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134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虞铮要他们提升的就是淬火这个程序。

水淬,风淬,油淬,这些虞铮都叫吴秀记录下来,慢慢实验。

烧铁炉,必须大火猛烧,现在铁匠铺用的还是战国时期出现,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橐籥。

虞铮想到的是出现在民国的改进版手拉风箱,那个东西她小时候还是见过的。

农村还在用,甚至不比用电的鼓风机效果差。

风力很稳定。

虞铮亲自画了个简易的图,手拉风箱比起橐籥来,可以更大风速,也更稳定,最要紧的是省力,也可以精准控制风速。

可大可小。

甚至这个东西是可以民用的,接在土灶上,能更大效率的增加做饭的速度。

如果遇上天气不好,也能避免烟乱窜。

虞铮脑子里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将自己的简易设计图递给了铁匠们。

铁匠们不怎么识字,但是图画是一看就懂了。

两个铁匠都很激动,烧红铁块的时候,有时候火力不足,又费燃料又费力气。要是能改进这个东西,那肯定可以啊!

虞铮把自己知道的都交代下去,独孤钺已经叫人再去找木匠了。

整个晋王府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

虞铮建议,府上可以实验,但是最好外面可以同时进行。

叫百姓们看看,也叫那些有心之人看看。

免得到时候有人上折子来参晋王一本,说他在府里造兵器呢。

独孤钺同意,直接叫人在城南选了一处空地搭起一个小型的铁匠铺子。

这会子距离春耕可早着呢,百姓们也没事干,正月里能干什么?

独孤钺叫人采纳了虞铮的意见,只要百姓们有兴趣,就可以顺带招募几个人来铺子帮忙。

不给钱,但是管吃,吃的还好。

这当然不是为了救助百姓,而是为了宣传。

他们亲自参与,才会知道晋王府在做什么。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金郡就传开了。

不需要太久,整个西河也就传开了。

铁锅还没开始卖,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要买。

甚至下面人知道了缘故,直接就在那土灶火炕全都盖了,如今哪里都是地广人稀,也不愁地方。

暂时没铁锅?那就去找一个呀!

直接不知道从哪家府上找来两个铁锅,一大一小。

直接做了个很大的灶台,刚做出来的简易版手摇风机也架上了。

就在那大铁锅里煮肉,火炕烧了一天就干透了,手巧的工匠们搭上土砖墙,盖上茅草屋,直接就不走了。

这不比家里暖和?

果然如虞铮想象的一样,别的还好,能改善民生的东西,百姓们接受起来并不慢。

可以想象不必多久,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带动很多别的行业。

比如说会有人大量的做土砖。

住在城里的人,毕竟他们没办法在自己院子里做砖。

只是这一个改革,也会叫西河整个动起来。

虞铮能看出来的,别人也一样能看出来。

李先生就很激动的追着独孤钺:“侧妃这些事办的漂亮!最怕的是一地死气沉沉,侧妃这些谋划不需要太久,最多一年,就能叫整个西河都有变化。有了变化,就有了需要,到时候别的行业也兴旺起来了。”

“可不是!”邹先生更激动。

他本来也是属于不太看好虞铮的那一类,主要是葡萄酿酒虽然好,可确实见效慢。

虞家曾经是顶级贵族家庭,所以他也是觉得虞铮虽然有些才干,却也是贵族家里养出来的。

不实际。

可如今再看,人家只是还没顾上。

如今这些谋划,桩桩件件都是很快就有结果的。‘

“如今就是要更多人去采矿,铁矿煤矿,尤其是煤矿。咱们西河不能随便砍伐植被。”李先生笑道。

独孤钺点头,这他该嘱咐的都嘱咐下去了。

“突厥虎视眈眈,不过咱们这边兵强马壮的,就算他们来也不怕!”周将军不太懂那些,于是索性不参与了:“那些事俺不懂,俺只管替大王守住边界!”

