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276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既然谈好了,那突厥公主自然留下,虞铮说公主年岁尚幼,不适合谈婚论嫁,先养在宫中,赐下封号:顺安。日后就称顺安公主。

等她到了十几岁,再赐婚。

虞铮委婉的表示了一下,公主未来定然会嫁入皇族。

突厥人自己也知道,他们的公主不可能做皇后,坐皇帝其他兄弟的正妻倒是可能。

中原人嘛,这方面十分的计较。

他们最想要的已经得到,至于公主,他们并没有那么在意了。

只要她留在大安就可以。

虞铮请瑞王专门负责这件事,本来可以叫靖王去的,但靖王的腿不好,在京城做接待可以,叫他奔波还要去西河就不行了。

瑞王欣然接受了差事,不觉得苦。

送走了他们,虞鹿鸣也正式搬进了侯府。

既然搬进去了,就要摆宴。

人可以低调,但是作为太后娘娘的兄长,你不能不声不响。

不然日后京城也不会认你。

不过他没什么人张罗,太后娘娘直接叫宫中内侍和女官出面替他张罗。

有太后娘娘在宫里,虞侯的宴会很热闹。

太后娘娘的赏赐自不必说,小皇帝也以他的名义送来了贺礼。

几位亲王府不光送礼,人也到了。

还有诸位皇子公主都送了礼物,口口声声都是舅舅如何。

事实上这没错,虞鹿鸣在礼法上确实是皇子公主的舅舅。

只是柳皇后这个先帝的元后还有兄弟在世,他们也是国舅,却已经无人在意了。

并且这一次与突厥之间的合作,更是他有功。

能否说动突厥汗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今突厥低头,日后就低了大安一等。

这样的事,谁做都是大功。

名有了,爵位有了,按理说该有人想把女儿嫁给虞候了,不过太后娘娘有旨意在前,众人也只好歇了这份心。

不过虞候不还要过继孩子么,他们可以盯着下一代。

五月底的时候,送往突厥的第一批粮食走西河已经进入突厥境内。

六月里突厥汗王可鲁就反击了他的兄长们。

突厥的战事没有那么容易结束,边境上重兵不敢懈怠。

只要有突厥人敢冒犯,自然要打回去。

这大概要持续一年或者更久。

不过毕竟战场不在大安内部,也是大规模战争,虞铮很放心。

何况如今这一朝已经没什么战事了,有些武将想要升,也非要有点渠道。

比如说宋二宝。

虞鹿鸣回京后,进宫的时候也不多。

他自己不乐意来,宫中规矩多,虞铮也不是小时候了。

不过这没关系,虞铮只需要知道京城里还有一个哥哥,她心情就跟以前不一样。

大家都这个年岁了,当然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玩乐。

不过她有什么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再也不会无人欣赏,送去给虞鹿鸣,回回都有回应,这就很开心。

不过二公主倒是很喜欢这个舅舅,因为他指点了一次二公主的画。

二公主觉得醍醐灌顶,于是她倒是时常去。

虞鹿鸣对书画倒是很有天赋,小时候就是这样。不过那时候太小了,虞稻台总是说他浮躁,心思不够沉。

三叔也说他喜欢炫技,画画只求表面好看。

时至今日,他早已做到了学会藏锋,也学会了用情用心作画,可当初批评他的长辈早已作古。

万幸,还有晚辈们喜欢,欣赏。

二公主本来只想学画的,可她渐渐觉得虞鹿鸣的字也好,就跟着一起学。

不光她,清河王的幼子也跟着一起。

这个孩子不爱说话,酷爱书画,可他自己的父亲对此也是……七窍通了六窍吧。

“公主的字是跟谁学的?”虞鹿鸣看着二公主的字有些好奇。

“是跟母后啊,我刚描红的时候,就是母后写了帖子给我。本来宫学里的老师写的帖子来着。但我小时候总是写不好,后来母后就自己给我写了简单的叫我学,后来我就学得母后的字。”

“父皇当初还说我学的好,说母后的字最有气势,叫我好好学。”

第352章 明白了

“舅舅,是我没学好?”二公主觉得自己的字不丑吧?

