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夜载月
皇上和太皇太后都不在, 但宫里谁也不敢慢待了嫔主子和刚刚降生的小阿哥。
一切在阿哥出生以前都备好了,现在不过是按着计划好的来”。
而且皇上和京城也是通着信的,他人不在, 国事照旧还要处理, 宫里以往也就是毓庆宫那边得的信最多,如今却不一样了, 顾问行一个敬事房总管,见天儿在毓庆宫和启祥宫中间跑腿儿,足见皇上对八阿哥的看重。
至于旁人的信件?
那都是统一给了贵妃,再由贵妃转述出去的。
外人对这明晃晃的区别待遇有什么反应,攸宁并不知道, 也懒得关心。
因为生孩子只是一切麻烦的开始,虽然这份麻烦被身边的人分担出去一大部分, 但有的事情她还得亲力亲为。
在母乳这件事上,她并不坚持自己喂养, 只打算把据说营养价值比较高的初乳给喂了。
但是,也没人告诉过她生完孩子涨奶能那么疼啊!
虽然早就做好了身体不舒服的准备,可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连穿衣服不小心碰到都会疼的时候, 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更别说这会儿还是大热天,八月的天气,紫禁城跟个蒸笼一样,坐月子的时候还不能用冰, 她自带降温效果,但也抵抗不了生理本能,身体好像出了什么差错一样,她只是端坐着不动, 就会流汗,一流汗,就更疼了。
除此之外就是排恶露,宫缩造成的疼痛,还有嬷嬷要给她按摩据说是有助于恢复身材......
总之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的。
这还是孩子那边一切事物全都被奶娘团队包了,要是她忍受着身体各处的不适,还要被孩子半夜哭闹醒,甚至被他碰疼的要命的地方,她觉得自己八成能疯。
而且,面对刚出生孩子的那副模样,她觉得自己酝酿那么久的母爱,眨眼间烟消云散了。
不过随着孩子有点长开了,攸宁身体也逐步恢复着,消失的母爱就又回来了。
这期间的种种变化,桂英等人都看在眼里,不过经历了先前的事情,她们很明智地都闭眼闭嘴当不知道了。
皇上带着太皇太后在赤城汤泉呆了小半个月,把人送回了南苑,当天就赶着回宫来了,然后直接风尘仆仆进了启祥宫,谁也没提前得到消息。
启祥宫的人见了他先是一惊,然后赶紧服侍着他洗了澡换了衣服——启祥宫还算得宠,所以一直是备着皇上的几套常服的。
要去后殿报信的,就被皇上一句话给拦了下来。
皇上人不在宫里,心却有一部分是在的,或者说是正因为他人不在,才让顾问行打探着启祥宫的事情都报给他。
一方面是怕他不在,启祥宫这边出了差错没了主心骨,贵妃那边他也不算是特别放心。
另一方面是,对着八阿哥他肯定是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的,所以消息一开始传过来的时候他还很兴奋,过了一天再大的兴奋也没有那么激烈了。
直到后面启祥宫让人送来的书信里面,一张细软的棉布上面印了个小小的手印和脚印,然后攸宁写的信的落款既有她的名字,也有一方缩小了的脚印。
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欢喜,就这么化为了实质,让他整个人突然又激动起来。
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恨不能现在就飞奔回宫里,去看看他的小阿哥的模样。
但是他不能。
只好怀里揣着那方棉帕,暂借给瑚大观赏了一番,他自己也知道有点失态,但是心里是真的挂念着。
紧跟着,就是瑚大四处去找人吃酒炫耀了,跟来行宫的人不多时也全都知道了,宫里的宁嫔娘娘生了位小阿哥。
后面自然也有五阿哥六阿哥七阿哥的脚印被印了送过来,不过那时候除了皇上自己乐呵,也没多少人关心了。
......
