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52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据说崇宁郡王颇有微词,庆王原本也是个嘴毒的人,二人还写信互相骂过,李琚这么说,也是先提醒一声。

  免得将来都闹将起来了。

  新府邸也就庆王府和以前一样,还是挺大的,旁的府邸却不大,似崇宁郡王府他们家就只有八亩大,东西两个院落,一共九十二间房屋。

  京里寸土寸金,当然不能和藩地相提并论。

  李琚还庆幸还好自家人不是很多,否则到时候还真的是不够住。

  “主院是修好了的,东西两边的院子是修好了,连着后罩楼也绣好了,宝应正好可以住。只是后面的戏楼,亭台楼阁、假山湖水还在修建,只把围墙打了。”

  庆王见儿子如此妥帖,也是忍不住点头。

  庆王妃见儿子侃侃而谈,方笑道:“还有两个月咱们家里又进来新媳妇了,到时候琚儿也有人体贴周全了。”

  李琚听了,权当没有听见。

  郡主在旁抚掌而笑:“原本我就和嫂子好,等她过门了,就更好了。”

  一幅《湖光山色图》让太后称赞郡主为宗室难得的才女,还赞叹她写的文章好,让郡主脸上都增光添彩,她心里当然是感激舍娘的,这幅画若是她自己做,或者请一些高明的先生做,未必有这般效果。

  那些先生们的画技肯定是比舍娘好,可是没有那股女子触笔的柔美,又太匠气了些,况且让他们代笔,一传出去自己也是作假。

  李琚则皱眉,难怪她送的画没有署名,看来一开始就是准备好的,知道她们会拿她的画交差。看来以前这种事情也没少发生,所以这般熟练。

  等庆王妃到京之后,也是很忙,她娘家请她回去,还有各处王爷亲族往来,简直是脚不沾地。以至于到了七月才开始布置喜棚,挂红灯笼。

  裴家也开始忙碌起来,裴家人多,庾氏还有霍氏孟氏一起帮忙,倒是规整的不错,本来指望丽娘回来帮忙,她没那个意思,庾氏也不好喊她。

  丽娘当然生气了,一生气,便对王磐横挑鼻子竖挑眼。尤其是定北侯府的一些老人们有些见不得她好的人,也说什么如果是舜娘嫁进来,那才是真正的亲上加亲云云。她想老太太宁可让孙女儿嫁给个两个孩子的鳏夫,还不是看中地位,却阻拦自己的前程。

  王磐莫名被她挑剔,也是不爽,他也有通房几个,只是没正经抬妾侍,如今自然去通房那里歇息。

  当然,丽娘也就一时不平,过后又挽回王磐的心,她正年轻貌美,几句服软的话,就让王磐回心转意。

  况且王磐也知晓丽娘到底是庆王世子妃的亲姐姐,到底不好得罪太过。

  夫妻二人还在庆王府送聘礼时过去了一趟,裴家人都叹为观止,一顶珠翠燕居冠,配着四套大红苧丝、大红罗、大红素纱、青罗的燕居服,更别提大带四件,玉事件九件,金事件二件。

  再有珠面花四副、珠花四枝、金脚四珠环一双、梅花环一双、金光素钏一双、金八宝镯一双、金四百两、花银一千六百两、珍珠二十四两、银票五十两。

  还有马四匹、苧丝及绫、纱、罗、锦各六十匹,大红罗四匹、北羊三十二只、猪十六口、鹅三十二只、酒二百瓶、圆饼六百个……【1】

  裴家早已在大门之外设立帐幕,并向南面陈设香案,迎旨之后,锦衣卫又把纳征之物送来。

  真真的天家富贵。

  舍娘在女官扶着之下,叩头谢恩,如此女官代替皇帝又赐下四凤冠以及许多华丽的衣裳。

  ……

  嫉妒羡慕之人繁多,裴老夫人嘴上说着丽娘:“狗肚子里装不得二两香油,见她妹妹那样,也不遮掩一下。”

  向嬷嬷道:“这四姑娘也真是毫无体面。对了,今儿一并过来的那位年轻妇人,据说是世子的堂嫂,倒是一幅好模样。”

  “我知道她,弘农杨氏。”裴老夫人点头。

  向嬷嬷笑道:“我看那杨氏一直跟您说话,倒是对六太太一般。”

  裴老夫人撇嘴:“她同我说五丫头在王府做伴读时,就常常跟着世子学骑马,说世子走到哪儿她就走到哪儿,世子去襄阳办事,她都跟着,最后能够终成眷属也着实不易。你听听,这是多么不要脸的人做出来的,一个女儿家竟全然抛却了矜持,只怕是进门人家就要看轻她啊。”

