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88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裴长青笑了笑,温声道:“宋伯父,回去我问问瓦匠们,请他们挪一下时间早点去给您盘炕。我如今帮着修缮县衙呢,火炕那一摊儿都不归我管。”

宋父笑道:“那也不急,赶上冻前给我盘两个就行。”

主要是红花有身孕,怕冷,点炭盆又怕熏,对孩子不好。

宋老大探头道:“老三不是在镇上也领着一拨瓦匠吗?要不让他们上来盘。”

他也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了,若是对别人压根儿不会这样随意,可他还是没适应裴长青的变化,骨子里依然把他当成那个没什么存在的裴二郎。

他听裴长青那么说,就顺理成章按照自己的理解以为裴长青管不了镇上的瓦匠队,也管不了城里的,如今只是在县衙修缮而已。

那既然镇上的瓦匠队听老三的,不是更方便?

宋父隔着裴长青看了儿子一眼,道:“二郎把那些人留在镇上,那就是专门做镇上的活儿,哪能让他们随便来县里?”

人家裴二郎是厚道人,不会城里更赚钱就不管镇上。

那毕竟是家门口的乡邻,搞好关系对他大有好处。

自家虽然来县里开布庄,也没丢下镇上,且价格还更便宜些,不也是这个缘由么?

他暗示宋老大那些瓦匠队都是裴二郎的,老三说了不算,你别瞎打算得罪人。

宋老大听出来,面色讪讪,朝着裴长青笑了笑,“裴二郎,我们老三干得还成?没给你惹麻烦吧?”

在他的印象里,三弟不学无术,整天跟禚元杰骑马瞎溜达,还溜达回来一个村姑,不顾爹娘反对硬要结亲,丢了门当户对的大好姻缘。

裴长青喝了口茶漱漱嘴里的油腻,幽深的黑眸看向宋老大,微笑道:“宋大哥可能不了解我妹夫,福瑞很聪明也很勤奋,只不过他对爹娘孝顺,对兄长谦恭,不喜欢表现而已。以他现在的能力,别说管一群瓦匠,即便是管几个铺子也轻松的。”

宋老大:“……”

这是赤/裸/裸地威胁是吧?

幸亏他跟着来了,否则裴二郎还不定怎么忽悠他爹呢?

让爹把他手里的铺子分出来给老三管?

休想!

裴长青笑了笑,“宋家向来兄友弟恭,想必宋大哥也很欣喜福瑞的进步,很乐意拉拔他。”

宋大哥原本吃牛油火锅就有点发热,现在汗珠直接渗出来了。

裴二郎什么意思?

这是宣战?

想帮老三夺家产?

裴长青没再跟他说话,而是转身跟宋父说笑,他声音低,说得内容却有趣,逗得宋父哈哈大笑。

宋父亲切地和裴长青碰杯,“二郎呀,以后要常来家里,常走动。”

裴长青笑了笑,“咱们是实在亲戚,那是自然的。”

他还转身朝宋老大笑笑,“宋大哥想必也欢迎的。”

宋父:“老大可盼着你们来走动呢,就是我现在不管铺子,他一个人特别忙,都没空去拜访你们。”

裴长青:“哦,那么忙,一定很辛苦。”

宋老大眼皮重重一跳,他从裴长青的声音里听出了潜台词:既然他一个人忙不过来,那不如让福瑞帮他分担。

他立刻笑道:“哈哈,其实还好,忙得过来。”

裴长青也朝他微微一笑,却不说话,而后就继续和席间其他老板聊天儿了。

宋老大虽然管了好几年铺子,自诩是能干的生意人,可他跟裴长青还是差着段位的。

裴长青童年坎坷,看惯人情冷暖,自小就清楚他没资格任性,不能率性而为。

后来又读大学、学心理学、成立公司,那自然是天天和人打打交道,研究人性和心理,深谙利益在人性中的分量。

要给宋老大添点堵,那不是轻而易举?

他都不用搞外部动作,只需要攻心即可。

给对方制造一点不确定的危机意识,让对方不断地为这个未知发散思维,积累恐惧,反复内耗,这足够摧毁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

宋老大看起来没有他表面那么坚韧。

生活中很多类似的未知恐惧。

比如黄毛挑衅,来一句“你给老子等着”。

胆小鬼就会整天担惊受怕,害怕黄毛不知道哪天以何种方式出现找麻烦,一天天恨不得给自己吓死。

楼下,客人们吃得肚子溜圆,心满意足。

几个大腹便便的老板剔着牙,摸着肚子,吩咐伙计,“小二,给我预订一百个麻酱鸡蛋。”

他们也想要福气油锅和福气炸面来着,但是靳老板事先说了这两样用料昂贵,且制作费工费时,只够供应酒楼饭馆所用,不够零卖给客人的,让他们多多包涵。

那他们就要鸡蛋了。

这鸡蛋如此好吃,买回去给家里女人孩子也尝尝。

尤其家里妾室,没资格来酒楼吃饭,带回去悄悄给尝尝。

这边儿要那边儿也要,动辄就三五十个、一百个。

陈老爷更大手笔,直接要一千个!

