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嬴天尘
第174章 归一道主5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以越殊自身的眼界而论,成神成仙离他还早得很,至少得先实现长生的小目标吧?
但就世俗界而言,凭越殊一身深不可测的神通,称一声“仙人”绝对没有问题。
历经转生,以魂为基的“神”道,越殊已经走出很远。本就是武道大宗师,前尘觉醒后他便第一时间重拾武道,如今又走上仙道炼气之路,算得上是精、气、神三修。
况且上一世的收获实在太大。
在那个法则活泼的无灵小世界,他几乎一生都投入修行与研究,借助“传法者”的悟性加持,几世知识积累都在上一世爆发。
全民普及的365道异术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此前他在鬼市上贩卖的练气期数法便是在前世所领悟的异术基础上改良所得。
一切修行体系本质上都是进化之道,明悟这一点,哪怕来到新的世界接触到新的体系,越殊也能第一时间将之“为我所用”。
这也是为何他一个小小的炼气修士,既无名师教导也无功法典籍的情况下,就能轻而易举化身炼丹师,自创一系列术法——表面修为只是练气境界的越殊,本质上境界未必低于站在修真界顶端的所谓大能。
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在他最初的世界便广泛流传的俗语,时至今日依旧诚不欺人。
当然,这些收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可惜的是,神秘的金手指终于在他眼前揭开了云山雾绕的一角,不再是全然无法揣测。
越殊意念一动唤出光幕。
[真名:越殊]
[魂能:111]
[寿数:?]
[功德:0]
[声望:2735]
[插件永恒终端:待唤醒]
[备注:你走在正确的路上。]
声望数值高得出乎意料。转念一想,解家三代从军报国,接连战死沙场,身为最后一根独苗苗的越殊身上岂会没有半分声望?
相较于合情合理的声望数值,[寿数]一栏直接就是未知,这才是最大的异常。
——永恒终端分明处于待唤醒状态,暂时借用不了它的力量,本该时刻悬在“越殊”头顶的“必死之劫”,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献祭功德”与“燃烧声望”外,上一世才找到的另一条破劫之路这么快就没用了。
越殊对其中缘故心知肚明。
盖因他已洞悉功德与声望的本质,于是连金手指都判定必死之劫不再是他的困扰。
这还要从当初他意外发现声望源自心灵之力,世人的心灵之力足以炼假成真说起。
发现这一一“真理”后,越殊顺着这条思路继续思索,何以海量声望便能助他免死?
说到底,他之所以会遭遇必死之劫便是没有走正规手续转世投胎,不受小世界接纳,等于是一个没有合法户口的偷渡者。
既然如此,声望的作用大概就是助他获得合法户口。一旦将声望与众生的认知和心灵之力挂钩,这个猜测就无限接近事实。
心灵之力能炼假成真,众生认知能改写现实,将偷渡改成合法户口也不算难事吧?
一旦悟出这个道理,世界观必然颠覆。因为人生于世,无需天地认可,只需众生知名——“认可”说来并不准确,因为恶名同样是声望——就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地活着,这岂不是“人道胜于天道”的实证?
既然如此,献祭功德之光获得命运眷顾,难道走的是另一条“获得天道认可”路线?
越殊怀着谨慎的态度继续求知。
随着他对天地大道的认知越来越深刻,随着他头脑中的智慧之光愈发明亮,在某个平平常常的夜晚,越殊不知不觉顿悟了。
修功德走的依旧是“人道胜于天道”的路径。毕竟他的功德从来都来自于救国救民,而不曾从飞禽走兽中获得一丝一毫。
于天道而言,万灵众生有何不同?因此越殊所修的功德从一开始就是“人道功德”。
一如将“声望”这张牌翻过来,发现背面原来是“心灵之力”;当越殊终于翻开“功德”这张牌,这才发现密密麻麻的因果之丝。
每一个直接间接因他受益的人,与他之间都有一缕因果之丝,而千千万万的因果之丝终于将本该暴露于天道注视中的外来偷渡者包裹成了从头到脚腌入味的本地人。
如果说心灵之力是强行改写现实,给他颁发本地户口,那么因果之丝就是直接欺骗世界,替他做假证。不仅如此,假证上直接就是“京城户口”,有种种特殊优待,名下还有一连串的荣誉标兵称号,这就是他献祭功德之光获得命运垂青的背后真相。
——如此说来,假使越殊不刷功德而是走上四处烧杀抢掠的大反派之路,同样可以结下众多因果之丝,获得一张假证。只是假证上写的究竟是什么,就很难保证了。说不定原定的必死之劫都会因此提前呢。
明白金手指为他强行改命的真相后,越殊都忍不住同情各个小世界的天道一秒钟。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是被恶霸强行给偷渡者上户口更惨,还是被骗子忽悠得团团转,把外来偷渡者当成自家气运之子更惨……
从好的方面来看,每个世界最后不都发展得欣欣向荣,走上了更加辉煌的道路吗?
……什么叫合作共赢啊!
