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76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老板愣了一愣,神色有些不自然的说道:“试就试呗,反正也没她家的好吃,他们试完了好放心。”

老板娘看着丈夫的窝囊样就来气,干什么事都畏手畏脚的:“没她家好吃,但也不难吃啊!难道一定要好吃极了才能开店吗?这两天来得客人也都说不错,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下还有余呢!”

“哎呀!我老早就说了,别开在人家对面,学了的人家的菜谱还来人家对面开,你……这不是要跟人打仗吗?”

“打什么仗啊!都是各凭本事。你以为我故意开这呢?谁让这里最合适啊!人多,又刚好找到一间便宜的铺子,要不是我兄弟刚好和房主认识,这种临街的铺子抢都抢不来!”

老板不管妻子在一旁叽里呱啦的说什么,自己在那嘟囔:“要知道是对家的,刚才就应该多给人家点,真是的,这都什么事儿啊!”

第139章

看到桌上五个打包盒,苏裕瞪大了眼睛:“渺渺,怎么买了这么多,我们能吃得完吗?”

苏渺把盒子打开,分了筷子,说:“既然要试,就都试过一遍呗,我把他们家的卤味都点了一遍。”

盒饭的分量还是不错的,米饭和菜量也挺足,但与苏记相比较肉给得少了一些些,不过价格更便宜就可以理解。

三人把卤味尝了一遍,别说,还挺好吃的。

苏元正说:“他家的食材洗得也挺干净的,要是和外面其他的熟菜比不一定会输。”

“嗯,叔!要是我没吃过我们自家的卤味,这家我肯定夸好吃!但是吃惯自家的,总觉得他这个差点什么,渺渺,你说是不是差点什么?”

“差了几样香料,这家吃得出肯定下了大功夫的,从选材、食材处理到卤制的火候,都没有再偷工减料。但和我们家的相比,缺了几样香料,所以味道单薄了许多。”

苏元正觉得这是遇上劲敌了,有些担忧的说:“渺渺,他家卤味做得不赖,价格又比我们便宜一些,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意啊?”

“爸爸,还是那句话,如何应对别人的优秀,那就是让自己更优秀。现在市场开放了,以后我们遇到的同行和对手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做的是保持食物品质,保证服务,将我们苏记的名号扩大出去。到那个时候,食客一想到卤味和猪杂,就会想到我们家,生意自然而然的来了。”

这家店还真给苏家人带来危机感了,之后店里做事就更加的用心了。

初八苏记食铺正式复工,开门前苏元正给几人都发了开业利是,大家都从假期中收了心,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猪杂,卤味,生滚粥,不论是堂食还外带,每个板块都发展得很全面。

有时候店里等位的人太多了,一些着急的食客便退而求其次选择去黄记,但这并不影响的苏记的整体生意,店里的食材总能在预计时间售罄,反倒是帮他们缓解了大排长龙的现象,苏元正也渐渐放下心来。

但是,苏渺却将一件事提上了日程。

“爸爸,我们把苏记食铺的商标注册了吧!”

苏元正不晓得什么是商标,还以为是注册个体户的那个,便说:“我们不是登记了吗?有工商局的那个证。”

“不是那个,店名和商标是两个不同概念,店名是为了得到营业执照登记的,商标是针对我们店出产的商品的,可以更便于消费者的识别。”

现在商标注册还比较少见,苏元正和苏裕都是听得一头雾水。

苏渺简单的说:“就像我们买的熊猫电视机,熊猫就是它的商标,也就是我们说的牌子,大家一看到,就知道这个牌子不错,产品有保证。那我们就注册苏记的商标,再提高品牌知名度,让别人能更好的识别我们家的吃食。”

苏元正恍然大悟的说:“就像我们买豆腐,都说买菜市东头那家,月饼买民生广场那家,要是他们有了商标就不用形容得那么辛苦,就像我们现在店名是苏记,别人就说订苏记的餐。”

“对对对,我们还要设计一个特别的商标图案,可以印在打包袋上。注册商标最重要的一点是,商标注册之后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有专用权。苏记食铺这个店名谁都可以起,但是商标就不能随便用。”

苏裕听得两眼放光,问道:“渺渺,那我们注册苏记之后是不是就只能我们自己用,以后我们家不管做什么东西都能用?”

