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菜汪汪
“左不过我也闲着,能有点事做,这也是好事。”虞铮轻笑:“还是您信得过我。”
“我当然信得过你,咱们也多少年了。”柳氏拉她的手:“有妹妹你,叫我省心多少了?”
两个说了一会闲话后,柳氏问:“新来的这两个,依你看是如何?”
虞铮想了想摇头:“不好说,我瞧着胡氏倒是老实,人不算太精明,说话做事也规矩妥帖。这于氏约莫是因为岁数不大,性子多少有些活泼。”
活泼这个词,也看怎么用。
这个语境下用,那就不是夸你了。
“嗯,刚来,许是还不懂规矩。”柳氏点点头。
虞铮笑道:“不碍事,只要别错了规矩,也由着她们便是了。”
“咱们这府上最没规矩的如今如何呢?”柳氏嗤笑一声。
这话,虞铮觉得她说的是白氏。
于是虞铮便也提起了白氏:“白姐姐如今也是时好时不好的,她不肯宽心,这病就不得缓解。如今新人来,她又巴巴的使人来问……”
虞铮也很无奈,白侧妃这一辈子关注的就只有这一件事了。
柳氏也没话说,白氏这样,说实话,她们根本都懒得说她什么。
“随她去吧。”
虞铮叹口气:“唉,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劝她宽心罢了。”
“不管她,如今咱们这么多事,没心思管她。”柳氏淡淡的:“京城里如今也不安生,陛下身子不如以前了。”
虞铮点头:“是,毕竟是征战多年。”
战场多年,谁不留下些暗伤?
就是独孤钺身上不也有许多伤疤?陛下只会更多,开国之君,只会说能服众?
他必然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要不然也不会数次陷入险境差点就没了命。
征战的时候,一口气不松懈,他就不知道伤病。
可安生富贵的日子过久了,那就不一样了。
“大王不是派人回去了,也好打听一二。有时候咱们也不好问陛下的病情。”虞铮道。
柳氏点头,这确实。
问多了就不是关心了。
两个人把这阵子的事都说了之后,虞铮就告辞了。
柳氏说明日正常请安,主要是新人进府还没好好给她行礼。
不叫人家来,好像见不得人一般。
还是正式过个明路好。
鸿雁阁里,虞铮嘱咐下去给两个新人的人也都安顿齐了。
堆雪来回话:“那个于氏真不是个安分的,今早听闻跟舒姨娘拌嘴。舒姨娘性子和善,也不与人争锋的。再说了,舒姨娘进府早了几年呢,她也真敢。”
虞铮挑眉:“这么沉不住气?”
“可不是,听说舒姨娘也让了一步。”堆雪道。
虞铮摇摇头:“当不知道就好了。”
如今这些侍妾们,范氏和方氏住在一起,金氏和宋氏住在一起,本来慕容氏,左氏和舒氏都是单独住着的。
不过现在于氏安排去了舒氏那。
胡氏自己住。
这是柳氏的意思,但是很明显,胡氏单独住只怕只是暂时。
再以后也不好说。
左氏嘛,柳氏确实也还是照顾的。
慕容氏就不说了,两个孩子了,叫她与别人一起住到底也不合适。
虞铮这边忙别的事,也没空多管这些侍妾,反正怎么争斗也弄不到她这里来。
韩宁一行人七月下旬起身,回到京城的时候,是九月底。
厨子们都是带着家小的,所以也不能太赶。
但这个速度,也不算慢。
韩宁也是有官职的人,他还是晋王府来的,进宫不难。
所以第一站就去拜见陛下。
皇帝看见他也高兴:“老四可好?”
“臣回陛下的话,大王一切都好,就是思念陛下和太后娘娘。此番叫臣进京,是为送两个厨子来给陛下。本该与年礼一道送,可大王想叫陛下和太后娘娘早一日吃上西河的饭菜,所以就叫臣先来送人了。”
皇帝哈哈笑:“他还能有这个心思?”
