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272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那猪心富有嚼劲,卤汁的浓郁香味瞬间在口腔中散开,卤香醇厚,层次丰富,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卤料的独特风味。

他不禁眼睛一亮,心中暗自赞叹:这卤煮的手艺真绝啊!比平时自己买着配酒的那家好吃多了。

随后,唐爸爸的目光被炒猪杂吸引,他夹起一片猪肝和一截酸笋,一同放入嘴里。

猪肝,入口嫩滑,毫无腥味,而且这酸香!欸?怎么比卤煮还更适合配酒啊!

他情不自禁端起小酒杯嘬了一口,被叶爸爸抓了个正着。

“欸?老唐?你怎么自己喝起酒来了,得一起喝啊!来来来!老苏,喝酒喝酒!”叶爸爸笑着打趣道。

唐爸爸嘿嘿一笑,说道:“嘿嘿嘿!这就是刚才老苏切的酸笋吧?没想到竹笋还能是这个味道呢?第一次吃,真不错!”

苏元正指了指面前的柠檬鸭,向他推荐道:“老唐,你再试试柠檬鸭,看看吃不吃得惯,也是邕城的口味。”

盘中的鸭肉皮色呈温润的米黄,因为是特意放凉的,所以口感是紧实弹牙。

紧实归紧实,鸭肉却没有煮老,直接将清爽的酱汁捞进去,使每一块鸭肉都挂上了柠檬等配料的清香。

酱汁很好的综合了鸭肉可能存在的油腻感,使其变得更加的轻盈且爽口。

炒柠檬鸭和白切的相比则是另一个派别,鸭肉外焦里嫩,外部经过爆炒后形成的那层焦香,满满的锅气。

而里面鲜嫩的鸭肉,与外头形成鲜明对比,腌柠檬、酸藠头的运用,使得这道菜风味更为浓郁,与辣椒的火辣、酸姜的酸辣相互交融,瞬间在口腔中掀起一场味觉的狂欢。

叶晗一边品尝着炒柠檬鸭,一边问苏渺:

“渺渺,这炒柠檬鸭是你们自己琢磨的新菜?以前在邕城只吃过白切的。”

苏渺回答道:“叶阿姨,这不是我们自创的,是毅哥带我们去吃过之后,我爸回来复刻的,听说是从白切的做法演变而成的。

您也知道,像白切鸡白切鸭是体现肉的本味,对肉质要求比较高。

煮鸡鸭的技术不到家,或者在宰杀处理的时候不到位,就很容易带有腥臊味。

而改为炒制的话,用能去腥的料去压,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不少人家就开始从吃白切到炒制,然后加入邕城特色的这几样调配配菜,慢慢的形成了这道菜。

现在邕城也开始慢慢流行起来了,我们也准备让裕哥和毅哥学起来呢。”

叶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看着虽然两道菜使用的配料基本相同,但是不一样的烹调方法让它们的味道完全不同。

白切柠檬鸭味道清爽,是凉菜,很适合夏天吃。

生炒柠檬鸭浓油赤酱,是热菜,但也酸辣开胃,我觉得四季皆宜。”

对于桌上的菜肴在场众人无不纷纷称赞,都说苏元正太谦虚了,这手艺谁还能说出什么不好的点啊,哪还有什么建议能提嘛,唯一的建议大概就是催他赶紧开店了。

说到开店,店面还没有着落呢。

正吃得不亦乐乎的唐爸爸拍了拍胸脯,将事情揽了下来:

“我让人去帮你们打听铺面,到时候让他来联系你们,把要求和他说说,到时候找到合适的他会带你们去看。”

苏元正眼中满是感激,连忙说道:

“那就多谢老唐了,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我和渺渺正愁不知如何找起呢。”

唐爸爸笑着摆摆手,说道:

“吃了你家的好饭好菜,我也得出把力不是,等你家饭馆开业了,我才能经常去吃呀!”

见找门面的事情被包下了,钱婶儿作为胡同里有名的“包打听”也不甘示弱,满脸热情地问苏渺:

“闺女,你们家开店是不是要招工人啊?你不是要去上学吗?到时候你爸一个人开店?”

“钱婶儿,我们是要招工人的,主要是想招服务员,需要热情大方,有服务意识,踏实肯干的。”

钱婶儿接着问:“你们有合适的人选了?”

苏渺摇了摇头,说:“目前还没有,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京城本地人就最好了,能更了解这边客人的喜好和习惯。”

“那交给我吧!你们要是自己去还不一定能找得到本地的愿意当服务员的!

要说认识人吧,我说第二,这胡同里没人敢说第一,我也先给你们挑好那么七八个,让他们来店里给你们挑。”

其他的街坊也点头赞同,说交给钱婶儿没错的,平时他们有事也找她。

“那就太感谢钱婶儿了,到时候店开起来了,一定要请您来参加开业仪式。”

“哈哈哈哈!那我可是脸上有光了!”

