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王鑫占股百分之三十,和上一世一样,的确是个小老板了。
他说厂子里的运营由表哥来管,如果后年自己考上了警校,以后也一定会去当警察的,到时候准备毕业分配的时候,就把股份转到父亲名下去。
苏渺对他说:“你只投了钱占股,平时要上学,不参与企业管理,如果在其他资源方面也不提供支持的话,现在刚开始还好,长此以往,难免你表哥心里会有点不平衡。”
“这……”
苏渺将小胖哥的名片递给他:“我契哥是开房地产的,平时都会和好几个建材厂合作,己经打过招呼了,至于这个资源你用不用,什么时候用,就得你自己考虑了”
王鑫将名片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真诚的说:“谢谢你,苏渺。”
圆圆在粮食学校读书,课程相对来说简单,对于她可以考上高中的学习能力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课业难度。
如果什么意外,两年后在家里的操作下,可以进入粮食系统工作。
到时候就能成为他们三人中,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毕业参加工作的了。
所以,她现在是最没有压力的一个了,只等一年后进入单位,蹲一个文职岗位上行政班就行。
这样安稳,一眼就能望得到头的日子很适合她的性格,容易满足的她并不觉得有什么枯燥,只觉得这样就是顶好的了。
至于张碧莲、黄佳期和吴秀芝,也和王鑫一样在学海浮沉,努力备战高考。
只不过上了高中之后,成绩和排名都有所波动,这个只能是她们自己消化了,苏渺长鞭莫及,只能是这段时间再给王鑫补课的时候,尽量叫上她们。
八月底,苏渺和父亲即将要去京城,日赶夜赶的厂子扩建终于是竣工了。
苏家村东头,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在这段时间里,因为烘干机的加入,木瓜丝和魔芋丝的产量都是翻番。
产品都是出一批卖一批,一点都剩不下,偌大的仓库就是个中转站,很多时候还没放什么就又清空了,所以,扩充人手的事情刻不容缓。
“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厂门前炸响,红色的纸屑如雪花般飘落。
虽然只是扩建,不是新开业,但是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扩建后的苏记食品厂面积增大了一倍,苏渺站在厂门口,看着新挂上的“苏记食品加工厂”金属招牌,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
苏元正在厂子门口给前来观礼的乡亲们发小利是,引来了热烈的掌声。
不少人伸长脖子往厂房里张望,想一睹那些从羊城运来的“大机器”是什么模样,可机器是在厂房里的,除了本厂员工,其他人是无法见到了。
苏元正喜气洋洋地的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苏记食品加工厂新厂房的落成仪式!希望大家今后能够继续支持我们的生产工作!
按照之前的承诺,扩建后的工厂将新增十个工作岗位。
之前一个月收到了不少的报名表,我们对来应聘的乡亲做了简短的培训,经过面试和测试,再结合其他因素的考量,我们的赛选己经完成。
今天剪彩仪式结束后,我们会在村委会公布录用名单。
不管是否合适招聘岗位,我们都很感激大家的信任,那半天的培训也不让大家白来,公布名单之后,没有被录取的,可以到我二哥那里领一个两块钱的利是,希望大家都顺顺利利!”
话音刚落,人群立刻骚动起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工作,每个人都希望名额能落到自己家。
也有人夸苏家真是厚道,连落榜都能拿辛苦费,早知道让自家符合要求的人都去参加培训了。
站在前排的张老三猛地挺直了腰板,眼睛瞪得溜圆,他身旁的女儿张红英紧张地拽着衣角,嘴唇抿成一条线。
又热热闹闹的领了一波糖,简短的仪式就结束了村民们聚集在村委会门前的公告栏前,焦急地等待着招工名单的公布。
苏渺和父亲拿着红纸走来,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
“经过综合考虑,现将录用名单公布如下...”苏渺将红纸贴在公告栏上,退到一旁。
张老三一个箭步冲上前,眯着眼睛在名单上搜寻。他的目光从上到下扫了三遍,脸色越来越难看。
“怎么没有红英的名字?”他突然转身,声音拔高了八度,“苏元正!你这是什么意思?”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老三涨红的脸上。
他的女儿张红英站在人群边缘,低着头,手指绞在一起。
苏元正平静地走上前:“张三,我们这次招工有明确的考核标准,红英在实际操作中表现...”
“放屁!”张老三粗暴地打断他。
五伯父皱着眉头走过来:“张老三,你冷静点。招工是公平公开的,所有应聘者的成绩都贴在旁边,你自己看。”
张老三瞥了一眼成绩单,红英的名字排在第十二位。
他的脸更红了,却仍不肯罢休:“成绩?谁知道这成绩是真是假!我闺女在县里读过初中,不比那些没文化的强?”
参与招工评定的苏二伯被他的话惹怒了,深吸一口气,说:
“这次招工不只看文化程度,更看重实际操作能力。红英的确书读得多,但是活儿干得比别人少,效率和其他后生比起来就是低。
我们家招的是工人,不是文书,这很难理解吗?”
