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66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李琚闻言倒是很高兴,殊不知舍娘道:“他这样把人送走,恐怕心里是不服的,将来怕不会老实。”

  看庆王妃的样子也知道,这位小姑子恐怕嫁出去,将来有什么事情也是让李琚或者她来办,真是不让人省心。

第60章 第60章双章合一

  进了腊月,庆王府就愈发忙了,除了郡主的亲事之外,还有田庄送的各种货物,年节下要整治的酒席,全部都得先备下来。

  虽然都有管事各司其职,但舍娘现下总揽个名头,也得尽心尽力。

  只是她一时不慎,早上起来就喉咙痛,鼻子塞,头疼不已。李琚见状,又道:“我去请大夫过来,你也别强撑着。”

  “嗯,我总觉得右眼热的跳,所以也不一定是风寒,指不定就是热成这样了。”舍娘也大抵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李琚属于非常热的体质,舍娘每晚都冒汗,热到时不时就掀被子,冬天一掀被子,可不就着凉么?

  李琚若是发现了,就经常晚上替她盖被子,早上还笑话她说她睡觉不老实。

  但有时候他自己也睡迷了,舍娘可就像现在这样遭殃了。

  李琚摸了摸她的头,又觉得不准,用自己的额头抵着她额头好一会儿才道:“还好,没发烧。”

  却说请了大夫过来,开了两贴药,舍娘让人当即熬了,灌下一大碗,去床上休息,才对他道:“从今儿开始,咱们分被子睡,你真的跟火球似的,每日我睡觉起来,都跟水老鼠似的,热的不行。”

  李琚听了这话,苦笑不已,但还是替她到庆王妃那里告了假,“世子妃她身子骨不大舒服,头痛欲裂,方才吃下药。”

  庆王妃道:“这些日子也是累坏了她了,让她多歇会儿吧。”

  话是这么说,庆王妃自己也是忙疯了,当然还是希望儿媳妇赶紧起来帮忙了,这也没办法的事情,可巧儿的她统共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儿媳妇,不让她忙又让谁忙?

  倒是老太妃知道了,跟她举荐了一个人:“你看白氏怎么样?”

  白氏是庆王长子的媳妇,庆王长子年满十五岁就去世了,那白氏随侧妃一起守寡,轻易人前都不出来,就连舍娘成婚都没见过她。

  庆王妃也很怕她触霉头,心中常常想着庶长子差点占了自己儿子的位置,那侧室之前也和她互别苗头,自然就忽略了。

  只恨不得府上没有这个人,偏老太妃突然提起这个人来,庆王妃还有些不自在:“白氏?我倒是怕累着她。”

  对于庆王妃而言,李琚和李宝应才是她的儿女,庶出的是旁不干的,但是对于老太妃而言,长孙也是她亲孙子,那孩子懂事孝顺,也曾经承欢膝下。

  白氏是他的未亡人,将来还要从族中过继一个孩子过来,承继香火的。如今李琚有了儿子,世子的位置更稳固了,老太妃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总比让老三老四的媳妇,或者崇宁郡王府的人过来帮忙吧,要是安插几个人,庆王府就不得安宁了。

  所以,老太妃笑道:“她也不过二十多岁,正值壮年,天天躲在屋子里算怎么回事?你是她婆婆,使唤她也是现成的。”

  见老太妃这样说了,庆王妃也忍着答应下来了。

  舍娘也在病愈之后,就见到这位长嫂了,这个人在家里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低到舍娘都仿佛只和她打过一个照面,平日也没有谁主动提起她。

  只见她穿着青哆罗呢的斗篷,脸色苍白,头上戴着几根玉簪,整个人形同枯槁一般。庆王妃希望舍娘能把白氏斗下去,但舍娘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说实在的,她自己都只是个二把手,做的好了是应当了,做的不好了,还要被婆母训斥。

  也不过就是个高级点的管事娘子罢了。

  白氏要管,她也不反对,正好还能少办几件事情,自己多歇会儿。

  所以庆王妃和她说起白氏,舍娘就道:“咱们若是两人一处办事儿,商量来商量去的,反而时间耗费的更多,不如我和大嫂一人分派几件事情,母妃说呢?”