总之,一番深入研究的越殊得出结论:来历不明的金手指涉及心灵与因果两道,且与人道有关。无论是从前还是往后,他走的路从来不是顺天应命,而是人定胜天。
既然如此,只要越殊自身领悟心灵与因果之道,哪怕金手指某一日突然消失,他也能在不知可有止境的转生之路上走下去,而不必担心随时降临的必死之劫。
上一世越殊主修的便是心灵之力。
而这一世,来到一个炼气修仙的世界,越殊自然而然打起了研究天机命理的主意。
前代上清观观主是此道高手,清源真人虽然天资愚钝,却也认真学过许多年,哪怕照本宣科与越殊交流,亦令他受益匪浅。
此外,他又在鬼市上淘到一篇不知真假的上古望气术。反正守孝期间不便四处行走,一身修为又受限于灵气浓度提升缓慢,越殊有充足的时间发展他的爱好,其中就包括习武、炼药,自学望气之术。
不受灵气限制的神魂之道同样没有落下,他的心神就在不间断的锤炼中日益纯粹。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
越殊深居简出、沉迷修行的日子里,与他或熟悉或陌生的人也走在自己的轨道上。
方湛顺利考取举人功名,身上多了一门来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约;方婉晴经越殊鉴定,虽有修行天赋但资质一般,在越殊牵线下拜入灵云上人门下为记名弟子;清源真人得越殊指点,修为更上一层楼;而大魏王朝似乎一如既往地太平安定……
越殊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关的。
广安侯府正门大开,身形抽条般生长的少年脱去一身孝衣,换上一一身道袍,与生俱来的贵气中便多出一股飘渺脱俗之气。
他举目四望,眸光如渊。
天地间种种无形之气映照在他眼底,而遥远的东海之上,一道裂痕横亘天际。从前的他看不出来,现在的他一眼即可洞穿。
百年前的寻仙之船就消失在那个方向。
越殊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玉石。
缝隙的另一端,会是他想的那样吗?无数人苦寻的修真界,在他天机术算之道小有成就之后,竟然就这样袒露在他的面前!
,这可真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
越殊脑海中蓦然浮现出一句熟悉的词。此情此景,用在这里竟然无比恰到好处。
“既然如此,那就去看看罢。”
他说走就走,洒脱到了极点。
于是,一些等着广安侯出孝,好奇这位新任广安侯打算如何行事的好事者傻眼了。
……身为偌大侯府之主,甚至都没上书拜见天子一回,就这么留书出走、四海为家去啦?
第175章 归一道主6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东海之滨,白浪滔天。
暴雨将海天连成一线,一时间,不知是天河滚落人间,还是汪洋倒灌苍穹,天地之间唯有水龙狂舞,出海的渔船几乎是一个照面就被掀翻,被水龙撕扯得只剩骨架。
落水的渔民在大浪中奋力挣扎,又被接连几个浪头狠狠砸下,又腥又涩的海水直灌口鼻,浓郁的窒息之感从肺中扩散开来。
渐渐的,他们的四肢已无力,身驱开始下沉。昏黑的视线中,只有铺天盖地的大水,无边的浪潮似要将天与地齐齐颠覆。
偶有幸运儿抱住散架的渔船残骸,凭借一股求生的执念,还在风雨中苦苦支撑……而这也不过是让死亡拖延几息降临而已。
这份幸运并不能让他们逃出生天,顶多只是为他们争取到些许留下遗言的时间。
然而大海茫茫,杳无救兵,他们纵有千般懊悔与遗憾,又有谁替他们向家人传音?
手边最后的浮木被一波高过一波的浪头卷走,黑暗降临的最后一刻,兴风作浪的“恶蛟”突然被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击溃。
众人即将闭上的眼睛猛地睁开,隔着水幕,他们似乎看见一只如玉石雕琢的手掌,根根分明的五指在半空中虚虚一握,无与伦比的“气”便将漫天风雨尽数定住。
浸没于海中的众人也被无形的气托举而出,而后被一股脑丢到附近的海岛上。
被掷上浅滩的众人顾不得难受抬起头,只见一人凭虚而立,在漫天风雨中巍然不动。他广袖飘飘,天地间无形的气流随之而起,不知不觉,肆虐的风暴渐渐平息。
在妖武乱世因天地元气之变而被废弃的上古真气武道,今日于越殊手中重现。
于是,修为不过练气九层的他实现了其他练气境修士不可能实现的凭虚御空之梦。
这就是多体系兼修的好处。
武道的诞生就是用来与妖兽搏斗,向天地抗争,让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此番凭一己之力荡平风暴,活人性命,恰合当初武道开创之真意。越殊一时顿悟,只觉周身内外之气愈发如臂使指,他顺势向前挥出一门掌风,暴雨竟然为之断流。
哪怕下一刻雨帘便重新续上,那一瞬间“天下无物不可断”之感,尤胜刀光剑气。
越殊在哭声中回过神来。
他御气而下,如流星般急速坠落。脚尖却在落上浅滩时轻轻一点,如轻羽般落地。对肉身的控制,武道之造诣,可见一斑。
海滩上横七竖八躺着十余条人影,其中一半奄奄一息,还有一半已经彻底毙命。几个境况稍好的渔民趴在尸体前呜呜哭着。
劫后余生的喜悦与痛失亲朋的伤悲,同时在他们面上交织,谱写成海风中的呜咽。
这帮人乘着几条小小渔船就敢出海,彼此不是骨肉相连的兄弟就是肝胆相照的伙伴,眼见同伴横尸于此,纷纷悲从中来。
越殊*顾不上理会他们,径自走过去,三两下将那几个奄奄一息的渔民救活,转过身来,面前已经扑通跪倒了一排人,一个个涕泗横流,口呼“仙人”,连连朝他叩头。
越殊应对起来驾轻就熟,心知这群人现在茫然无措,他直接开口指挥他们动起来。
从生火取暖到捕鱼捉野鸡为食,又指挥他们搜寻草药,凿石为锅,煮药汤以御寒,最后是掩埋同伴尸体,助其入土为安……一通忙活下来,渔民们渐渐恢复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