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几个邻居也进来点了饭,苏渺用刻好的章往条子上一盖,比以前手写要快捷多了。
今天,嘉音和子逸也特意赶来帮忙,他们主动承担起在店外拉客的工作,热情地向过往行人介绍苏记的特色,引导客人进店。
这样,也能让苏元正空得下手来,进厨房和蒙穗一起出餐。
有了叶家夫妇和邻居们带头,后面进店的客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顾客们一踏入店内,便被店内整洁明亮的环境所吸引。
木质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地面光洁如新,墙壁上挂着几幅描绘邕城风光的精美画作,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独特的氛围,瞬间赢得了顾客们的第一好感。
紧接着,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在这临近中午、饥肠辘辘的时刻,成功勾起了顾客们的味蕾。
很快,店内便座无虚席,服务员们穿梭在餐桌之间,熟练地为顾客们上菜。
顾客们品尝着苏记的特色菜品,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味道鲜美。
“这味道太独特了,和京城的菜完全不一样,好吃!” 一位中年食客竖起大拇指赞道。
“是啊,这价格也不贵,以后可以常来。” 旁边一位年轻姑娘附和着。
店外,舞狮表演仍在继续,狮子们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与观众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欢声笑语、锣鼓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出苏记开业的热闹篇章。
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苏记的开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今后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
热闹了两天之后,苏记京城店迎来了第一单外送大单。
一个大叔来到店里,开口就问:
“现在还是7折吗?最后一天优惠?要是今天定的,明天送,是不是按今天的价格?”
“您好,如果是今天付款的话,还是按优惠价的。”苏渺微笑着说。
大叔微微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下,说道:
“要先付钱啊?如果我定得多,能不能付个定金什么的。你看店刚开,我就来捧场了,行个方便嘛,明天送来了我再付尾款。”
这个付定的形式还是蛮常见的,在邕城也是这样的方式,于是苏渺问:“那您是要定什么菜?数量是多少呢?”
“我要定五斤的卤味,和十斤白切柠檬鸭!你们那个柠檬鸭我以前真没这么吃过,昨天一吃觉得挺合胃口。”
“谢谢,我们的菜能得您喜欢就好,如果是定菜的话,需要先付一半的钱,然后五公里内可以送货。”
“行,那我付钱,明天下午4点钟一定帮我准备送来,我老娘做大寿,那个卤味切的时候多帮我要一些猪头肉!”
苏渺连忙点头,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一边说道:
“好的,我已经在单子上备注了,到时候我们会将卤味和酱汁分开,送到之后您倒上就行了。”
那位大叔付了定金,又留下了地址和电话,又匆匆忙忙的走了。
第522章
开业的三天优惠期过去,汹涌的客潮也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是仍然生意兴隆。
饭馆里食客众多,好在可以提供外带,可以缓解一部分等位的情况。
来光顾的食客中,自然也有一些是吃不惯邕城菜的,这波客人大多数是不习惯酸笋和腌柠檬这类独特配菜,但是对于卤味还是认可的。
而到店的更多食客则对这里的菜品赞不绝口,不少人第一天尝过后,便拖朋带友,连续来吃了三天。
在这几天的高强度工作中,餐厅员工团队的合作愈发默契。
点餐、上菜、收拾桌面、解答食客疑问,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了一条高效运转的服务链。
随着团队配合的不断优化,餐厅的好评率直线上升。
食客们不仅为邕城菜的独特风味叫好,也对餐厅高效、贴心的服务印象深刻。
下午三点多,和邕城的作息一样,这是店里的休息时间,要到下午四点半再开始进行晚餐的准备。
苏渺主要负责前台工作,给客人介绍菜色、收费点单,相对轻松,所以并不怎么累。
这会儿,她跟着方正去给客人送货。
之所以让方正负责送货,是因为他对京城的路比较熟。
将来如果需要送货的订单增多,不排除让他转为专门送货的岗位。
方正骑着三轮车,载着苏渺和打包好的菜品,在京城的小巷胡同里穿梭。
“要是走大街,得二十多分钟才能到。我对这边小路熟,抄近道能快十分钟呢!”
方正一边熟练地拐进一条小巷,一边对苏渺说道。
苏渺笑着回应:
“正哥,幸好有你在。不然,咱们外送业务还得摸索好一阵。要是我自己来送货,估计得一边问路一边找地方。”
“哈哈哈!没事,其实总共就这几条路,京城的格局还是很好记得,我多和你说几遍,肯定就能记住路了。”
两人一边聊着天,不多时就来到了大叔地址上写的院子。
是个非常典型的大杂院,从窄窄的门进去分成了很多户,里面也是拥挤不堪。
方正停下车,说:“也不知道订货的大哥是住在哪一间,我们进去找一找吧。”
将车锁好,方正拎着两大袋菜品和苏渺走进了大杂院。
原本的院子其实是很大的,但是再大的院子也架不住众多的住户入住。
每家都想多占一点,都想有自家的一小片地方,所以你隔一点我遮一点,里头变得七拐八拐的还挺容易迷路。
两人一路问过去,订货的大叔在最里头的那间。
可当他们来到门前,还没等敲门,房间里头就传来了瓷碗摔碎的声音。
同时传来的还有尖锐的叫骂声:“二哥,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我天天盯着老妈的房子了?难道我家没房子吗?我家房子比这大多了!”