“回陛下的话,大王与臣等商议该如何给陛下和太后娘娘送年礼,大王说父亲什么也不缺。是下面人说那或许陛下想念西北的饭菜。大王便叫人费心去找厨子,找了三十多人,最后挑选出这两个,手艺好,品性好,身家清白。所以大王等不及,就叫臣先送回来了。”
这些话当然是李先生交代的。
大王确实不是个会这么体贴的人,要说大王巴巴的想到给父亲请厨子。
那就假了。
那就是大王确实念着陛下呢,但是一时想不出来给什么,毕竟父亲什么都有啊。
可下面的人机灵,提议厨子。
大王便觉得好,所以急不可耐的叫人来送。
这么一说,大王的孝心跃然纸上。
果然,皇帝更高兴了,哈哈大笑:“好好好,既然你们选的好,就送去御膳房任职。今天就做!”
韩宁忙应了,叩谢陛下。
陛下当即赏赐了他,韩宁又把晋王府众人的问候讲述了,代替晋王与王妃给陛下磕头。
也汇报了晋王妃有孕在身的话。
至于说晋王府如今儿子少这件事,陛下其实是关心的。
但是晋王妃膝下养育着一个孩子就可以,她本人是不是能生出嫡子来,都不要紧。
大王当然有给陛下写亲笔信,余下就要陛下自己看。
第195章 平衡
韩宁又去给太后娘娘磕头请安,自然又是一番宽慰,太后娘娘高兴,也赏赐了不少东西。
韩宁暂时还要留京,随时还可以被召见。
韩宁在京城没有府邸,所以太后开口,准许他直接去晋王府住。
韩宁又是一番感激不尽。
他也还有别的事,三公主这边,也有书信,还有礼物。
既然是晋王府来的,那东宫也要问候。
毕竟这是哥哥。
至于别家王府,也有礼物送上,但是韩宁就不会亲自去拜会了。
太后这边,叫人请了贵妃过来。
“娘娘才见过晋王府来的人?四郎可好?”贵妃进来一边行礼一边问。
“好着呢,听说他媳妇又有了。”太后笑了笑。
“呀,这是好事,四郎媳妇这是……第三胎了?夫妻恩爱,好事呀。谁不知道晋王府孩子养得好。”贵妃笑着坐下。
太后听着也高兴:“是啊,这小子,这一走几年了,也不说回来。”
贵妃赔笑:“瞧您说的,没有旨意,他也不好回来。”
“我叫你来,就是问你这个事。皇帝不想儿子,我还想孙子呢。这也该想法子叫他回来看看我。还有他媳妇,还有孩子们,我也想得慌。”太后道。
贵妃一听就明白了。
晋王单独回京是很容易的,可要是带着王妃和孩子,那就不一样了。
这一趟回来后,还去不去?
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呢?
贵妃就道:“今年怕是怎么都赶不及了,要说来年,皇后娘娘的忌日在四月里,倒也该叫皇子们回来上香磕头。”
太后点头:“依你看,皇帝怎么说?”
“陛下如今念着四郎呢。”贵妃笑道:“前日里,在我那用膳,吃了一道烤鸭,陛下就念叨,说四郎喜欢吃这个。要是四郎在京城,那就可以送去,可四郎离得远。”
太后嗯了一声:“皇帝如今……心里事多,不像以前的。我知道你也不容易,管着一摊子事,还要伺候他。你也不小了,东宫那个不省心,没少给你找麻烦吧?”
“娘娘心疼妾身,妾身就知足了。陛下对妾身没说的,一向是好,如今陛下也没变。就是陛下如今时有病痛,妾身看着也难受。至于太子妃,说句托大的话,毕竟我算长辈,该让着她就让着她了。”
太后嗤笑了一声:“你瞧她那东宫如今什么样了?过去她是发了性子的用手段压人,可她自己也是要指着老二过日子的。如今好了,老二不理会她了,她也压不住别人了。”
贵妃摇摇头:“太年轻,做事太过厉害了些。”
“我冷眼瞧着,老二如今也有些不像了。按说,都是我的亲孙子,我虽然更疼小的,可大的那个也是亲的。但是咱们毕竟不是一般人家,以后太子是要做皇帝的。那些老臣都是血里火里趟出来的,他只是一味的想要压着能行吗?”
贵妃点头,她潘家是比不上其他大族的。
但是有她盛宠不衰,还有清河王,也不算太差。
可潘家也是被打压的那一个。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不假,可太子太急了。
“娘娘的意思,我都明白了。”贵妃给太后斟茶:“这事倒也急不得,几年不见四郎,我也想着他呢。”
上一篇:当她可以操纵反派少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