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苏元正跑到校门的时候,正好是苏渺刚到操场集合的时候。
校门是关着的,他着急的向门卫打听:“同志!我女儿是高三的学生,刚才地震了,学校里怎么样?”
门卫得了通知要守好校门,避免发生其他事件,对苏元正和气喘吁吁跟在他身后跑来的家长说:“家长们请放心,各班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都在呢,已经把学生们都集中到操场了,现在安全得很。”
一些不放心的家长说:“现在也快到放学时间了吧,我们能不能直接接孩子回去了?”
“家长们先安安心,现在学生们在开阔的操场才是最安全的,现在到处走反而不好。”
门卫说得也很有道理,于是家长们就在校门口守着,期间有不少住得近的家长赶来,等校长到的时候,校门口已经围了一圈家长了。
校长安抚了家长群几句,便着急的跑去操场了。
11月初的邕城还没有变冷,但是晚上的温度已经需要穿长袖了,校长穿着单件衬衫,湿漉漉的头发在骑车来的路上已经被吹得半干了,等他看到集中在操场上的学生和教职工,才完全的松了一口气。
孙副校长迎上来,说:“老胡,学生都在这了,有一个崴了脚,其他人都没事。”
胡校长点点头说:“好像是震了两下,动静不大,我来之前已经和教育局的领导汇报过了,如果得了地震局的消息他们会打电话过来,所以我现在要马上回办公室等消息,你负责在这里稳定学生们的情绪。”
同学们虽然都知道目前是安全的,但是刚刚经历的紧张与慌乱,却没那么快得到消散。
为了缓解同学们的情绪,孙副校长提议大家一起来唱唱歌,就唱军训时教官教的那些。
起初,歌声还略显零散,但很快,同学们便默契地融入其中,激昂的歌声在操场上空飘荡开来。
一直接一首,大家的声音越来越洪亮,同学们的心情都平复了许多。
即将到放学的时间,校长终于过来了,表情轻松的说:“地震局说震中离我们很远,没关系的,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放学回去了。”
“那高三的学生呢?好像门口也有高三的家长来接孩子了。”
“高三的继续集训,不影响,一会儿我们一起出去和家长说一下,在学校里是很安全的。”
虽然之前和张燕有不愉快的经历,但是一码归一码,苏渺还是很感谢她刚才出手相助的。
也很真诚的向她道谢,张燕倒是一脸的不自在:“没什么的……我是团支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不用道谢,真的。
苏渺,之前真是对不住啊,不管你和你表姐关系如何,我都不应该把气撒到你身上的。”
苏渺说:“是的,在背地里检举我,那件事情真的很不好,不过这不影响我今天向你道谢。”
“嗯?虽然我的确没有去提醒你交入团申请,也故意在上团课的时候当众说出你被停课的事情,但是检举你的人不是我。
这种有关政审的事情,一旦坐实前途尽毁,我只是想给我妹妹出一出气,没真的想毁掉谁的前途。”
苏渺看着她眼中的坦荡,觉得梁子早就结下了,如果真的是她,那她大概率是没有必要说谎的。
“好吧,那是我猜错了,你针对了我一次,又帮了我一次,就算扯平了吧。”
班主任安排同学们有序回宿舍休息,苏渺和胡小蝶、林国栋、张燕结伴而行,一边走一边还在讨论着刚刚的经历。
张燕将刚才听到的领导谈话说给他们听,胡小蝶抱怨的说:“今天是11月6号呢!是我奶奶阳历的生日,我不能在家陪她过就算了,竟然还出了这样的事,希望她老人家不要被吓到才好,”
听到她的话,苏渺脑中像是有什么东西突然间炸开。
1988年!11月6日!地震!天啊!她怎么会忘得一干二净。
第344章
孟佳佳在班里的座位离他们远,所以刚才下楼的时候和他们不在一起,此时从后面跑上来拍拍苏渺的肩膀,然后看到她脸色有些白。
关心的问:“苏渺你怎么了?被吓到了?”
大家把目光投向苏渺,这才注意到她不知何时落后了大家一步,整个人心事重重的模样,脚步也显得有些拖沓。
张燕问:“是不是刚才不小心受伤了,要不要去医务室,现在刚放学,可能医务室的老师还在。”
苏渺缓缓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说道:“没有受伤啦,就是看了这么长时间的书,又跑了一场,突然间就觉得困得不行,回去睡一觉应该就会好起来的。”
回到宿舍,苏渺洗脸刷牙后直接上床睡觉了。
因为下晚自习后宿舍开灯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所以一般她们都是吃完晚饭后就洗澡,然后再去上晚自习的。
回来大多数同学都是洗脸刷牙就能睡觉了,但是养生渺渺一般还要比其他舍友多一步,那就是泡脚。
而今天她没泡脚就上床了,舍友们见此情形,都心照不宣地觉得她是真的累坏了。
为了不打扰到苏渺,大家活动时的动静都特意放缓了许多,走路轻手轻脚,说话也尽量压低声音,生怕吵到了她。
过了一会儿,熟悉的熄灯号准时响起,悠扬的号声在校园里回荡。
随着号声结束,电闸 “啪嗒” 一声关闭,整个宿舍瞬间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刚刚还带着些许嘈杂的宿舍楼,也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而让同学们以为已经睡着了的苏渺,此刻眼睛确是睁开的。
她心里有些难受,因为她想起来,1988年11月6日澜县一带发生7.6级地震,21时15分,又发生7.2级地震。
澜县一带的十几个乡镇受灾都很严重,地震辐射范围广,多地都感受到了震感,而刚才,正好是震了两下。
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她才初三,晚自习的时候一些同学也觉得震了一下,但是没有喊出声,也没有组织避险,就这么过去了。
直到几天后他们才在广播中知道了澜县地震的消息,这次地震造成七百多人死亡,近八千人受伤,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具体的情况,她已经有些不记得了,印象中之后还有爱心捐款。
她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自己竟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明明早知道有这么一场浩劫,却什么也没做。
但是如果她提前想起来,她又能做什么呢?
