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苏渺撇了撇嘴,说:“我总觉得那些媒人一点都不靠谱,讲话半真半假,说不定就是她们没把祥哥的情况说清楚,人家姑娘觉得受骗才恼羞成怒的,反正我对她们是没什么好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呀,村里面不比城里,除了自己村的也认识不了什么人,很多时候都还是靠媒人来介绍的,到时候看仔细些就是了。”
七叔公的七十大寿热闹非凡,半个苏家村都是他的晚辈,全员动了起来,从一个星期前就开始筹备了。
有鸡的出鸡,有鸭的出鸭,各家菜地里种的蔬菜也提早统筹起来,苏元正家没有农产品,便托二伯父先替他打了50块钱的红包过去。
五伯父手上有一本厚厚的本子,上面清楚的记着收了各家什么东西,谁包了多少的礼金,还有哪天谁有空,每个环节安排什么人手。
毕竟除了还住在村子里的,还有一些像苏元正这样从外头赶回来的,五十几桌的寿宴,要是没有统筹可弄不出来。
自从开店之后,苏元正大厨的位置是稳如泰山的,但是苏裕被降级了,因为回来的叔伯太多,砍鸡鸭的位置抢不赢,只能去切配菜了,但依旧远超同龄人的地位。
苏渺分配到的任务就是带着侄子侄女玩儿,然后又被侄子侄女带进厨房偷菜吃。
“姑姑!来相看二傻的姑娘来了!我们去看看不?”偷吃了大肥肉的小侄女顶着满嘴的油说道。
苏渺拿了手帕给她擦嘴,说:“小喜,不能喊二傻哦,要称呼祥叔。”
“那哥哥他们也喊二傻。”小喜伸手点了点几个堂哥。
虎子几人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脸,他们也是跟着大人叫的嘛,也没有人来纠正过他们。
虎子说:“姑姑,我们知道了,以后再也不叫二傻了,他是祥叔。”
苏渺满意的点点头,知错能改都是好孩子。
他们拉着苏渺跑到苏祥的家,媒人已经带着相看的姑娘进去了,院子外的人还真是不少。
见她们横冲直撞的过来,五伯母拦了拦:“孩子们干什么去?”
小喜说:“五婆,我们想去看漂亮婶婶。”
五伯母笑道:“现在还不能这么叫呢,七祖公他们都在里面,太多人进去一会儿把人家吓到就不好了,一会儿你们吃饭的时候再偷偷的看好不好?”
虎子眼珠子转了转,说:“五婆!那我们派代表去行不行?先让渺姑姑进去。”
嗯?谁?我?苏渺一愣神的功夫就成了孩子们的代表了,虎子还用眼神向她邀功。
姑姑,怎么样?我聪明不?给你争取到了看热闹的机会!
于是苏渺硬着头皮进了院子,七叔公今天穿着崭新的衣服,显得格外的精神,祥哥坐在他身边,祥哥的亲伯父和婶子也围坐一旁,有几个面生的坐在对面和他们说话。
其中有个长得白净端正的姑娘微微低着头,大概就是要与祥哥相看的姑娘了。
原本苏渺就想窝在角落里略看看就出去的,没想到七叔公眼睛还是这么锐利,一下子就看见她了,高兴的向她招手喊道:“渺渺,快来这里!”
第225章
苏渺走到七叔公身边,七叔公拉着她,满眼骄傲的说:“嫁进我们家错不了,个顶个都是能干的,我这妹崽跳级中考,是中考状元咧。”
对面几人听后,看向苏渺的眼神满是惊艳,但是又将情绪压了下来。
姑娘身边的中年妇女说:“阿公,我们自然是知道你们家门第好,才答应带我妹妹来相看。
我妹妹也是读完了初中的,文化程度不低,不是我夸口,这长相也是村里一枝花。
多少后生都想来求,但我男人就这一个妹妹,就想让她找个老实的过日子。”
似乎是觉得自家嫂子吹得太过了,那姑娘羞得扯了扯她的衣角,轻喊了一声:“嫂子。”
苏渺作为吉祥物坐到了祥哥的身边,祥哥侧过头来,笑着眨眨眼,悄悄用嘴型问她:“吃糍粑吗?”
