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如今觉得实在太热,也不知道公交车还要等多久才来,于是苏元正问道:“去金滩宾馆有多少钱?”
“金滩宾馆……一块两毛!”
要是和公交车比起来,这一块两毛真是贵了好几倍,不过这毕竟是人力嘛,是要贵一些的。
看到他们犹豫,大叔说:“害!看这大热天,能拉一单是一单,一块钱!可以了吧,我骑车很快的,一下就把你们送到了。”
父女俩确实也不想大热天的在这等太久,于是便上了车。
大叔确实没有说大话,骑车确实快,拉着两个乘客速度还嗖嗖的,连拐弯的时候都不减速。
不到二十分钟,三轮车就停在了金滩宾馆的门口,大叔喊道:“老板!到咯!”
苏元正下了车后,将一块钱递给大叔,说了句“辛苦了”,随后就想带着女儿进宾馆去。
“不对啊,老板,少给钱了!”
刚转身,便传来大叔急切的声音。
苏渺心里咯噔一下,热得早已晕乎的脑子重新运作,她意识到肯定是踩坑了。
苏元正疑惑的问:“不是一块钱吗?”
大叔指了指父女俩,说:“是一人一块钱哦!”
“这!你刚才也没说是一人一块啊,我问到金滩宾馆多少钱,你说一块,那应该是一块钱就把我们两个送到吧?”
大叔悠闲的晃了晃手指说:“对啊,送一个人来是一块钱,你们两个人当然就是两块钱咯。”
宾馆门口大树下也停着几辆等客的三轮车,看到这边的情况也围了过来帮大叔讲话。
“老板,我们这边都是这个价的,没有多收你的。”
“是啊,你看着大热天的,都是挣得血汗钱。”
“对啊对啊,我们都是按人头算的。”
很好,十几分钟的车程要收两块钱,宰客场面无疑了,苏渺知道一些旅游城市会出现宰客情况,可没想到这么早就出现了。
在真善美的环境待习惯了果然会削弱人的警惕,但凡刚才多问一句呢。
不过现在已经这样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更何况他们不强也不是龙,真要和他们起了冲突,还真不好收拾。
大不了算交了学费,吃一堑长一智了,即使公安来了也不一定站他们这边,说不定也和他们一样觉得既然你都有钱来旅游了,多给一块钱又如何呢。
第294章
正当苏渺要劝父亲吃了这个亏的时候,陈康平骑着边三“砰砰砰”的出现了。
“小苏啊!怎么回事啊?”
“陈大哥!你来得正好……”
苏元正一头热汗的迎上去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陈康平将车熄了火,走过来用廉州话和那个大叔交涉起来。
廉州话和白话很像,苏渺能听懂,大概就是说他们两个是他从外地来的朋友,让大叔给个面子行个方便。
那大叔见他们认识本地人,也没多说什么,摆了摆手就骑着车走了,其他人见没有热闹了,便也都散开。
苏元正向陈康平道谢:“陈大哥,多亏了又遇上你。”
“没有没有,也怪我急急忙忙的都没安顿好你们,因为我崽说来接我,所以我就着急的出站了,你们不熟人的话坐公交车好一些。”
苏渺好奇的看着他的边三,说:“陈大伯,原来你有一辆摩托车呀?”
“嘿嘿嘿!是啊!我家有渔船,还加工海货,平时给商店供货的。对了,你们要是想吃鱿鱼丝什么的,我拿一些给你们就行了,那些商店逛一逛可以,可别买东西啊!”
好家伙!别人都是恨不得游客多买些拉动经济,陈大伯良心大大滴有,还要白送。
这么幸运能遇上一个实在的本地人,苏渺心中有个想法,她问道:“陈大伯,那你是不是得忙家里的活儿,不得空呀?”
“那倒没有,家里请了工人,我一般除了送货也没什么事,有时候还会给别人跑跑腿挣点辛苦费。”
哦~所以陈大伯其实自己就是个老板,但是从穿着外表倒是看不出。
富裕是因为他的勤奋,节俭是因为他的朴素,不忘初心,挺好的。
苏渺想起上一世一般人想要不费心思安排的去玩,都会选择旅行社跟团,而像她做家教的那一家,则是有专门的地陪。
这地陪有时候是分公司或合作商安排的,有时候是他们家自己雇佣,可以很好的带路讲解,并且帮把行程安排妥当。
“陈大伯,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不可以聘请你做我们的导游?”
苏渺的提议,让苏元正和陈康平都有些吃惊。
陈康平惊讶的说:“我哪能当得了导游呢!那些导游都是能说会道,有文化还能糊弄人的,我可干不了。”
苏渺被他对导游的定义逗笑了,说道:“要的就是不糊弄我们,你看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上哪都要问路,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刚才的状况。
如果有你给我们带路,我们就可以省掉很多麻烦了,况且你还有摩托车,带我们去玩儿也方便。”
这个主意听起来确实不错,陈康平说:“要说带路,安排些吃喝玩乐,我倒真能行。你们也不必聘我,就当是朋友来做客,我招待你们玩儿一圈。”
苏元正说道:“陈大哥,这不行,不能让你白白费心费力,而且你带着我们也没办法再去跑别的活儿。你看我们每天出15块钱的导游费,你帮我们安排安排珠城特色的行程,中途包含所有门票、餐饮我们额外再付。”
“15块钱太多了!不能要这么多。”
“要的,要的,到时候你骑着三轮车带我们去哪都方便,这车加油不是还得要油钱嘛?”
