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紫
可许家村记工员的位置要是被江家村人给占了,不光是许家村成了笑话,今后想要再拿回来,就不太容易了。
许家村说是许家村的记工员,可许家村到底还是属于临河大队的一份子,这是整个临河大队的工作,人家江家村的人拿到了记工员的工作,凭什么给你许家村人拿回去?
现在说的可是大集体。
而且,现在许家占了两个记工员的位置,到时候让许家拿出来一个,也好说一些。
反正她现在粮食关系(户口)转回临河大队了,就是临河大队一份子,她考第一,得个记工员的位置不是应该的吗?难不成让江家村人拿走?
许大队长心里有了数,就不再纠结许明月成了记工员的事,反而因为他需要许明月给他占位置,还得率先支持她。
晚上,许大队长回到许家村,都是问他考试结果的事,向大队长推荐自家孩子:“我家向东从小就聪明,记性好,肯定能干好记工员的活,什么人干了哪些事,他都不用笔头子写,一眼就记住了!”
“你得了吧!还你家向东?整日里偷鸡摸狗打架第一名!”另一人跟许大队长推荐:“大队长,你看看我家栀子,我家栀子从小干活就麻利,家里家外一把抓,干那记工员的活,肯定没问题!”
许大队长被这些人吵的头都大了,不耐烦地说:“大队部要的是会写字会算数的人,早就叫你们去扫盲班扫盲,要是早认识几个字,也不至于连名字都不会写,考个大鸭蛋出来,我看着一个个大鸭蛋,脸上都无光!”
一句话说的大食堂的婶子、老少爷们都讪讪的低下了头。
还有人好奇地问:“那到底谁考上了?不会我们村一个都没考上吧?”
“你瞎说,不是还有红桦吗?红桦肯定能考上!”有婶子拍大队长和许红桦的马屁。
许大队长说:“结果明天出来,到时候会把考上的人的试卷贴在大队部的宣传黑板上,谁考上了,看试卷得分就晓得了!”
很多人都知道自家无望,但还是好奇,到底是谁考上了记工员。
之前大队长可是说了,当了记工员,虽然没有工资,但不用干繁重的农活,就和他们一样,每天有十个满工的工分。
这么好的事,谁不想要?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有一些好奇心重的人,吃过早饭,就去江家村的大队部外面看结果去了。
结果是看了,但他们不认识上面的字,只看到最上面两个卷子上,用红笔写了两个一百分。
“这两人是谁啊?我地娘哎,一百分!”
旁边江家村的记工员就在一旁解释说:“这两个一百分的,一个是我们江家村的江水根,一个是你们许家村的许凤兰。”
许家村的人一听,第一名里,还有个许家村的人,都高兴起来。
许家村的人别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许家村的人不被江家村的人压在下面,他们就高兴。
不过很快,他们又在想,许凤兰是哪个?
别看许凤兰(许明月)这么出名,但实际上知道她大名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许家村的人,喊她名字,都是‘大兰子大兰子’的喊,很多人就会以为,她的名字叫许大兰,许凤莲小名叫小莲,大家日常称呼她为‘小莲’,就以为她的名字叫许小莲。
这还是有名字的,村里很多姑娘,都称呼大姑,二姑,许姑、某姑,大姐、二姐、三姐、四姐,比如许明月的奶奶,大名就叫吴二姐,或者大丫、二丫、三丫,能叫个春丫,都算是正经名字了。
更多的,招娣、带娣、有娣、引娣……像许家这样,给两个姑娘都正经取了名字的人家,很少。
哪怕村里人都知道许凤台名叫许凤台,中间有个凤字,可村里这一代人,都是凤字辈,讲究传统点的人家,这一代人名字中间都有‘凤’。
很多人听到‘许凤兰’这三个字的一瞬间,都没想到是女人,都往村里男孩子身上想,哪家的小子叫‘凤兰’。
结果,就听江家村的记工员说:“许凤兰你们不认识啊?就是住在荒山的,你们村被退婚回来那个!”
第33章 大伙儿一听,还以为自己……
大伙儿一听, 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谁?”
记工员大概也觉得几个村子考试,让许家村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得了第一,脸上有些无光, 说:“你们许家村的人你们自己不认识,还问我?”
还好他们江家村也有个考了满分的, 不然让一个女人, 还是个离了婚的女人压在他们江家村人的头上, 那真实丢人丢大了。
许家村的人惊讶地说:“怎么可能?她一点大的时候亲爹就没了,她从哪里去学识字?”
“你们忘了?她前头那位可是城里的正式工,能不识字?”众人都惊讶, 许明月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到了婆家,干不完的活不说, 居然还有心思跟着丈夫识字?还学的这么好,和江家村的初中生, 考了个并列第一!
