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201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先帝登基之前,他一直跟随,先帝登基后,他自然也扶摇直上。

但是做中书令,却是先帝去的前两年,也就是德武五年的事了。

现在独孤钺做了皇帝,这君臣之间还要磨合。

“诸位说的都是,只是不向天下举债,那该怎么办?国库空虚,眼下怎么都变不出钱来。”中书令皱眉。

“陛下登基,怎么都不该这时候提前收税。”虞铮摇摇头:“至于如今没有钱,那就先节约。从宫中开始节约。当然,这是杯水车薪,不过并非没有别的路子走。”

“贵妃娘娘莫不是也要叫全国来卖那个葡萄酒?如此也实在是太过儿戏了些。”中书令哼了一下。

“刘令公所言极是,葡萄酒不算什么。但是我大安地大物博,何以只有一个葡萄酒?中原物产丰盈,自古以来外邦都垂涎,什么不能换钱呢?我大安如今兵强马壮,何以不能与外邦交易?”

“还有,盐,铁,皆可专卖,在产盐的地方设置盐官,统一收,统一卖。”虞铮轻笑:“刘令公瞧不起我的葡萄酒,可我西河的铁器已经算是天下第一了。西河那样贫瘠都可以,难不成别处反而不行?中原不行?西河这些年如何,诸位明公也知道。陛下做晋王的时候,治理西河尚且知道要慢慢来,欲速则不达。如今陛下做了皇帝,只会看的更远,没有道理竭泽而渔。百姓只要看到有出路,就会安稳。朝廷可以鼓励他们做很多事,而不是叫他们一直交税。”

“贵妃娘娘说的是,臣钦佩。”邹右丞起身作揖。

“东君说的有道理。”独孤钺点头:“天下都穷,谁不穷?”

他蹙眉看众人:“你们这些做官的,家里多少田地?交了多少税?”

中书令一愣,一时说不出话。

这种事……

所有的官员贵族,家里都不可能没有田地。

交税的话,当然不可能按照田亩来交。

“眼下治灾的钱还有,后头该节约的就节约。治国何其难,区区水患算什么呢?”

侍中许劭摇头叹气:“臣小时候读书读不好,父亲责骂,说臣是糟蹋了粮食。说这世上多少人吃不上一顿饱饭,臣吃饱喝足,竟还不能把一本书念熟了,将来做官只怕也是酒囊饭袋。如今父亲早已作古,臣却总也记得父亲的话。如今做了官,就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无用。这天下事本不是简单的事,更是需要慢慢来了。”

“妾身在后宫,锦衣玉食,也时刻谨记这一切都是陛下赐予。奈何一介女流,做不了多少事,但也兢兢业业。陛下尚未立新后,委我暂管后宫,我便不敢懈怠一分。如此方对得起自己的身份。诸位明公自不必说,都是朝中栋梁,能做的事何其多,治国何其难,岂有一日就能理清楚的。”

“贵妃娘娘的德行,臣等都有耳闻。您自谦了。”许劭笑呵呵的。

“这件事详细再议,诸位要是有什么好想法,写出来给我看。”独孤钺已经习惯了在西河时候虞铮给他养成的习惯。

第257章 相谈甚欢

有什么你直接写出来,来跟我说的时候,一条一条的指出来。

而不是空口说。

邹正他们了然,心想又来了……

不过来自西河的官员们都习惯这个模式,也就不会排斥。

只是一想要写,就被三个字给支配了:可行性。

众人散后,独孤钺冷哼一声:“他们倒是都吃饱了。”

“这也没什么,做官的要是吃不饱,更不会叫下面人吃饱。”虞铮笑了笑:“回头我也给陛下写一份东西来。”

独孤钺看着虞铮,嘴角勾了一下:“好。”

“今日陛下带我来这里,想必后头有人要说我了,陛下要保护我。我害怕。”

如今并没有什么后宫不能干政的说法,但是男人天然反感女人干政。

这是一种源自本能的排斥。

所以,虞铮出头,肯定会有人不喜欢。

而且,她越是出头,就意味着她在陛下心里的重要性。

她太重要,就会拦住别人的路。

还是那句话,柳氏是她的前车之鉴。

独孤钺没说话,只是握住了虞铮的手。

十指紧扣的那种,他捏了好几下,才松开又捏住。

两个人坐了一会,独孤钺起身:“走吧,去万福宫。”

虞铮应了一声,就随他走了。

万福宫中,太皇太后听说陛下和贵妃一起来了,笑了:“以前,先帝就带着贵妃来,如今还是这样。”

“这也好。”同心笑呵呵的:“一起孝敬您,没有不好的。”

“是啊。”太皇太后起身扶着同心的手:“如今的贵妃和以前的贵妃一样,也不一样。都是聪明人。”

“您呀也别管那许多,聪明人好,聪明人才有忌讳,做事就不会胡来。要是跟白妃那样,那可不好。”

太皇太后顿住脚:“贵妃发了她的人,她怎么说?去找皇帝了?”