  庆王妃见舍娘这般,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但终究还是同意了:“好,不过你嫂嫂从前也没管过,我就先分派她两件事情,一件是巡夜,吃酒赌博最容易出事,须把门户看严,第二件便是老太太的厨房采购,小戏子们的起居。”

  显然这两件,都还没有摸到管家的边儿。但是如果她做的好,老太妃肯定也会帮她说话。

  白氏透明了好些年,今朝终于能管这两件事情,虽然觉得巡夜不好,但是也是她的机会。身边的下人也都为她开心,她的丫鬟巧果就道:“如今快到年关了,吃酒赌钱的人总是不少,可这些人许多都是积年的老仆了,您何不通融一些,卖她们个面子?我听说世子妃巡夜时,举凡查到谁,是不会姑息的,都会按照王妃的要求拉去打板子去。”

  “我也这么想的,这巡夜若是太严了,就容易得罪人。尤其是祝婆子、方婆子,她们可都是老太妃的人。”白氏道。

  巧果忙道:“所以奴婢说不好得罪。”

  白氏笑道:“她严,我就宽些。若不然这般,我每次巡夜定一个时辰,不胡乱巡,如此,只要我巡的时候,她们不赌牌吃酒,到时候谁也说不定我的头上来。”

  舍娘暂时还不知晓这些,因为郡主立马要嫁过去,那么嫁妆就得提前送过去,她作为嫂子是要去守房的。

  也就是她要在寿宁侯家睡一晚上,她还得让人准备她的包袱行李,又想着寿宁侯府的人不知道如何?自己还得应酬一番。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嫁妆都被人摸去,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她还负责帮忙打探一下吴挺房里人的情况。

  这样忙的时候,还要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早上方到正堂,就听有人道:“世子妃,郡主房里的小红得了病,这可如何是好?她明日可是要和您一起过去的。”

  “先帮她延请大夫,看病情严不严重,若是今日中午前能好,明日送嫁还要她随我去,若是不能就让春纤去。”舍娘立马下达了指示。

  这样小

  而琐碎的事情,舍娘从最初的要翻旧例,到现在已经立马就能够把事情安排好。

  事情办的差不多了,见定北侯派人过来了,原来是报喜的,说丽娘有了身孕,舍娘当即让人选了几样补品和原本阿衡没穿完的小衣裳都送了过去。

  夏妈妈在旁道:“四姑娘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是啊,这女子是真的难,连我如今也是不能幸免于难。”舍娘自己也是无法跳脱出去。

  夏妈妈笑道:“甭管如何,如今四姑娘能顺利诞下个孩子,不拘男女,总比没有强。”

  若是一直没有,让妾侍先诞下长子,那到底不好,看庆王妃对白氏忌惮的样子,就不难想出冲击多大了。

  却说到了次日,舍娘先在庆王妃那里取了嫁妆单子,这单子上列的眼花缭乱。她先道:“母妃,儿媳先去库房重新清点一遍,到时候我再把挑夫挑的箱子记下,如此到时候哪口箱子有问题,就能找到人了。”

  “这个法子可以,只是十分麻烦。”庆王妃都觉得这些嫁妆太多了,她都目不暇接,不愿意再清点一遍。

  舍娘笑道:“不麻烦,这事儿是大事呢。”

  庆王妃见她这般勤勉,也是欢喜,舍娘当然知道她欢喜了,反正这些上位者都喜欢勤快好用的牛马。

  她抓紧时间,先去对了一遍大件,又有挑夫几个抬这一件,直接分派到位。

  小件则还要清点一点和嫁妆单上的能不能对上,有漏的补上,多的就重新用一张纸记上。

  这个过程就整整花了四个时辰,舍娘素来喜欢一气呵成,事情办不好,她吃饭都没胃口。难得写了密密麻麻一张纸,先留作底稿。

  又马不停蹄的挑了几样有问题的,让秋菊拿去庆王妃那里,她则开始梳妆打扮,等会儿便一起送嫁妆过去。

  偏这个时候阿衡又要她抱,舍娘看着儿子很是不舍,心道自己真是为了人家的事情耽搁了自己的孩子。可又没办法,总不能让白氏去送嫁吧?她倒是愿意,庆王妃怕也不肯。

  李琚回来时见状,只好抱着儿子,阿衡又不要他,只要舍娘,舍娘半梳着髻,抱着儿子道:“今儿就劳烦你照顾他了。”

  “放心吧,就是他不要我啊。”李琚也是着急。

  他一急,就热起来,把身上的大衣裳什么夹袄都脱了。

  舍娘见状就道:“你也不能仗着年轻,就自己不当一回事,还是不能惊风。”

  李琚见窝在舍娘怀里的阿衡,跟小猫咪似的,只道:“你说的我都知晓,但是阿衡他到底要不要我呢?”

  “没事儿的,我一走,他就要你了。小孩子也是天生有一种狡黠,你看着就好。”舍娘说完,又抱着孩子让人继续梳妆。

  她梳完头,就让孩子和乳母先去玩,特地把夏妈妈留下,不许什么雪霁和一些小丫头随意进门。

  如此,她才带着送嫁妆的队伍一起到寿宁侯府。

  寿宁侯府今日也是中门大开准备迎客,寿宁侯夫人也是盛装等着,吴家还有些亲戚正闲磕牙道:“听说这次来守喜房的是庆王世子妃,你们可知道她是什么人?”