“那倒也不是,商标注册分很多类别的,我们做餐饮的得注册食品类的商标,如果有做工业的,纺织的,和我们类别不同,他们也可以再注册。”

“哦哦,是这样啊!那也好啊!是怎么注册呢?这个应该挺难的吧。”

“具体的其实我也不清楚,得去商标局问问,应该是要准备很多材料的,还得查一查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一样的商标了。申请之后还要核查,公示什么的,应该要蛮长时间才能办下来。”

苏渺想趁着还在寒假中,把这件事情给落实了,免得夜长梦多。

第二天,下午休息的时候苏元正就带着苏渺去了工商局,现在注册公司的还没那么多,知道能注册商标的就更少了,所以负责这个板块的办公室被安排在了最角落。

父女俩进去时,有两个工作人员正喝茶看报纸呢,见两人进来先是一愣,然后特别热情的起身,请他们在沙发上坐下。

这可是过年回来的头一单啊!也是近三个月接待的第二单。

堂堂一个商标局蜗居在工商局一角已经够憋屈了,每次开会局里的同事都会半开玩笑的说他们吃白饭坐冷板凳,他们也不好受啊,谁不希望能在业务红火的部门呢!

“同志,你是要注册商标吗?我是负责这块的吴科长,有什么需要尽管可以咨询我!”

苏元正点点头,说:“吴科长,我们家是开餐饮店的,现在想注册一个商标。”

“餐饮店?好啊好啊,你们来看这个表,可以注册一个食品类的商标,一件商标可以在同一类商品上同时在多项商品上申请注册,10项商品以下不另交费用,我建议你们把10项全都报满!”

苏元正看向女儿:“10项?可我们没有10项商品啊。”

“有!叔叔,我们可以报够10项,卤味、炒猪杂、粥品、饮料、调味料,能报的我们都报。”

“嘿!你这机灵鬼,符合条件的都能报。”

吴科长拿出一本薄薄的商标法,是1983年的修订版。

“你们看看这个,然后定一下你们想注册的商标名称,我和你们说,要是能设计一个好看的图案那就更好了,以后印到包装上边,嘿!那可就高档了,你们看那些铁盒的点心,月饼,一样的东西,有了牌子就是卖得比散装的贵!”

哈!这吴科长还是话痨呢,可真敢说呢。

第140章

苏渺和苏元正仔细将法则看过一遍,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商标不能和敏感的字眼相冲,注册商标需要缴纳费用,注册成功的商标有效期为十年,到期后需要续展注册,如果在六个月宽展期内没有申请,商标就会被注销。

吴科长问他们:“你们想好商标名称了吗?”

苏元正回答:“我们想注册苏记。”

“苏记?这个恐怕不太合适,首先太简单太广了,你们家肯定姓苏吧?很多姓苏的老板都想叫苏记嘛,这个很有可能已经被注册了,到时候被驳回来岂不是浪费时间了?你们现在店名叫什么?”

“叫苏记食铺。”

“要我说你们干脆先试试苏记食铺,名字长了点,但很明确嘛,就是做食品的。”

苏渺点点头,问道:“叔叔,苏记食铺这个商标在邕城是不是还没有人注册,这个商标是全国性的,我们要怎么查其他地方有没有呢?”

“在我印象里,邕城还没有注册这个的,你们把所有申请材料交上来之后,我们先要核查一遍,没问题了报到最上头,上面再审查,确认全国只你们一家申请这个商标,然后再返下来,我们公示过后没有问题,才算注册成功。

过程确实有点久,一般是要大半年的时间的,我们可以一次性给你们材料清单,你们照着准备,交上来我们就走程序,这样也不耽误你们的事。”

于是吴科长手写一大张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送他们出办公室门口的时候,还笑容满面的说:“一定要再来啊!我给你们办加急!”