众人都笑了。

不管怎么看,西河晋王府都是正在往上走。

本来独孤钺说元宵节带虞铮出去玩,奈何没能去成。

倒不是有什么事耽误了,而是天公不作美。

第173章 思念

风太大,黄沙裹着石子儿劈头盖脸的打下来,谁还能出门。

张嘴多就能吃一嘴沙子。

别说出去玩,就是府上都不能挂灯笼,怕弄出火灾来。

只好就在银安殿摆上酒席,自家人吃一顿得了。

为保万全,柳氏直接叫范氏不必出来了,叫人给她送去一桌就算了。

别自家吃顿饭再把怀孕的人弄出事来。

“这才十五呢,以往咱们在京城里还忙着。在这里可好,今年过年轻松些。”柳氏笑道。

独孤钺点点头,举杯对她敬了一下。

柳氏就很高兴的举杯回应。

“是啊,正月里没事做,可是咱们没事,大王忙得很,连带虞妹妹也忙着。”白侧妃笑了笑:“我听说,虞妹妹都打上铁了?”

虞铮点头:“是啊,我不光要打铁,还要种地酿酒呢。”

白侧妃也笑了:“就你的花样多。”

“妾书读的少,勉强识字罢了。可白侧妃一向也念书,跟虞侧妃念的不一样?”左姨娘笑盈盈的。

以前左氏也不会对上白侧妃,但她就是挺记恨白侧妃的。

她怀孕那时候白侧妃巴巴的想要她的孩子也就算了,她还没怀孕之前,只要大王来了她这里,她就会被白氏刁难好几天。

这些事,过去不敢,如今她觉得说说也无妨。

“白侧妃读的是诗词歌赋,不懂这些也是有的。”慕容氏笑了笑:“倒是虞侧妃,当真学识渊博,妾是佩服极了。”

她这话就像是打圆场,叫人怎么理解都可以。

白侧妃瞪了一眼左氏,连带着对慕容氏圆场子的话也不满意起来。

“你倒是不念书,当年也没少见你诗词歌赋。如今倒是不会了?”这话就是说慕容氏的。

慕容氏赔笑:“姐姐别动气,我才读了几天书。自然不如您。”

白侧妃又看左氏,冷笑一声:“你不懂就闭嘴吧。”

左氏沉默低头,一副委屈样子,却也不反驳。

柳氏脸色有些不好看:“大过节的,这是做什么?”

白侧妃忙侧头看独孤钺:“四郎,是我急了些。四郎莫要动气。”

独孤钺沉默了一会后欲言又止:“你……”

他忽然觉得为什么只有白氏这样叫他?

他都没想起来白氏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叫他的。

以前也没觉得,怎么现在觉得这么奇怪呢?

倒不是觉得冒犯,就是很奇怪。

但是他话到底没说出去,要是说出去了,白氏怕是要大受打击,算了,私底下劝她吧。

后头没有再生什么波澜,虞铮与柳氏闲话家常,说起西河一些旧俗。

柳氏笑道:“我小时候,我母亲管得严,生怕我冻着,动不动就用一些旧俗哄着我。我信以为真,直到大了以后才知道好多都是假的。偏记性好,直到如今,一件事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我还糊涂呢。”

虞铮也笑:“您就是谦虚,这么几年,我都没见您办事出了错。我们是不担心的,就看郡主担心吧,郡主可能将来也要糊涂。”

众人都跟着笑。

这是夸王妃这个母亲做的好,定会如她母亲疼她一样疼爱郡主。

郡主也腼腆的笑了。

晋王府其乐融融的时候,后宫里的太后有些食不知味。

此时也在宴会上,比起晋王府自己人,那京城人多的是。

三公主瞧着上首的太后似乎不高兴,就凑过去说话:“祖母,您光顾着想老四了,不想着我。”

太后笑了笑:“就你鬼精,我想他做什么?”

“唉,这大过年,老四不在,就是缺点什么。”皇帝摸了一把脸:“来,把那个酒再给太后倒上。”

说着他就接了内侍倒的酒,正好就是西河第一批的葡萄酒,其实时间还不够久,量又少。

就是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