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张家母亲低声道:“一会去见见纪家的卓夫人,也要多谢谢他家。”
纪霆跟纪风两人几句话,就把孩子安慰好了,当娘的肯定感激。
“这次抽到谁了?”县令本来没当回事,但看到纪霆的名字,哈哈大笑,“纪霆!”
“来来来,本县要亲自考一考。”
这话一出,场上众人更加兴奋,全都看了过来。
十五人的考试已经过了一半。
终于到重头戏了!
纪霆名字一出,许多人都看过来。
就连有些放风筝钓鱼的公子小姐都来看热闹。
再说,县令还要亲自考究呢。
前面的人,可没这份待遇。
可这种情况下,纪霆会紧张吗?
那可是县令,本地最大的官。
态度太紧张,就会失了印象分。
态度散漫些,则显得不尊重。
只见考场中间的纪霆上前一步,笑着拱手行礼:“能被县令大人亲自考究,是学生的荣幸了。”
这话听着无比真挚,还有些玩笑。
考官们都忍不住笑。
纪伯章那么严肃的性子,怎么养出这样的儿子。
可再看纪霆,他态度已然端正起来,就算是最正经的夫子过来,也会觉得他对学问的态度极为尊重。
刚一上场,说他松弛有度,也不为过。
春日的暖阳洒在纪霆身上,他那身白色薄衫愈发显得人挺拔。
县令暗暗点头,略微思索,出了一题。
作为进士的他,自然是有水平的,开口便是:“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不过刚说完,县令就有些后悔。
因为他这题目出得有点刁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为难人。
何况纪霆还没学
多久。
话已出口,却也不能改。
倘若纪霆答不好,下一题还由自己出,给个简单的弥补一下。
纪霆自然也有点傻眼,不过看到县令的表情,便知不是针对他,笑着先对考官行礼,开口道:“学生学问浅薄,姑且试,着答一答这《大学》五章,格物,致知之理。”
普通人听到这般题目,肯定会紧张茫然。
纪霆则不忘礼节,试他一试,而且开口就说出出处,这就是极好的了。
至于为什么说这题目刁钻?
因为这句其实是承上启下。
承接大学第四篇解释“本末”,所以是,此谓知本。
启下第五篇,解释“格物、致知”,此谓知之至也。
等于说一句话,有两个考点。
如何破题解答,要侧重哪里,会不会遗漏什么,就是大问题了。
说县令这一道题,比得上其他两三道题目都不为过。
不少大人物也起了兴趣,看看纪霆要如何答。
只听他道:“世间万物,皆有本末先后,知道根本性之后,便能格物致知。”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那就是寻找世间万物的规律。”
十三岁的纪霆形容自然稳重,带着略微谦逊。
说不上深入浅出,却能看得出来,他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尽量说得完善。
等他说完,即便是县令都要拍手叫好。
不说其内容,只说他的想法,便是其他人难以匹敌的。
假以时日,必然科举有望。
当然,要好好学那种。
不能再当纨绔。
若自己任下有个天才学生,对他的升迁也是有好处的。
一题答完,众人只觉得,纪霆回答时流畅至极,让人不得不叹服。
单这身气度,就万中无一了。
接下来的九道题目里,县令又出了两道简单的,剩下让其他人来考。
众考官兴致勃勃,纪霆对答如流。
这哪里有考试的紧张氛围。
那纪霆甚至整了整衣衫,跟考官以及跟周围考生有互动。
完了,校园舞台飙高音以及跟观众互动的人,竟是他自己?
纪霆收敛了点,站定道:“学生答完了。”
答得好啊!
十位考官笑着商议,直接给出最终分数。
九点九!
啊?
最后零点一扣在哪了。
纪霆还真直接问出来。
县令笑着道:“扣在你之前不好好读书。”
???
这合理吗!
县丞跟主簿,甚至教谕都调笑:“以你的天分,早该中秀才的,何必参加私塾大比。”
纪霆耳朵一红,赶紧朝考官们求饶:“学生哪有那般天分,无非是宜孟县风水养人。”
“回了自己家乡,被土地读书风气一激,方才开窍。”
这听得本地士族,尤其是宜孟县六家都忍不住笑。
谁不愿意听人夸自己家乡呢。
看来之前说,纪霆讨厌宜孟县,只想回京城的说法,并不真切。
“好了,以后要认真读书,可记得?”
纪霆自然答是。
而余下的考生,自然明白。
今年私塾大比第一,已然定了。
总分九点九,谁还能超过?!
本就没指望夺第一的,也就罢了。
可唐四脸色却难看得要命。
这怎么比?
这要如何比?!
偏偏县令抽签,听那教谕喊了他的名字。
纪霆考完之后,下一个是他?!
这让他如何作答!
怎么答都不行啊!
果然,唐四纵然有郑勋帮忙,也只得了个五分。
其实他比张童生答得还要流畅些。
可他在纪霆后面啊,分数高了,才是怪事吧!
纪霆纪风跟张童生齐齐后退一步。
别看他们啊。
你倒霉,别传染给我们!
纪霆看向场外,家人脸上明显带着笑意。
第一!
私塾大比的第一!
即使还没考完,可人人都知道,他必然是第一!
他也算,没给家里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