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171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还有一些被裹挟着造反,又临阵倒戈。

于忠一行人一路杀过来,也是弄得一身鲜血,他们可没有盔甲。

府外的打斗愈发激烈。

不过正是这个时候,皇子们反倒可以逃出来。

于忠等人不要命的将大门杀出来,他满脸血的高声叫喊:“还请诸位亲王杀出来!叛军奔着皇宫去了。”

里头的皇子们其实不敢相信他,不过外头的人也有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里也有以前追随靖王,或者追随独孤钺的。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所以于忠毫不迟疑的喊道:“臣于忠,南衙禁军一领队,臣的两个内弟吴秀吴春都跟随晋王殿下在西河任职。”

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喊出虞铮的名字,但玉枕身边有吴氏兄弟,独孤钺是知道的。

这一说,他也就知道这个于忠是何许人了。

众人一路杀出来,叛军眼见不能快速杀死这些龙子凤孙,就知道今日成不了事。

战意也顿时消减。

就在大家往皇宫冲的时候,京城南门北冲破,城外守军喊叫着冲进来。

这是陛下的军队。

他们冲进来,事情就已经有了结果。

独孤钺又受伤了,竟然还是那条左臂。

其他人也差不多,周王伤势最重,在肚子上,血流不止。

靖王的腿和后背都伤到了。

倒是清河王虽然冲的猛,运气倒是好,一点也没伤着。

瑞王崴了脚,问题也不大。

反正这群皇子们都很狼狈,死里逃生。

京城寂静的夜晚,喊杀声不断。

东宫,有人站在最高处盯着城里,期待的火一直没能烧起来,其实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等皇宫的大门深夜打开,一队一队披甲的将士们整齐划一的走进来,东宫的结局已经定下。

陛下最信得过的明将军披甲,带着一队披甲亲兵踏开了东宫的大门。

太子还在那坐着,人没动,手也没摇晃一下,只是轻轻的,微不可见的叹口气。

事到如今,也没有很失望。

这样也好,这样说明他的兄弟姐妹都还活着。

“太子,陛下有请。”明将军抱拳行礼:“还请您此刻往宣政殿去,兵器就不必带了。”

太子缓缓站起来,看了他几眼,回头看着太子妃。

太子妃此时也是平静的。

太子把自己的长刀拿起来,在场的披甲军也齐齐抽出了自己的佩刀。

太子只是将自己的长刀递给了太子妃:“我去了。”

太子妃接过了刀,然后拉住他的手。

太子转头看她。

太子妃对他笑了笑:“夫君,慢行。”

太子又看了她几眼,然后笑着转头去了。

他原本只是微笑,继而开始低笑,最后开始大笑。

但听得人只觉得他好似很畅快,并不见疯狂。

只是听着听着,也叫人想要叹一口气。

宣政殿前披甲军分列两侧,殿前被捆绑了十几个人,都披头散发,看不清是谁。

灯笼的亮度早已不够,所以最前面的士兵都举着火把。

将这夜色照的如同白昼。

但毕竟不是白昼,昏黄的光线下,每一个人的脸都不是最真实的样子。

太子并不在意这里跪着的都有谁,他只是走过了这里,走进了宣政殿。

陛下坐在上首,依旧看不清脸。

不见任何一个皇子。

陛下有些疲惫,他抬手叫人全部出去,殿中只留下了太子和他两个人。

父子俩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沉默了好久。

“二郎,你是要杀了你所有的兄弟姐妹?你是要学秦二世吗?”陛下声音无比苍老,无比疲惫。

太子很果断的点头:“是,找这样一个机会不容易。没想都杀,但是那几个兄弟,确实不想留着了。”

“你!”陛下也没想到他一句辩解的话也没有。

“父亲,我也想问,我这个太子,就这么不堪?就这么叫您不满意?是,我回首过去,毛病不少。可从小到大,我不一直都这样?怎么唯独是当了太子,就都不行了?”

“父亲,老四跟我一母同胞,他没有毛病?从小到大,父亲和祖母都偏爱他,我当然嫉妒。人一嫉妒,就显得难看。所以你们看我就是难看?”

“这件事是我做的,我没什么好抵赖的,但是刺杀老四,我没做就是没做。东宫里的事,有些不好的,我是被蒙蔽了,太子也不是神仙。父亲贵为皇帝,没有出错的时候?”

