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77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高氏当中人。

高氏很激动,“你们说这会不会是第一份由三个女人签订的契书呢?”

裴云也很高兴,“我觉得是。”

谭秀看着几个孩子出神,真好的孩子啊,真是让人羡慕又稀罕啊。

她想让自己儿子跟阿年几个多接触接触。

不为了接近小少爷,那孩子看起来清清冷冷的不好接触,但是阿年看着很和气,对人没架子,肯定不会排斥阿琦。

阿琦年纪小,在家里甚至会被侄子们欺负。

她朝小鹤年笑道:“阿年,我家陈琦今年和你一般大,回头我让他去村里找你玩好不好?”

小鹤年犹豫一下,“谭姨,我多半时间都在读书学习,他要是来的话,也只能跟着我读书。”

谭秀高兴道:“好,就让他跟着你读书,谭姨给你交束脩。”

小鹤年脸一下子红了,忙摆手,不用不用。

小珍珠刚要替阿年谢谢谭姨了,结果他说不用不用,她长着大嘴,憋得呀。

哎呀,她这个班长没话语权是吧?

签好契书,高氏和谭秀就先告辞。

傍晚等裴长青回来,他们简单吃了晚饭就一起去新租房那里看看,收拾一下。

张氏下午就从高氏那里得了信儿,也借了高氏的人和马车把自己和女孩子们的铺盖衣物等搬过去。

虽然那边没有炕,只有简单的木板床,可住自家租的屋子总比借住别人家要踏实自在一些。

香蒲、大丫二丫都很激动,趁着下午没事儿在租房这里一通收拾。

张氏也高兴,“阿宁,东间你们住还是给里正?”

沈宁:“东间就留给长辈吧。”

高里正来就高里正住,如果他不在,公婆来了就让他们住。

她和裴长青睡西间,孩子们可以跟着她也可以跟着大娘或者其他人,反正都比较自由。

张氏领着女孩子们睡西厢,以后再有女孩子或者妇女过来也睡这里。

裴长青领着童家和陶家几兄弟去前院看了看,那三间之前做铺子用,没有隔断显得尤其空旷。

童小枫惊讶道:“嚯,以前开客栈的?”

陶启发:“应该是做铺子的吧,用那些木架子木柜子做隔断,搬走了就空荡荡的。”

裴长青吃饭时候已经听沈宁说过了,谭秀愿意长租给他们。

沈宁也说过盘火炕以及修缮问题。

行规就是房子修缮归房东,但那是漏雨、墙塌等问题,不包括盘火炕。

没火炕的租价就是二两,人家谭秀只要一两半,她自然不好意思让人家再给出盘炕的钱。

毕竟康老板那里带火炕的屋子房费是蹭蹭上涨的,不是原来的价位。

不过谭秀表示她出青砖等材料,让裴二郎他们出工。

沈宁觉得合理。

人多的话自然睡火炕方便,三间屋子能睡二十来个男人。

睡床,除非宿舍那种高低床,一屋子塞八个人,否则睡不下那么多人。

关键做那么多木床可比盘炕贵多了。

他们不需要把三间屋子砌墙隔开,也不需要开屋顶砌烟囱,把火炕盘在北边儿,烟道从后窗底下出去,在屋后砌烟囱就成。

其他房间盘炕都照这个来就行。

不开屋顶不砌屋顶烟囱,相对简单,干活儿也快。

只要建材到位,他们早晚的几天也能干完。

建材也不用谭秀出钱,陈老爷家也预订了盘炕呢。

裴长青看向几个汉子:“陶启发,陈家那一片儿归你们小组吗?”

陶启发原本是陶海明跟陶海亮俩兄弟找来凑组的,结果他脑子更活泛,现在是组长。

他点点头,“对,不过我们现在给常老板和张老板他们盘,还轮不到陈家。”

裴长青又看向童二狗:“你们呢?”

童二狗:“我们先排了霍家还有曹二爷那边儿,后面还有几家排着。”

之前给客栈盘炕费很多功夫,毕竟人家房间多,炕就十几盘。

另外霍家家口大,房子多,需要的炕也多。

相比来说曹二爷自己住在这里,火炕就少,只有两盘。

裴长青:“你们商量一下,抽两人小组出来先给陈家盘炕,就跟陈家说看房东的面子先给他们盘,顺便让他们往这里送够数的材料来,咱们免费帮这边儿盘炕。”

