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走进院子,看到厨房里亮着暖黄色的灯光,毅哥正站在厨房灶台前,铁勺在砂锅里搅动得哗啦作响,锅里卧着的五花肉被酱汁煨得透亮,边角微微卷起,油脂在热气里滋滋冒泡。
苏渺动了动鼻子,说到:“好香啊,我感觉更饿了。”
毅哥抬起头咧嘴笑道:“马上就好了,再炒一个青菜就行了。”
苏渺在闷热的火车上吃不下东西,现在回到家吹着电风扇,空空如也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
她看着一桌好菜,还有不停往她碗里夹菜的家人,心中有什么东西满满的即将溢出来,这才是到家了。
第669章
次日早上,邕城的阳光洒进苏家的小院,带着南方特有的湿热气息。
院子里那棵老榕树上,知了己经开始了一天的鸣唱。
苏渺伸了个懒腰,推开雕花木窗,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茉莉花香的空气。
她今天穿的是一件浅绿色的棉麻连衣裙,这是去年阿西伯送的,说是最适合南方闷热的天气。
洗漱完毕后,苏渺来到前院,看见父亲苏元正己经在院子里摆好了小方桌。
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惠姐端着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走出来:“渺渺,快来尝尝我新调的叉烧馅。”
苏渺凑近一看,白胖胖的包子皮上还冒着热气。
她先喝了一口现磨的豆浆,豆香浓郁,温度刚好。咬开包子,松软的面皮裹着甜咸适中的叉烧馅,汁水丰盈,让她忍不住又咬了一大口。
“惠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包子好好吃。”"苏渺竖起大拇指。
惠姐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算你嘴甜,知道你回来,我特意去市场挑了最新鲜的梅头肉,还加了一点点蜂蜜提味。”
今天的“苏记”因为苏渺和苏元正的归来格外热闹。
街坊邻居们听说他们从京城回来,都带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趁着没到饭点过来串门,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京城的新鲜事。
“渺渺,你去新的那个什么体育场看了吗?准备用来搞亚运会比赛那个。”
“渺渺肯定去过,你没听阿惠说嘛!我们渺渺是亚运会的志愿者,到时候还能参加开幕式呢!”
“真的呀!那到时候我们看电视能不能看到你呀?”
“志愿者是干什么工作的?志愿者不是打仗的吗?”
“哎哟,你这个土老帽,连这个都不懂,渺渺,快告诉他,让他开开眼界。”
苏渺一边给大家分着从京城带回来的果脯蜜饯,一边耐心地回答着各种问题。
大家正聊得热火朝天,李婶婆背着一个大竹篓,风风火火地走进店里。
“渺渺,你可算回来了,来看看认不认得这个东西。”
李婶婆放下背篓,招呼苏渺来看。
众人好奇地围上去,只见竹篓里躺着几个灰扑扑的块茎,表皮粗糙,沾着新鲜的泥土。每个都有小西瓜那么大,形状不太规则。
还没等苏渺回答,有位婶子就抢答了:
“哎哟,李婶,你这凉薯怎么脏成这样?不过个头倒是真大,一个够炒两盘菜了。”
旁边卖猪肉的张大叔凑近看了看,摇头道:
“不对吧,这哪是凉薯,这是魔芋吧,我老家就有种的,邕城卖的人不多。”
“魔芋?这我还真是没见过。”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认得魔芋的还是在少数,邕城周边种植得不多,而且吃法麻烦,只在集市里偶尔有看到。
苏渺看着那每个约4、5斤重的魔芋,问道:
“李婶婆,这个魔芋是你买的吗?新鲜的魔芋可不好处理,弄不好容易中毒。”
“啊?这还有毒啊?你们不是说能吃吗?有毒怎么吃?”刚才说这果是凉薯的婶子惊呼一声。
苏渺解释道:“其实我也没自己弄过,只在书上看到说魔芋全株有毒,块茎毒性最强,不可以生吃,得小心加工。
处理的时候要戴手套,不然直接接触汁液会手痒。如果没处理好,吃下去舌头和喉咙都会肿痛。”
见众人露出害怕的表情,她又连忙补充道:
“不过只要处理得当,魔芋可是好东西。做成魔芋豆腐后,能降血压血脂,还能排毒养颜、润肠通便。
在小日子那边,还把这列为一种高级保健食品呢,其实我怀疑很有可能是从我们这传过去,我们国家吃魔芋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一提到小日子,大家都非常笃定的点头,对!肯定是从我们这学的。
李婶婆乐呵呵地说:
“我就知道找你准没错!这个魔芋是我外甥女给我的,她嫁到临市去了,他们村子蛮多人种这么的。
她来看我,带了这么一筐,说是可以做成像豆腐那样的。虽然,她和我说了做法,但是毕竟没有真的做过。
