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销售精英去吃饭了,客流量稍稍也缓和了下来,苏渺和父亲、店员们也轮流吃了饭,然后一看小料,发现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梦姐说:“渺渺,没想到来的客人这么多,小料和牛奶都用得差不多了,照这样一个小时就要全卖光了,我们再重新煮吧,可是没有牛奶了怎么办?”
苏渺想了想,说:“我打电话再买20斤牛奶,如果送奶师傅没空的话,可能要辛苦爸爸跑一趟了。
其他小料我们现在就抓紧时间煮吧,就和今天早上煮的量一样就行。”
下午,销售们要去跑业务了,虽然他们离开了,但奶茶店上午的热闹场景已经在周围传开,还是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人过来。
在四点钟的时候,所有的奶茶和小料就正式售罄了。
之后,经过几天的营业,优惠期过去,客量也逐渐趋于平稳。
分析了每个时间段的进客量后,苏渺将奶茶店的营业时间进行了调整。
第485章
上午到店的客人是比较少的,到了下午逐渐增多,晚上来市中心逛街的人也多,且更舍得消费。
那么,在目前只有两名店员的情况下,苏渺舍弃了上午的营业时间。
每天中午,两个员工可以先到总店吃饭,1点钟到店准备,两点开始营业。
晚餐时间基本没有什么客人,她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煮第二波小料,然后派一个人骑车回店里打包盒饭回来。
包工作餐一直是苏记的福利,即便如今调到了奶茶店工作,这项福利也并未取消,只是过程稍显麻烦,但大家对此都没有怨言。
现在大家晚饭吃得普遍较早,出门闲逛的时间也早。
基本到了 7 点钟,奶茶店门口又开始排起了长队,一直到八点半,逛街的人会陆陆续续回家,这时候店员就可以开始闭店进行清洁。
奶茶店已经开了一个星期,在苏渺和店员们的努力下,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
目前店里每天可以卖出将近100杯奶茶,对于这么小的一个店面来说,营业额是十分可观的了。
也体现出,邕城人民对于好吃好喝的追求,即使是不便宜的饮品,两人凑着喝一杯也要买。
苏渺算了算,照这样的话,一年的时间也差不多能把买铺子的钱赚回来了。
她和父亲已经开启了离邕的倒计时,进京的车票已经买好,也提前告知了嘉音他们的行程。
嘉音让他们放心过来,什么都不用管,下了火车的一切事宜她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剩的时间不多了,苏渺和苏元正还要回苏家村办升学酒。
和平时搭班车和坐顺风车不同,这回苏元正是开着小汽车回的村,车子刚一进村,便瞬间掀起了一阵狂潮。
村人们围着夏利,转着圈的看,纷纷感叹苏元正家真的是发达了。
在邕城开店开厂,如今还开上了小汽车,女儿更是考上了状元,即将去最好的大学读书,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了村民们口中热议的话题。
甚至有些外姓的村民,还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去请先生来看看苏渺爷爷墓穴的风水。
揣测是不是选得十分精妙,才使得苏家如此兴旺,他们也想着照着找一个差不多的地方,把自己家的老祖迁过去,盼着能旺一旺自家运势。
当然,这些村民们的计划,苏渺丝毫不知,此刻的她正在升学宴上,脸上堆满了笑容,却渐渐笑得有些僵了。
在村里,升学宴可不只是简单地摆场酒席。按照规矩,得先祭祖,告慰祖先家族又出了人才;还得拜山,祈求祖先庇佑。
就连村里的晒谷场都被征用了,全族同庆这一喜事。
苏渺作为这场盛宴的主角,从早上一睁眼便开始忙碌起来,祭祖仪式中她神情庄重,拜山的路途上她翻山越岭,从村头到村尾,从山上到山下,一整天都马不停蹄地转个不停。
七叔公今天又是红光满面了,穿着苏渺孝敬的新衣服, 一句话念了一整天:“状元啊!我们老祖宗也是状元!如今我们苏家又出了个状元!以后一定重拾荣光!!”
那激动的神情,仿佛苏家的辉煌已经近在眼前。
忙活了整整一天,苏渺回到房间,只觉浑身疲惫不堪,一头栽到床上便沉沉睡去,再睁眼时,已经是次日上午 10 点了。
她起床梳洗完毕,吃了早饭,就和父亲一起去吴家村。
与之前来的时候路途曲折不同,这次苏元正开着车,一路顺畅,很快就来到了吴家村的村口。
苏渺看着开得好大的村口,不禁开口说道:
“爸,我记得前两年来的时候这个杂草丛生的,不仔细看都找不到进村的入口,现在好像是修路了。”
“是啊,而且那时候好像吴家村的人很少似的,我们进村之后就看到了几个人而已。
你看,现在树下有这么多人围着聊天呢,跟我们村没什么区别。”
苏渺心想,何止是人多了,整个村子的氛围都焕然一新。
那次来的时候,觉得整个村都死气沉沉的,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现在那股诡异的气氛似乎已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
之前是苏元正的前工友吴达旺引荐的他们,所以这次他们也选去了吴达旺家。
吴达旺家里村口很近,苏元正将车停在院子门口,和女儿一起去敲门。
但是敲了一会儿,也没见有人开门。
他们开车进村已经引起了不少村民的好奇,这时,一个村民走过来说:
“你们找阿旺啊?我是他邻居,今天是他老丈人的生日,一家三口都去隔壁村娘家了,估计要很晚才回来。”
听闻此言,苏渺和父亲相视一眼,看来今天是见不到吴达旺了,无奈之下,只能直接去找吴三爷了。
吴三爷的家在村子深处,位置七拐八拐的。虽说父女俩大致还记得一点路,但苏渺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向这位村民询问:
“谢谢叔叔,请问吴三爷家是顺着这条路走吗?”