攸宁正在后殿抱着孩子稀罕着,这么丁点大的孩子,说能看出来像谁不像谁那纯属是胡说了,不过长开以后确实白了,模样也不怪了,五官这么看着也还行。
再加一层母爱滤镜,自然也看着顺眼多了。
这孩子最好的一点就是省心,不会过分吵闹,吃饭睡觉不需要人操心太多。
最讨喜的就是一双紫葡萄一样的眼珠子,看起来干净清澈,不愧是刚出场的眼睛,还会随着人的动作转来转去,天真懵懂,看得人心都要化了。
攸宁坐月子不能出门,闲着没事就让人把孩子抱过来,放在旁边逗着玩,又能培养感情,又能解闷儿。
不过孩子生下来再省心也是孩子,攸宁抱了他一会儿,就看见他的脑袋一拱一拱,摇头晃脑的,她看着看着就乐了,以为他在自己和自己玩。
结果辨认了一会儿,她才意识到他好像是饿了?
——这真不是她不关心孩子,而是他上次喝奶距离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时辰啊!
她反应了一段时间,小祖宗就不乐意了,嘴巴一撇开始嚎啕大哭,边哭边扭动着身体,然后不幸碰到了攸宁硬得跟石子儿一样,还一碰就泛疼的地方。
攸宁连忙把孩子放在一边,给循声而来的乳母看着,然后小心翼翼环着自己的胸开始无声呐喊。
这些日子她连碰都不敢碰这个地方,疼得最厉害的时候直接是敞开衣服,里面什么都没有接触不到,一般也只有桂英和兰英两个人才能进内室侍候。
然后她就逐渐适应了这样,因为这么穿不光不会疼,还挺凉快,最妙的是她在坐月子,都不会有人来打扰她,就算来了人也都是隔着屋子或者大屏风的那种。
现在也是只有白天的时候会穿,挡住些。
等到乳母抱着嚎啕大哭的孩子出去哄,她在桂英帮助下解了衣服,然后用手轻轻拖着它,小声吸着冷气。
皇上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母子两个一里一外都不大好的样子,各自周围围着一大群人,阵势很是唬人。
他当即收敛了神色,袍角翻飞着,边走边冷盯着旁边的顾问行:“怎么回事?”
顾问行背上立刻冒出了冷汗,弓着着腰的姿势,让他感觉后背一片黏腻,却也不敢不答话。
八阿哥一帮人是在外间,上去很容易就问到了原因。
小太监说完阿哥无碍,只是饿了的话云云,顾问行感觉自己的心放了一大半,可来不及再抬眼去看皇上,就见他直直往里面用来坐月子的房间去了。
他顿时心里一凛,阿哥只要不是急病那肯定没事儿,那些太医不敢在这上面胡言乱语的,不然一家子的脑袋也不够砍。
那就是宁嫔?
女人家的病,一贯是难以宣之于口的,要是本人不愿意说,那他就是再问也问不出个什么,总不能强闯进去说要看看娘娘身体如何吧?
就如当初的仁孝皇后,孝昭皇后......
顾问行只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头一脸的汗了,两位皇后也就罢了,他没资格去管去问,要是宁嫔在这上面栽个跟头,他只怕也要吃挂落了。
想着,他连滚带爬地跟了上去,跪在了门口。
结果就听里面忽然一声女人的惊叫,然后就看见皇上踱步退了出来,跟被人变了戏法似地,挂上了一抹笑。
而皇上此刻脑海里,全都是刚进去的时候,看到她光裸着大半个光洁的脊背,然后双手半托半遮掩,侧身对着屏风的那个姿态。
然后是她回身看向他一边尖叫,一边又狠又恨地朝屏风扔了件衣裳的样子。
第六十章 打卡第六十天
攸宁重新穿好了衣服, 让人把孩子抱过去给皇上看了片刻,没想到他直接就抱着了,动作无比熟练。
旁边奶娘很识趣地退到了门外, 也不敢管皇上直接抱着孩子走去了屏风后面。
——虽说规矩如此, 讲究些的人家里女子坐月子,男人都不进门只隔着门说话才是常态, 但上头主子做事,还轮不着她来提醒。
于是门口也没人敢壮着胆子上去提醒了。
等到屋里就剩下两个人和一个娃的时候,攸宁才轻轻瞪了这人一眼。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回来不提前说也就罢了,居然到了门口也不叫人说一声, 天知道她刚转头发现门口站个人有多惊悚。