周围人村民也纷纷点头,的确是啊,张红英虽说是家里的大女儿,但是从小长得不错,成绩也不错,所以在家里是很受宠的。
是村里少有的不怎么让女儿干重活的家庭,要说简单的农活家务肯定是手到擒来的,可和别的干活能手一对比,就逊色不少了。
第700章
张老三的脸憋得像猪肝色,粗粝的手掌狠狠拍向公告栏震得那红纸哗啦作响。
夏日的蝉鸣突然停了,仿佛连它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住了。
“我不管什么实操!你们就是偏心眼!”
张老三的吼声在村委会前的空地上炸开,惊飞了槐树上的一群麻雀。
他的唾沫星子溅在红纸上,名单上的名字被晕开微小的褶皱。
人群里有人低声嘀咕:“红英这孩子是读书料子,干活儿确实娇贵些,人家说的也没错。”
这话像火星子溅进油锅,张老三猛地转身,铜铃般的眼睛在人群中搜寻说话的人:
“谁?谁在放屁?有种站出来说!”
张老三的妻子挤过来,拽了拽丈夫的胳膊:“行了,回家吧……”
她的声音细如蚊蚋,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却被丈夫一把甩开,张老三继续说道:
“我看你们就是记仇!上次那点小事你们就故意不录用我闺女!”
“爸!”张红英突然冲过来拉住父亲的手臂,声音带着哭腔,“别说了,我们回家吧。”
她的指甲掐进掌心,想起上个月纺织厂招工失败的那个下午,也是这样的场景。
父亲堵在厂门口骂了半个钟头,原本己经松口再给机会的主任最后冷冷地说:
“我们不敢用家里有定时炸弹的工人。”
张老三甩开女儿的手:“回什么回!今天非得讨个说法!他们现在就是狗眼看人低!”
妻女都劝不动他,大好的日子被他将喜气破坏了大半。
五伯父脸色沉了下来,旱烟杆在石阶上重重一磕:
“张老三,你要闹事是吧?要不要去村委办公室好好说道说道?”
“又要拿罚款来威胁我?我这次可没造成什么损失!我就说要让女儿进去做工人,你们凭什么不让?还找那么多的理由,其实就是记恨我!”
“没错!就是因为你!”
一道清脆的声音像把剪刀,一下子剪断了嘈杂的争吵。
所有人都错愕地转头,看向站在苏元正身旁的苏渺。
她今天穿了件靛蓝色的短袖衬衫,扎着高马尾,在一群灰扑扑的村民中格外醒目。
“你……你说什么?”张老三一时语塞,没料到她会这么直接。
“我说,就是因为你,让你女儿失了进我家做工人的机会。”
“怎……怎么会是我!明明是你们!”
苏渺面对盛怒的张老三,丝毫不怵,直接走到他面前说:
“第一,我们现在招的是一线工人岗位,与你对你女儿培养的方向不相符;
第二,招聘考核项除了应聘者自身工作能力,要会考察个人品行和家庭情况。
红英姐的人品没有问题,但是有您这么一位胡搅蛮缠的父亲,我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望而退步。
她都己经这么大了,找工作还要你来不讲道理的强出头,即使今天招了她,那以后是不是但凡遇到不合你心意的,就又要到厂子里大吵大闹?
这究竟是招工人还是招了个皇帝?这样的用工风险我可承担不起。”
苏渺一番话,让刚才愣住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是啊,人家开厂子的,他一个不顺心就闹来闹去的像什么话啊?”
“我们都己经和厂子签约了的,人家该给的福利都给了,这要是害得别人做不成生意,也太过分了!”
……
“凭……凭什么!”张老三还是一脸的不甘心。
“就凭我是苏记食品厂的老板!我有绝对的用人自主权!我用人的标准除了能力,还要与厂子一条心,不能给我惹麻烦!
之前,看在大家都是乡亲的份上,我们一直都是好言相劝的。既然好话你不爱听,那我就也就不必给脸了。
我家办厂合法合规,若是今后还有这种无故闹事,破坏生产的事情出现,我会立即报警。”
"报警"二字像惊雷炸响,几个老人连连摇头:
“报……报警?这……”
“是不是过了?都是乡里乡亲的……”
“使不得使不得……”
苏渺可不管他们是怎么议论,因为这些话早说晚说都是要说,如果不将态度摆出来,今晚大家都觉得他们好说话,麻烦事会更多,不如从一开始就敲山震虎。
苏德志现在虽然没有在厂子里工作,但是因着之前苏渺的点子,当上了小卖部的老板,生活跨越了一个台阶。
再加上他从小看着苏渺长大,两家感情友好,此时自然是站出来力挺苏渺:
“对!报警!张三叔,你这样做很明显就没有把我们当乡亲,那我们何必给你留面子?
渺渺和我十叔本来就不住在村里,在村里也没有地,更不靠着村里找活路,有什么义务要帮衬大家?在邕城郊区建厂不更方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