你来我往的商讨了一番,陈康平最终接受了他们的聘请,并且很迅速的进入了角色,引着他们往宾馆走:
“来来来!你们先办好登记安顿下来,让我好好想想怎么安排你们玩。”
宾馆的装潢确实不错,苏元正开了一个标间,要住3天。
他拿到房卡后,陈康平说:
“我想起来,路上妹崽不是要想吃海鲜粥吗?这样,你们先去房间放好东西休息一下,也可以洗个澡什么的,我回家让我老婆煮海鲜粥。
都是自己渔船抓的海货,是最新鲜的,你们也不用到外面去花钱了,40分钟后我回来接你们。”
把话交代完,陈康平就风风火火的走了,苏家父女俩对视了一眼,嗯!真是个行动派!
宾馆房间宽敞整洁,设施完善,还有热水供应沐浴,苏元正感叹:
“珠城发展得真不错,刚才看路边有好些新房子在建,大家不都说嘛,珠城要从小渔村一跃龙门了。”
“爸爸,其实珠城也不是一直都是小渔村,古时候也光辉过,不过近代因政策,社会等因素发展倒退了。”
苏元正还真是不晓得这一段,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啊,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前几年这里不是被划为重点发展的沿海城市嘛,今后就会越来越好的。”
嗯……划是划,但面对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投资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这几年来珠城并没有能向其他沿海城市那样突破并超常规发展,真正大刀阔斧还得等到1990年银滩开发之后。
珠城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地处桂省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东邻粤省,南与琼省隔海相望,是桂省乃至西南地区连接失散两子的前沿。
除此之外还是历史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盛产珍珠,是著名的南珠故乡。
其在历史上也曾闪闪发亮过,在清府年间就建有港头、官署、洋行、商铺、医院、学校、教堂等,可惜风雨飘摇的年代使珍珠终是蒙上了尘埃。
而在解放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珠城的隶属关系,在桂粤之间经历了波折的“三进三出”。
级别区划也是“三上三下”,刚解放时为省辖市,1953年降为县级市,1958年又被降为人民公社,1964年恢复为县级市,1983年才恢复为地级市。
行政体制的几度变迁,直接制约了珠城的开发建设与生产力发展。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经国WU院批准,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
1984年4月与防城作为一个整体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至此才又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机遇,然而……
第295章
刚才出了不少汗,等汗干了一些后,父女俩轮流冲了个澡,换了衣服,感觉清爽了许多。
陈康平很准时的来接他们,还给他们带了大大的遮阳帽。
苏渺这是第二次坐“边三”摩托车,上一次还是江锋毅搭他们去买装修材料的时候。
“妹崽,你把这伞撑着,下午的日头还是毒的,别晒伤了。”
陈康平拿出一把遮阳伞,让坐在车斗里的苏渺撑着,大大的阴影将她罩住,还真就晒不到一点。
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太阳没有正午时那么猛烈,陈康平骑车带着他们往海边开,吹着风苏渺觉得也不怎么热了。
路上陈康平说:“我们海边就是太阳大,这样的夏天站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回去就能掉一层皮,不过如果躲在阴凉处就不热了,不像你们邕城,即使在阴的地方还是像蒸笼一样。”
苏渺想了想,确实是这样,7.8.9月份的邕城就是一个大蒸锅,到哪都躲不开炎热。
珠城不一样,太阳下热辣滚烫,而刚才他们到宾馆里,一台电风扇就完全足够驱散暑气了。
摩托车开了十几分钟,眼前的路越来越开阔,然后进入到一个村子里。
这个村子和苏家村那种山脚下的村庄很不一样,格局并不紧凑,院落大,村路宽,人口似乎也没有那么密集。
摩托车直接开进了一个大开的院门内,宽大的院子里晒着很多海货。
一个婶子迎出来,笑着招呼:“这是小苏吧?还有这妹崽,哎哟!长得真好看,是渺渺吧?”
陈康平介绍说:“这是我老婆。”
“大嫂,你好,我是小苏。”
“婶子,我是渺渺,打扰了。”
陈婶子热情的说:“打扰什么,家里能有客人来我不知道多高兴呢!听老陈说你们是和他一班车来的?现在肯定饿了吧!来来来!到二楼来,我煮了海鲜粥,大家一起吃。”
陈家的院子和两层小楼都非常的新,而且就只住他们一家人。
这居住条件,给邕城还在为了一间房抢破了头的居民看见,肯定羡慕得流口水。
“婶子,你们家好大呀!这楼是自建的吗?”
“是呀!两年前刚建的,我们这和邕城比不得,地方大没那么金贵,人也不多,只要攒够了钱,跟村子里说一声就行。”
还以为这么短的时间,陈婶子只是煮些简餐,没想到菜品不断的从厨房端过来,摆了满满一桌,简直就是海鲜大餐。
苏元正和苏渺都不好意思了,忙帮着端菜摆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