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他不是特别地想进军房地产行业而不得吗?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给他提供一个门路,他是不是屁颠屁颠就去了?
我听说那些赌场都有固定的套路,刚开始进场的人都能或多或少赚点钱,当人的胃口渐渐被养大,赌场便开始出老千了。
看着之前赚到的钱一点一点没了,大多数人肯定不甘心,只会继续往里投钱,要是做不到及时止损,最后就只能把老本都赔得一干二净咯!”
“那……我们去哪里找老千呢?”
“这两年珠城的领导可是跃跃欲试啊,市场也慢慢热起来了,估计到了明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想去分一杯羹。”苏渺不紧不慢地分析着。
小胖哥皱了皱眉头,面露不舍之色:“珠城,我也筹备着要去啊,这么好的机会,给他?”
“胖哥,信得过我就听我一句话,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打好基础,珠城项目千万别碰。”
……
两人在后院“密谋”了一下午,直到阳光逐渐西斜,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
最终,他们达成了一个以地产业务为核心,以身入局的计谋。
这是个长久地计划,短时间内不可成,需温水煮青蛙般让他放松警惕,再在水里放些罂粟让他上头,一步一步将他引入预设的陷阱。
小胖哥问需不需要严防死守苏渺的身份,毕竟她现在是公司的股东。
苏渺摇摇头,说:“顺其自然,即使发现了我们也自有说辞,他不是一直想拉拢我吗?这不是能让他更狂热?不过我们不主动透露,他若能发现就算他还有脑子。
还有,想尽快成事,需要一个切入点,我看吴老板就挺合适的。”
“这我晓得,他们俩本就有龃龉,我再去扇个风点个火。”
“好,要隐蔽一些,能引得他主动上钩求合作最好。”
第474章
关于“请君入瓮”的具体操作,全权交给小胖哥去进行。
毕竟,再过不久苏渺就要去京城了,这整盘计划没个两三年下不来。
这几年,先吸收王大锤的资金,来给胖哥公司形成助力,当然也少不了分他点好处。
等到时机成熟,将他往珠城引,就像无数地产公司一样,到了那里就能产生只要投钱就能发达的假象。
接下来,就等着93年的政策收紧了……
而她想在去京城之前,趁着苏记的超高热度,开第一家分店来试试水。
自从苏渺高中状元的消息登上报纸、亮相电视,苏记瞬间爆火。
国人们向来对新鲜事儿充满好奇,爱凑热闹的心态在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在当下,娱乐活动相对匮乏,碰上这样难得一见的新鲜事,大家更是兴致勃勃,都想着去凑上一份热闹。
平日里到店堂食的客人,大部分是周围居民和单位职工,现在辐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了。
有些客人三两相约,不辞辛劳地从其他城区骑车赶来,就为了亲口品尝这在众人评价中极高的苏记食铺的餐食。
当然,不少人心里还揣着一份好奇,盼着能亲眼瞧瞧这位高考状元。
苏记的每一个人都鼓足劲,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力求给客人带来最佳的用餐体验。
苏渺也没有辜负食客们的期望,天天都来店里溜达,完全满足了他们好奇心,但凡客人问话,也总是笑眯眯的耐心回答。
一来二去的,苏记食铺餐品美味,小老板漂亮聪明还没架子的美名传得更广了。
再加上“高考状元”这个极具分量的头衔的加成,让很信运势的大家,更加确定苏记风水好有福星高照,想着有事没事来吃一顿,沾沾福气也使得。
这个时间段内,店里又新招了两位服务员和两位洗碗阿姨,先让他们熟悉工作流程,尽快上手,为分店做准备。
苏渺除了在店里频繁露面,刷足存在感,还跑去了不少地方看门店。
她和父亲一家一家仔细甄别,反复比较,最终定下了一个离总店五公里远的店铺。
那个铺子正面向大马路,旁边紧挨着居民区,对面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菜市。
平日里,人来人往,客流量相当可观,而且如果后续要另外寻找货源,靠近菜市场也极为方便。
虽说这个门面不算很大,和总店未扩张之前差不多大小,但苏渺心里有自己的规划。
她打算先不做生滚粥,而是延续以前刚开店时的路子,自助粥+卤味+猪杂的形式。
如今总店,除了苏元正,还有两个经验丰富的大师傅,裕哥和毅哥。
苏渺计划着,等把门店扶持起来后,便从他们二人中分出一个过来掌事,带着一个团队来发展分店。
两个门店离得并不算远,现阶段苏渺还不想将老卤和料包分过来。
每天上午,先在总店将卤味做好,用保温桶连料带汤给运过来,其他的菜品可以在分店自行炒制。
所以,小胖哥送来的小轿车,一上岗就担负了拉卤味的重任。
也是因为有了它的加入,效率更高了,用苏元正的话说:“我还没开够,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江锋毅也没闲着,抓紧时间去增考汽车驾照,就等着苏元正离开邕城后,能无缝衔接驾驶的工作。
苏渺在分店开业前一个星期就开始造势了。
她不仅安排人手在分店周围大力宣传,还在总店挂出了醒目的大海报,上面写着:
“恭贺苏记食铺成立第一家分店,开业当天两店同庆,消费满两元即可参与抽奖,每抽必中,不容错过!”
