要自己可以自由处置的零花钱,便又给了她两百。

  在这个普遍工资才二三十,三四十的年代,两百块已经是一些人一年的工资了,可不算少,加上她自己这么多年存的零花钱,她也是个小富婆。

  她飞快的奔往横幅店,进了横幅店才知道,做横幅不难,难的是布。

  即使现在斯人帮已经倒台了,也依然是计划经济时期,布是要布票的,哪里就能随随便便当做横幅拉出来?及时是京大过去的标语和口号,人家也是写在涂了白漆的木板上的。

  人家建议她:“你就自己写个招人广告,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有学生看到信息了,自然就会游泳馆找你报名了。”

  京大不愧是京城脚下的百年名校,居然有两个泳池,一个是室外的泳池,一个是在老体育馆的底下是有一个游泳池的,还是难得的50米恒温泳池,比赛级别的。不过现在天冷,室外的泳池没法用,老体育馆底下的恒温泳池现在被男子游泳队给占着。

  许锦也没有游泳池就是男子游泳队专属的概念,在她看来,这是学校公共的东西,男子游泳队能用,女子游泳队一样能用,大不了到时候就一人一半呗,或者在一起训练。

  她小时候的游泳队就是男女混游,不存在什么男子队女子队,不过比赛的时候,会分男子和女子。

  她既然想建立女子游泳队,被动的站在公告栏那里,等着人来报名也太慢了,她本就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快速的写完公告,贴在了公告栏上之后,又兴冲冲的去找许明月,请妈妈帮忙。

  许明月就给她指了个方向:“你去水木大学找你冰澜姐姐问问,她或许有门路给你弄些横幅的背景布来。”

  叶冰澜在给许明月当助理的那段时间,经常去许家吃饭。

  阿锦本就是自来熟的性子,再冷淡内向的人,和她在一起都能被她带的活泼外向起来,叶冰澜自然也不例外。

  叶冰澜的学校和阿锦的学校挨在一起,当初都是留了地址的,想找到叶冰澜很容易。

  叶冰澜见许锦来找她也不诧异,问起了阿锦一家如今的情况,知道她们已经安定下来,并且在校外租了房子,说:“回头我去找你玩。”

  阿锦立刻精神了,拉着叶冰澜:“冰澜姐,你要不要也加入我们学校的游泳队?”

  叶冰澜愣了一下,不由失笑道:“我?我是水木大学的,就算要加入,也是加入水木大学游泳队,怎么会加入京大游泳队?”

  阿锦大大咧咧地说:“嗨,在哪儿游不是游?说不定你们学校的游泳队还没有呢,我这正在建,你进来就是元老,怎么样?一起来玩呗~”

  是的,在阿锦心里,游泳就是玩儿。

  玩水,多么有意思的事!

  她从小就爱玩水!

  叶冰澜拒绝了她,听说她的来意后,不仅横幅给她解决了,还赞助了一批专业泳衣、泳镜、泳帽、脚蹼之类的东西给她。

  她的商超里刚好就有国际大品牌的专业游泳设备专卖店。

  这可把阿锦高兴的不行!

  她也没有怀疑过叶冰澜给她提供的这些东西的来源,她早就知道叶冰澜姐姐出自大资本家家庭,家中长辈、同辈很多都去香江和国外了,在水埠公社期间,就多次帮助水埠公社弄来很多国外的设备和物品,弄来一点专业的泳衣、泳镜那不是手拿把掐?

  她本身就不是个心思很多的人,高兴也高兴的很直白。

  叶冰澜看她丝毫不会多想的模样,也是失笑,和她约好了明天过来取东西。

  第二天阿锦来的时候,叶冰澜早就在水木大学门口等她,脚下一个大纸箱子,里面不光有各个尺码的泳衣、泳镜、泳帽之类的东西,居然还有电解质水、电解质粉、浮板等各种东西,装了满满一个大纸箱子。

  叶冰澜自己不游泳,自然不知道专业游泳队需要什么东西,她就把她商场里游泳用品专卖店里有的东西,一股脑儿的打包进大纸箱里,阿锦是和她同宿舍的舍友一起来的,舍友们是她说服的最早加入女子游泳队的人,不管会不会游泳吧,先把人数凑上来。

  几个女孩子还没见过叶冰澜这样光华夺目的大美女,还没回神呢,就被地上的大纸箱子给镇住了。

  那大纸箱子,都可以装好几个阿锦进去了。

  阿锦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前世的许明月,前世力气就大,学散打、学游泳,教练们都格外的喜欢她,有家长在游泳馆外面的玻璃墙那里看阿锦小小的人儿,一双腿打的比大她两三岁的小孩子们都快,还评价过她:“一身的牛劲儿!”

  那么大一个纸箱子,阿锦见其他几个人不好抬,直接让她们帮忙,抬到她肩膀上,轻轻松松的扛起比她本人大好几倍的纸箱子。

  哪怕纸箱子内都是泳衣之类不太重的东西,大家也被她这身牛劲儿和莽劲儿给震慑住了。

  在校门口的两个学校学子们都纷纷诧异的回头看许锦,许锦自己本身是毫不在意。

  倒是叶冰澜无奈扶额,抓住许锦的衣服:“阿锦,你是看不到纸箱子下面放的推车吗?”

  犹豫箱子太大,许锦和底下推车扶手的位置也不在一面,她还真没注意到,不由的高兴的说:“有推车就好了!”

  她也不问推车是哪里来的,这样的推车她前世见过好多,见怪不怪啦!

  她的室友见她这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以为这样的推车很常见,也没有露出丝毫异样表情,几个女孩子和叶冰澜道别之后,吭哧吭哧的拖着无比顺滑的小推车和上面的大纸箱子,到了老体育馆。

  老体育馆是室内的场馆,有男子更衣室,也有女子更衣室,进入更衣室的外面,就是教练们的办公室。

  看到她们推了这么大一个纸箱子过来,不由好奇的问她们这是什么。

  教练姓叶,是个男教练。

  许锦笑的露出一口大白牙,“这些都是我好朋友赞助给我们女子游泳队的游泳、泳镜和泳帽!”

  那大纸箱子高度和阿锦家前世买的电视机高度差不多,宽和长也与高差不多,几个教练走过来看了一眼,不由感叹了一句:“还真是大手笔!”

  里面的泳衣全都是崭新的,他们虽不懂什么衣料,可几十年后的专业泳衣,和这年代的泳衣材质相比,那简直差的就不是一点两点了,加上里面的其它东西,几个教练立刻对许锦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姑娘的背景应该有点不简单。

  因为有了这个认知,后面阿锦和女子游泳队的成员们,在和男子游泳队争夺训练的泳道时,教练和男子游泳队那边对她们都很客气。

  几个姑娘们将大纸箱子拉到更衣室,一个个的扒拉出里面的泳衣。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