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宝儿和珍珠明明吃得很饱,看着宋福瑞吃得那么香甜,他俩也直咽口水。
宝儿:“爹,你没吃饭吗?”
宋福瑞笑道:“家里的饭吃腻了,你姥儿家的饭更好吃。”
宝儿猛点头,他早就发现这个秘密了,自家的饭没滋味儿,别人家的饭,哪怕禚伯伯家的饭也更好吃。
在自己家吃肉不稀罕,去别人家吃个面疙瘩也觉得香甜。
看沈宁过来,宋福瑞把煎饼果子塞进嘴里,又灌了一大口豆浆。
沈宁笑道:“你慢点吃,不着急。”
她转身对小鹤年道:“阿年,你的学生们来了。”
大丫二丫走了,可乡村扫盲班现在还有好几个主动过来的小学生呢。
林木匠和贾木匠的俩孙子,一个五岁,一个六岁,正是娇气的年纪,要说启蒙都有点小。
但是小孩子也神奇,在爹娘爷奶手里娇气得不行,到了陌生地方跟着别的哥哥姐姐玩儿,一个个又乖又懂事,争先恐后表现自己多乖,生怕哥哥姐姐嫌弃自己不带自己玩儿。
毕竟在外面他们也没人可以撒娇耍赖,爷爷也得听另外一个爷爷的呢。
所以俩小豆丁竟然也能跟着好好学拼音和数字。
另外还有村里几个小孩子,是听二蛋宣跟着来的,学了几天,已经像模像样了。
他们学得特别认真。
不知道为什么,小鹤年总觉得他们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像带着什么使命感。
他问过,却又没发现什么,也就随便了。
小孩子们嘴巴却又严实,不能说,说了该没肉吃了!
以前大人总说小孩子傻、蠢、笨、毛手毛脚什么的,只有豆腐娘子总是夸“小孩子学东西快”,“小孩子聪明机灵”,给了小孩子们很多正面评价。
小孩子们听了越发感动骄傲,甚至油然升起一种使命感——不愧是他们信的豆腐娘娘,她不认识他们,就夸他们,说他们好话!
他们一定要好好表现!做乖孩子!
二蛋说豆腐娘子家的阿年教人识字,小孩子大人都可以学,他们瞬间斗志昂扬,要把大人们比下去,以此证明豆腐娘娘说得对——小孩子就是聪明,学东西比大人快!
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比裴大柱等人快……快得多。
沈宁就背着大人夸他们,“你们好会背书啊,你们好适合学识字啊,你们简直就是为读书识字算账而生的啊,小小年纪就学得如此快,大了还了得?个个都得是大掌柜,大账房!”
年纪没上两位的孩子哪里顶得住她这嘴啊,个个被夸得醉了一样,更是打了鸡血学习。
阿年在就跟着阿年学,阿年不在就跟着二蛋学,二蛋忙就自学。
总之十以内的加减法已经不需要数手指头了。
就是这么厉害。
他们上课特别积极,反正现在天冷没有青草了,也不需要他们再去割草,知道阿年在家,当然吃过早饭就要来学习呀。
阿年领着他们去一个草棚子学习,那里有石板,还有拼音挂图。
这是昨天小少爷和他一起绘制的拼音挂图,一大一小,小的给二丫带去县里,大的放在这里每天学习。
班长珍珠和她的助手宝儿自然也要一起去上课的。
很快草棚子里就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听着和别家学堂的读书声不一样。
人家背诵什么“天地玄黄”,他们却是“2+5=7”,什么“豆,dou,腐,fu”。
宋福瑞听得新奇,“二嫂,阿年和珍珠这是干啥呢?”
沈宁笑道:“学习呢,小少爷他们研究的简便识字方法,没文化基础的乡下孩子都可以学,很方便的,宝儿已经会了,你也要学起来,别拖后腿。”
宋福瑞:“……”
啥?我给儿子拖后腿?不可能!
他当即就掏出账册,又拖过钱箱子,里面银子和铜钱叮叮当当作响,以此证明他的能耐。
就很骄傲!
沈宁和裴母就笑。
沈宁把他的账册拿过来翻了翻,越看脸越黑,这、这……
真是地铁老人看手机脸。
宋福瑞看沈宁面色凝重,不由得紧张起来,“二嫂,账目……有问题?”
