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未绿
难道人的原则也可以双标?对地位高的人主动迎合,对地位稍微低点的就又是一般。
但说起纳妾的事情,翠岚自从这儿出去后,听闻今年嫁了人。那雪霁自从翠岚离开之后,慢慢的见舍娘并不是那等严苛之人,还颇为宽厚,故而她也逐渐露出本性。
这样的人舍娘反而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她不能一下就把李琚的人都赶出去,要不然李琚都会没安全感的。
这边送走了张淑贤,见郡主过来了,提起这个小姑子,舍娘就想起婆母的吩咐,说是要她帮忙教导一二。
不是自己的女儿,她怎么教导?教狠了,马上她就遭恨了,但是如果不-应下婆婆的,她就成了推三阻四之人。
但郡主真的不好教啊,就像现在,舍娘先让她坐下,又道:“妹妹,昨日的账册看的如何了?觉得难不难?”
“还好。”郡主道。
舍娘最头疼的就是这个,郡主太好面子了,不懂的也装懂,但有时候自己一教会她,她就立马打断自己说什么她知道,很简单。
听的舍娘心里狂翻白眼,一个不谦虚又好大喜功的人怎么可能学的好。
还更有可能,把从自己这里学到的东西,立马当成她的。
“这里是十日的账册,就麻烦妹妹现下当堂算好吧。”舍娘总得让她先学会看账,至少底下人送账本来,也知道些眉眼高低,至于婚丧嫁娶那些,她到时候就直接跳过,推说自己并非公侯门第,
于这些怕弄错。
但是算账是必须要学会的,即便你有账房,也不能让下人糊弄。
钱财上都开始糊弄了,那别的事情就能背遮天蔽日了。
郡主一听说算账,就道:“嫂嫂,你这里的茶真好喝。”
“那你喝几口茶就开始算吧,等把账算完,我再问你。”舍娘道。
郡主当然能拖则拖,磨磨蹭蹭吃了快半个时辰的茶,才开始算账。舍娘在她算账的时候,在一边先把自己知晓的物价都写在一张单子上,她是个非常擅长观察的人,之前管家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知晓的物价记一下,如今亦是如此。
记账不是认得几个字就行了,一般像药店、当铺这样的地方用的是苏州码子,而郡主的嫁妆里最值钱的就是一间当铺。
当然也不仅仅是用于当铺,就连公文、契约、账表、官帖、私钞、当票都有用到。
光是教她认得这些,就已经花费了快一个月,难得学得深了一些,舍娘正抚着肚子,又觉得坐久了,遂道:“妹妹先算着,我去后面走动一下,肚子有些不舒服。”
“嫂嫂快去吧。”郡主就是不希望舍娘盯着她,还巴不得她走呢。
舍娘在院子里走动了一会儿,又去书房的小榻上躺了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听郡主埋怨道:“嫂嫂怎么现在才回来,我早就算好了。”
“那你先吃些点心,我来看看。”舍娘正拿着笔,忍不住点头,最前面的几天算是算对了,后面就错漏多了起来,她把错的打了圈,直接道:“这里和这里都算错了,你先拿草纸重新演算一遍。”
郡主就叹了口气:“嫂嫂,我歇会儿吧。”
“那随你。”舍娘就先自己忙自己的了。
其实郡主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她见舍娘这般,又有些愧疚:“嫂嫂,我现在就算。”
舍娘笑道:“这就对了,早些做完,你也早些休息不是?”
郡主又重新算了一遍,舍娘在旁指了指一个地方,“你看这里,借了一位,这里就是九,不是十了。还有这里有一笔,你是算重了,所以多了。”
如此,郡主重新演算了一遍,舍娘才点头,又把自己方才写的单子给她:“这是现下市面上的一些价钱,你闲暇时也可以看看。”
一听说嫂子放人了,郡主忙不迭答应,拿上纸就走了。一径回到房里,汪真珠见状忙道:“郡主回来了。”
“表姐,你不知道我嫂嫂多严厉,一个上午就要我算十天的帐,比账房盘算的还多呢,现在我就什么都不想了,只想躺着。”郡主没心没肺道。
汪真珠笑道:“世子妃也是为了您好。”
作为旁观者,汪真珠还很羡慕呢,至少郡主都有家人关心,还有那样的如意郎君和亲事。
二人正说着,见杨茉过来了,她正道:“我亲手做了些糕点,送来给你们尝尝。”
汪真珠见杨茉过来很高兴,她和郡主虽然是表姐妹,但身份有别,郡主又是个孩子心性,许多话也不好同她说,倒是杨茉为人热情又有分寸,常于庆王府走动,和自己倒是很聊的来。
“八嫂坐吧,你的手艺素来都是极好的,今儿又是什么好吃的啊?”