要是能一眼看出是皇上来还好,问题是他出去一趟不知道怎么就晒黑了, 皮肤这下真成了古铜色,看着倒不丑, 还瘦了不少,不过不像是病了一场,问就是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这是有段时间没见才能发现的,像是去年去南苑那会儿, 她就不觉得有什么变化。
皇上看她也是觉得有变化的,不过从他看自己的眼神,以及目光频频流连的地方,她就能意识到不是什么‘正经’变化。
宝贝似地把八阿哥翻来覆去看了会儿, 皇上交代两句就走人了。
攸宁后面叫人问话,才知道皇上是刚刚回宫,然后直接就来了启祥宫,在前殿洗了澡换了身衣服就赶过来了。
她低头戳了戳八阿哥正在鼓着吐泡泡的小脸, 心道这下她倒是不用怀疑皇上的父爱了,八阿哥还是赶了个好时候的。
贵妃宫里,刚得了圣驾要过来的消息,于是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
贵妃吩咐着人去准备热水,又让人取出皇上这一季刚做好的衣裳备着,然后自己去门口迎驾。
和皇上打了个照面,她看着皇上身上的衣服就微怔了一下,顿时明白了他是从别的宫里过来的。
如果是直接回的乾清宫,那要么就是叫她过去,要么就会留足了时间让人准备,而不是这么匆忙。
她在脑子里把留在宫里的嫔妃过了一遍,再想起先前送信的事儿,心里就明白了几分。
再一听皇上叮嘱她的,话里话外都离不了几个孩子,也不知道皇上这一趟特意回来是不是为了八阿哥?
皇上对孩子的偏爱和对嫔妃的偏爱是不大一样的。
对着嫔妃,他喜欢谁就是给谁提位份,提待遇,时时去见这个人,再就是施恩给她家里,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宫里如今有名有姓的嫔妃都有过。
对着孩子就不是这样了,这么多孩子他肯定是都喜欢的,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手心里的肉总是比手背上的厚了几分。
在这上面,年长的阿哥到底更有优势些。
第六十一章 打卡第六十一天
八阿哥满月办得并不大, 这会儿大部分王公大臣都跟着皇上在南苑,劳动一趟就显得太大费周章了,因此只有留在京里的一些宗室和命妇们, 还有留在宫中的太后和嫔妃们到场。
热闹了一日方才散去, 人太多,她也没认下几个。
攸宁兴致勃勃翻看着各府送来的礼单, 放在以前这么一长列的东西,她看了一准眼晕咂舌,不过现在她库房里收着不少好东西,看惯了心里有数以后,她反而能从这么长的单子里看出来些东西。
只要能把这些名贵的金玉瓷器书画等等, 看成以前家里年节时候收到的水果糕点牛奶酒品之类的,就能以平常心待之了。
大部分人送的贺礼都差不多, 千篇一律都是如意金锁银锁项圈长命锁等等,也有用心些的还附带了小孩的衣裳什么的。
庄王府送来的礼既厚又用心, 还送了许多弓箭匕首之类的,瑚家也是一样,金锁这些东西都是很有分量的,除此外还有一些小孩子的玩具, 一件百家衣......
此外就是她有过来往的一些内三旗的人家,她们的礼是提前送到的。
正式来的客人里面也有佟家的,攸宁一开始知道时还觉得稀奇,后面听来的佟夫人说八阿哥时离不了皇上, 就明白她可能是觉得自己是皇上那边的人。
不过礼物倒是挺丰厚的,他家单拿出来一个金锁能有八阿哥两个拳头那么大,握着沉甸甸的,幸亏没给孩子戴上, 她都怕压着了他。
然后,还来了赫舍里氏的人,钮祜禄氏的人,都是前头那两位皇后家的,旁边还带着两位姑娘。
和安避着人跟她说,这两位大概就是这两家想送进宫来的姑娘了。
按着贵妃的旧例,今年也是时候往宫里迎新人了。
只不过到了这会儿皇上那边还没吩咐,这两家估计是等急了,索性趁着这个时机能把人带进来,也是想从太后这里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