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渺渺,怎么样?还能坚持吗?”
“现在还好,回程就不知道了,好远啊!”
两人正聊着,旁边也聊了起来,吴桂花对梁曼曼说:“实在不行你报告老师呗,到后面去坐车去。”
梁曼曼坐在地上,唇色微微发白:“太累了,我这辈子都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
李芳有些为难的说:“要不然你再坚持坚持,听说拉练的表现会算在汇演的总分里,还是不要拖班级后腿的好。”
话都上升到这个高度了,梁曼曼自然只能咬牙坚持了。
她的体质和训练前的苏渺有得一拼,回程的路上脚步都有些轻浮了,白着脸一声不吭。
等着过马路时,她都没察觉队伍已经停下来,直接一头撞上了前面的叶嘉音。
“你没事吧。”
见她摇摇欲坠的,苏渺赶紧伸手扶住她,叶嘉音也转过身来,见她满头大汗。
现在天才蒙蒙亮,气温还没有很高,大家走了这么久虽然都有出些薄汗,却也没有这么大汗淋漓的。
再看她发白的脸色,出的应该是冷汗了,苏渺也察觉的到梁曼曼的手有些凉。
“你身体不舒服吧?还是报告老师吧。”
梁曼曼摇摇头:“别了,别拖你们后腿吧。”
叶嘉音皱着眉头说:“这叫什么拖后腿,军训本来就是锻炼,锻炼的前提肯定是身体健康啊,你这样很容易出问题的,我去和老师说。”
说完,不顾后面李芳的反对,径直走向班主任。
最终梁曼曼坐上了后面的小轿车,而“新生军”的10公里拉练历时三个小时,终于是天大亮的时候回到了学校。
幸好校长没再脑抽再来个长篇大论,直接放她们回去休息,下午两点半再集合。
苏渺真是累极了,洗了脸爬上床的下一秒就昏睡了过去。
第190章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常规的队列练习、内务整理、唱军歌等,白天军训,晚上自习,过得忙碌又充实。
九月邕城的太阳可比苏渺的野心大多了,所有人都晒得乌漆嘛黑,周末回家连爹妈都快认不出自家的崽了。
周五下午放学,苏渺和叶嘉音出了校门就看见苏元正跨坐在三轮车上,往这边张望,看到她俩后笑着招起手来。
“爸爸!”
“元叔!”
“快上车!你们裕哥还在家做菜呢,今晚我们提前闭店了,专门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犒劳我们的小将士。对了!嘉音!有个惊喜!你一会儿到家就知道了!”
惊喜?啥惊喜?
苏渺和叶嘉音对望了一下,不明所以的爬上来车了。
家里人都在忙活那一大桌子菜,叶晗过来仔细的打量两个孩子,笑道:“黑了一点,显得更健康了,倒是没有瘦。”
然后揽着她们的肩膀进了院子,树下蹲着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正在刷大闸蟹,叶嘉音一愣,随后惊喜的喊道:“老叶!”
男人抬起头来,看着女儿的眼神闪闪发光,然后抬起手里的螃蟹笑道:“快看哦,大小姐们回来了!”
原来这就是叶爸爸,叫叶国安,刚刚结束了单位的一项工作任务,便马不停蹄的来看妻子女儿了,顺便也认识一下对女儿颇为照顾的苏家父女。
正好赶上周末两个孩子可以出校,苏元正干脆整一波大餐,也是给叶国安接风。
叶嘉音拉着苏渺过去介绍给爸爸,苏渺和叶爸爸说了一会儿话,觉得他的气场和叶阿姨的很像,都是给人很和煦舒服的感觉。
不过她适时的溜去厨房找自己老爸去了,把空间留给许久未见的叶家父女。
苏元正在弄扣肉,见女儿进来,开心的说:“见到嘉音爸爸了吗?长得可真帅,那大高个,比我还高一点,我可很少见比我高的人咧!”
苏渺笑了:“爸爸,叶叔叔来了你怎么那么兴奋?”
“那我不是为嘉音高兴吗?平时难得一见,她肯定想爸爸的嘛!再说了,我们和嘉音爸爸都还没见过面,就收过别人好几次的礼物了,这回总算有了机会,得好好招待人家。”
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坐了一桌,叶国安举杯,说道:“老苏,你真是太客气!整了这么多的菜,真是谢谢了!还有阿裕阿惠!辛苦辛苦!”
“哎呀!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这都是应该的嘛!再说就是你客气了啊!”
“好好好!不说了,喝酒,吃菜!”
围桌吃饭也不讲究什么食不言,你说一言我聊一句,反正话不落地,聊得最多的自然是两个姑娘在学校军训的事了。
“爸,经过这半年来的训练,我可没掉链子,10公里拉练我都活过来了,没什么能难倒我的了。”
“哟!我姑娘出息了,10公里啊,真棒!”
嘉音在旁边悠悠的说一句:“下星期要爬泥地。”
苏渺夹菜的手一顿,对父亲可怜兮兮的说:“爸爸,我能把衣服带回来丢洗衣机吗?”
苏元正:“当然可以,但是你有两套军训服吗?”
苏渺:“……”
周六苏渺睡了个懒觉,到店里喝粥的时候,看到父亲正兴高采烈的和一位食客说话。
看到苏渺出来,对她说:“渺渺起来啦,想吃什么?”
“爸爸,我在店里喝粥就行。”
苏渺端了粥那里吃,看父亲和那位熟客又说了一会儿话才去忙。
那位食客挺年轻的,大约二十多不到三十岁的样子,穿得光鲜亮丽,大热天的也要衬衫西裤配皮鞋,正正经经的样子。
那食客走时还和苏元正打了声招呼,苏渺过去问父亲:“爸爸,刚才那个是你熟人吗?”
