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335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快速点好之后退回苏渺身边,小小的陀螺旋转着喷射出耀眼的火焰,像一朵盛开的菊花,随着移动,又宛若一条火龙。

孩子们彻底放开,在两个大箱子里拿自己喜欢的烟花来放,一时间这边光亮一片,还引来了一些别家的孩子羡慕的围着看。

惠姐笑着摇头:“渺渺,你买的烟花比去年还多,这群小家伙今晚怕是要疯到半夜。”

“过年嘛,热闹点好!”苏渺笑眯眯地说,又从箱子里翻出几扎可以拿在手上的火花棒,分给围观的孩子。

“来,这个你们自己拿着玩,小心别烫着。”

孩子们接过火花棒,甜甜的道了谢,点燃后挥舞着,金色的火花在黑暗中划出闪亮的弧线,他们咯咯笑着,在晒谷场上跑来跑去,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第618章

有着这场烟花,孩子们兴奋极了,放了一箱烟花之后,小虎抬手打住,说要留着之后几天再玩。

之后他们又回到二伯家,攥着瓜子守在电视机前,直到零点钟声撞碎寒夜,才恋恋不舍跟着大人往家走。

要是以往,他们疯玩了一天,早就撑不住睡着了,今年也算是一家老小一起守岁了。

大年初一,因着不能催人起床的习俗,大家都好好睡了个懒觉。

吃了早饭,大半个村子的让人聚集到晒谷场去了。

苏家村每年春节都要组织点活动,今年是五伯父绞尽了脑汁才想出来的乒乓球比赛。

原本他是想号召村民们一起来做几张乒乓球桌,再自掏腰包去买几副球拍的。

二伯和父亲打电话聊天时,苏渺在一旁正好听到,便十分慷慨地说:

“我们的木瓜园和工厂能这么顺利的发展,也有大家的功劳。要不由我个人出钱,以厂子的名义赞助这次比赛。”

二伯和五伯说了这个事情,五伯还亲自打电话过来感谢她。

苏渺出资买了三张球桌,可以搬着移动的那种,还有不少的球拍和乒乓球。

球桌刚到的时候,大家围着看了好久,都觉得骄傲极了。

自己村子里竟然能有这么好的球桌,看着就和电视里打比赛用的一样。

平时的时候可以放在村委的的院子里,大家也能多了一个玩乐的去处。

组织比赛的时候又可以搬到晒谷场上了,方便极了。

要知道其他村里即使又有乒乓球桌,那也是自己用木头或者用水泥弄的,都不是正经货!

苏渺觉得往年都是发奖品,今年就实际一些,直接发大家最缺的东西,钞票。

五伯说自己村里的意思意思就行了,不用搞得太大。

于是,一顿商量之后定下,第一名10块钱,第二名8块钱,第三名6块钱,除此之外,第四至第十名都有2块钱的安慰奖。

奖励前三名以外的参赛者,这还是第一次,所以村民们参赛热情十分的高涨。

全村的集体活动,为了公平起见,自然是男女老少都可参加的,这样一来参赛人数就上来了。

活动时间就要拉长,在小年过后就开始排预选赛了。

预选赛一轮一轮的过来,初一就剩下前四名打比赛。

上午十点半两组半决赛同时进行,中午休息之后,下午三点再进行决赛。

今天的天气啊很好,虽然太阳不大,但没什么风算得上是温暖,等苏渺和父亲到的时候晒谷场上早就挤满了人了。

志哥一路从海选战到现在,斗志昂扬,苏渺今天也是他的啦啦队之一。

志嫂早就带着儿子过来占位置了,为的就是在最前头一睹丈夫的风采。

苏渺和父亲过去的时候,二伯母拍拍身旁的小板凳,说:

“快来快来,已经给你们准备好座位了,这个地方看得最清楚了!”

两张乒乓球桌已经被搬了过来,分别放在晒谷场的两边。

隔出不近的距离,以免两边的比赛互相干扰。

墨绿色的台面在阳光下泛着光泽看,孩子们围着球台跑来跑去,时不时伸手摸一把光滑的台面。

“都让让!让裁判先过去!”

五伯拿着一个铁皮喇叭,暗绿色中山装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记分表。

他另一只手提着的高凳还是从村委搬来的,凳面还用红颜料写着“先进基层组织”。

其实,乒乓球作为小球运动,在建国初期并不很受关注。

五十年代,伟人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后,各项体育运动百花齐放。

而乒乓球运动以其开展条件不苛刻,便于普及,可参与性强的特征,很快在民众中打下了基础。

看看现在可不就是吗?

