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夜载月
两人在给太皇太后侍疾的那段时日熟悉了不少,但归根结底没有那么亲密,虽然各怀心事,嘴上也只说了些寻常的话。
攸宁对这是再清楚不过的,因此也只听着和安格格苦闷自己被催婚,不会多说什么,而她能够谈论的东西也更少,无非就是近日来想到的新鲜膳食。
两人相约着下次有空再聊的时候,都没想到再见的时间会这么早。
攸宁这日从太皇太后处回来,倒是得知了个好消息,太皇太后的女儿固伦淑慧长公主递了信回京,她也是才知道太皇太后先前病重的事情,在信里提到了攸宁为太皇太后侍疾,为表感谢,要自己名下两处宅子送给她,一处在京城,另一处则就在南苑附近。
对于这份重礼,攸宁反而有些为难,宅院很是贵重,但她和瑚家压根儿没有那么多人力财力去维持这两处宅院,在公主手里好好的院子,要是在她手里荒废了也太可惜了。
这种宅院不是住进去人就能行的,要不然反正她住不了,干脆就叫瑚家一家几口搬进去享福,问题是要维持宅子正常运转,就需要大堆的仆人,还有金钱。
攸宁穿越以来,头一次知道自己这么穷,宅子买不起就算了,现在有人送了,维修费又成了问题。
也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安格格来找她了。
这段日子她还是在被长辈们催婚,只不过这一次,是她亡夫族人那边的消息,说想要依照旧俗,令她复嫁给她亡夫的族兄为继室。
攸宁能看出来和安格格是真的在为此事苦恼,但她总觉着以她的性子,不像是单纯来找她诉苦的,更不可能是托她给谁带话,毕竟她自己和太皇太后,甚至皇上都是很亲近的人。
和安格格心里也不像面上表现得这么着急,但忐忑还是有几分的。
她握着攸宁的手给她打定心针,还提前赔罪道:“我说了,你可别怪我。”
和安深吸一口气道:“我前日被我额娘拉着去相人了,你知道,就是皇上身边也有不少侍卫......”
和安格格的额娘也不愿女儿再嫁回蒙古,想在太皇太后想起来过问之前,赶紧给她定下一个门当户对的青年俊才,最快的渠道,自然就是皇上身边那些御前侍卫了。
家世,人品,能力,长相,这几样要是有不达标的,也就选不上御前侍卫了。
尤其皇上还有些看重臣子样貌,那些个御前侍卫便是再五官寻常,也是有些气度的。
和安格格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和自己额娘不一样的是,她想挑个家世寻常的,越低越好。
和安格格凭借着那些侍卫们的行为举止,成功辨别出几个并非高门出身的,然后从中挑出了一个样貌最合自己心意,看着既不文弱但也不那么粗犷的指给自己额娘瞧。
然后她才知道这人居然不是侍卫,是个从四品的骁骑副参领,还是包衣出身,之所以能在皇上跟前露脸,是他有个在宫里得宠的妹妹。
攸宁简直要被瑚大这么好的运气给惊呆了,不可置信道:“他该不会就是我哥吧?”
和安格格点头,她一开始也听了出身就没抱希望,包衣出身对她来说还是太差了,够不上做她的额驸,但得知他那得宠的妹妹就是宁嫔的时候,她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法。
包衣也是可以抬旗的。
皇上封嫔,要不要给嫔妃抬旗并没有个定例,但若是要做她的额驸,额驸这一家自然是要抬旗的。
如果她真的能嫁给瑚大,瑚家势单力薄,将来必定会对她和王府有所依仗,她也更不用担心未来的婆家会想着法子来拿捏她。
而瑚家也可以借用王府的资源,做什么事情都不必束手束脚,前些日子那些传闻那样的事情,更不可能再发生了。
两方都能得好处的事情,她忍不住就想要来试探下宁嫔的意思了。
第四十九章 打卡第四十九天
和安格格没跟她打马虎眼, 攸宁也不会说那些虚话。
她先是替自家哥哥自谦了一句,之后也就如实道:“我们瑚家在我之前,连普通的包衣人家都不如, 在内三旗能混到我们这份儿上, 也是很难得的了。”
她家情况现在估计人人都清楚了,语气遮遮掩掩, 不如敞开天窗说亮话,好歹能得个坦诚大方的评价。
攸宁说完,不好意思地朝和安格格笑了笑:“我们家能有今天,都是皇上给的恩典。”
她说到这里就止住了,和安格格是聪明人, 不会不明白她的意思。
从来只有皇上赐恩给别人的份儿,哪有自己上去伸手要的呢?
