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45章

作者:王廿七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科举 团宠 穿越重生

这语气听着就舒服多了,平安拿着书本回到座位上。

才刚落座,就听小叔公宣布:“今日不留功课,放假期间欠下的功课尽快补齐,后天交上来。”

众人齐声应是,纷纷收拾书本和学具,背起书箱离开学堂。

此时才中午,平安很珍惜最后一天半的假期,央着祖父和祖母,全家一起去明月楼吃饭,饭后又去街市上逛,打着买纸笔文具的幌子,买了一堆花花绿绿的玩具,还遇到一个卖海船模型的中年男子。

平安看着那缩小版的精致宝船十分感兴趣,陈琰也上前与男子攀谈,原来他曾是盛江宝船厂的船工,后来朝廷废止下西洋,关闭市舶司,船厂的工匠失业了大半,只留下一小部分继续为漕运衙门供应漕船。

陈琰见他爱不释手:“喜欢吗?”

“喜欢!”平安道。

陈琰让他选一条,付过钱,叫阿祥帮他抱着往家走。

林月白跟他商量:“爹爹给你买了宝船,开心吗?”

“开心的!”平安难以抑制的大声道。

“明天上学可要痛快点起床,不要让曹妈妈催。”

“好的!”

……

平安答应的有多大声,次日赖床就有多严重。

才是正月,窗外的天气跟他的心情一样,阴冷阴冷的。平安用小被子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眼皮像被人缝起来似的,扒都扒不开。

怪不得祖父总说要春暖花开了再送他上学,这样的天气,憋着尿都不想起床,何况是上学啊。

曹妈妈催了七八次,明明见他已经睁开眼坐起来了,出去端个早饭的功夫,人又缩回被窝里去了。

最后索性叫九环一起将他拉起来,一件件的套衣裳,像在摆弄一只软手软脚的提线木偶。

好不容易洗漱完毕,将他摆在食桌前,又开始一粒一粒的吃粥,一根一根的吃咸菜,吃了足有一刻多钟,手里的三丁包子还没有破皮。

林月白几乎要发火了,陈琰扯扯她的衣袖,让她稍安勿躁。

他感到很奇怪,寻常的孩子第一天上学,大多是兴冲冲的,或许日后会憎恨读书,但刚开学的几日总有些新鲜感。

平安却像个被学业摧残日久的孩子,怠惰的像个老乌龟,可他明明还是个没上过学的崽啊。

凡事想要成功,总要有一个良性的开端,陈琰用眼神努力安抚妻子,不愿给平安增添更多的抵触情绪。

两人只好像看蜗牛爬树一样,耐着性子等。

终于,祖宗吃饱了,祖宗又要开始穿鞋了。

明明平时登上就能跑的圆口小布鞋,今天非要讲究的坐在椅子上,躬下腰,一寸一寸的往脚上套,套完一只,再套另一只。

眼看天色已经通亮了,陈琰一手抓起书箱,一手抓起孩子,大步往小叔家里走,快等成雕塑的阿蛮和小福芦急匆匆地跟在后面。

陈琰原本是没打算送的,只是眼下明摆着要迟到了,但愿小叔看在往日的交情上能网开一面,口头教育即可。

平安运气不错,孩子们虽然到齐了,陈敬时却迟到了。

陈琰松了口气,得亏他是个不靠谱的作者啊……

平安背着书箱走进课堂,一路强颜欢笑,跟哥哥姐姐们打招呼。

堂姐们带着第一天上学的新奇,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堂哥们只是抬一下头,继续争分夺秒地赶功课。

陈平继一脸戏谑的看着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疼不疼?”

平安不甘示弱的回敬:“平继哥功课都补齐了没有,不然又要挨打咯。”

陈平继翻他一个白眼,继续埋头狂写。

平安回到后排自己的座位上,却发现前天占下的三个座位也被陈平义和陈平松占霸了。

陈敬时起迟了,匆匆赶到前院,只见原本的座次都被打乱了,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带着自己的书本学具强占了后面几个位置,平安、阿蛮和小葫芦,并竹姐儿、丹姐儿等几个刚来的女孩子,都被挤到了前排。

他心里暗哂,真是幼稚,不知道讲台被他垒高了半尺,每一个角落都一览无余。

然后依旧是常规流程,上讲台检查功课、检查背诵、打手心、讲解下一段文章。

如果还没有完成年假功课的,那就三日一追五日一比,只要不怕挨打,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可是没人不怕挨打,因此不过三天,所有人都交齐了功课。

……

自打年后开学,陈敬时就不留他们在学堂做功课了,平安每天放学回家先玩两刻钟,吃饭两刻钟,饭后再玩两刻钟,一直玩到陈琰失去耐心,将他拎到书房里去,盯着催着,才慢吞吞的打开书本,然后又要解手,又要喝水,又想吃点心。

他知道平安记性好,可就算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得先过过目啊……

平安也不想这样,娘亲从前教他读书,都是等他吃饱睡好玩够了,才会教他读个一到两刻钟,他虽然记性好,理解能力也不错,但他耐力不足,让他在书斋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家还要继续背书,真的很难适应。

就这样早催着,晚盯着,一直熬到了二月二。

依照当地的习俗,要祭祖、敬文昌神,还要吃油炸糕。

刘婆婆天不亮就起床了,将糯米磨成粉,拌入红糖,再加入果仁、枣泥,四四方方的放入笼屉里蒸熟,然后再架起油锅,煎的外皮金黄,外酥里糯。

这时主家会起来,抓紧时间吃早饭,饭后还要赶到祠堂忙碌。

曹妈妈叫醒平安就颇费了些功夫,陈琰和林月白着急出门,索性对曹妈妈道:“实在起不来就不要管他,挨顿板子就长记性了。”

平安只听见了前半句,迷迷糊糊地又倒回床上,再醒来时,天光大亮,阿蛮和小福芦实在等不了他,已经先去学堂了。

!!!