  “可不是。”向嬷嬷听了都觉得女儿家这般太不要脸了。

  但裴老夫人倒不至于一直纠结这个,算算日子,藩王要开始乱起来了,别看这个时候庆王受宠,将来庆王这样的保皇党在晋王荣登大宝时,可就惨了。

第49章 第49章双章合一

  庾氏原本准备的是一百二十抬嫁妆,现下纳征时,王府送来的东西也多,她就把之前装的松散的箱子挤一挤,再放入新的箱子里。

  实际上庾氏是想凑一百三十六抬的,是舍娘阻止的,她道:“现如今就已经够打眼了,我这一百二十抬正好中规中矩,俗话说月满则盈,水满则溢,咱们就这般挺好。”

  “那就依你说的办。”庾氏笑道。

  只不过,她说着忍不住眼睛红了:“你陪了我们十几年,娘真的舍不得你。你这一走,我心里总是不自在。”

  有女儿在,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表面看似家里人保护她,其实是女儿给她们避免了许多烦恼,将来她这一走,自己开始六神无主起来。

  舍娘握住庾氏的手道:“娘,庆王府在京里,这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女儿又是世子妃,你们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只管差个人告诉我就是了。若是嫁去杭州,那才是山高水远,一辈子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凡事总要朝好的方面看,她又指着睡熟了的雱哥儿道:“您看他睡的多好呀,哥哥虽然读书不大成,但是为人宽厚,待爹娘孝顺,弟弟读书又好,您日后肯定会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这话庾氏听了宽心许多。

  安慰了娘,她从六房的院子里出来,正好见到了玥娘,玥娘脸上有些踟蹰之色,舍娘对她微微点头,只当打招呼了。

  玥娘却仿佛有许多话说:“我们要走了。”

  “走?走去哪儿?”舍娘不明白。

  莫昀若非是裴大老爷推荐,怎么可能还能成为通政司的文书?这可是好些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

  玥娘却道:“有人给你姐夫捐了个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位置,还给了个院子给我们住下,所以,我们就要搬走了。”

  “是谁家呢?”舍娘好奇。

  “贾平贾大人那里。”玥娘说起来还有些落寞,她还是想留在裴家的,这里都是她的亲人,去人家家里住才是真正的寄人篱下。

  贾平?舍娘叹道:“是那位皇上的心腹大臣,极力主张撤藩的那位吗?”

  都说贾平指不定就是日后的主父偃、贾谊那样的人,为人过激,坚持要削藩,将来恐怕下场不好。

  莫昀投靠他了之后,恐怕将来也得激进许多,下场未必会好。

  说罢,她看向玥娘,玥娘点头,又捂着心口道:“其实要我说就在通政司做个小吏也不是不好,唉。”

  她是一声叹息,等晚间的时候,就听说她们夫妻早就搬出去了。

  舜娘又同舍娘道:“莫姐夫也真是的,咱们家让他过来,他们就这么一声不响的走了。不过,走了也好,他们总觉得憋屈,我们还觉得不自在呢。”

  不自在?舍娘想舜娘又有什么不自在的,但她很快想到,舜娘是要嫁到新安侯府去的,如果玥娘没那么快定下亲事,指不定舜娘的亲事是她的,毕竟她才是念娘嫡亲的妹妹。

  但见舍娘道:“正途难出头,只能这般了,你也不要怪他们。”

  “五姐姐现下心宽的很,和以前判若两人。”舜娘不由玩笑道。

  舍娘笑笑,并不做声,她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尤其是现在她已经不需要自己去牙尖嘴利的争夺什么,又听舜娘道:“姐姐你可知晓,临清王也要娶王妃了,他王妃的爹才是个五品员外郎的女儿,说起来和我们家还有亲戚关系。”

  “和咱们家有亲戚关系?”舍娘还真不知道。

  舜娘笑道:“就是原来的老姑奶奶嫂嫂的侄女。”

  这关系有点绕,但舍娘想了想,又道:“她爹虽然官位并不高,但是祖父官位高啊。”

  “这倒也是,但也非著姓人家啊。”舜娘看了舍娘一眼,又不禁道:“五姐姐,咱们姐妹前后脚出阁,日后可要多往来才是。”

  其实舜娘想说的是,家里就舍娘和她是同一个阶级的,其余的姐妹都掉队了。

  舍娘含笑应是,她现在一门心思的都想着出阁的事情,以及将来夫家的生活,她到底还能不能像在家里这般如鱼得水呢?