“是些水晶糕。”
三人吃了起来,杨茉原本就是个非常会热络气氛的人,人又生的甜,先前又是郡主的伴读,现下着意讨好,屋里笑声阵阵。
郡主玩笑一阵,她每到正午要去太妃那里,见她们聊着自在,就道:“你们就在这里说话,我等会儿回来。”
她一走,杨茉和汪真珠对视一眼,又道:“郡主的亲事就在年底,王府肯定会对她更严厉些。只是你如何是好?”
郡主出嫁了,她这个陪伴郡主的人,还住的下去吗?
却听汪真珠道:“总是要家去的,家里也好。”
汪家疼孩子,她在家里真是掌上明珠,汪家正想着等她那个死鬼未婚夫的周年过来,就立马着手帮女儿说亲。所以,汪真珠也不怕。
况且,她来府上后,也有些人言三语四,有说她要嫁给世子表兄的,也有一些人说她克夫云云。
当然这些话肯定不好让人听见,但是她影影绰绰也不是没听人说过。
老太妃、王妃和世子妃自然是对她都很好的,但她到郡主这里,多拨一些人伺候,可她又不是正经主子。若非是家里想着庆王妃能够帮忙说一桩亲事,她早就想回去了。
别人家里再好,也不如自己家。
杨茉见她浑然不在意,也不多说,只想着等李琚回来,这样她就知道了。
又说李琚这边过来后,别人见他年轻,虽然面上尊敬他,但并没有把他放心上。但无论如何,他也要展现一番,前世他没那个机会,建昌帝连对前皇后家的侄儿重用,可是对他这个宗室出身的却不给机会。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晋王自己就篡位的,当然防止别人篡位,如今的皇帝是正常得天下的,他还是和老皇帝一样,用宗室多。
但是此番藩王再闹,恐怕他们也受牵连。这些藩地平日常常侵占民田,不得民心,正该速战速决才对。
想到这里,他又想自己去跟主帅说了意见,他不同意又如何?就像舍娘说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也没什么损失。
因此,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就连如何派兵如何用人都说到了。
拿去主帅的时候,本以为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想到主帅竟然同意了,李琚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三月初提的意见,三月底,两位造反的藩王就被押解进京,其跟着造反之人,格杀勿论。到了四月底,李琚就已经到京了,他一身银甲,意气风发,庆王府的人都是人人跟着自豪。
连庆王这样素来嘴毒的人,看着儿子这般,都跟着激动不已。
“父王、母妃,儿子幸不辱命,总算是回来了。”李琚说完还嗑了几个头。
庆王自己也在前线打仗回来的,见儿子也全须全尾的回来,还受到皇上赞扬,既欣慰又畅快:“等会儿我们父子畅饮一番。”
席间他们俩人说到国家现在磨难颇多,又打了几场仗,穷了不少,真不知道再出事了如何是好云云。
李琚却问道:“父皇,晋王如何?”
“也无怪乎先帝在的时候欣赏他了,我们这次能退鞑靼,可全部仰仗于他啊。”庆王倒是不揽功,是真的觉得晋王挺有本事的。
……
从府外回去,李琚走到院子门口,又有些近乡情怯,他们夫妻在一起的时候,当然是千好万好,可一旦离开,再要见面了,又觉得自己胡子没刮好,身上一股味道……
“世子,都到门外了,怎么不进来?”舍娘歪着头看他。
李琚见她语气这般亲昵,整个人跟吃了十全大补丸似的,立马过来了:“舍娘……”
舍娘牵着他的手进来:“你怎么了?是不是做了对不住我的事情?”