平安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弹起来,在曹妈妈的帮助下迅速将自己收拾妥帖,最喜欢的炸糕也没吃,就冲出门去。

可巧,在院子里就撞见了同样迟到的陈敬时,心中无比懊恼。

“陈平安,什么时辰了?”陈敬时皱着眉头,将他拎到墙根底下,不过念在他是初犯,只是口头警告了几句,就让他回去了。

平安心有余悸的回到座位,跟阿蛮交换了一个眼神,暗暗告诫自己,为了避免挨揍,一定要改掉拖拖拉拉的坏习惯,于是效法某位名贤,在桌角刻了个小小的“早”字。

前辈这样做,必然有他的道理。

陈敬时负着手在书堂里梭巡,瞥见这个小字,觉得又有趣又欣慰,甚至打算写一篇《早字赋》,来记录这件感人的小插曲……

谁知陈琰铁了心要扳一扳他赖床拖沓的毛病,从那天起,只让曹妈妈叫三次,三次起不来就随他睡。

陈敬时的《早字赋》刚刚写完,平安就又迟到了。

第44章 早知道揍一顿这么管用………

平安只恨自己人小腿短不会飞,刚跑进大门,就再次被陈敬时堵在学堂门外。

他讨好地笑着:“小叔公早哇~”

“少来套近乎。”陈敬时板着脸。

“先生,我错了,下不为例。”平安赶紧认错。

陈敬时问:“上次是下不为例,这次还是下不为例,还打算有多少下次?”

平安自知理亏,无话可说。

陈敬时提起戒尺:“伸手。”

“……”

平安伸出右手,右手要画画,又换成左手,可他是左撇子,要拿筷子吃饭,犹豫一下又换回右手,宁愿牺牲写字画画的功能,也要保留基本的吃饭功能,不要被饿死……

“挑好了没有?”陈敬时问。

就这只吧,平安闭上眼睛。

陈敬时气得想笑,一手捏住他的指尖,一手高高举起戒尺。

“啪”的一声脆响,一尺子贯穿手心,敲的他整只手都麻了,然后才觉出疼来。

“啪。”

平安疼出了双下巴,想缩手,却被小叔公用力钳着,如是又打了三下,眼睁睁看着手心红肿起来。

严格来说,他这辈子还没挨过打,不知道原来戒尺打人这么疼,好似过年的炮仗还没扔出去就在手里炸了。

“记住疼了没有,以后还敢迟到?”陈敬时问。

这时候不说话还好,一张嘴眼泪先掉下来,好像有口气梗在喉头,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只能摇头,泪花都甩出去两颗。

陈敬时心里暗想,这也太怂了,没打几下,哭得这么可怜。

于是不自觉放缓了语气:“小惩大诫,下不为例,回去吧。”

平安转身要走,还不忘回来给他鞠了个躬,才回到课堂。

陈平继在后排朝他扮了个鬼脸,很幸灾乐祸的样子,不过片刻之后,就从后面传过来一瓶消肿镇痛的药膏子。这家伙久病成医,每天背着十几瓶青红伤药,就算所有人挨了打都够用。

堂姐们看他可怜,正要出言安慰,陈敬时便走进来,开始上课。

平安忙收好药膏,擦干眼泪,拿出《千字文》。

……

平安挨了打,林月白固然心疼,拉过小手来看一眼,立刻就被他抽走了。

都已经不怎么疼了,小孩儿也是要面子的。

饭桌上,陈老爷和赵氏谈起陈琰小时候有多淘气,被先生揍得多惨,举了一大堆例子,似乎想以这种方式安慰他。

平安故作难过,听了老爹好多八卦。

陈琰全程皱着眉头,关他何事?为什么不说陈敬时?

平安今天倒是利索了不少,吃过晚饭就去背书了,生怕第二天再迟到,早早地爬上床去。

夫妻俩面面相觑,这还是破天荒头一回,早知道揍一顿这么管用……算了,亲生的,下不去手,还是交给别人揍吧。

……

翌日清晨,翠竹掩映的小学堂里书声琅琅。

竹姐儿和丹姐儿一个坐平安左手边,一个坐后面,两人没要有认真读书,翘首望向门外。

已经卯时正了,小叔公随时会来,平安和阿蛮他们还没到?不会又要迟到吧?

正为他们担心,就见三道人影,“嗖嗖嗖”地蹿了进来,两人目瞪口呆,仿佛见到了传说中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