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259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们也算明白了你的悲伤与别人无关这句话。

这个年过的十分的热闹,因为新晋嫔妃多,所以过年她们座位都靠前。

宗亲们热热闹闹的看着,也只说后宫和睦。

今年过年还有一个喜讯,那就是大公主有孕了。

虞铮赏赐了她许多好东西,过年期间的座位也靠前,看得出的疼惜。

太子举着自己的杯子敬父皇和母后,他当然不喝酒,杯子里是花露。

他如今学的像模像样,众人看着他也觉得他很好。

这是大安朝下一位皇帝陛下啊。

虞铮也看他,他是独孤钺和柳氏的血脉,他们都是出色的人,所以这孩子当然不差。

她笑盈盈的接受了他的敬酒,陪他喝了一杯。

母慈子孝,天伦之乐。

大家都在笑着,皇子们都看着太子,都笑着。

他们是羡慕的,但是也知道自己和太子是不一样的。

不过,皇子们多数都还小。

他们只是羡慕太子光鲜,别的还没想那许多。

何况,有慕容氏和大皇子前车之鉴,他们的母妃都会警醒。

除非陛下有一日性情大变,否则她们这辈子都会守着一条底线。

罪人慕容氏永远会提醒着她们不要乱来。

虞铮看着众人,笑着举杯:“来,诸位,今日新春大家共饮一杯,新一年都要健健康康的啊。”

众人忙起身,与她共饮。

她们都看见了,皇后娘娘举杯的时候,陛下就温和的看着她。

陛下一向话少,但是陛下总是关注着皇后娘娘。

这一晚,虞铮微醺,她和独孤钺坐在清宁宫说话。

天气有点冷,外头时而听到鞭炮的声音,都很遥远。

是从宫外传进来的。

显得有些失真。

虞铮靠着独孤钺:“我那天看见了一封折子,南边发来的。”

她笑了笑:“上头说去年兴修水利,南方的涝灾减轻了不少,耕地也多了。百姓们不必流离失所,渐渐有了田地,可以安居乐业了。”

独孤钺嗯了一声,伸手抱住她。

“天下这么多的百姓啊,要是每个人都有地就好了。就算没有地,也可以作别的营生。江南就养蚕种桑,这样就有衣裳穿。北方就种棉花织布,这样就有棉被盖。”

“有些心眼灵活的,就做生意,南来北往,如此整个国家都兴旺了。吃饱了饭,就会有更多的孩子诞生。孩子多了,未来才更好。”

“兴旺起来吧。”

“虽然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是没关系,先都兴旺起来,富裕起来,大家都吃饱饭吧。”

独孤钺嗯了一声,他静静的听着,他的手在虞铮的肩头轻轻抚摸。

虞铮就这么说着说着闭上眼。

独孤钺很难准确描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感慨吧。

他知道东君一向是这样的,她就是关心那些吃不上饭的人。

她就是想要做那些女人们不会去做的事。

他乐见其成。

听着她这样说,他的内心是安宁的,充满干劲儿的。

若是天下真能如此,他当然高兴,这也是他的愿望。

外头下起雪来,北方的雪总是有声音的。

在这寂静无声的夜里,雪粒子一颗一颗落下来。

发出细微的,安静的声响。

独孤钺把睡着了的人抱回榻上,低头看着她美丽的脸。

她睡着的时候格外的乖,那双眼睛闭上了,但是长长的睫毛投下的阴影格外动人。

独孤钺就这么看了好久。

他已经不太记得初见她的时候她是什么样了。

因为那时候他确实没有兴趣,也就确实不需要记住。

对她最早的记忆,是某一天在晋王府用膳,她笑盈盈的跟他说一道菜。

她用温柔的声线,说着家常的话,跟他说哪道菜好吃。

他那时候给她夹了一筷子,她就眯着眼吃了,肉眼可见的欢喜和满足。

大概就是从那一刻起,他才真正享受到了投喂的乐趣。

她总是那么直接真实。

真的很可爱。

第330章 周王

大安一朝,正在向着最好的方向走。

元和八年的时候,税改总算结束。

短时间内看不出,但是很快就会有效果。

陛下注重农耕,鼓励百姓耕种。大力推广各种农作物,尽量叫百姓们都能吃饱。

与此同时,陛下兴修水利,叫南北都因此获利。

虽然对商人有严格限制,但是也并没有限制的那么死,如今南北通商,一派欣欣向荣。

虽然还没有从周末乱世中完全恢复,但是也已经是一副昂扬向上的样子。

到了元和十年,各州百姓已经有了余粮,以前可是完全不够吃。

四海安宁,已经不会再有什么人能反叛朝廷,那些有功的老将军们一个接一个都去了,留下的也都岁数大了。

外头今日很大的风,虞铮去宣政殿的时候穿的厚了一些,已经是深秋,寒风吹到了身上也是有些刺骨的意味了。

这些年,皇后娘娘愈发有威仪,她不说话的时候,旁边的人噤若寒蝉。

娘娘有时候不爱坐辇,时常往来于清宁宫和宣政殿之间。

“娘娘来了。”门口的内侍低着头请安后赶紧打开门。

虞铮走进去,就闻见了一股药味。

“陛下怎么样?”

“回娘娘的话,还是有些烧,陛下这会子看折子呢。”王福弯着腰。

虞铮点头走进去:“陛下?”

独孤钺抬头正要说话,就是一串咳嗽。

虞铮赶紧把外头的披风脱了给王福,她几步走过去:“不是服药了么?御医开的药丸子不好使?”

独孤钺咳嗽了一阵才喘气:“没事。”

独孤钺瘦了不少,他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生病,陆陆续续,一直没有好。

“唉,真叫人操心。”虞铮拉着枕头把他往后推了一下,又把手边的折子都收起来:“别看了,养养神。”

独孤钺嗯了一声,他神色确实不好。

“陛下晌午用膳怎么样?”虞铮侧头问王福。

“回娘娘的话,陛下晌午用的不多,就喝了些汤,用了几口米饭。”王福一脸担忧。

“吃不进去。”独孤钺喘了一口气。

虞铮轻轻给他顺着胸脯:“那夫君有什么想吃的?不管什么,不吃饭能行吗?”

独孤钺摇摇头:“周王府怎么样了?”

“我的人还没回来呢,太医都去了。”虞铮也实在是说不出一定会没事的话。

周王跟虞铮同岁,今年都是三十六。

但是周王当年在那场乱战中受的伤严重,这些年从来没有好过。

外伤是好了,可伤了元气,动不动就病。

到现在,人已经是不成了。

弥留之际,太医去的再多也没用了。

独孤钺一听,又是一阵咳嗽。

虞铮忙扶着他:“夫君!”

“东君……我……我想去看看他,看看。”独孤钺拉着虞铮的手,整个人都很虚弱。

“你知道的,我怎么舍得你奔波啊?”虞铮叹气。

“再不去,就见不到了。”独孤钺深吸一口气:“你陪我,去看看。”

虞铮看着他的眼睛,这个人的眼睛比起二十来岁的时候,真的变了不少。

柔和了不少。

“那我去安排。”虞铮摇摇头,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