另外几个老板也要好几百个,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不得给亲朋送份儿尝尝?

伙计赶紧汇报给掌柜的,掌柜的又告诉靳老板。

靳老板火速上楼找高里正确认,“高老板,鸡蛋你那里还有多少?都发给我吧。”

高里正吃火锅煮方便面吃得欲罢不能呢,“啊?昨儿和今天不是给你发了一千多个?”

孙老板等人都嫉妒了。

一千多个!

他们一个都没有!

这等好吃的鸡蛋,都没给他们发,高老板啊,沈老板啊,不能区别对待厚此薄彼啊。

靳老板掰着手指头给高里正算账,“那哪够呀,你看今儿来这些人,一人送一个一大坛子就出去了。他们还在下面订货,少的三五十,多的三五百上千,就今晚大几千出去了。”

“啥?”高里正吓一跳,忙摆手,“不中不中,太多了不行,没那么多货。你告诉他们,这是咸鸡蛋,不能囤货,腌久了太咸,蛋黄口感变硬就不溏心了。”

因为太咸影响口感,所以这个麻酱鸡蛋不像咸鸭蛋那么咸,保质期也就没那么长。

咸鸭蛋如果不破壳,冬天常温放俩月也不会坏,鸡蛋就不成了。

他们买那么多,要吃得到来年去?

那岂不是也好坏掉?

靳老爹笑道:“嗨,他们哪里会放那么久?拿回去几天就吃掉了。”

那些人家讲究着呢,吃咸鸭蛋只吃蛋黄,蛋清给下人吃或者喂猪,这鸡蛋八成也这样。

如果家口多,一顿饭就得几盘子蛋黄,那不得三五十个?

那些买三五百上千的,自然是送人了。

高里正:“城北院儿里还有两缸。”

那是他让陶启明运过来备着日常发货的呀,不是一下子发掉的。

县郊还有两缸,阿宁家应该还有些?

但是还没到日子吧?

得亏阿宁没闲着,一直不断地腌鸡蛋、咸鸭蛋和变蛋,这样也能分批次发货。

否则这哪赶趟儿啊?

靳老板高兴地拍拍手,“我这就让人去拉。”

孙老板几个围住高里正,“高老板,还有我们呢?”

高里正眨巴眨巴眼睛,被暖锅子熏得老脸都年轻红润几分,他犹豫一下,试探道:“诸位老板,鸡蛋是小东西,不会有人专门冲着鸡蛋进酒楼吃饭的,要不……你们就卖福气暖锅和福气面?”

他也没想到咸鸡蛋会一上市就被靳老板卖空啊。

以前他还略有点担心,那一缸缸的咸鸡蛋能好吃吗?能卖掉吗?

毕竟咸鸡蛋没有咸鸭蛋好吃,而县里咸鸭蛋卖的也就那样,没什么特别的。

谁知道这咸鸡蛋竟然如此好吃,如此受欢迎!

孙老板等人不肯,非要他也给麻酱鸡蛋。

高里正:“鸡蛋这会儿没有了,得等些天,咸鸭蛋还有,要不你们试试?”

此时有人嘟囔:“咸鸭蛋就那样,大同小异,没有这鸡蛋特别。”

曹二爷却举着一个通红流油的咸鸭蛋道:“我说诸位,这咸鸭蛋相当不错,跟高邮那边儿的不差多少,你们尝尝。”

众人:“靳老板今儿没说咸鸭蛋啊,赶紧的,快上来尝尝。”

伙计把煮好的咸蛋鸭端上来,还想拿小刀切呢,心急的一人一个已经磕起来了。

这一尝果然不错。

没见识的觉得比县里的咸鸭蛋口味好,蛋黄更有油,蛋清没那么硬,有见识的觉得和高邮咸鸭蛋差不多,顶多鸭蛋本身差点味道。

孙老板等人抢不到麻酱鸡蛋,便纷纷定了这个咸鸭蛋。

张老板:“以后我酱菜铺不自己腌咸鸭蛋,直接进沈老板的。”

确实比他的好吃。

这时候靳老板陪着陈老爷父子三人过来。

陈家父子带着掌柜、管事儿今晚也在此宴请了自己的大客户以及县衙户房典吏以及钟典吏。

户房管着钱粮税收,而上级钟主簿又总揽这个。

陈家会和每一任县衙主簿交好,不管谁当主簿都一样。

他知道钟主簿没来,特意跟靳老板要了面子,打发人给钟主簿家里送两锅暖锅以及牛羊鱼肉、蔬菜、面饼以及麻酱鸡蛋过去。

这会儿吃饱喝足,他们打算转场去茶楼或者青楼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