于是,通过一顿饭的功夫,找铺面和招人这开店的两大板块,就这么有效的“外包”出去了。

第514章

第二天,唐叔叔介绍的中介就打来了电话。

现在商品房还没有开始兴盛,便还没有专门的房产中介,所谓的中介还是和旧时代一样,泛指生意中介人。

他们人脉广,门路多,专注于帮别人办事,靠信息差赚钱,有点像邕城说的“98佬”。

电话那头的中介也不含糊,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是唐首长的吩咐,您只管将需要怎么样的门面告诉我就行,这边是不收费用的。”

苏渺心中一暖,礼貌地回应着,一旁的父亲也微微点头。

人家说不收费用,苏家父女可不会这么不懂事真的一毛不拔。

等之后店铺确定下来了,再打一个利是给他就好了,就说是他们邕城生意人的规矩,如此一来中介也不好拒绝。

这位中介显然经验丰富,手上掌握着不少房屋和店铺出租的信息。

经过一番筛选,次日,他便带着苏家父女踏上了看铺子的行程。

第一间店铺是两层的,正对着大街,街对面就是医院。

中介小关给父女俩介绍道:

“苏老板,您瞧这间,这间看起来是小了点,可它是上下两层的,把面积加在一起,摆上十张四角桌不成问题。

厨房在这儿,上下水都通着呢。

您做惯生意的,肯定知道,医院、学校、工厂这些地方客流量最大,而开在医院门前的餐饮店,咱们买的东西定价还能高些,您随意看看。”

苏渺和苏元正走进店内,仔细打量着。

店内空间确实有些局促,要是硬塞进多张桌椅,客人怕是连转身都困难,这势必会大大降低顾客的体验感。

父女俩对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于是,他们客气地向中介提出,想再多看几间铺子后再做决定。

第二间铺子面积倒是比较大,可位置却不在正街,而是隐匿在胡同里。

那是一个大杂院的倒座房,经过重新修整,原本通向大杂院的门框被堵上,转而开向了胡同,成了一个纯粹的铺子。

苏渺一行人走进铺子,站在门口观察着人流量。

在他们看房的二十分钟里,仅仅走过去了两三个人。

同样是巷子胡同里的店,这里的人流量与邕城相比,简直连零头都比不上。

苏元正微微皱起眉头,苏渺也轻轻叹了口气,看来这间铺子也不太符合他们的预期。

接着又看了三家,情况也是大差不差的,不是位置偏僻,就是空间布局不合理。

中介小关说:“这一圈出租的铺子大概就这几家了,如果都不满意,我们就更远一点的地方去看。”

按苏渺和苏元正的想法,能在这一圈找到合适的铺子自然是最好的,毕竟他们已经跑熟了这里的菜市场,谈供货也方便。

再者,这边离他们住的胡同不远,前期店铺名头还没打响的时候,靠着街坊邻居捧场,也能多些人气。要是去远一点的地方,这些都得重新开始。

其实,父女俩一直觉得像邕城那样前店后院的格局是最为理想的,可在京城,这样的店铺实在是少之又少。

按照这段时间,他们的观察,现在一个四合院最多能塞进十几户人,上哪还能给空出什么前店后院呢。

除非把整院子都买下来,但是即使想买,现在也没有空着无主的院子了,他们还想把店稳定下来后慢慢找好的。

听了他们意向,小关沉吟片刻后说:“咦?好像真有那么一间,就在你们住的地方不远,不过只卖不租。”

苏渺眼前一亮,说道:“大概是什么价格?我们能不能先去看看?”

“开价4万,应该还能谈的。”

4万?苏渺和父亲心中快速盘算着,如果各方面合适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

苏渺趁机多问了一句:“小关哥,现在想买四合院的话,是什么价格?”

“你想买四合院?这得看面积,按照院子不同的情况,四五万的有,四五十万的也有。”

“四五十万?这么贵呀?”苏元正有些咋舌。

“四五十万是大院子,就是那种几进几出的,这样的院子有很多是直接分配给领导了。

剩下的都变成了大杂院,前些年开放了房产交易,有人专门把大杂院还原了出来卖。

这四五十万包含腾退院子里头原住户的费用,也有一部分是整修的费用。

因为以前院子拆开来住,乱搭乱建的很多,大院子套着好几个小院子,走进去都能迷路,不拆根本就看不出原来的构造了。”

苏元正听后,恍然大悟,点点头,笑道:“那我们还是先去看铺子,等赚多点钱之后再买四合院吧。”

小关所说的符合他们期望的铺子,其实也并非完全如他们所想。

它同样是由四合院隔出来的小院子,和之前看的第二间铺子有些类似,只不过没有将通向院子的门窗封死,而是砌了墙隔出了一个大约三十平方的院子。

铺子面积则是和邕城的单独一间铺子一样大。

不过,小院子两侧各有一个小房间,这两个小房间用途多样,可以作为库房,也能改为厨房。

如果改成厨房的话,就可以把铺子里原本厨房的空间腾出来增加用餐位置。

中介小关热情地介绍着:“您来看,这边是之前砌的水槽,有三个水龙头,要洗菜什么的很方便。当初户主隔院子出来是为了自己住的,所以装修也平整。

上一年户主的单位给分了房子,就搬去住单元楼去了。

把这间开了窗开了门作为铺子卖掉,想要高点的价格。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只卖不租,说是怕租户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到时候要卖还得整理一遍。”

苏渺认真地打量着铺子,只见墙面刮得雪白,地面平整干净,门窗看着也很新,比起前面看过的铺子,确实要好上很多。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