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裴父还维护大儿子的尊严呢,没说以前有打压偷学的过节,毕竟小鹤年说自己以前忘记现在突然想起来,是一下子开窍了,也没说大伯打压他。
可这话还是直接给裴端、吴秀娥和裴成业一起得罪了。
咋,我们自己有儿子呢,稀罕他孝顺?
你的意思他裴鹤年就一定比我们儿子有出息呗?
你咋那么戳人心口窝呢?
还让我照顾他?我不拒绝他入学就是给你面子了。
裴端脸色阴沉,“咋,二郎盖了房子还有钱进学呢?爹知道一年束脩要多少吗?”
裴父理直气壮道:“你是他亲大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大伯,你要帮衬他。”
裴端从来没发现自己爹竟然如此胡搅蛮缠,都分家了,还让他照顾侄子?给侄子出束脩?
一年三两银子!他凭啥出!
裴父也不说家里以前给你出,你现在就应该给侄子出,那样是打架。
他道:“阿年那么聪明,肯定有出息,你现在借他,让他以后双份还你,你也不吃亏。你是他大伯,总不能逼着他去别人家借束脩吧?人家倒是愿意借,可人家怎么看你这个大伯?会不会说你没人情味儿?这对你不好。爹是为你好。”
裴端竟然被说动了。
可他没钱。
不过这个难不倒他,他可以跟柳家预支。
可,他凭啥呀。
他恨死裴二郎和裴鹤年了!
这时候裴成业也从西间出来,目光阴沉地盯着裴父,“爷爷,你为什么如此偏心?”
裴父:“成业,爷爷不是偏心,是阿年现在开窍了,读书肯定有出息,以后你们兄弟……”
“我才不要!”裴成业怒目而视,“我才不要和他兄弟守望相助!”
这个兄弟要来抢他的束脩、抢他的学堂,他才不要和他做兄弟!
裴端没说行,也没一口回绝,他想给裴二郎两口子希望,然后在他们被聚文学堂拒绝以后他再暗中操作让柳家拒绝裴鹤年入学。
给他们狠狠一击。
就跟裴二郎隐忍多年毫不留情伏击他这个大哥一样。
柳家有的是理由拒绝裴鹤年,就冲着你爹娘大显摆教所有人点豆腐这点就够了。
柳大爷可不是什么菩萨。
第二日裴母还是习惯早起,虽然现在不和人换豆腐了,但是她还要磨小米高粱豆面什么的,另外还要给剩下的稻子谷子高粱脱粒。
早起就感觉一天长出很多时间,能做更多活儿,所以她一点功夫都舍不得耽误。
沈宁起来翻了翻自己的衣柜,却也没找到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全都带补丁。
算了,那谢掌柜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啥人,萧先生也知道自己家情况,不会笑话她的。
她这两天没洗头,虽然没味儿但是乡下风沙大,肯定有土,所以她把头发好好通了通,绾起发髻又包上一块浅色的头巾。
其实就是自己家用野草染的麻布,包着头保暖也挡灰。
这年代人捞不着吃大鱼大肉,身上也没什么油灰,所以三天不洗头真的没什么。
裴母也给小鹤年梳洗得板板正正,给他换上干净合身的衣服,没带补丁。
为了给学堂留个好印象,裴母没给小鹤年梳俩揪揪,而是改成大人那样梳一个头顶发髻,缠紧了插上一根硬实的枣木簪子。
裴长青一直想给家里人做几支木簪子,可惜太忙没时间。
这簪子是裴母的陪嫁,拿来给小鹤年用。
早饭蒸了鹅蛋羹,如今裴母跟沈宁学的打蛋液就用粗眼麻布过滤,所以出来的鹅蛋羹细腻嫩滑Q弹,比鸡蛋羹还好吃。
小珍珠用木勺子舀着鹅蛋跟小鹤年碰一碰,“祝你鹅蛋成功!”
小鹤年嘴角抽了抽,“好。”
沈宁对裴长青道:“四书五经,你想先背哪一本?”
他们虽然不会写,但是基本都认识,可以让裴长青背起来了。
裴长青虽然现在满脑子都是盖房子,却也没拒绝,有些责任就得他担起来,逃避害怕是没用的。
不就是背书么?
要想避免阿年和珍珠七老八十还带着儿孙们逃荒躲避战乱的惨状,就得他从现在开始背书!
他想了想,“论语吧。论语比较有意思。”
沈宁小声道:“论语挺好,好像只有一万五六千字。”
现在是竖版毛笔字,一万五六千字,就算没有释义至少也得上下两册,甚至三册四册,若是有释义那就没法说了,可能十几二十几册。
想想一本书人家卖上一两半到二两银子,这一套书怕不是……
沈宁刹住吓死人的念头,这些古代书商是真黑啊。
没有点家底的,买书也能买破产。
所以她只买原文,不买释义。
释义就让裴长青有空去书肆里看、背、抄!