不管谭秀的还是谁的,这院子是陈家的,他们免费帮忙盘炕,陈家也得感激。

送材料也是应当的。

陶童几人还不会算具体房间用料多少,但是房子多大用多少材料他们知道,毕竟盘这么多炕只要肯用脑子也能记住。

童陶几人一合计,童二狗和陶启发一组去陈家。

他们现在已经很熟练,除了开屋顶需要配合一下,砌墙盘炕的一个人都能搞定。

所以他们平时两两一组干活儿,这样更快。

裴长青之前抽走童小枫,又给他们补了俩人,一个是原本在县衙干活儿的瓦匠,另外一个是那瓦匠私下里帮裴长青找的人。

那人手艺不错,但不是匠户,不爱干县衙工程,嫌弃人家给工钱少。

裴长青这里一天四十五,他自然乐意来。

这样他们有八个人,正好四组。

童小松和童树林一人带一个县城瓦匠,做得也不慢。

裴长青很满意,笑道:“俩组长去给陈家盘炕,也是给他们面子了。”

大家就笑起来,他们觉得跟着裴二郎干活儿就是好,不只是能赚钱,还得体面呢。

裴长青一点不觉得他们这些穷庄户比那些有钱老爷差,甭管给谁家干活儿,他都觉得对方赚了,有他们这么负责的建筑工。

他们心里就特别爽,同时更要注意自己形象,去雇主家不乱说不乱看,干活儿则又快又好,必须得把裴二郎给抬的大瓦匠架子端起来,不能掉价儿。

规划好,裴长青和沈宁就先带孩子们回裴云那里。

张氏几个,童陶几兄弟就直接住下。

没有足够的简易木板床也不怕,男人们先把没人的房间木板门卸下来当床板,铺上厚厚的稻草隔凉,再铺上被褥,一群人挤着睡也没那么冷。

裴云这里,厨娘和那俩婆子很是失落,因为男人们走了她们的兼职也没了。

沈宁一家住在这里吃饭,她们可是没额外工钱的。

沈宁到底也没时间去逛街买首饰什么的,每天先去靳老板酒楼看看炒火锅底料和方便面,再跟大厨们交流一下,也学几个简单好吃的点心方子,以后给孩子们做。

她还去全福楼、常老板、张老板等几家酒楼饭馆拜访一下,也了解了解人家的风格和需求,为以后米粉的畅销做调研。

长期来说米粉肯定更适合平民餐馆儿以及快餐,和面条一样嘛,方便快捷。

她得针对性地再开发几个米粉做法以及口味儿。

什么汤粉、卤粉、炒粉的,都要开发,到时候可以和酒楼、饭馆的大厨交流印证,大家取长补短。

等高里正和陶启明几个再回到县里,沈宁就决定回村了,得赶紧回去做米粉。

张氏也出来许久,再热爱工作也会想家、想孩子,沈宁建议她回家待几天。

高里正对新院子也非常满意,里里外外参观一遍,搓着手跟沈宁笑道:“阿宁,这院子至少二两月租,谭氏给你一两半,啧啧,还是你面子大。”

沈宁笑道:“是高姐姐引荐的。”

高里正摇头:“不的,她租也得二两银。”

沈宁:“里正伯,以后你们当天发不完的货就放这里,第二日慢慢发。像好运来、八方那些货多的,让他们自己派伙计来提货。”

高里正也是这么想的,每次送货上门太累了,不如在家等着他们来提货。

过几天等蔺老板的大米来了,他们还得往村里拉米呢,所以任务也挺重的。

这么算着还得买两头骡子和两辆大车,否则等加上米粉以后,现在的车又不够用呢。

第二日高里正留在城北院儿指挥发货,沈宁和张氏带着孩子们跟裴云夫妻先回村里去。

宋福瑞把镇上的单子委托给禚元杰和宋管事,虽然王大等人靠谱,但是时间长了他也不放心,生怕有什么差错辜负了裴长青的信任。

尽管裴长青舍不得媳妇儿和孩子,可短暂的别离是为了长久的相聚,再舍不得他也能忍住。

他得在结冰之前把县衙修缮起来,还得争取盘更多火炕,赚更多钱。

“爹,你别太想我们呀,过些天我们还来看你的。”小珍珠主动替娘安排好了行程。

沈宁就笑,她捏捏裴长青的大手,小声道:“行啦,你别送了,一会儿该去县衙了。”

为了方便出发,他们昨晚上都住在宋家小院儿。

裴长青没忍住,还是搂住她用力抱了抱,“现在咱们不缺钱,你也不要太辛苦。等结冰不能盘炕,我就回家老老实实读书。”

沈宁嗯了一声,“行啦,我们走啦。”

裴长青松开她,粗糙的手指轻轻捏过她的耳垂,上面依然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戴。

他这一次给媳妇儿带回去差不多60两呢,刨除工钱自家能落下39两左右,结果她什么都没给自己买。

回头他一定要去给媳妇儿买东西。

他手指干活磨得粗糙,擦过细腻的肌肤让沈宁有点麻酥酥的。

她脸颊发热,幸亏大清早黑乎乎的别人也看不清,她上了车,让裴长青不要送。

他送了几步便停下目送他们。

于是他就看到小珍珠半截身子都恨不得探出车窗,用力朝他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