向上级报告?这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却会隐藏着诸多难题。
会不会被人当做是扰乱社会稳定,制造恐慌的人。
又该怎么解释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是如何预测远在千里之外的地震的。
可万一上级选择相信了她的话,提前采取了行动,加强防范与救援准备,是不是就能在这场灾难来临之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与损失呢?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强行改变大事件的走向真的可以吗?
这背后又会引发怎样未知的连锁反应呢?
而现在地震已经发生了,她能做的都已经迟了。
无数的想法在她脑海中纠缠,过了很久才勉强睡去,导致第二天起床号吹响的时候她困得睁不开眼睛。
胡小蝶看着她半闭着眼睛找衣服穿的样子,直接说:“苏渺,你要是太困了就别去做操了,我和班主任说一声就可以的,没事的。”
要是在平常,苏渺肯定不愿意打破规则偷懒,可现在实在太困,她感觉自己的轻飘飘的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
于是又倒回床上,有气无力的说:“麻烦帮我请个假,我不去做操了,等你们做完操了我再起来。”
话一说完,她又沉沉的睡过去了,再次睁眼是孟佳佳把她叫醒的。
“苏渺,早操已经结束了,你要起来了吗?”
苏渺缓慢的坐起身子,懵懵的看着她,孟佳佳有点担心的说:“你是不是生病了?”
苏渺甩了甩头,说:“我没事的,就是有些困而已,去洗把脸就精神了。”
昨晚的紧急避险只是一个小插曲,大家又恢复到紧张的学习中了,直到三天后澜县地震的消息传来。
周日上午放学之后,大家是可以回家的,但是需要在晚自习之前返校。
回校的时候不少同学都带着这个星期的报纸,现在大家了解实事的途径都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
在学校里唯有食堂在吃饭时间会放一些广播,电视是没有的,报纸只能去图书馆借,但是同学这么多,根本排不上看最新的报纸。
所以在集训期间,很多同学都会趁周日半天假的时候,将这一个星期的报纸拿来学校看。
而今天报纸上的新闻引起的热烈的讨论。
一个同学高举着报纸,大声说道,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急切:“你们看今天的报纸了吗?澜县发生的地震,就是三天前!”
“是晚上吗?是我们感受到的那两下吗?”
“澜县是在哪里?我家没有买报纸,可以借我看看吗?”
同学们凑在一起看报纸,还将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念给挤不进来的同学听。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和21时15分,滇省澜县一带分别发生7.6级和7.2级地震,多地有震感。
地震造成地裂缝、山体滑坡、滑塌,澜县周围十几个乡镇受灾最重,有人员死伤和房屋倒塌,目前当地正在积极进行救援。
尽管报纸上的新闻篇幅简短,但同学们都清楚,这绝非小事。
看完这则新闻,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格外沉重,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压着。
一位同学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滇省离我们这么远,都能感受到震感,当地得晃成什么样子啊。”
“那里是边境,可能救援条件会不太好,不知道会有多大的伤亡情况。”
这时,有一个女生,小小声的说:“唐山大地震好像是7.8……死了二十多万……”
此话一出,原本还在低声讨论的同学们瞬间安静下来,整个空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大家的表情变得愈发凝重,眼神中除了对地震的恐惧,更多了一份对灾区人民深深的担忧与牵挂。
第345章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大家从各个渠道进一步了解到澜县地震的具体情况。
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澜县所遭受的这场毁灭性浩劫,竟如同被迷雾遮蔽一般,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并未留下太多的细节记录。
同学们每天翘首以盼,守着报纸、电视与广播,试图从中获取更多关于灾区的消息。
然而,他们所看到的,不过是寥寥数语的简短报道,甚至连一张能够直观展现灾区惨状的照片都未曾见到。
尽管对灾区的具体情形难以有全面、直观的认知,但这丝毫没有阻碍同学们心系灾情。
终于有一天,有位同学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灾区的描写,那是文字工作者深入灾区后写下的。
第一次地震发生在21点03分,震级为7.6级,在十几秒之内,地动山摇,天昏地暗,房屋倒塌,人畜伤亡……
13分钟后,第二次地震发生,震级为7.2级。
两次山崩地裂的强震之后,通讯中断,交通阻塞,不少房屋倒塌之后压死压伤居民,还引发了火灾,不少人困在家中后被活活烧死,粮食家具也被烧为灰烬……
处于震中的战马村,全村几乎都已经倒塌,几百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多数群众已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