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21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裴霁挠了挠后脑勺,垂头不说话,还是舍娘道:“爹,我不过是对这个题目熟悉一些罢了,这也算不得什么。哥哥只是一时没有想到会考试……”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裴以清更是生气。

  小女儿聪明,却不是男儿身,儿子反而还不如女儿,他想到这里都心发慌,还好面前有饭菜,扒了好几口。

  又说舍娘得了第二,她自己有些惊讶,但仍旧埋头制艺,总觉得自己读的书还不够,真真是学海无涯。

  从此裴以清把小女儿当儿子养,时常考较她的学问,至于丽娘觉得自己逃过一劫,非常庆幸,反正对于她而言不学这些八股是好事。

  别的人却震惊了,就如宜娘,她不认得几个字,听岁岁提起,不由得感叹:“舍娘才十一岁,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也无外乎人家说裴家真乃诗书传礼之家,我就什么都不会了。”

  岁岁之前一直担心裴家会把她们赶回去,还是小姐求情说她们三人在水月庵相依为命,一定要留下,裴家倒也答应下来。如此,岁岁很是感激,对宜娘也更忠心。

  她就不觉得自己姑娘差,反而道:“五姑娘因为是六房的次女,自小她姐姐受宠,又讨人喜欢,故而她心性很要强。可咱们女人又不用考状元榜眼的,她学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可姑娘您一手好医术,妙手回春,能真切帮到大家,这比什么都强。”

  宜娘摇头:“你说的不对,太太说医术是那些三姑六婆学的,我虽然未必赞成,但是看的出来,我这样肯定是不成的。”

  “那您要不要也跟五爷太太说要读书?”岁岁知晓这个建议并不好,姑娘虽然在自己家里,却仿佛寄人篱下。

  果然宜娘不赞同:“还是算了吧。”

  比起宜娘的恬淡,舜娘却没想到自己被评了个末,裴老夫人以及她的身边人都道:“姑娘年纪小,都没学几日,这也是正常的。”

  舜娘却不这么想:“五姐是真的下了功夫的,我这点上的确比不上。”

  “这又有什么要紧的,这些文章根本出不了闺阁,她就是文章做的再好,也无甚用处。反而是你,好好跟着女官学规矩,将来才有个好前程。”裴老夫人心里是有人选的,要么选像世袭王爵的庆王世子襄王世子这般的,要么就选那等富足上进的读书人家。

  前者当然是首选,故而她得让孙女把规矩学好。

  至于舍娘没什么门路,要么就是嫁同样的小官人家,要么稍微好点嫁门第稍微高一点的人家,也就那样了。

  舜娘听到好前程,眼皮闪了闪,她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

  又过了两个月,已然到了七月中元节,裴老夫人带着众人去附近的延庆观打醮,舍娘每日要求自己不管是休息还是读书都会作文章,这两个月算得上是高强度,她总算是又进益一些了。

  丽娘在马车内正跟舍娘谈起文章:“你看过莫表哥写的文章,你觉得如何?”

  “我看了几篇,就觉得还好,我看他似乎更擅长刑名,判表写的不错,但文章和我看的程墨有很大的差距,我也说不出哪里不好,但总觉得一般。”舍娘公心评论。

  丽娘小声道:“我告诉你,二伯母前儿正耳提面命,想让莫表哥考个举人,等明天出孝了,娶二姐姐也体面些。”

  “那就难了,一省能中举人者不过五六十人,我们山西虽然考的是北卷,难度没有南卷那么大,但要考出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舍娘平心而论的说。

  庾氏也是翰林的女儿,不免道:“这科举可非容易的事情,你们外公有个同窗,到如今都快六十岁了,还在参加府试。”

  府试过了就是童生了,若是只过了县试就什么都不是。

  “那些书生们若是中了科举,想必毕生无憾了吧。”丽娘自己时文写不好,已经放弃了,很难想象一个县试府试院试就已经如此难了,将来乡试会试又是何等之难?

  舍娘听她说完,只是笑道:“那不是,考中进士只是开始。有的官做不好的,无法升迁的,终究是郁郁不得志。自然,能当上大官的也是少数,天子州牧百姓,还不是要靠地方官,可地方官也不好当啊。”

  还有许多未尽之言,舍娘就不说了。

  丽娘看向妹妹:“你还真是忧国忧民。”

  “那是,国家破了,人人都成了亡国奴,没有国哪里有家呢?”舍娘说到这里,掀开马车的帘子,看向外面。

  她们经过的地方这个时候有人牵着牛,还有背着柴的汉子,舍娘指着外面让庾氏看,庾氏笑道:“你看你,又想出去野了

  吧?”