“哦!那个啊,刚才进来吃饭,聊了之后发现原来他也是宁县的,是我们老乡呢!就比阿裕大两岁。”
“这样啊,那位大哥是做什么的?看起来挺正派的样子。”
“他呀!在上海工作呢!听他说是做什么公益什么的,是个大学生!哎呀!刚才应该介绍你们认识认识,这大学生可不多见啊!”
现在大学生不多见,做公益的更罕见吧,80年代全国大小公益组织加起来应该还不足百个,如果这人真是公益组织的志愿者,那也确实算是人才。
周末的时光很快就结束了,这两天苏渺看电视看得入迷了,87版红楼梦真是经典中的经典,从服造到场景,再到演员的人物刻画,都是精心之作。
可惜还要回学校住一周,不能天天追剧了。
这一周的训练明显上强度了,泥浆各种滚,同学各种背,周三还去武装部打了实弹射击。
几辆军用大卡车像拉小猪仔一样把她们都拉到了武装部,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见到真枪实弹,兴奋得不行。
用的是八一式自动步枪,进行卧式射击百米胸环靶。
教官们先演示讲解了一番,倨枪,左手向上握托枪身,枪托抵于右肩肩窝处,右手握紧把手的同时,食指贴于扳机外沿,瞄准。
“大家注意!射击时保持身体紧绷,因为会有后坐力的!好了!一人打两枪,按照队伍顺序来!”
有10把枪,每把枪都有教官守着,同学们趴下去,教官指导姿势后自主射击。
叶嘉音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没少跟着大人去打枪,这个对她来说不难,两枪都是正中靶心。
苏渺没这个实力,但上一世军训也是打过实弹的,倒是也没脱靶,只是再一次感受到了枪支强劲的后坐力,震得肩膀麻麻的,让她更敬佩守卫家国的军人们了。
终于熬到了最后一天的会操,领导们都兴奋的检阅着学生们这半个月的军训成果,但是学生们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已经累麻了,唯一支撑她们的只有会操后的两天周末。
苏渺仰望苍天,终于……结束了!两个小时后就可以回家休息,今晚又能追剧了!!!
突然,她觉得耳朵有些痒痒的,抬手一摸,是被晒伤的耳朵掉了一小块死皮。
呜呜呜呜呜!终于要……结束了!
第191章
放学回到家,苏渺没开院门,直接从店里回去,看到上周看到的那个“宁县老乡”又来店里吃东西了,碗里的猪杂饭已经吃光,但是还是拉着苏元正说个不停。
苏元正见苏渺回来,让她去院子里开西瓜吃,说是虎子叔去村里拉菜时,二伯让拉上来的。
苏渺去库房一看,七八个大西瓜堆在墙角,哇塞!她最爱吃西瓜了,每年都能吃上二伯家种的大西瓜。
暑假的时候就已经吃了几波,这又给运来了,看来今年西瓜大丰收呀。
二伯家今年种的还是黑皮大西瓜,这个品种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要逐渐被其他的品种取代掉了。
这种黑皮西瓜个头很大,果皮是黑绿色,圆滚滚的果皮厚而坚韧,适宜运输,所以之前全国都很普遍。
但是现在已经慢慢的被其他品种的西瓜代替,主要是它生长周期长,上市时间晚,这样果农的利润空间就低,再者现在家庭的人口变少了,大家都更倾向于买小一点的西瓜了。
不过黑皮大西瓜果香浓郁,汁水丰富,口感香脆,上一世,长大后的苏渺每年在吃绿皮西瓜时,都会想起这个小时候的味道。
苏元正从店里进来,对女儿说:“渺渺,忘了和你说,我已经泡了一个西瓜在水缸里了,那个凉的更好吃,我给你切开。”
说着把水缸里的大西瓜捞出,用一把长长的刀破开,一边和苏渺闲聊:“你二伯说明年就不种这个西瓜了,农科站到村里去推广了新的西瓜品种,说如果愿意试种可以领补贴,你二伯已经报名了。”
苏渺点点头,说:“既然是农科站推广的,那应该是比这个老品种经济效益更高的了。”
“是啊,听说新品种不用种这么久,6月份就能出头瓜,还会有外地的老板开车去收,赚的钱能翻好几番。”
苏渺接过一片通红的西瓜,咬下去,满嘴的清香汁水。
“对了,爸爸,那个大学生老乡又来我们店里吃饭了?他是在这边工作吗?”
“不是,他是受邀来开会的,什么什么商会,我也不太清楚。”
“哦,我看你们聊得挺投缘的?”
苏元正皱了皱眉说:“刚开始还行,这周每次来都说要带我做投资,我就不太想和他说了,不过别人来吃饭的,我也不好不搭理人家,这不,找机会跟着你进来了。”
苏渺瞬间警觉:“投资?做什么投资?”
“说是他们组织旗下有个共筹会,有专门的经济学家来帮会员做投资,每半年分红一次,每次分红可以得本金的两倍数,然后本金就一直放在里面继续投资,放进去的本金越多分得就越多。”
哈?这么离谱的投资骗局原来这么早就有吗?
苏渺已经认定那人是个骗子了,但她还是想听听父亲的想法:“爸,你觉得他说的这个真实不?”
苏元正想了想,说:“我觉得不太可能吧,哪有说把钱白放进去,半年就给我翻倍的,这比放印子钱还舒服?他说我不懂,这是什么什么金融,只有上了大学才会接触到。我觉得既然我不懂, 那我就不要去碰,老老实实开店赚钱才踏实。”
“爸爸,你这想法是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在没验过是否有毒之前,最好先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