这账是他和禚元杰加上旺财以及宋管事等人一起记的。
而家具炕席什么的有禚家记账呢,更不会错。
沈宁看得两眼发黑,“福瑞呀,你念过两年私塾吧?”
宋福瑞清了清嗓子,神情很是不自然,屁股也在炕席上蹭了蹭,“学得有点不大行,都忘差不多了。”
沈宁:“……”
什么不大行,是很不行吧?
瞅瞅你写这个账本子,满篇的○、△和抽象画不说,写下的字也没几个对的,全是错别字!
由此可见,宋福瑞会写的字不超过五十个!
【作者有话说】
二更送上,求订阅,有漏订的宝子可以补订一下,么么哒。
第90章 留宿 师兄,我领你参观我家
她随口抽查了几个,宋福瑞倒是都认识,也能说出谁家来,钱给没给也知道。
沈宁松口气,看来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儿,宋福瑞人家有两把刷子。
但是,还是得学识字。
她道:“你得学学拼音和算术,以后如果朝廷普及珠算,你也要学学,算账不会珠算可不行。”
这账目上基本都是整数,一天八百文几百文的,自然好算。
像他们卖豆腐产品,都是小钱,还有很多半文几文的就麻烦了。
以前宋福瑞就是个纨绔子弟,她自然不会管,可现在他帮裴长青做事儿,做得还不错,裴云也想开铺子,那就不能不管了。
不管的话,即便手上有铺子也留不住,不几天就被人弄走了。
不说别的,你要是不会算账,掌柜的、账房和伙计,就能串通给你店铺掏空。
现代开超市的,都能被员工偷鸡蛋偷什么的偷倒闭,何况你小小铺子?
宋福瑞张张嘴巴,煎饼果子的香味儿还在舌尖萦绕呢,怎么突然就说这么沉重的问题?
他又不考功名,怎么还得读书了?
沈宁看出他的心思,“考功名的人家是正统学习路数,咱们不考功名,就是学了记账算账自用,可以用简单的路数。”
拼音、九九乘法表、运算口诀、心算等,都适合他们。
这些沈宁和裴长青计划慢慢教给自己人。
不是不教给别人,新事物的产生到普及往往需要很多年的推动和适应。
就比如松江一百多年前就织棉布了,当地才有三十来年,而北方现在也没开始。
拼音这些自然也会这样。
但是自己人得用起来。
不能暴殄天物。
沈宁快速翻阅了宋福瑞的账本子,前面的很规整,字也漂亮,那是裴长青写的。
看到裴长青的字,沈宁的神情都温柔了。
宋瑞福小心翼翼道:“二嫂,我一共收了58两600多文,还给禚家结板子钱,拿回来35两300多文。这里面有火炕的结款、定金,还有炕席、家具的定金,还没给他们结算工钱,二哥说让二嫂发。”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觉得二嫂跟二舅兄挺像的,就是你看她温温柔柔和和气气,可她冷了脸的时候还挺吓人的。
刚才给他吓的心脏都哆嗦了。
裴母听着都麻了。
阿宁才分了19两,二郎这又分回来35两。
沈宁点点头,“成。福瑞,你二哥说了,不会让你白辛苦,他赚的钱刨除工钱本钱这些,会给你一成。”
不要看不起这一成,还是挺多的。
她怕宋福瑞不会算账,就说给他听。
“镇上一共三个组,一天就是2400文,他们的工钱加奖金一天是305文,你二舅兄可以拿到2095文,一成就有209文半。他一天给你这些钱呢,炕席和炕柜看着赚头不大,不过最后总账也不会少。”
宋福瑞确实一下子算不明白,听说一成,觉得可能没啥钱吧。
结果一天就有209文?
这么夸张的?
这么多钱?
他配吗?
宋管事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忙活,一个月才二两工钱!!!
这都是超多的了,因为很多人只有8-900文。
二舅兄一天就给他209文!!!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我不用语言夸你,我用钱来表扬你”!
他脑子里狂热一会儿,脸都红了,最后又冷静下来,道:“二嫂,这个钱我不能要,要不是你和二哥,我和阿云现在还憋屈呢。如今我俩都有事儿干,我爹娘对我们也不一样了,我现在一个月有三百文零用钱,我们还得了一座县城的院子。”
沈宁笑道:“你爹娘给你的是你家的,我们给你的是你劳动所得,不一样。”
劳动所得?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