这时,另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诶哟!得了吧你!你家那房子在平县,那是乡下,能和这地界儿比?再往前几十年,那都不算京城!”
“谁说平县不是京城?一直都是!也就划出去十几二十年而已,早就划回京城了,现在是县很快就不是了!”
苏渺和方正对视一眼,脚步不自觉地停下。
“呐!你自己也承认是县了吧,呵!要是旧时候的说法,你来家里吃饭,我这都属于是接济乡下邻居。可接济总有个头儿吧,总来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高建民!你说话也太难听了吧!只要妈还在,这就是我家!要不是我常来看,说不定老妈连糠咽菜都吃不上!”
就在这时,一道女声加入争吵:
“小妹!你这话说得没良心,我一天天起早贪黑的,除了要上班带孩子,还要伺候老妈,已经是问心无愧了!
要是你觉得我伺候得不好,那就把妈接回你家去,反正以前妈还能讲话的时候经常说,儿子女儿都一样,既然都一样,那为什么女儿不能养?”
最先说话的女人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讽刺:
“哼!嫂子,你这算盘打得可真响!咱家现在一共三间房,现在的这大间是原来的,小的时候我们三兄妹和爸妈都挤在这儿。
后来大哥二哥要娶媳妇儿,我爸花钱和两边邻居租下了相邻的这两间给你们做新房。
81年,就是我儿子出生那年,我爸花了所有积蓄买下了这两间房!
当初说以后是大哥二哥和我每人一间的,后来大哥在单位分了房,搬了出去,我那一大家子呢也不可能过来挤。
就和你们说好了,你们来照顾老妈,以后这三间房都是你们的。
怎么?现在是想着光要房,把妈赶出去?今天是妈的生日!瞧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话,把大哥都气跑了!”
苏渺和方正在门外将这一家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又一次默默对视了一眼,他们这是……来的不巧了?
屋子里头的吵闹声不停,他们也很犹豫要不要敲门,可是这卤味和柠檬鸭还是要送的。
“好了!好了!你们都别吵了!今天是妈的生日!看看你们自己像话吗?
二弟!你是不是真不想照顾老妈!实在不想的话你说句准话!我现在立马把妈接回家去!以后我和你大哥给妈养老送终!”
一道新的女声加入战局,她声音提高了几分贝,带着些许愤怒和无奈。
“额……大嫂,这可是你说的啊,你能代表大哥?我大哥气性多大啊,刚才几句话不合心意就跑出去了,别到时候你们两口子吵起来。”男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呵!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大哥从来都没说过不想照顾老娘。既然你们想早点脱手,那就赶紧把老妈的东西都收拾出来,我现在就带她老人家走!”
“诶哟!老妈子生活讲究,行李多得很呢!大嫂您一人儿可拎不动,再说了妈走不动道,得推轮椅,就让弟弟弟妹来送送你们吧!”
老太的二儿子夫妇俩,欢天喜地的要到另一个房间收拾东西,一开门就和苏渺方正撞了个正着,来了个大眼瞪小眼。
第523章
刹那间,场面陷入一片死寂,苏渺和方正像木雕般僵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空气里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还裹挟着一丝尴尬。
高建民率先回过神,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活像京剧里的变脸。
他气急败坏地瞪着苏渺和方正,大声质问道:“你们是谁啊?怎么偷听别人墙角?”
方正见状,急忙高高举起手中的袋子,说道:
“大哥,我们是苏记食铺的,有位高德民同志订了卤味和柠檬鸭,让我们四点之前送过来。”
“什么柠檬鸭?这是……已经花钱买了的是吧!”
高建民一边说着,一边抽着鼻子,使劲嗅着袋子里散发出来的诱人香味,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垂涎,就差没把 “想吃” 二字写在脸上。
“高同志付了一半定金,送过来之后还要再付一半的尾款。”苏渺回答道。
听到还要付一半的钱,高建民原本伸出来要接袋子的手猛的收了回去,胳膊还不小心碰倒了门边的扫帚。
扫帚到底,“哐当”一声敲在痰盂上,声音在这安静的氛围里格外刺耳。
“大嫂,这是大哥买的东西,他不在,你快点来付钱吧。”
高建民的妻子迅速转头,对正在小心翼翼扶老太太起身的大嫂说道,那语气就像是在下达命令。
大嫂连忙走出来,看到方正手上拿着的两个大袋子,吓了一跳。
“这……这是定了多少的菜呀?还要付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