  有人说:“我知晓,是河东裴家的女儿。”

  “那也是大族出身,就是没怎么见过。”

  ……

  众人还没有接触过郡主,只想着一户人家行事应该都差不多的,故而想先看看庆王世子妃是何等样子。

  却说那十六人抬的大红绣金线的轿子停下,寿宁侯府等诰命皆束手等着,不时,便见里面走出一青年女子,额头圆润光洁,琼鼻秀眉,身姿轻盈,清丽无双,在人群中鹤立鸡群。

  寿宁侯夫人暗道一声好相貌,好气度,和那庆王世子看着倒是像天造地设的一对。

  舍娘笑道:“诸位不必多礼,今日我受王爷王妃之托,特为郡主遣送嫁妆。”

  寿宁侯夫人道:“世子妃请。”

  舍娘又让人把嫁妆一抬抬搬进去,江都郡主虽然并非公主,却比娶公主更好,驸马不能参政,仪宾却没有限制。

  嫁妆送进来时,舍娘也正和寿宁侯夫人寒暄,“嫁妆单子我就给您了,您不妨让人清点一二。”

  “还用什么清点,难道庆王府还会骗人不成,世子妃莫折煞我了。”寿宁侯夫人连忙推辞。

  舍娘笑道:“您就收下吧,这原本是应该的。”

  寿宁侯夫人这才收下,又问道:“不知家里的老太妃和王妃可好?我们心里惦记的很,就是不好过去。”

  “一切都很好,老太妃还说等日后走动起来,请大家去听戏呢,最近我们家又排了几出新戏。”

  说罢,舍娘又道:“不知这嫁妆搬往哪个院子里去?”

  寿宁侯夫人往前指着:“就在前面,这是为了成婚特地修的院子,让世子妃见笑了。”

  “哪有,我看这里方圆四面平,又以泉水为脉,东北角正好缺一块,这是财运亨通征兆啊。”舍娘道。

  寿宁侯夫人很诧异:“我不懂这些,还道这里缺一块不好呢,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

  舍娘笑道:“丑寅空缺聚钱资,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了,吴侯夫人这是考我呢。”

  她这么一说,众人也是跟着陪笑。

  但见舍娘到了侯府的新房,正房一共五间,东边是暖阁,西边两间是卧房,中间是正堂兼书房。西侧临水,东北角回缩,放了一块大的油彩影壁,她驻足看了一会儿,方才提脚进去。

  寿宁侯夫人是见过舜娘的,是个端方的姑娘,一看就是非常有规矩的人。这位世子妃行事却有些不同,她看起来学问就很好,说话行事常常深不可测。

  进入正堂坐下后,舍娘对秋菊和冬梅,还有一起过来的郡主的乳母道:“你们先去把甲戍、庚辰两口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摆,再把丁字号的箱子打开,把东西收拾好。”

  铺床是顶重要的,这些舍娘早把箱子上贴了签子,到时候直接开就好。

  这三人不敢啰嗦,立马下去。

  如此,舍娘才和寿宁侯夫人等人一起说话,她道:“今日王府既然派了我过来,我必定是要在贵府歇上一日的,俗话说客随主便,不知道吴侯夫人是怎样安排的?”

  寿宁侯夫人见她性情爽快,开门见山,就笑道:“老身想先等新房收拾妥当,再送一桌宴席过来,且院门不远就有小厨房,已然安排她们整治饭食。在东暖阁也把床铺收拾好,供上客歇息。”

  “不敢当,只盼着两府婚事和睦,就已然是我心中大愿了。”舍娘笑道。

  她既然这么说了,寿宁侯夫人等先告辞了,只遣了几个女使,让她们有事传话去。

  如此,舍娘就进去让人布置新房,她问起安嬷嬷:“嫁妆都抬进库房了吗?有没有少的。”

  安嬷嬷连忙道:“您放心,都清点了,不差什么。”

  “唔,我过来不是和她们寒暄的,咱们得把新房守好。”舍娘笑道。

  安嬷嬷则心道她看的出来世子妃的确不是特别爱交际,但是人家虽然不喜欢交际,并不是不擅长交际,最起码的交际还是会的。

  办事情十分利索,来做什么的就把事情办好。

  床榻摆好,床铺铺好,器具摆放整齐,博古架上的古玩亦是摆好,墙壁上挂着古画,床帐、门帘也都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