村民脸上浮现疑惑,点点头说:“是这条路没错,但是吴三爷已经去世了呀。”
“去世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呀?”
看着父女俩惊讶的神情,村民只当他们是听说过吴三爷的威力,上门来求办事的,于是说:
“上一年就不在了,你们不知道?那你们这次可是要跑空了,他家里没人能接下他的本事。”
苏元正点了点头,道谢说:“谢谢同志,我们之前得了吴三爷的庇护,今天是来感谢他的。即使他不在了,我们去上一柱也是应该的。”
村民了然的点了点头,感叹道:“吴三爷20岁出师,帮不少人看过事,能像你们这么有心的但是不多见。
你们就顺着这条路往前走,走到一棵枯树前,转向左边的岔路。
再往前走到一个鱼塘,再选左边的岔路,一直往前就到了。
村里路窄,车子是来不过去的,我建议你们就停车在这里吧,村里人不会碰的。”
第486章
父女俩向热心村民道了谢,目光顺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望去,那条小路确实狭窄很难通车。
于是决定听从村民的建议,将车停在吴达旺家院门口。
两人提着满满当当的礼品,朝村民指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微风轻拂,带来田野间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气息,只花了十五分钟就到了吴三爷的家。
与上次来时相比,吴家的院子也是焕然一新。
虽然院子的建筑外观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却让人感觉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院墙下种着一排花草,外头也新种了两棵小树,驱散了之前的阴冷。
场景和之前如此的相似,吴三爷的曾孙依旧在院门外蹲着,专注地撸猫。
两年的时间他长高了不少,原本瘦弱的身形也长了些肉肉,脸也变圆了,脸色红嘟嘟的看着很健康。
那只异瞳黑猫,在阳光下惬意地趴着,皮毛油亮顺滑。
它瞧见苏渺父女后,不再有上次的警觉,原本竖起的耳朵此刻放松地耷拉着,尾巴轻轻摆动,懒洋洋地“喵”了一声。
那叫声软糯悠长,似乎是在和久违的老朋友亲昵打招呼。
苏渺记得这个小朋友叫小森,她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走上前去,微微弯腰对他说:
“小森你好,前两年我们曾经来过你家,请问你爸爸在吗?”
小森抬起头,阳光洒在他脸上,勾勒出他稚嫩的轮廓。
眯着眼,看了看逆着光的苏渺,随后咧开嘴笑了笑,正在换门牙的他,有些漏风地说:
“你们果然来了,跟我进来吧,我爸在家。”
父女俩跟着小森进了院子,苏渺发现,院子里的变化比外头还大。
不止新种了树,养了鸡,还布置了许多的花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院子与以前相比,就好似一幅原本单调的黑白照片,被精心涂上了绚丽多彩的颜色,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你们稍坐一坐吧,我去喊我爸妈。”
小森脆生生地说完,转身就跑进屋子里去了。
爸妈?苏渺敏锐地注意到这个词,之前听吴达旺说,吴三爷子嗣不旺。
儿子儿媳二十多岁就不在了,孙子吴淼从小不会说话,孙媳妇生小森的时候难产而亡,小森也是从小孱弱。
难不成吴淼再婚了?
看着如今院里这般温馨的布置,还有小森健康活泼的模样,苏渺心里不禁猜测,想必是家里有了女主人的悉心照顾的缘故。
不多时,吴淼从堂屋出来了,他面带微笑,双手快速打着手势,热情地和两人问好。
小森坐到爸爸旁边,认真地给爸爸做翻译:
“我爸向你们问好,说我祖祖去世之前交代过,你们还会再来我们家的,让我们请你们进院子休息喝茶。”
苏元正礼貌地问道:“请问三爷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是病逝……”
他的话语带着一丝关切与小心翼翼。
“我祖祖是上一年过完年就去世了,不是生病,他安排好后事就在睡梦中去了。”
苏渺和父亲对视了一眼,目光中满是感慨,两人心中都在想,果然是有法力的人啊,能够如此安详地寿终正寝,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苏渺神色庄重,轻声说道:
“之前多亏了三爷为我们家解困,因着准备要去别地常驻,原本想在离开之前来看望他老人家,没想到他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