等有机会,她也要写书,赚这黑心钱!
沈宁背着背篓拎着柴刀,领着小鹤年出门了。
这以后小鹤年读书了,家长肯定得接送,冬天冰天雪地的孩子得多遭罪啊?
可家里没有木板车,竟然连一辆独轮鸡公车也没。
裴端实在是可恶,他不下地就不给置办农具。
路上沈宁估计了一下小鹤年步行需要的时间,看来为了节省时间以及保存崽儿的体力,要么裴长青背着送,要么就用小车推着送,不能让他自己走。
沈宁舍不得崽儿遭罪受累。
她喜欢孩子,但是对“自己生”没有执念。
不需要自己生还是自己的崽儿那更好啊,无痛有崽儿。
所以她对阿年和珍珠并没有任何隔阂,这就是她和裴长青的崽儿,她打心眼儿里疼爱他们。
为了孩子她和裴长青会更加勤奋,也会考虑更多,把曾经的地主婆小富即安的理想升级为做官,做大官,进入统治阶层,影响国家决策的高度。
这么一想,好远大的理想,她都热血沸腾起来,步伐也铿锵有力。
小鹤年觉察出娘的异样了,牵着她的手,“娘?”
沈宁垂眸朝他笑,“阿年,累不累啊?”
小鹤年摇头,“不累。娘,我读书不想给家里添太多负担,咱们能省的钱就要省,好不好?”
沈宁笑道:“放心吧,你娘可是个省钱小能手,不会乱花的。”
小鹤年:“娘,你放心,即便我读书,以后有了弟弟、侄子,我也会教他们读书的。”
沈宁笑容微顿,该死的裴端,这是给阿年多大阴影啊。
她顿住脚步,蹲下,扶着小鹤年的肩膀,笑道:“乖乖阿年,你不要把自己和别人比,他们不配和你比,在娘和爹的眼里,你和珍珠是天底下最好看最乖最懂事的崽崽,你们是爹娘最宝贵的宝贝。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有没有别的弟弟妹妹,你们都是。”
小鹤年也笑起来,张开手臂抱住沈宁的脖子,和她贴了贴脸,“娘,我记住了。”
沈宁起身,领着小鹤年开开心心地去镇上了。
这一次他们哪里都没去,直奔聚文书肆。
进门之前,沈宁和小鹤年在外面蹭了蹭脚底板,又用柴刀拍了拍,虽然没有泥,但是也有土啊什么的。
一进门,沈宁就看到身穿长衫,正和人说笑的谢掌柜。
她笑出两个酒窝,声音清亮地打招呼,“谢掌柜,早呀,我带我们阿年来给你问好啦。”
谢掌柜正和一个抄书的书生讲事情,听见沈宁的声音立刻扭头看过来,当即迎上来,“沈娘子有礼。”
不等沈宁介绍,谢掌柜立刻热情又主动地跟小鹤年打招呼,“阿年小公子。”
若是过去,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能叫公子的,但是如今称呼泛滥,民间为了表示对读书人的尊重,哪怕没有功名也称呼他们公子、相公。
谢掌柜平时对其他书生也没这般殷勤的,可谁让人家得萧先生夸了呢?
萧先生从乡下回来就跟他夸了裴二郎夫妻和俩孩子,还特意叮嘱若是裴二郎家里来借书,只管借给他们。
萧先生甚至给裴鹤年做保,只要裴家愿意就可以进聚文学堂读书,束脩减半。
谢掌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可是萧先生啊,从京城到江南,多少名门世家、青年才俊请他做先生他都没兴趣,只把一个小少爷看入眼。
现在却对一个乡野小孩子照拂有加,怎能不让他好奇万分?
那个连块砚台都不配用的阿年小郎君,今儿算是见着本尊了。
若是其他小孩子难免要害羞胆怯,小鹤年却没有,他大大方方地跟谢掌柜行礼问好,又感谢对方的抬举以及对娘亲的照顾。
“那日我娘回家,说谢掌柜给了便宜,我们都铭记于心的。”
谢掌柜忙摆手,“哎呀,说什么外道话,没什么没什么,快,屋里请。”
他亲自给两人请到里面隔间,是谢掌柜休息处,又喊小书童给上茶。
沈宁也不害臊,“谢掌柜,我们喝不惯茶,两杯水就好,劳烦了。”
谢掌柜就让人上了蜜水。
沈宁先问书,想买一套论语原文。
谢掌柜诧异道:“小公子读书进度如此快么?”
沈宁没好意思说是给裴长青背的,便道:“买回去备着,让阿年有时间多看看,早点看早点背会嘛。”
谢掌柜又无语了,你们可别揠苗助长啊。
他启蒙时期,连个启蒙先生都没,却开始看四书五经,可不是好事儿。
读书是要和阅历结合的。
他好心劝道:“还是买带释义的吧,咱家书肆有五六版名家释义,最盛名的是萧氏释义,眼下卖得最好的是谢氏释义。”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