“没去,就那么着了。”同心失笑:“说来也是,要么就别惹事,惹了就别怕,真是两头不占。”

太皇太后摇头:“怪不得我瞧不上她。”

太皇太后这样的人,她就不可能喜欢白氏那样的性子。

说话间,独孤钺和虞铮也来了。

给太皇太后请安后,太皇太后也嘱咐人摆膳。

“大中午的,也不必来陪我,你忙得很。”太皇太后笑了笑。

说是这么说的,但是孙子来陪她用膳,她自然高兴。

“贵妃也辛苦了,照顾皇帝,你自己也要顾着身子。宫里一摊子事儿呢。”

“是,多谢娘娘的关怀,妾知道。”

独孤钺看了虞铮一眼,又看太皇太后:“东君很好。”

太皇太后笑了:“好,我自己选的人还能不好?”

膳食上桌,独孤钺给太皇太后夹菜,也给虞铮夹菜。

他不是故意要这样,他就是习惯,也不觉得当着祖母就不能做了。

他想着的是都是一家人,这都是他最亲近的人,所以没什么不合适的。

并且在他心里觉得东君和祖母就该是和睦相处的。

两个女人看出来与否他不知道,反正他此刻是觉得很好,没什么不对。

吃过午膳,独孤钺也没急着走,索性与太皇太后一起坐在外间说话。

说是说话,其实是虞铮陪着太皇太后说话,皇帝已经靠躺在那边休息了。

虞铮与太皇太后说起了西河的事。

虞铮娓娓道来,太皇太后也被她说的勾起了思乡之情。

人岁数越大,越是思念故土。

可太皇太后注定回不去了。

这么聊起来了,她也觉得高兴。

“我小时候还没嫁给他们独孤氏的时候,跟着我祖母还去摘榆钱,槐花。我的祖母小时候可怜,她吃不饱,后来嫁给我祖父还是有这个习惯,我就跟着她学。西河的春天迟,那时候我也没离开过,不知道啊。”

“就按着榆钱出来的时候去摘,带回来叫厨子做了,混上些米面蒸出来,什么都不加,都是甜的,好吃得很。”

虞铮点头:“前年的时候,妾也叫人去摘了,回来跟陛下吃。陛下说没滋味,但是也吃了一大碗。”

独孤钺躺在那嗯了一下,就算接话了。

“他们小时候哪里吃过苦?”太皇太后摇摇头:“京城好,气候好,比起西河来,这里舒服多了。人老了,养老还是这里好啊。”

“西河也不错,妾很喜欢。”虞铮笑着道:“是风沙大,把人吹的老了。可也简单纯粹,无事时候爬上沙丘坐一坐,总觉得很舒服。”

“你是真喜欢。”太皇太后还是相信的:“你带回来的鹰我也见着了,也是你的缘分。那种东西是轻易不亲人的人,你能养的那么好,可见你的本性好。”

“多谢娘娘。我也没想到能养它,本意是等它大了就自己走,结果……”虞铮摇摇头。

那只金雕如今已经认宫里了,它时常飞出去狩猎,还知道不在这个皇城圈儿里打猎。

等虞铮和太皇太后娘俩聊了许久,前头才来人请陛下。

独孤钺起身:“我走了。”

他也不说什么时候来,只是说我走了。

太皇太后起身,虞铮扶着她。

“去吧,前朝事忙,你也要顾着身子。贵妃也回去吧,别累着自己。得空就来跟我说说话。”太皇太后这么说,也是认可和给虞铮面子。

两个人告辞出来,走了一截,分别的时候独孤钺拉了一下虞铮的手:“一会来,等我吃饭。”

虞铮对他笑:“好,等夫君,夫君早些回来。”

独孤钺点头,又看了她几眼,才转头走了。

虞铮没回去,而是去了清宁宫。

大公主身子好起来后,就在清宁宫里替先皇后守孝。

现在孩子们都在这里,宫中的宫学还没开,估摸着要八月里。

所以日常除了给太皇太后请安,他们也没什么事。

虞铮一来,大公主就迎出来:“姨娘来了。”

虞铮对她笑:“今日全好了?不咳嗽了吧?”

“早晚还有些,不过也不碍事了,姨娘不必如此费心,吃着药总会好的。”大公主有些不好意思。

“你还是个孩子呢,怎么能不费心?你父皇忙得很,也知道你病着,操心得很。”

【亲近才叫姨娘呢不是看不起。】

第258章 宫学

“父皇忙,都是应该的,我们几个有您照顾,都没什么。”大公主不好意思的笑,她本性腼腆,虽然是陛下长女,却也不是个特别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