  “嘿嘿。”舍娘靠在庾氏肩膀上笑而不语。

  延庆观离裴家三十里左右,一直有裴家香火供奉,这次裴家东西两府的女眷都来了,连柳氏也在裴老夫人面前伺候,舍娘等人拈香叩拜一番。

  打醮的银钱孟氏提前已经拿了一百两给道士了,因此贡品祭品都是这里的道士准备的。

  这个时候朱指挥佥事的夫人过来了,舍娘见她是个打扮入时的妇人,身畔还带着一个小女儿,年纪似乎和长子差了十五岁。

  朱夫人过来时,裴令容在她面前很是谨慎,处处陪着小心。

  再有朱家家境也殷实,今日特地过来,竟然给她们家的姑娘一人准备一份礼物,香珠一串,泥金扇一柄、马镫戒指一对,这份礼物还不算轻了。

  因为裴令容只是隔房的,故而守孝也毋须这般严谨,今年中秋后,她就要嫁到朱家了。

  依照舍娘的看法,这个时候的裴令容似乎不像是水性杨花的样子?也仿佛很期待嫁到朱家的样子。

  玥娘自从她爹瘫了之后,就没有之前那股心气了,她年纪和裴令容相仿,一个嫁的虽然是武官,但也是四品官人家,另一个却只能嫁到已经落魄的莫家。

  看朱家这样大方,莫夫人还要求着裴家,心中自有一股不平之气。

  然鲁氏虽然之前嫌弃莫家,但如今两家已然口头定亲了,她反而劝女儿,“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我看莫昀是个知冷知热的人,也不比人差,如今你大伯六叔也都教导他读书,若是下场中了举,不是比他强百倍。”

  “您说的是。”玥娘如是道。

  鲁氏又道:“这人啊就是要认命。”

  玥娘反驳道:“我就不信我的命就这么差了,娘,你们若是早些跟我定亲该多好。”

  “俗话说落子无悔,若是这样后悔也悔不完,谁也不曾想到你祖父那么快去了,你爹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后悔,是常常去你祖母那里求得些怜惜,将来出嫁能够拿一份实惠的嫁妆比什么都强。”鲁氏叮咛女儿。

  玥娘想娘如今这般也不过是想自己能够照拂娘家,若自己高嫁了,必定是照拂不到娘家的。

  看来人都是自私的,就连爹娘都是这般。

  因此回去时,玥娘一直闷闷的,舍娘看在眼里,遂和庾氏道:“娘,老太太怎么不替二姐姐说一门好亲事?也真是的,隔壁西府一个县丞之女,因靠着祖父和伯父父亲,都能说亲给都指挥佥事的儿子,偏二姐姐这嫡亲的孙女和侄女,反倒是说亲给莫家。我也不是说莫家不好,到底莫表哥死了父亲,将来前路多艰啊。”

  庾氏心道是啊,平日老太太对鲁氏很关照,却不肯把定北侯的亲事给玥娘,非要给自己的丽娘,又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蹊跷?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七月除了出来打醮,庾氏不许她们随意出去,说是鬼节,怕沾染上什么脏东西,正好天气很热,舍娘成日缩在家中,坐在冰盆前面,琢磨时文。

  一直到八月中秋,舍娘觉得之前自己对时文只是感兴趣,现在则是入了门,连裴以清看到她的文章都道:“中间的第三股和第四股有些问题,写的太平了,破题倒是破的挺好,还要再练练。”

  “好,女儿记下了,那劳烦爹再给我带些时文程墨,我得仔细看看。”舍娘道。

  裴以清见女儿寒暑不辍,很是佩服,忙不迭答应下来。

  夏日,天黑的比较晚,舍娘回房看了会书,打算出去后院散散气。今日守夜的是兰若桂芳,桂芳留下来看屋子,兰若随她一起出去。

  她们西跨院附近有座假山,假山后有游廊,舍娘坐在游廊上吹着微风,很舒服。兰若的帕子却被吹掉了,她赶紧去拣了回来,又道:“姑娘,天黑了,咱们回去吧。”

  舍娘按了按太阳穴,伸了个懒腰:“嗯,今儿早些睡,明日中秋,大伯父又要考较我们。”

  “姑娘如今文章越来越好了,咱们做下人的,也跟着脸上有光。”兰若笑嘻嘻的。

  等舍娘主仆走远,假山里两个人却双双松了一口气,不是莫昀和裴令容又是哪个?因九月裴令仪就要成婚,二人上次打醮时见过,如今仍旧余情未了。

  假山洞里铺着一块皮子,二人交叠着,好一会儿才嘤咛出来。

  莫昀尚存理智:“日后你便是朱家妇人,好好做做人家的妻子,只可惜我家里败落,娶不到你,但也盼着你好。”

  “表哥,东府的玥娘也是才貌双全,妹妹也希望将来她能孝顺姑母,伺候好你。”裴令容说到最后语气含酸。

  莫昀亲昵的捏了捏她的鼻子:“娶她也不过是两家说定,我只对你有感觉。”

  二人又缠绵片刻才离开,舍娘没有发现二人奸情,却被宜娘发现了,今日宜娘被曹氏说了一顿,心中不愉快,她是个心里有主意的人,只是面上不爱和人争论。这些日子以来,她也发现,即便自己有千金小姐的身份,但也有很多掣肘和无奈。