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天南海北,不管室内室外,不管有钱没钱,高级球台能打,水泥球台也能打,真是一张大木板也能打。

而且,打球过程中有跑有跳有挥手,能运动到全身,却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能很好的健体健脑健心,非常利于普及。

特别在70年代的“乒乓外交”之后,这项运动又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办之际,中M两国乒乓球手有了一次意外的相遇,M国球手误上了我们国家队的车。

要知道,这个时候双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交往已经冻结很久了。

而我国的一位球手,用真诚和超高的外交意识推动了这次交往。

他不仅邀请M国球手一起乘车,还赠送了礼物。

比赛之后,M国球手向他道谢并还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对我们的球员进行了很正面的评价。

这一次“意外”也为后面的正式“破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苏渺摸了摸下巴,想着,等今年亚运会马同志和邓同志夺冠之后,乒乓球就会掀起新一轮的高潮。

“喂喂!大家安静一下!”

五伯拿着铁皮喇叭喊道,站在一张高凳上喊,声音在晒谷场上空回荡。

“今天上午我们要进行1990年苏家村乒乓球大赛的半决赛!大家都往外腾一腾地方啊,别坐得那么靠近,一会儿他们该不够地方接球了。

好!这边第一台是苏德志对潘家明,裁判是黄宏名。那边第二台是苏丽红对黄秀娥,裁判是苏德飞!”

剩下的四位刚好是两男两女,抽签决定对手,按这样子看,下午的决赛就是一场男女对决了。

苏渺看见志哥已经在活动手腕了,长袖运动衫袖口拉起,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臂,腕子上还缠着志嫂新织的蓝毛线护腕。

对面的潘家明正往球拍上哈气,学着电视里国手们擦球拍,还左右横跳让自己身体热起来,逗得围观的小娃们咯咯直笑。

志哥和潘家明进行赛前热身,相互你来我往的拉球。

二伯母往苏渺手里塞了个烤红薯,又往三婆茶缸里续了热水。

“渺渺,你看你买的球桌,比镇中学的还亮堂!” 老人家眯着眼望向球台,阳光穿过她鬓角的银发,在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苏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墨绿色的台面像一块凝固的湖水,白色的乒乓球在两岸间飞来飞去,惊起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第619章

两分钟的热身结束,比赛即将开始。

“德志啊,手下留情啊!”潘家明笑着打趣道,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家明哥说笑了,你可是咱们村的老将了。”志哥腼腆地笑了笑,手上的红双喜球拍已经握紧。

这话不假,潘家明屋里墙面上还挂着七十年代公社运动会的乒乓球奖状,边角虽然卷了边,却依旧被擦得干干净净。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由志哥率先发球。

志哥深吸一口气,将乒乓球高高抛起,银白色的小球在冬日澄澈的蓝天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啪” 地撞击在墨绿色的球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潘家明早已侧身就位,球拍稳稳将球挡回。

两个来回后,潘家明突然压低身子,球拍几乎贴着台面掠过。

志哥瞳孔骤缩,这是对方的拿手绝活 “削球”!

小球擦着网沿落下,在台面上弹起半尺高,划出诡异的旋转。

志哥扑过去救球,鞋底在晒谷场粗糙的泥土地上打滑,却在接到后弹飞出去。

“好球!”围观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喝彩。

“诶呀!”志嫂激动地拍着大腿,怀里的孩子也跟着咯咯直笑。

现在的乒乓球比赛还是21分制的,每5分交换发球权,20平后需领先2分才能获胜。

目前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在将来,他们熟悉的比赛规则会有很大的变化,每局计分会变为11分。

而现在每场球的持续时间为一个多小时至两个小时,对慢热的选手有利,对耐力却是个很大的挑战。

所以,今天志哥上场前不止早早吃了好饭菜,还吃奶糖,现在志嫂脚下放着的保温杯里装的也是兑了葡萄糖的温水。

“20比18!潘家明领先!局点!”

村里的比赛比较随意,没有像正式比赛时裁判吹哨打手势,很多时候是直接喊出来,这样子把氛围也带了起来!

场下的志嫂比场上的志哥看起来还紧张,看得额头都冒汗了。

志哥擦了擦汗,眼神变得格外专注,连续几个快攻打得潘家明措手不及。

“21比20!潘家明领先!又是局点!”

潘家明是名副其实的削球手,总能打出漂亮的弧圈球。

和之前的情况差不多,志哥勉强接住,球却高高弹起,潘家明抓住机会,一记凶狠的扣杀——

“啪!”

银球不偏不倚砸在志哥额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场边顿时鸦雀无声。

“没事吧?”潘家明连忙绕过球台,一脸歉意。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