虞鹿鸣摇摇头:“公主的字很好,只是有些不符合公主的性子。”

“字要看的最终还是形神,初学者都是学其形,等你学到融会贯通,便知道字中自有神韵。这是说不清楚的,但是与你的性子一脉相承。”虞鹿鸣耐心讲解:“公主的性子天真烂漫活泼,所以一味按照娘娘的字去学,就很难学出神韵。”

“公主从小学娘娘的字并无关系,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写,将娘娘的字融汇进去,按照您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来写。如此一来,字就会放的开,不会像如今这样写起来有些拘束。”

“拘束?”二公主不理解:“什么拘束呢?”

“就是二姐姐写的时候总会想这个字怎么写才是对的。”清河王的幼子独孤也道。

“正是,只要笔画不错,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应该是信手拈来,而非要先想一个字该如何写才对,便是我们学习古人的字,也不该一味的描画,而是要有自己的东西,不然全都照着古人的字描绘,还有什么意思呢?”虞鹿鸣道。

二公主若有所思,提笔又写了几个字,却还是一样的。

“不要心急,慢慢来,十数年如一日的字,想改不容易。也不必想着改,只需日后放开就好。”

二公主点头:“多谢舅舅,舅舅的字看起来……闲云野鹤。”

虞鹿鸣笑了一声:“小时候,父亲夸赞娘娘的字有风骨,说我的字有形却无骨,那时候我伤心的很。”

正因这样,他才总是觉得父亲偏心妹妹,忽视了他。

后来他就知道了,要说风骨,他确实不如妹妹。

妹妹是个女孩子啊,十三岁全家遭遇屠戮,她侥幸活命,能回到京城安度余生就已经是侥幸了。

他怎么敢想自己那十三岁的妹妹还有如今?

若非这坚若磐石的心性,她绝走不到今日。

没有死在那场屠戮中,她还将父母亲族下葬。没有在齐家后院被磋磨死,宁愿和离入宫做宫女。

更没有在晋王的后院里因为妻妾争斗消磨了志向,也没有因为晋王被送去西河而失去斗志。

二十几年,她一直都用自己非凡的心性支撑着自己。

虞鹿鸣自问做不到。

他虽然一直游离在外也做了许多事,可要说二十四年不间断的向上爬,单打独斗其心不改,他真的做不到。

如今妹妹的字更像是小时候父亲说的那样了。

他还记得父亲曾说妹妹生就女儿身,日后定然要为自己的性子吃足苦头的。

他总想教导妹妹贞静些,驯服些,安稳些,柔和些。

可是转日,他又要教导妹妹那些时下女子不该学的史书故事,甚至将朝中事务也讲给妹妹听。

当初他不懂,只当父亲就只是因为疼妹妹,宠着,惯着,什么都不顾。

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了父亲的一片心。

他既喟叹聪慧的女儿身为女儿身,将来不甘后宅消磨一生而郁郁。又不忍如此聪慧的璞玉真的就在后院消磨一生,成为一个只知道夫君和孩子的妇人。

所以他总是想把妹妹教导成一个合格的闺秀,又总是放任自己和妹妹一起,学的比男孩子还要深。

父亲那时候说他的性子浮躁了,说他的字也是一样,乍一看飘逸潇洒,细看却没有骨头。

“外祖那时候竟然这么说?可惜他老人家的书稿也都没了。”二公主叹气。

“父亲的书稿没了,不过他的字宫中能找到。”前朝和当今大安之间是经历了叛军杀入宫中的,不过毕竟没有放火。

前朝的书稿不可能全都没了。

二公主没看见,大概是虞铮没叫人拿出来吧。

虞稻台作为前朝太子的太傅,总有笔墨留下来的。

二公主和独孤也走后,连城打了个哈欠:“叽叽咕咕的,你饿吗?你还别说,府里的厨子真好,比我做的好吃多了。”

虞鹿鸣站起来:“走吧,去吃饭。”

“你父亲真的说你不如娘娘啊?你也不差吧?”

“你也觉得我不如了?”虞鹿鸣好笑。

“没有,你和娘娘不一样。你做不了娘娘。”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对就笑了:“我的意思是……”

“你的意思是,她走的路我走不了?我自己知道。”虞鹿鸣不在意的摇摇头。

确实,他背后做的那些事,其实都上不得台面。

纵观历史,真正的权谋都是权在前,谋在后。

没有实力,什么谋都是虚的。

妹妹走的路,才是最好的。

“我不在意,要是小时候,我肯定气的吃不下饭。如今我真不在意,史书留名的能有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