因为她第一名的成绩,大家也无法再说什么, 如果没有她这个第一,他们许家村就要被江家村人压一头了,这让一生好强的许家村人接受不了的。
“那这第二名是谁啊?”
他们虽然不认识字, 但第二名前面的‘许凤’二字, 和许凤兰前面的两个字很像, 他们还是认的出来, 知道这大概也是他们许家村人,一个个心里美滋滋的。
江家村人有个第一算什么?他们许家村第一第二都有呢!
他们许家村人可不差!
记工员看了下上面的名字说:“许凤台。”
众人又都哑然了,然后又爆发出更大的质疑声。
“这成绩不会搞错了吧?大兰子会识字还能说得过去,怎么凤台还识字了?”
在所有许家村人的记忆里, 许凤台一家是全村最苦哈哈的一家子,许凤台十岁出头就死了爹,母亲又是个干不了体力活的小脚女人,一家子孤儿寡母,靠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娃娃养着,许凤台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小小年纪,单薄的身子,跟着村里的一群大老爷们儿,一起走在去往炭山的瘦小身影。
不怪他们印象深,实在是一群大老爷们儿中间,夹杂着一个明显矮了两个头的瘦小的小少年,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所有人对这一家子的印象,就是可怜。
好不容易把大妹妹养大,嫁了人,还被人休离了回来,寻了死。
好像所有不幸的事,都集中在了他家,简直泡在了苦水里,日子过的比河滩上的莲心还苦。
但你说事情也奇怪,自从大兰子从老王庄回来了后,许家的日子就过的好起来了,不光给她哥建了砖瓦房,现在还考上了村里的记工员,有了这记工员的身份,许凤台说亲就好说了,原本都是别人家挑他家,他要真成了记工员,就是他挑人家了。
毕竟他家有个砖瓦房,以后也是大队部的干部了。
有些人突然就意识到,大兰子的八字不会是旺娘家吧?
还有一些眼红,酸的,回去后,到处说,许家许明月和许凤台两个都考上了记工员:“凤台也就算了,许明月一个被离了婚的女人,有什么资格当记工员?村里愿意给她一口饭吃就不错了,现在还想当大队干部了,也不看看她配不配!”
这话还得到了不少眼红的人的赞同:“就是,一家子两个记工员,村里总共四个干部,全在他们三房,要说这里面没有点事,我是不相信的!”
原本开口就想造黄谣的人,话到嘴边了,突然想到,许明月是他们许家村的姑娘,和三房的大队长有着近亲呢。
于是话一转,酸溜溜地说道:“大队长偏着他们三房呗~!”
这要是换个嫁到他们村的寡妇,许家一下子两个考上记工员的,许明月又是一个女人独居荒山,话也不知道传的有多难听了。
也就是许明月是他们村自己的姑娘,要是传她闲话,那和说他们村子自己姑娘有什么区别?村里姑娘不嫁人了?
可实际上有脑子的人稍微想一想,也知道大队长根本不可能只偏着许凤台一家,不说别的,许大队长自己就有兄弟呢,就算偏心,不偏心他自家人,偏心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同族?更别说,三房的人那么多,再怎么偏心,也偏不到许凤台家去。
虽是如此,可眼红的人家,还是去许大队长家闹去了,让许明月把记工员的工作让出来,给他们的孩子。
“他家占一个位置也就成了,哪还能占两个?”过去闹的都是三房的人,仗着和许大队长家关系近,就想占便宜。
其它几房的人都看着,一旦许明月的工作真被人顶替了,那三房的人能顶替,他们几房的人为什么不能顶替?凭什么大队部的工作都给三房?大队长做事不公平!
大队长也知道这些厉害关系,把去他家闹的人喷了个狗血淋头:“我就是把记工员的工作让给你家大虎,你家大虎认识字吗?会写字会算数吗?到时候一个字都不会写,拿什么去记工分?拿你这张破嘴吗?”
“我偏心?我偏心不晓得偏我家凤花,我偏大兰子做什么?我脑子是进了水吗?怎么不用你们这猪脑子想一想?”
一群人被大队长骂的,全都低着头讪讪的,小声地说:“那……那他家也不能有两个人当记工员吧?”
“那你想怎么样?啊?好好的名额我不给我们许家村,让给江家村吗?你脑子里是不是装了屎?大兰子她再怎么样,那也姓许!”大队长正在火头上,喷的是唾沫横飞:
“自己不争气,一个个考个大鸭蛋来,还好意思说要顶替人家考了满分的工作,真是脸长在屁股上了,比别人脸大是吧?”
还有人不服气道:“就他们家那穷的叮当响的样儿,凤台和大兰子两人能识字?骗鬼都不信!”