  到了出阁前一日,裴霁带着裴震裴霖一起去送嫁妆,裴家虽然算不得顶尖门第,但如今一门双进士,兄弟二人都是京卿,官位也不低,都不敢小觑。

  且新娘子的嫁妆也着实丰厚,一百二十抬满满当当的,路边的女人们纷纷羡慕不已。就是抬进庆王府里,抬嫁妆的人都深一脚浅一脚的,直说嫁妆太重。

  太重的意思就是指嫁妆实在,庆王妃听在耳朵里也高兴,她曾经听说过许多人家,看起来抬的多,实际上都只虚虚一半,旁人还以为夫家得了大便宜,其实全部是造假的。

  裴家这是完全没造假,都是上等的红木或者樟木箱子运过来的。

  嫁妆单子裴霁让人交给了庆王妃,庆王妃自然不贪图儿媳妇的嫁妆,但是通过嫁妆也能看出女方的诚意来。

  只见上面写着奁田三百六十亩,庄院一间,一共三十六间房,她忍不住点头。再看底下列的家具,千工床一张,拔步床一张,罗汉床一张、红酸枝美人榻一张,更有林林总总。家具就列了两页,下面的摆设茶具,又是写了两页,四季衣物更不必提,首饰列了三页,书画古玩和药材香料一共一页,裴家陪送的文房四宝也有一页。

  连着陪嫁过来的人,一共差不多写了十一页纸。

  庆王府自有人接待裴霁兄弟几人,都十分礼遇,李琚听闻后也暗自点头。

  庆王妃也松了一口气,夜里,她正和庆王道:“等新媳妇进了门,我就松快了。”

  “也是,正好你也把担子卸下来,让新媳妇管家。”庆王道。

  这话庆王妃听了不喜,虽说她并非是小气的人,但是有人分她的权柄,她还是很防备的。但她也不好在丈夫面前表现出来,只道:“咱们世子是独苗,新媳妇进门总要以子嗣为主,这个家迟早是她当的,但若太劳累了,反倒不利于身体调养。我听说她姐姐出嫁后,总没有身孕,还有些怕。”

  虽说王府不同于普通人家,但是庆王也很在意这个问题,崇宁郡王就原配嫡妻都有六个儿子,威武

  的很,自家却只有一个儿子,俗话说输人不输阵,自家这边阵仗上却输了。

  想到这里,庆王也懊悔:“早知道回到京里,还不如说你的侄女到我们家来。”

  庆王妃的侄女乳名真珠,是她兄长的掌上明珠,父亲有指挥使的身份,那姑娘生的珠圆玉润,听闻还是宫里嬷嬷教过规矩的,人也是端庄,性格极好。

  上回庆王妃归宁回来,嘴里就没口子的夸。

  但现在听庆王这么说,她反而道:“也不打紧,这就叫世事难料。”

  庆王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她却不能这样,到时候儿媳妇听闻什么风言风语,还以为她想要自己的娘家人上,所以传出这样的言论。这裴家的姑娘,精明强干,是个有真材实料的人,上能骑马,下能凫水,绘画文章都极好,且手段了得,她可不能一开始就被儿媳妇记恨上。

  夫妻二人喁喁私语,到天亮了,方才如梦初醒:“哎呀,今日是儿子成婚啊。”

  今日也是舍娘出阁的日子,家里的大人们有事的都告了假在家准备迎客,就连出去住的莫昀,也特地拿了许多鞭炮来。他有他的为难之处,但不至于翻脸走人就不认人,关系依旧维持的很好,这是个很会做人的人。

  舍娘一早就开始沐浴更衣梳妆打扮,丽娘倒是早来了,但她早来也没什么用,这儿嫌不阔气,那里嫌弃没排场的。

  还好喜娘道:“四姑奶奶,咱们姑娘的衣裳都是亲王世子妃的衣裳,也不能随意穿,看起来繁复笨重,却是许多女子都求之不得的。”

  众人听了暗自偷笑,这位喜娘是帮舍娘梳妆的,当然一心一意向着她,丽娘听了生气,便走出去了。

  等她走了,喜娘意有所指道:“姑娘,我若有你这样的妹妹,恐怕要好好巴结还来不及,你这位姐姐把路走窄了。”

  舍娘不妨她一个喜娘竟然如此说话,偏头看向她道:“我听说你们做喜娘的也常常做媒,都说好听的话,怎地你如此说话?”

  喜娘尴尬一笑:“我也是为了您好。”

  “大喜的日子还是以和为贵吧。”舍娘似乎看穿了她。

  像喜娘这样的人很多,看着为她们好,挑拨离间,看着人家闹事,自己在中间得好处。舍娘心想自己一定要沉得住气,否则大婚出什么岔子,到时候又不知道多少人看笑话。

  就像有些举子们,未必中进士,但是却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家里人甚至都开始摆酒了。甚至欧阳修这样的大家以为自己会中状元,提前做了红袍,结果状元让人家得了去。

  如今的忍耐不过是为了事情办的顺利,她想的明白,到时候见面大家尊卑不同了,就是自己不说,人家也会觉得她放肆的。

  装扮换衣就花了两三个时辰,她已然是饥肠辘辘了,兰若拿了白米糕给她:“姑娘,夏妈妈她们不在,我找薛妈妈拿的。”

  夏妈妈昨儿已经带着芙蓉和珊瑚还有些仆婢先去王府铺床,守着嫁妆,舍娘身边就留了平日伺候的几个丫头在。

  “还给我拿水来,每次我吃这种蒸糕都容易噎着。”舍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