她摇摇头,示意祥哥认真听,他现在是男主角呢。
托七叔公想再炫耀一下的福,她是近距离观看了一场这个年代的相亲。
双方对自家孩子各种夸,觉得满意了,又对着对方孩子一通夸,倒是正经男女主角没有多少句交流。
了解好了基本情况,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男方向女方展示家底,祥哥似乎是有些紧张,拉着渺渺不放,长辈们便让她跟着一起来。
在整洁干净的院子里转了一圈,七叔公给女方介绍到:“这院子就阿祥一个人住,宽敞的很,有三间房,一个厨房,厕所在后头,积了肥可以倒到菜地里。
阿祥做什么都是好手,你们看看这菜地,种得多好,这是库房,你们看看这是今年的新米,这么多!
这是上一年的旧米,都吃不完哦!还有番薯,芋头,萝卜,花生……都是阿祥种的!
我再带你们到外头去看田地,有三亩地呢!现在不是时候,你们要是收谷子的时候来,就知道阿祥有多能干了!”
苏渺跟着去田头逛了一圈,对祥哥伸出大拇指,是个牛人。
到了中午,终于开席了,在村里的大晒谷场上摆了五十桌,此时正是人声鼎沸,众人排着队的朝七叔公贺寿,场面热闹非凡。
姑娘那家被安排在主桌旁的“贵客桌”,祥哥和两个伯伯婶娘都一桌作陪。
好奇的孩子们总是“不经意”从姑娘旁边经过,然后兴奋的回来说,那姐姐长得挺好的,还香香的。
宴席结束之后,七叔公还让她们带了两只活鸡活鸭回去,这是别人孝敬给七叔公的,实在太多,今天没都吃完。
苏渺几人次日就要回邕城了,特地去和七叔公道别,进了院子就看到七叔公满脸愁容的抽着烟。
苏裕问:“七叔公,你怎么了?”
五伯父在一旁说:“为了阿祥的事,昨天相看的那姑娘确实不错,今天媒人来说那边对阿祥也满意,但是……这彩礼要得太高了。”
苏元正说:“这么快就说到彩礼的事了?”
“这是自然,都已经互相相看过了,双方长辈也都满意,接下来不就是要谈彩礼了嘛!
难道要像城里谈好几年的朋友,这不耽误事嘛,中途要是哪家反悔了怎么办?”
苏元正想起他当时和柳絮也是只见过几次就结婚了,那时她们家正在受批,斗,想快点嫁人把她摘出来。
他问:“那姑娘家要多少彩礼?”
五伯父伸出一只手比划,说:“一千五百块!还要带三转一响四大件,这么高的彩礼,别说我们村,十里八乡都是没有过的,比城里都高了吧。”
确实是有些高了,现在虽然经济好了不少,但是村里人家的现金收入基本是扣除了自家口粮后,到街上售卖农产品可得,一年也就两百左右的进账。
按着这个彩礼数,得攒很多年才行。
“就没得商量了吗?昨天看他们家不是挺满意的?彩礼少一点嫁过来能过好日子就行了嘛。”
“我们也是这样和媒人说的,但是她说人家姑娘条件这么好,要这个彩礼是正常的,要我们实在不行凑着借一借,以后再还就是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苏渺是不太能理解这个理论的,以前也没接触过这个,问:“这个彩礼是直接给新娘家吗?还是之后新娘会用来压箱底呢?”
“一般来说都是直接给了新娘家的,然后新娘家返一些回来,嫁过来的时候再带一些被褥新布就行了的,至于新娘有多少压箱底的钱,那是她自己娘家的事。”
“我觉得彩礼这个事情还是按自身情况量力而为吧,要是为了彩礼负债,到时候还不是小两口背着,刚结婚就要开始还债也太辛苦了吧。”
五伯父劝七叔公:“爸,你看渺渺这么小都能想得通这个道理,真的是没有这个必要,还有那么多好姑娘,再慢慢相看就是了。”
七叔公满脸纠结:“那么多好姑娘,有几个是能看得上二傻的,这些年来说亲的要不是残疾的,要不就是带着好几个娃来找人帮养的,昨天那个已经是顶好的了,那姑娘看起来也善,没有嫌弃二傻,谁知道还能不能遇到下一个。”
这个事情有那么多长辈看顾着,苏渺他们也不用跟着苦恼,只不过离开前苏渺又和苏裕去了祥哥家。
祥哥知道他们今天走,做了新的糍粑,用大芭蕉叶包起来给他们拿回去。
苏渺问他:“祥哥,你觉得昨天那个姑娘怎么样?”