陛下要开口,太子抬起手,他将自己的盔甲摘了丢地上:“父亲,陛下。您老了,是不是如今也怕了?您掀翻了周朝老皇帝,如今就怕被我掀翻?我做什么都是错,怎么做都是错。我这个太子,就一丁点好处都没有?我身上三十几道伤口,有几道是为了护着您?哪一道我抱怨过?直到如今,我也还是那句话,您造反失败,我跟您去死永不后悔。但您做了皇帝,我就该是太子。不管是老大还是老四,就算他们真能比我强,我也必须是太子!”

一时间,陛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是抿着唇看着他曾引以为傲的儿子。

进京的第一天,他就是这么说的。

他说父亲,万里江山到手了,您是陛下,儿子就是太子。咱们两代人,一定把周朝留下这个烂摊子弄好。

那时候,他笑着拍他的肩膀,虽然什么都没说,却只觉得满心骄傲。

第221章 结果

这也没有多少年,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太子想说的话,也说的差不多了,许久后,他声音柔和了下来。

好似所有的愤怒都消失了:“父亲,我是你儿子,你有的血性我都有。我知道,你觉得我不合适了,你后悔当年立太子的时候还是匆忙了。你觉得我不好,想换老四。但你也不想我死,是吧?”

陛下一言不发。

太子笑了笑:“我知道,老四上来,不会杀我。不管是真的亲情,还是为了名声,他都不会杀我。但那又如何?我前半辈子纵横沙场,为了跟你打天下,九死一生。后半辈子,难道要被兄弟圈养起来,如猪羊一般活着?那还是我吗?这样的生活,我过不下去,他也一样过不下去。所以今日,就该了断了。”

陛下感觉到了什么,站起来就喊来人。

可惜迟了。

太子抬起脚,他靴子里的匕首寒光闪闪。

最后的最后,他看了一眼陛下:“若是还有父子情,就把我送回西河去吧。”

说罢,那闪着寒光的匕首就扎进了脖颈。

大殿的门被推开,太子已经缓缓倒地,脖颈的血堵不住的冲出来。

陛下跑过来抱住他:“二郎!二郎!”

独孤旭看着他父亲,没有试图说话,也没有试图做什么。

他就那么静静的看着。

他少有这样安静的时候,但他即将永远安静下去。

陛下眼前一黑,嘴角溢出鲜血,人也昏了过去。

父子相残,就这么明晃晃的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而悲剧并未停止。

此时的东宫,太子妃赫连豹将那把长刀从她儿子的腹部拔出来。女儿的尸体就在她身后。

大公子委顿在地,不可置信:“母亲?”

赫连豹却只是看着他,并无怜悯后悔:“娘很快就跟你来,你爹不会苟活,你我留下,也不过是受罪。何不一起走?”

她嗤笑:“你祖父逼着咱们,指着咱们退一步。哈,我偏要他独孤氏臭名昭著。逼死亲子,灭了东宫满门,我看他怎么说的清楚!我看他独孤钺如何安生做这个太子。将来他住在这里,我看他怎么安枕!我要他独孤氏父子永远洗不脱恶名!”

他的儿子小声说着你疯了,可他没了力气,拼命也抓不住母亲的脚步。

在他最后的视野里,只见穿着一身红衣的母亲提着滴血的刀走出去。

母亲,可真是疯啊。

他又笑了,算了,母亲一直都是疯的。一家人团聚?真能团聚也好,他想念二弟四弟他们了。

东宫外头围着,可里头还能自由行走。

后院里,太子的妾室们尖叫惨叫,可赫连豹是习过武的。

太子仅有的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全都命丧在太子自己的长刀之下。

两位侧妃,好几位侍妾,全都被赫连豹手刃。

月色下,她杀的如同修罗。她没有对那些奴婢下手,甚至平生唯一的一次仁慈都用在今夜:“你们都逃命去吧。”

那些奴婢四散奔逃,又跑不出去,只好去疯狂敲门。

等外头的人赶紧开门冲进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太子妃赫连豹横刀看着他们:“告诉陛下,我赫连一族永不后悔。”

说罢就摸了脖子。

她的血也如太子的血一样滚烫,没有人顾得上去想她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赫连豹的侍女点燃了火,属于太子妃的那间宫殿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