回去苏元正就认认真真准备起材料来,还真是不少,这也要证明,那也要填表的,弄了好大一叠。

晚上,叶嘉音家的电话响了起来,因为之前有把钥匙给苏渺和苏元正让他们帮看家,所以苏渺听到电话铃声就跑过去接。

“喂,你好?”

“是渺渺吗?我是嘉音。”

“嘉音姐姐!!新年好!”

“渺渺,新年好,过年开心吗?”

“挺开心的,我们这两天已经回邕城了。”

“好的,我有一封挂号信大概这两天要到,可以麻烦你帮我签收一下吗?”

“好的,没问题!”

两人有在电话中聊了一会儿,苏渺说到他们家要注册商标,不知道上哪可以找到能设计出好看图案的人。

叶嘉音说:“你们商标叫什么?”

“就和我们的店名一样,叫做苏记食铺。”

“我家里刚好有个学艺术的堂姐,我让她设计几款吧,然后寄给你,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苏渺惊喜的说:“真的?嘉音姐姐太谢谢你了!”

“小事儿一桩!”

……

眨眼间到了元宵节,苏记照例只营业半天,下午收拾好后,两个员工提前下班,苏家整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饱饱的吃了一顿。

晚上五通庙附近有花灯会,他们也要去凑凑热闹,太阳还没下山就早早的出门了。

五通庙离他们这很远,踩三轮车是要踩断腿的,所以他们要搭公交车去。

公交车一路开过去,上车的人越来越多,看样子都是去看灯会的,不少孩子手上还拎着小灯笼,都是家长们手工做的,各不相同。

开开停停差不多四十分钟才终于到了,这时的天有一些暗下来的迹象,远远看到江边有香烛燃起的火光,从公交车下来的人一起往那边走。

五通庙就屹立在邕江边,周围沿着江修成一个长长的江边广场,据说始建于宋,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供奉“五通神位”以祭祀战死的将士。

民国时又改作小学,后毁于文革期间,80年代初开始由邕江水上船民和雅里村村民筹资重建。

所谓五通庙指:通天、通地、通人、通神、通鬼。

按旧时的说法,五通庙旁边从前是一个渡口,往来商船从这里经过,商客上渡口休憩的时候都会进去拜拜,所以它主要是保佑水上往来船只和做生意的人安全平安。

后来名号渐渐传出去,香火越来越鼎盛了。

每月的初一、十五,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争抢烧头香,挤得水泄不通,场面更是烟熏火燎,让人眼泪直流,场面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今天他们的目的不是去拜神,而是去广场上看花灯。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江边公园,公园的各处装点的灯笼都已经点亮了。

有组织单位布置下的,也有各个小摊贩带来的,皆是造型优雅精美绝伦。

憨态可掬的兔子灯笼,做工精细的莲花灯,简单却喜庆的苹果灯笼……

“爸!裕哥!你们快看!那个金鱼灯好漂亮啊!它的尾巴竟然还能动也!”

一个商贩举着手上的金鱼灯笼,一边吆喝一边轻轻抖动,金鱼灯的尾巴是活动的,跟着身上的鳞片都微颤着,就像真的活过来在水里游泳似的。

苏元正问:“同志,这个灯笼怎么卖?”

“这个金鱼灯笼我可是花了很长时间做的,2块钱一个。”

商贩刚说完,旁边一个也想询价的市民嘟囔着:“这有点贵了吧,也就让孩子玩儿一会儿的东西,要两块钱呢。”

商贩听后立即说:“嘿嘿,同志,现在灯会刚开始,我还没卖出灯笼。这样吧,你花2块钱买下这个金鱼灯,我额外送你这个莲花灯,就算帮我开张了。”

苏渺看了看莲花灯,也很喜欢,说:“爸爸,我们买吧。”

金鱼灯确实很费功夫,这家也就做了一个,苏渺买走就没有了。

刚才说贵的那人手里牵着一个小孩,见自己喜爱的金鱼灯被买走了,顿时哇哇大哭起来:“金鱼灯!金鱼灯!我一定要金鱼灯!哇哇哇哇!!!”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