和安格格看她谨慎的样子, 非但不觉得恼怒,反而更觉着自己这是找对人了。
铁帽子亲王府出来的格格, 受欢迎程度看外面那些人就知道了,这回也是淑慧长公主受人之托递了信儿,加上她亡夫那边,正在鼓动太皇太后, 否则她最少也能还在京里挑个一年半载。
这回虽说也是匆忙之下定了主意,但和安格格也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时候也打听过瑚大这人的风评,说什么的都有, 当然也不好听,什么凶恶好胜,蛮横无理,仗势欺人......
这话骗骗外人可以, 却骗不过王府,加上和安格格知道内情,就更欣赏瑚大敢为了妹子挺身而出,是个有情有义的,再者看他行事直来直去,不是那种工于心计的,就更有好感了。
如今再瞧宁嫔面对这么大的诱惑,都能泰然自若,脸上不露出分毫,和安格格更觉得这亲她结定了。
要是这会儿宁嫔满脸热情,说一箩筐好话来试图稳住她,一看就是冲着王府来,她反而会迟疑。
要是宁嫔直接大大咧咧应下说皇上那儿包在她身上,和安格格这会儿估计早就找理由要走了。
她是想放低要求,可那是为了自己日后能安安稳稳的,而不是放着高门不嫁,非找个眼皮子浅的,这样的人家,日后闹起来跟高门大户也没什么区别。
她今天来找宁嫔,就是念着以前关系不错,所以提前知会她一声,并没指望她真的能够应承下来,在这事儿上,她估计是插不上话的。
而攸宁也明白这个,和安格格肯来先跟她说一声,已经算是不错了。
两人坐着说了会儿闲话,和安格格就起身告辞了。
攸宁则静坐了会儿。
铁帽子亲王家的郡主,世袭罔替的爵位,可不是一般宗室能比的,毫不夸张的说,结了这门亲,瑚家也就算是抱上了一条金大腿,受益个一两代肯定是没问题的。
要是换成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她肯定会动心的,结了这门亲,就凭着庄亲王和皇室的良好关系,她也算是有了那么点后台,以后熬资历都比别人顺畅了。
不过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当时的瑚家要想娶郡主,那简直是比癞蛤蟆吃天鹅肉还要异想天开的事情。
现在和安格格能跟她提出结亲之意,却没在一开始被庄亲王给一句话否了,必然是有原因的。
瑚大身上的官职对王府而言不值一提,那庄亲王能看中的就是她了,通过她,向皇上表诚心?
毕竟堂堂铁帽子亲王,能为了皇上做到如此地步,姿态也的确算是卑顺了。
攸宁没有再继续想下去,这种事情还是留给皇上操心吧,最后能不能成,那也要看皇上的意思。
于是她叫人给前面送了些点心,皇上问不问她的意思是他的事,但是和安格格来她这边的事情瞒不住,也没必要瞒,她这么做也就是例行提醒,表示“我一切都听您的吩咐”!
日常刷一张敬业卡,攸宁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了,系统给的课程太多,她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养成了日常学习一到两个时辰的好习惯。
门外,梁九功看见有小太监提着食盒过来,正要挥手叫人把东西送去自己屋里的时候,才听说这是宁主子那边送来的。
“来吧,我进去就行了。”
梁九功略有些遗憾地接过食盒。
自打宁主子得宠成了嫔主之后啊,这些嫔妃们居然也开窍,开始往皇上这儿用心思送东西了。
可这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甭管使了多少银子,也没人敢往皇上面前送,到最后东西全进了他们肚子里。
就是宁主子,起先拿吃食讨好皇上的时候,也是直接把方子送过来的。
能把东西直接送到皇上面前,也是来了南苑没有那么多规矩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次数也就那几回,可以说是十分谨慎。
屋里,皇上也习惯了这些时不时送来的点心,不占肚子,也不怕放凉了味道变了,也就是个闲时的零嘴儿。
他以前从不在这时候吃东西,还是跟宁嫔相处这些时日养出来的习惯,她的手艺也确实不错。
打开食盒,皇上看着里面的点心,忍不住笑了。
宁嫔一贯规矩,不是研究出什么新鲜花样,不会叫人把东西提过来。
这次瞧着却没什么新意,却还叫人巴巴地送来,是想他了,还是有人找到她那边了?