大海报上还详细附上了分店的地址和开业时间,重要信息一项都没落下。
不少住在分店附近的客人看到海报,纷纷拍手叫好。
一位阿姆指着海报,满脸笑意地说道:“哎呀!正好就在我家路口!以后我就不用跑这么远来买卤味和猪杂了!”
还有人赶忙拉住路过的苏渺问道:“小老板!分店也有卤味和猪杂吧?和总店一样吗?”
苏渺微笑着回答道:“分店有自助粥,卤味和猪杂,暂时没有生滚粥和汤品。”
那人听后,点了点头说:“哦哦!是这样啊,那也行了!我都是吃猪杂多,大不了想吃生滚粥再过来就是了。”
有了这一波宣传,开业那天的场面堪称宏大。
简直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除了自己和父亲苏元正,苏渺还特意挑选了店里的精英队伍过来撑场子。
毅哥带着徒弟,英子姐带着两个熟手服务员和两个新手服务员,另外还有两位洗碗阿姨。
让毅哥过来,主要是因为苏渺之后打算把分店交给他负责,总店还是交给经验最丰富的裕哥打理。
刚好的是,他带的徒弟蒙穗学东西确实是快,在苏渺的同意下,毅哥除了之前教的炖汤,又额外教了他炒菜,上手迅速,已然成为店里的新兴力量了。
开业当天热闹非凡,客人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好在大家都是经历过磨合的队伍,面对这热闹场面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出餐方面,人手充裕,有苏元正和江锋毅把控节奏,还有蒙穗在一旁配合默契。
客人点餐之后,不用等待太久就能品尝到佳肴,体验感是相当的不错。
服务员们在店内来回穿梭,眼疾手快地及时为客人添茶倒水、收拾桌面,每一位顾客都被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打动。
两位洗碗阿姨在后厨一刻不停地忙碌着,确保餐具的供应顺畅,尽管工作繁重,但她们脸上始终挂着朴实的笑容。
随着客人越来越多,座位渐渐有些吃紧了。
而来选场地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店门口的一块空地就是这个店铺的加分项。
店铺前面的空地很宽,既不是紧挨着马路,也不会阻挡到人行道和其他铺面。
此刻她当机立断,立马让员工搬出备用桌椅,摆放到店门口,如此一来,又能多接待好几桌客人。
第475章
今天开业,苏记传统的抽奖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基本上,每半年他们都会搞一次活动来回馈新老客户,苏渺和苏惠对这活动都是熟门熟路,这个板块就由她们来负责。
苏渺不仅一边帮已消费的客人抽奖,还用清脆的嗓音,招呼着过路人,一些本来没打算在这用餐的人也被吸引了过来。
这次还是用的大转盘抽奖形式,每个格子上都有专属的奖品。
有免费的卤味套餐、面额不等的消费抵用券,一些实用的小物件,还有苏记自家产的木瓜丝和软姜糖。
每个抽奖客人抽到奖后,都引得一阵欢呼。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抽到了一份免费卤味套餐,兴奋得满脸通红,高举着奖券大喊:
“我就说今天运气好,来对地方了!这苏记不仅东西好吃,抽奖还这么大方!”
然后他又问苏渺:“老板,可是我刚才已经吃饱了才出来抽奖的,这个有没有使用时限的?明天再来行不行?”
“可以的,你可以看看免单券后面的使用时效,一个月内都能用。”苏渺微笑着回答。
周围的顾客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不少人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原本只是来看个热闹,也果断在苏记吃饭了,都想参与这有趣的抽奖。
苏惠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登记中奖信息,给中奖客人兑奖。
这时,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奶奶抽到了两元抵用券,接过苏惠递来的券看了看,问道:“姑娘,这券上写的是什么?我不识字,看不懂啊。”
苏惠温和地说:“奶奶,您中了一张两元的消费抵用券呢,下次来买卤味或者吃饭都能用。”
老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连连道谢:“你们家可真好,对我们老年人也这么照顾。”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餐高峰渐渐过去,但店里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几个老店的常客吃完后,主动找到苏渺,竖起大拇指夸赞:“小老板,你们这分店和总店一样棒!味道正宗,服务又好,以后我们终于能在家门口也吃上你家的饭菜了。”
还有客人建议:“能不能考虑在分店也增加一些炖汤呀,总店的炖汤我们可喜欢了。”
苏渺认真地将建议一一记下,笑着回应:“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建议,我们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的。”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开业的喜悦中时,冲突突然降临。
一位中年男子气冲冲地走到抽奖台前,手中挥舞着奖券说道:
“你们这抽奖有问题吧!我抽了三次,全是最小面额的抵用券,才3毛钱,是不是故意针对我?”
周围的顾客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原本热闹和谐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