“没有没有,就是许久没见了,我又是这样,”李琚都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原来是这般,她们夫妻新婚时,都是把最好的一面给对方看。舍娘就从未在他面前做出什么不雅的动作,李琚亦是如此,他这样的腼腆,舍娘看向他:“傻瓜,我怎么会嫌弃你呢,我成日盼着你回来,我还写了孕期手札,你要不要看看?”
李琚忍不住点头,但他进门之后,还
是坚持先去沐浴,等沐浴出来,见到舍娘写的手札,都是写的白话,语调俏皮,说自己胎动时,仿佛能看到孩子在她肚子里打拳。
“真的吗?”李琚盯着舍娘的肚子。
舍娘笑道:“是真的,咱们肚子里的小家伙,肯定是个小淘气。”
大抵是舍娘表现的温柔可人,李琚一下就有些忍不住了,还是舍娘阻止了他:“虽说我听人家说前三后三可以,但是咱们这胎不能出任何差错,我帮你就是。”
“帮我?你没事儿的吧?”李琚还有些欲拒还迎。
舍娘斜睨了他一眼……
别看中午李琚回来还风尘仆仆,晚上带着舍娘过来老太妃这里时,就容光焕发的很,扶着舍娘一起进来的时候,众人生出一种郎才女貌之感。
这个时候又是家宴,汪真珠也在,她见到表哥表嫂很恩爱,十分羡慕。
老太妃和丽娘差不多,喜欢问别人做什么梦,然后根据这个梦来推测立马遇到什么事情。舍娘一来,她就问:“昨儿有没有做梦?”
“做了,梦到有人追我,追的厉害的很,正好在一条河里,那河面滔滔,一眼忘不到头。”舍娘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想着等会儿自己准备怎么编。
没办法,谁能天天做梦啊。
但是老太妃就喜欢给人家解梦,李琚不知其中眉间,见舍娘眉头紧皱,还小声道:“现在我回来了,我保护你。”
“咳咳。”舍娘看了他一眼,这个人,这是什么场合,竟然表白起来,她左右逡巡了一眼,看大家都没注意,才松了一口气。
殊不知大家装没听见,也是很难受的。
清了清嗓子,舍娘继续道:“虽然那河很宽,可是我想怎么着也得跳下去,要不然坏人就抓我了。想也没想我就跳下去了,您猜怎么着?我没有被河水冲走,竟然有一条黑色的鱼驮着我到了岸边。”
老太妃想了想:“黑色的鱼,是什么鱼?”
“我也不知道,像乌鳢的样子。”舍娘道。
老太妃赶紧道:“是财鱼,我少时随父亲在洞庭湖吃过。梦到这鱼,说明你们俩口子马上就要发财了,这可是吉兆。”
舍娘一听捂了捂胸口:“这就好,这就好。”
又听老太妃道:“但是这也不是一番风顺,得忌讳动土,要不然对身子不好。”
家里现下都建的差不多了,只有汪真珠喜欢牡丹,故而庆王妃想辟出一块地方给她种牡丹。舍娘看了老太妃一眼,竟然没想到老太妃在帮她。
其实舍娘对汪真珠真的不太忌惮,她虽然死了未婚夫,可平日千娇百宠的,怎么能做侧妃呢?且李琚这个年纪,都还不能封次妃,只能从妾做起。
可有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喜欢没矛盾都制造点矛盾,她们这些下人就能从中得到好处。打听事情要给好处,让人帮忙做事也能给好处……
所以舍娘并不听,但是老太妃这样,完全是帮她。
庆王妃连忙道:“那我就吩咐一声,不让家里动土。”
老太妃缓缓点头。
庆王妃虽然知晓老太妃爱听戏,平日也不管事,但现在说这个事意味深长,难道是嫌自己偏着娘家人了吗?
几人各有所想,唯独郡主道:“太妃,咱们什么时候摆饭啊?我都饿了。”
老太妃笑道:“这就来,这就来。”
舍娘想她遇到的老人中,有花太妃那样潇洒的,也有裴老夫人这样面上清高,背地里最趋名逐利,如今还有这位老太妃,平时听戏看着就是个宠孩子的老奶奶,可是很拎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