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264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二公主惦记着您,派人来说了两次,叫您一定好好休养。”罗妈妈笑了笑:“不白养。”

虞铮也笑,确实,二公主最贴心。

大公主那时候毕竟大了,没法像她妹妹这么细心贴心。

“我也就只能休息几日,等送走了他,我就要忙起来了。”虞铮轻轻叹气:“哪有那么容易?”

独孤钺是安顿好了,可人又不是木桩子。

安顿的再好,也会有人起心思。

造反不会,但是想要更多利益,就要钻营。

陛下年幼,怎么可能没有人打这从龙之功的主意?

独孤钺安排的再好,也会有人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她怎么可能从此就安枕无忧?

“真是没个完。”罗妈妈摇摇头。

虞铮坐直身子笑了笑:“我以前也这么想,但我早已明白。其实不管是生活在哪里,过什么生活,都要争斗。”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争斗,不需要努力,也不需要担心就获得一切,那就意味着这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做不了主。”

“就像是后宫的嫔妃,她们只要不乱来,我永远善待她们。但我只要想,就可以随意摆布她们的命运。”

“我感激独孤钺,我喜欢独孤钺,我舍不得独孤钺。但是我始终会记得,是因为我十八年来的苦心经营,才换来他敢把一切交给我。”

“哪怕他将京城兵权交给我,给我实权,叫我辅政,首先是因为我有用,而非他喜欢我。”

“诚然,他确实是喜欢我,比我想的还要多一些,但他是个皇帝,永远不会也不该只凭借自己的喜好摆布朝政。”

“姑娘,老爷夫人在天有灵,定然会为您骄傲的。”罗妈妈笑道。

“我不知道,但我一定会努力。父亲当年也盼着国泰民安,天下安宁。他没看见,我会看见的。”

“那您要好好的辛苦了。”罗妈妈道。

“无妨,许多人大概觉得我没有亲生子女,也没母族,不知道奔忙什么,但是看看吧,我做了多少事?我日后还会做很多事。我没有亲生的子女,也没了娘家,但我会叫天底下有儿女,有娘家的许多人都好好活下去。”

“也许,千年以后我也许会像吕后一样被人编排责骂,但是无妨,史书必有我一席之地。”

虞铮的双眼很亮,她看着罗妈妈:“哪一样比不过生孩子?哪一样比不过给娘家要官爵?”

“是,天下有您,也是幸事。”

虞铮深吸一口气:“不过,我还是会很思念他。无论如何,他也切实的温暖了我的冬天。”

她从来不恨齐景升辜负她,因为一开始她就知道齐景升只是个软弱的人。

她也从来不怨独孤钺对她的情感不纯粹,因为她也从未给过他纯粹的感情。

但是,她切实的感谢齐家对她的收留。她也真心感激独孤钺对她的庇护和照顾。

他们两个并无什么可比之处,至少,她一定不会去怀念齐景升。

但是独孤钺,十八年夫妻,她总会念着他的。

十一月,大行皇帝出殡。

虞铮作为他的皇后,自然不出宫送行。

她穿着一身素衣,站在宣政殿外头,看着那一片白离开。

今日天气极好,虽然冷,但是并无雪也没有风。

虞铮仰起头,看着天上那没什么温度的太阳。

她想起的是当年离开京城去西河的时候。

那一天,也是个极好的天。

那时候的独孤钺,策马扬鞭,如何潇洒,虽然一切都不定,可有一样好,他们那么年轻。

那时候他们不知前路如何,太子已经定下,晋王处境并不好。

只能远走西河,以求来日。

那时候,不管是独孤钺还是虞铮,都有满心希望,但是也有满心惶惑。

谁能看到将来呢?

回到西河后会怎么样,日后还有机会回京城吗?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

只有一家子摇摇晃晃往西河去。

今时今日,独孤钺也摇摇晃晃的走出皇宫,走出京城。

只是,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将长眠于地下。

他的头发还未见白,就已经长眠于地下。

虞铮把自己的眼泪擦掉,她扶着听松的手走到了皇宫中的最高处。

目送那一片白远远的离开京城。

许久许久后,她也不再看那一片白,而是看向远方。

远方是大安的天下,是天下的臣民。

她这一辈子都会困在皇宫里,但是没关系,她的意志会随着她的决策飞向五湖四海。

她不介意自己永远被困在这座金阙,她只要做一个能对天下有好处的人就好了。

做太后也不难,就像做皇后时候一样。

甚至更容易。

“虽说今日没有风,可你身子也才好些,怎么就在这里吹风?”

昭瑞长公主被人扶着走过来。

她也是病了一场。

虞铮回头看她:“你怎么来这里了?”

“他们说娘娘在这里,我就来了。”昭瑞长公主走过来:“别难过了,你的心是铁打的,多少事等着你,哪有功夫为去了的人伤怀?”

虞铮笑了:“你这话说的没良心,你弟弟刚走。”

“是啊,他走了,谁也留不住。”昭瑞长公主长叹一声:“你要不嫌我,日后我多来陪你。一来宽你的心,二来我也为我的儿女们占好处。”

虞铮又笑了:“我没事,别担心。”

“没事就对了,走吧,别把自己弄病了。送走了大行皇帝,你的事一大堆。”昭瑞长公主拉虞铮的手,不过她也没有一直拉着。

如今,皇后是太后了。

第336章 太后临朝

幼帝登基,倒是没有三年不改父志的尴尬。

因为他还不能亲政,所以并无资格。

但是虞后确实是按照元和皇帝的政策往下走的。

十年来所有的朝政她一直都参与其中,就算很多事她没有决策,但是都知道。

甚至朝中大臣她都认识,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独孤钺知道的她都知道。

这就有个好处,那就是朝中臣子们都安稳,虞后并未有改革的心思。

所以大家不必提心吊胆,按照既有的路线走就好。

元和帝一朝,最大的一件事已经做完,所以如今朝中已经是欣欣向荣,虞后要做的就是稳住局势。

虞铮当然有很多想法,但是不能着急。

她十足有耐心。

虞铮上朝的时候,就坐在皇位上,陛下坐在她身侧。

她是先帝明旨的辅政,又是皇帝的母亲,坐在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

直到此刻,小皇帝才明白父皇说的话究竟什么意思。

他看着下面的臣子,感受着身边的母后,忽然就明白了。

“吾已经传令各边,谨防突厥作乱。咱们大安如今还需好好休养生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再打仗。”

大臣们都说是。

“马上就过年了,今年不好,先帝去的匆忙。不过诸位还是要好好过年,咱们都得打起精神来啊。”虞铮对众人笑了笑。

“太后娘娘说的是,太后娘娘也要尽早走出悲痛啊,您的玉体最要紧。”有大臣悲痛道。

“唉。”虞铮轻轻摆摆手:“先帝狠心丢下我们孤儿寡母,我们也只能勉力支撑。”

这个时候,无论如何,小皇帝也该开口。

于是他忙道:“母后千万保重身子,父皇去的时候最放不下的就是母后,您要好好的才好帮着儿子治理天下。”

虞铮侧头看他,拉着他的手轻轻拍:“皇帝要快点长成,如此才可接下你父皇的担子。”

“是,儿子谨遵母后的教导。”

总是要在早朝的时候有一场母慈子孝的,不然史官写什么呢?

做太后的日子忙碌也充实。

虞铮依旧住在清宁宫,如无意外,她到死才会搬家了。

将来的皇后要住哪里,就到时候再说。

不过她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宣政殿。

王福如今跟随的依旧是陛下,如此一来,之前跟随陛下的那几个小内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有他在,陛下跟前的事,不可能叫别人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