  只是没想到暗夜里见到了莫昀和裴令容,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连忙躲起来了,后来怕丫头婆子出来找她,才慢慢的离开。

  回去之后,她就病了,连中秋节聚会都没有参加。

  舍娘和丽娘都过来探病,舍娘还带了两样果子来,宜娘笑道:“我听说五妹妹这次拔得头筹,恭喜你呀。”

  “哎呀,那只是在家里闹着玩儿的,其实如果在外面,我这就算不得什么了。”舍娘也不觉得莫昀有多厉害,有时候考中秀才只能说明你有一段时间是努力过的,若不一直读书,很有可能水准下降,这也是很正常的。

  她可是段娘子这样的才女和两榜进士的父亲培养出来的,起点高一点,加上她还有点天赋,可不就进步神速么?

  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的。

  舍娘有时候想若是贫民老百姓的孩子真心向学的,没有好的名师教导,这该怎么办呢?

  宜娘笑道:“五妹妹又谦虚了,我看就十分好。”

  几人说笑几句,丽娘又道:“三姐姐你可得快些好,没多久西府的大姐姐就要出阁了,她出阁那日咱们不好过去,但是出阁前一日请咱们姊妹都提前过去。”

  舍娘还提点道:“还得做几色丝线去,我正做了一对榴花如意的荷包。”

  她们哪里知道宜娘正烦恼呢,憋在心里怎么都不好说出来,但宜娘又是个天生想的开的人,她不舒服了几日,又想做出丑事的人是她们,又不是她,竟然真的抛诸脑后了。

  裴令容出阁前,裴家东府的姊妹们一起到西府去了一趟,其实说是姐妹也不是很熟悉。据说她一共有八十八抬嫁妆,就连嫁衣都是请绣娘绣了一年才绣好的。

  女孩子们天生就对成亲这样的事情,带有某些幻想,连舍娘也不意外,她虽然重来一世,但是很羡慕这样风光大嫁。

  前世她是侧妃嫁进去的,虽然也有婚礼,但是进去就矮了人家一头,说是有品级的,但说白了也是妾的身份,总要恭谨小心。

  这还和庾氏她们伺候婆母不同,至少庾氏和妯娌们身份上是一样的,大家彼此还很客气,可是正妃和侧妃之间,说差距不大,却还有那么点儿,正侧也算是鸿沟,很难逾越。

  这辈子她是怎么都不会留有遗憾的,头一个就不想做填房续弦。

  裴令容自然是风光大嫁,只不过没想到朱姑爷却听闻新婚次日就收拢了两个美艳的婢子,舍娘还是听丽娘说的。

  舍娘拿了一把五香瓜子递给丽娘,忍不住吐了瓜子皮,才道:“不会吧,我上回见那朱夫人仿佛挺喜欢她的,朱家怎么做出这么不成体统的事情啊?”

  “那谁知道,我看二老太太的意思是想让咱们家的人替令容姐姐出头,老太太那里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丽娘不爱吃五香瓜子,便抓了一把旁边的玫瑰味的瓜子。

  舍娘道:“这一时也不好怎么帮,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

  难道这朱家一开始就是这般?

  又

  说西府的女人们都是忧心忡忡的,柳氏见二老太太从东府回来,忙起身扶着婆母:“那边大伯母怎么说?”

  二老太太道:“唉,那边老太太倒是想帮,只是她们家如今在孝中,说让咱们先问问令仪,朱家到底是怎么了?”

  柳氏扶着婆母坐下,很是忧心:“若是咱们知晓就好了,朱家的事情我们也打听不了啊。”

  个中缘由裴令容不清楚,西府的人不清楚,但鲁氏母女却松了一口气,之前玥娘很嫉妒裴令仪,没想到朱家这般打脸她。

  鲁氏笑道:“高嫁哪里这么容易嫁的,尤其是武人,以前还有许多打老婆的呢。就是你五叔,武举出身,以前三丫头的娘和你现在的五婶都被抽过。”

  “啧,还有这种事情啊。”玥娘现在又觉得莫昀至少人细致温柔,生的还挺好看的。

  只不过,莫昀怎么中秋文章退步了,竟然还不如舍娘,现下马上就要乡试了,也不知道他考的如何?

  说起这个,玥娘还有些埋怨舍娘。

  莫昀自然是没有考中,连乡试副榜都没中,还一幅备受打击的样子。倒是舍娘生辰这日,裴以清收到邵棠的来信,说其子已然中了举人,当即就想和庾氏商量,早早定下亲事,否则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好好好,十六岁的举人,真是不简单啊。”庾氏道。

  明年三月底就出孝了,到时候上京,夫妇二人便可亲自相商亲事。

  她们夫妻还把邵公子中举的消息在饭桌上说了,舍娘笑道:“那这位邵公子也算是天纵英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