祥哥点点头:“挺好看的,跟我讲话也和气。”
苏裕嘴里塞着祥哥刚煮好的木薯,口齿不清的说:“那你想和她结婚不?”
祥哥抬起脸盯着头顶的树叶,过了好一阵,苏渺和苏裕以为他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了,才听见他慢悠悠说:“如果七叔公高兴,我就和她结婚。”
苏裕说:“这不废话,你和谁结婚七叔公都高兴。”
苏渺觉得祥哥似乎是不怎么愿意的,说:“如果不考虑七叔公呢?你想和那个姑娘一起生活吗?”
祥哥摇了摇头:“她和我不一样。”
第226章
苏祥觉得那姑娘读过书,长得好看,说话又斯文,自己配不上,感觉在她面前自己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
苏渺让他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七叔公,他却摇摇头,不愿意让七叔公失望。
他自己没想通,别人也无法说什么,不过苏渺在离开前,让五伯父多问问苏祥的想法,不要因为着急而强凑一段姻缘。
五伯父点头让他们不用操心,肯定是要苏祥愿意他们才会去操办的。
再过半个月,苏渺从父亲口中得知,祥哥与那姑娘的婚事已经说定了,现在家里正在筹彩礼呢。
苏渺问父亲:“祥哥真的愿意吗?”
苏元正说:“刚开始知道需要这么多彩礼,阿祥是不愿意的,他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也不愿意让七叔公他们给他凑,后来不知道是怎么和他说的,他又点头了,说借了谁的钱他就打欠条,以后慢慢的还。
姑娘家那边说希望年后就能请酒,你二伯父打电话的时候说,现在还在筹钱,到时候实在没筹上,缺多少你二伯母就给补上,说你这段时间卖木瓜丝,白给了他们一大笔钱。”
既然事情都已经敲定了,苏渺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她只是一个堂堂妹,总不能越过长辈插手这件事。
元旦过后,时间就像按下了快进,店铺的生意一如既往的红火,而学校里进入了期末复习的阶段,每个人都带着期待努力的生活着。
虽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人们都已经在说准备过年了。
苏渺已经将高中的知识都顺过了一遍,还帮着叶嘉音超前学完了高二上学期的所有知识,等下个学期把剩下的知识学完就正好可以参加跳级考试了。
叶嘉音高三是要回京城念的,但是她可以先在这里完成跳级,直接转学籍回去念高三就可以了。
期末考试,苏渺一如既往的第一,理科满分,文科的主观性比较强的大题被扣了一两分,这已经是惊为天人的成绩了。
可是令校领导更出乎意外的却是叶嘉音的成绩,她中考时排在全市第66名,这个成绩是连一高重点班都进不去的,而这次期末考试她竟考到了全班第二,年级第十,是很大的跨越。
放成绩的这几天,(2)班的班主任走起路来简直是脚下生风,腰板挺得比枪杆还直,碰到谁都想说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学生考了将近满分?”
发下来的试卷讲完了,寒假也开始了,叶嘉音回京城时没有带走游戏机,她说家里还有,这个留给苏渺玩儿。
于是苏渺在花了两天时间写完所有寒假作业之后,过起了悠闲自在的假期生活。
每天打打游戏,做做好吃的,运动运动,看看杂志,在一月份结束了新的文章之后,她还没有想到新的点子,于是新文也没有继续写,没事就到八卦树下蹲一蹲,看看有没有新灵感。
不过大约是快过年了,家里要准备的事情太多,大家都没空大闹天宫了,最近的八卦都显得有些平淡如水。
而与此同时,在苏家村后山的那头,另一个村子里,媒人正与要嫁给苏祥的那个姑娘一家喝酒吃肉呢。
姑娘的哥哥叫黄承志,笑着跟媒人碰杯:“吴婶,这事就辛苦你多多出力了,事成之后我们还按老方法分账。”
吴婶点点头,说:“放心吧,你家小雅姑娘比她姐还好看,那边不知道有多欢喜呢,现在正商量着筹钱,你们且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