渺啊,你是高材生,帮婶婆研究研究,这个什么魔芋豆腐到底是怎么做。”
苏渺凑近仔细端详这个椭圆形的家伙,表皮粗糙布满褐色斑点,还带着新鲜泥土的气息。
她回答道:“好呀,李婶婆,我先尝试做一点看看能不能做成。”
李婶婆在一旁絮絮叨叨说着亲戚传授的法子,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说是得先把这玩意儿磨成浆,再加点石灰水……哎哟,我这记性,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
苏渺对研究这种新鲜吃食真的很感兴趣,也愿意在上面花时间。
等午饭时间过去,店里客人少了,她立刻拉着父亲到院子里商量起来。
苏元正搬出小磨盘,说:“渺渺,李婶婆说要磨成浆,那就得先用擦具擦得小一点再磨了。”
苏渺看到小磨盘却觉得这样弄累得慌,还费时,于是提议道:
“爸,要不我们去百货大楼看看有没有研磨机卖吧。”
“研磨机?是外面粮油店用的大机器吗?那么大家伙放家里多占地方啊,大家里没那么多东西要打吧。”苏元正迟疑地说。
现在一般人家里还比较少使用这类料理电器,需要碾米,打粉之类的,都会去外面专门的店里,花点钱让店家帮忙弄。
苏元正只见过店里那种大的机器,便以为女儿是要买那个,觉得有些“杀鸡用宰牛刀”了。
“爸,我是想去看有没有那种小型的家用款,就这么大,比暖水瓶还矮一些。体积小放量也少,以后家里想磨什么东西都很方便。”苏渺比划了一下。
苏元正来了兴趣:“哦哦!是这样啊,还有这东西?爸爸没见过呢,那确实方便,以后磨芝麻糊、打米粉都能用上。”
“之前我在曼曼家有见过,不晓得她家是在哪买的,要不我先打电话问问?”
“行,你先问问,要是百货大楼有,我们就马上去买,这用电的东西效率比人工要高得多呢!”
第670章
苏渺给梁曼曼家打去电话,电话接通后,梁妈妈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时。
背景里还混着缝纫机规律的 “嗒嗒”声,那是台蝴蝶牌缝纫机,机身覆着蓝底白花的绒布套,苏渺记得去年到梁家做客,梁妈妈就是用它给曼曼改新裙子。
“曼曼和同学去人民公园划船了,上周末她还念叨你呢,说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梁妈妈的笑声带着棉线般的温柔,指尖似乎还捏着没穿完的绣花针。
苏渺说过几天等曼曼有空了再过去做客,这次打电话主要是想问他们家里的研磨机是在哪里买的。
梁妈妈的声音透着恍然:“原来是问这个呀!这台机子是日产的,曼曼的舅舅去出差的时候给带回来的。”
“啊~原来是从国外买的呀。”
“我听同事说,百货大楼现在上年底也进了一批打磨机,不过因为价格比较贵,大家需求比较小,所以卖得不好,不晓得现在还没有存货。
渺渺,要不你来我家先拿这台去用?”
苏渺婉拒了梁妈妈的好意:“不用了,梁阿姨,我去百货大楼看看,如果有就买一台,也不是很急用的。”
挂断电话后,苏渺和父亲直奔百货大楼而去。
在卖家电的那一层转了一圈,没看到有研磨机,主要是电视、冰箱和洗衣机比较多。
当父女俩有些沮丧时,有个营业员过来打招呼:
“咦?同志,好久不见呀,想买什么电器呢?”
苏渺觉得这人看着有些面熟,她突然想起来了,高兴地说:
“是你呀大哥,以前我们来买电视、冰箱和洗衣机,都是你接待的,应该有三年没来了吧,你还记得我们呢。”
营业员笑眯眯地说:“当然记得了,毕竟像你们买电器这么爽快的人家不多见的。怎么,今天是有其他的需求吗?”
“大哥,我们想买一台家用的研磨机,就是打粉机,听说之前百货大楼进了一批,但是我们逛了一圈没看到。”
“哦哦!你们要那个呀!跟我来吧。”营业员对于她的需求有点惊讶,示意两人跟自己走。
他带两人从内部通道来到仓库,指着角落里一个大纸箱说:
“还有三台,都在这里了。进了十台,买了大半年了才卖出去七台,上周就撤下来了,打算退回去,你们要是晚点来就真没有了。”
说着他打开纸箱,里面有三台带着包装的研磨机,包装上印的产品图案,和苏渺需要的一样。
营业员挑了一个看起来最新的包装,说:
“那两台之前拿出来展示过了,你们看这台吧,没打开过的,你们看封口都是好的,我拿给你们试一下。”
当研磨机从盒子里拿出来,苏元正眼睛都亮了起来:
“竟然还有这么方便的东西,小小一个好精致啊。”
“我也觉得挺好的,刚进来的时候很多人来看的,但是买的人寥寥无几。
这种家用的东西不是必需品,只是锦上添花而己,售价还不低,很多人一听价格就跑了,说直接去外面买打好的粉都能买几吨了。”
“这么夸张啊,这……多少钱?”
“300块一台,这个是国产的金龙牌,其实己经是比较便宜的了。要是去涉外商店买进口的,可不止这个价格呢。”
苏元正松了口气,这价格还行啊,他还以为要像之前厂里机器那么贵呢。
“这个好用吗?能把东西打得多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