皇上直觉是后者。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攸宁已经提前得了消息,吩咐人备好膳食,自己迎到了宫门口。
皇上圣驾经过的道路,都由人提前请了场,沿途各宫宫门紧闭不许人出入,怕有不知事的冲撞了。
唯有攸宁这边,朱红的宫门大开,以她为首的一堆宫女太监都排开跟在后面,所有人昂首挺胸,显得气势恢宏。
攸宁站在最前头,整个人却被晒得焉头巴脑的,接驾有时候还真不比伴驾舒服,每回总要这么提前候着。
起先她还觉得这气氛好严肃果然不愧是皇家气派,后世的电视剧剧情能不能好好学学,尊重逻辑,跟皇上搞偶遇是完全不可能的啊!
现在她在心里默骂这些臭规矩,盼着皇上能赶紧来的同时,对身边这些宫女太监幸福的模样表示疑惑。
这么大热的天都能受得了,她们果然被洗脑得很严重啊。
等着也有一刻钟多,正好是皇上从前头起驾走到后面的标准用时,皇上到了。
走近行礼时,攸宁被皇上拉了一把起来,也感觉到他手心里热腻腻的,再一靠近,他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股热浪。
皇上坐着个露天肩辇一路过来也是不容易啊。
有那十来个人慢慢抬着走的功夫,还不如自己走着过来快呢。
两人默契地加快了脚步,进屋脱帽脱鞋,火速换了身轻便的行头,才坐下来靠着迎枕歇了口气。
旁边早有备好了的温茶,攸宁看着皇上灌了几口下去,额前又微微冒着热汗,忙用扇子给他扇了两下。
皇上顺手就接过扇子挥着,看她一眼提醒道:“你也喝口茶,在外面等久了吧?”
攸宁只得不情愿地端起来喝了一点。
皇上的养生习惯确实健康,听着也很好,就是实际上执行的的时候太难了。
从外面那么大个火炉里进屋,不能第一时间去冰块旁边待着,也不能喝冰水,还得先灌一杯温茶才行。
这茶刚咽下去,攸宁的汗立马也就冒起来了,她的皮肤愈发白净透亮,两颊的热晕也就更明显了。
皇上笑着拿扇子给她使劲挥舞了两下。
攸宁满足地往他身边凑了下,才叹道:“这边还真没有南宫那儿舒服。”
这边的行宫严格上来说更像宫,和紫禁城那边规矩是一样的,南宫则更像是园子,是出来游玩放松的地方,在南宫那边,接驾的时候根本也不用这么麻烦。
很显然,被紫禁城里的规矩束缚的人也不只是她们,还有皇上本人,在南宫的时候他也很少摆这么大的排场,虽然外人看着威风,但他本人绝对是不好受的。
皇上轻点着头:“等这阵子忙完了,咱们还回去那边住着。”
攸宁了然,南宫那边规矩松,就有点太纵着蒙古人了,不如这里更能体现天家威严,等到这边蒙古王公们走了,她们就能回去了。
歇完了,就该说正事了,攸宁把今日和安格格来了说的事全盘托出。
皇上“唔”了一声,心里倒是没多么意外,庄亲王这一脉虽说显赫,但论功绩远远比不上其他几家铁帽子亲王,就算是在镶红旗里实力也远不如旁人。
而庄亲王自己也只在诗画一道上有所成就,因此他家早早就借着和安格格的婚事搭上了太皇太后,这一次只不过是把心中所想表达得更明显了一些。
眼瞧着三藩就要平定,庄亲王也越发着急了。
只不过,连他也低估了庄王的迫切,他还以为他们会等待时机找上佟家,没想到最后居然是瑚家得了这么大个便宜。
瑚家如今还是个空架子,完全是靠着宁嫔得宠起来的,给宁嫔递好就是给他递好儿,想来庄王也是清楚这一点,姿态摆得也算是很低了。
皇上想完就看了眼攸宁,见她似乎一点也不关心这事的样子,好像还不知道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忍不住道:“这事儿你觉着如何?想不想结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