他们虽不怀疑许明月和大队长有什么,但是不免就怀疑到许明月是不是和江家村的大队书记有什么了,要不是许明月平日里,不是在山上砍草,就是在荒山待着,从不出门,他们那张破嘴,不知道传的有多难听。
许大队长还没想到那里去,闻言骂道:“你以为都像你们哪?凤台小时候在人家地主家干活,就跟着地主少爷认了字了!”
众人这才恍然的想起来,许家也不是一开始日子就过的这么苦的,许凤台和许凤兰小时候是有爹的。
他们爹去世时,大兰子都九岁了,要是许凤台认识字,教给许凤兰,也是可能得。
一些人也在心里也不由的对许凤台暗暗佩服起来:“都是一样的人,他给地主家捣锅洞,居然还认了字,我家的以前不也给地主家放牛?一个大字不识得!”
“大兰子在娘家就识了字,她前头那个也是读书人,难怪她能考一百分了,估计在老王庄也没少看书!江家村的初中生,还是个文化人呢,也就考了和大兰子一样!”
“这就难怪了!”
一个个被大队长骂的,终于嘴巴上不敢说要顶替许明月工作了,但他们心里其实也打着和大队长一样的主意,先让自家人去扫盲班认字读书,等认字了,会写了,到时候再让她把记工员的工作让出来,总行了吧?
一时间,过去无人问津的江家村大队部扫盲班,人满为患。
尤其是许家村的人,全都打着想学了认字后,换下许明月工作的主意。
*
许凤莲对于自己的大哥大姐都考上了记工员,简直高兴疯了,“阿姐,你居然跟大哥学了认字?我也要学!”
许明月就笑着对许凤莲和许凤发说:“那你们就去扫盲班学啊,回头我送给你们一人一个本子和铅笔。”
铅笔和本子自然是小阿锦的,小阿锦虽然跟着她回老家,暑假作业可都带着呢,里面就有每天要练字的田字格,都累积了好几本了,最适合他们这些初学者写字了。
说到练字,她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给小阿锦把写字也练起来,毕竟上了三年的硬笔书法课,怕老是不练,她就忘了,可她现在两岁的身子,手软的很,都没发育好,又怕揠苗助长,让她厌学,毕竟写字对小阿锦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考上记工员后,给许家带来了另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年前还只是在观望,看要不要将自己娘家的姑娘嫁给许凤台的人,一下子热切起来,来给许凤台说亲的,做媒的,说的全是各村的好姑娘!
虽然大家都觊觎许明月手里的工作,可许凤台的工作,那就是他实实在在考的,别人拿不走的,说出去就是大队干部,不用干苦力活,就能拿十个公分,家里还有砖瓦房,那就是十里八乡难找的好对象了。
一直着急大儿子亲事的老太太,这几天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觉得这家姑娘也好,那家姑娘也好,对老太太来说,只要大儿子能成亲,哪家的姑娘都好!
村里婶子们的热情,倒闹的许凤台不好意思起来。
这几天许凤台都没有去炭山钻碳洞了,他现在已经是大队部的记工员,马上就要开始给村里各个小队记工分,可他实际上会写的字却非常少,他至少要把村里人的名字都学会写。
这次期末家长会,学校班主任要求学生这个暑假至少要读五本他们指定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能再请教父母,而是要自己查字典解决,所以小阿锦的行李箱中,是有一本新华字典的。
许明月将新华字典中的版次、印次、前言等与时间相关的都用黑笔给涂了,给许凤台查字典用,至于字典怎么查,这事就交给了小阿锦。
她才学的怎么查字典,教许凤台最合适不过了,倒是让许凤台这个舅舅不好意思起来,也感叹小阿锦真聪明,把小阿锦夸的简直合不拢嘴,教许凤台时,像个小老师一样。
现在有个困难是,村里人的男娃还好,至少有个大虎、二虎区分一下,女娃们的名字相似度太高,这就造成了记录的困难,而且因为许家村的人太多,他们对三房的人还好,大多能叫出来名字,其它几房因为日常不太往来,是真不知道名字。
去大队部问了有没有许家村的名单,没有!
更关键的是,这年代的人,他们都没有身份证,她想照着他们的身份证抄,都没地儿抄。
这就需要他们去许家村,一家一家的问名字,把他们名字全部记下来。
许明月去大队部领了一摞信纸后,做了个表格,从姓名,到日期,公分,后面还个备注,写的扣分原因,表格记录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一式两份,她一份,许凤台一份。
为了避免麻烦,她是跟在许凤台身后,一起去村里登记名字的,许凤台负责问名字,她负责记录。
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对许明月却不是那么简单。
之前她一直窝在荒山,日常基本不出门,不和村里人交流说话,一些隐形的歧视和排斥她还感受不多,现在去做工作了,人家根本不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