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01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太震惊了!

这是什么……简陋学堂。

可是好有意思!

这里面的学生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孩子,有穷人有富人。

哟,那娘子长得怪俊的,还有俩小娘子也很俊,哦,不是俩小娘子,还有一个是男孩子。

学习班的孩子们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他们立刻就觉察有人在外面参观,所以坐得越发板正,声音越发洪亮。

不只是老生,新生也有样学样,甚至陈琦都越来越向他们靠拢。

陈玉箫虽然还腼腆害羞,但是周围的孩子们都不害臊,都扯着嗓子大声朗诵,她害羞得完全没必要,所以也敢于出声诵读,两只手也不知不觉地放到后面去,意识到的时候又满脸通红,赶紧收回来抱着胸脯。

水嬷嬷:“大妹子,他们学的是什么?”

裴母笑道:“我也不是很懂呢,就是拼音识字数字算术啥的,珍珠,你给两位奶奶讲讲。”

小珍珠就简单明了地给两人介绍一下。

她虽然表面不爱学习、读书,可她学得又快,而且很会抓重点。

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还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水嬷嬷和宫嬷嬷对视一眼,这是什么?

她俩进宫之前自然不识字,这么多年过去,自然也学会日常用字,毕竟她们还得给陛下写信呢。

据她们所知,不管宫里还是翰林院还是哪里,也没这样学识字吧?

真是闻所未闻呐!

裴母笑道:“俺们乡下孩子也不能跟人家一样拜师读书,正好阿年识字就免费教他们,学会识字算账就能帮作坊干活儿了,以后也能进城当个伙计啥的。”

水嬷嬷听得好奇,“这样就能识字算账?”

裴母:“我也不太懂,孩子们说先学拼音,然后怎么……珍珠,你来给奶奶讲讲。”

小珍珠正从缝隙里偷偷瞅谁开小差呢,闻言回头笑道:“水奶奶、宫奶奶,阿恒说百闻不如一见,我讲再多也没用,你们进去试试不就知道啦?”

娘说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来家里的人,尽可能让他们学拼音数字。

里正爷、小姑父、蔺老板等人都被忽悠入坑啦。

水嬷嬷双眼一亮,她想试试。

她示意宫嬷嬷进去。

宫嬷嬷:“……”

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还学……学这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宫嬷嬷:“我给他们四个叫来学学,他们不识字的。”

不识字、单纯、憨憨、乖巧听话,这是她们选四人的标准。

她们俩精明就行啦,小太监老实憨厚就好。

小珍珠:“宝儿,你陪着宫奶奶。”

宝儿立刻小短腿勤倒腾,“宫奶奶,这边请。”

知道几人是京城来的,宝儿也瞬间进入表演状态,文绉绉且有礼貌。

小少爷正跟沈宁商量住宿问题,四个小厮每日跟阿鹏往返镇上,他和俩嬷嬷有时在裴家留宿,有时就带着阿年和珍珠去镇上。

沈宁答应了。

宝儿:“二舅母,宫奶奶让四个哥哥去学识字。”

宫奶奶立刻纠正:“他们不是哥哥,是小厮。”她又将四人的名字说了一遍。

宝儿在宋家的时候被宋母教得挺阶级分明的,来沈宁家住着就开始模糊。

因为沈宁家没有小厮丫头下人的,都是年纪比自己大就叫哥哥姐姐,小就叫弟弟妹妹。

淮安还在他们家呢,他们也叫淮安哥哥。

不过宫嬷嬷过于严肃,宝儿有点怕怕的,立刻答应。

宫嬷嬷跟沈宁表示对学习班很感兴趣,想让四个小厮在学厨艺之余也学识字。

沈宁笑道:“当然可以啊。”

宫嬷嬷看她大大方方,一点不排外,心里也舒坦,就大方道:“他们四个学厨艺和识字也用不了一天,其他时间就归沈娘子指派,随便给他们安排什么活儿干。”

沈宁心里乐了,萧先生真是好人,给自己派来四个不要钱的临时工。

她对宫嬷嬷越发热情,“您二位只管把这里当自己家,不用见外,我们家也没什么规矩,大家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好。”

宫嬷嬷深深地看了沈宁一眼,领着四个小厮去学识字。

小鹤年让他们搬俩条长凳去。

得亏虎头铁头去县里了,草棚子又扩建了两檩,否则真坐不下这些人。

不过水嬷嬷和宫嬷嬷显然进去体验一下就拉倒,不会长期上课。

珍珠照例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新同学,“你们要积极帮助他们学习进步,谁都不能欺负新同学啊。”

“珍珠班长,我们知道啦。”孩子们响亮地回答。

废话啊,进来俩打扮得跟城里人一样的老太太和四个大哥哥,他们哪里欺负得动啊。

水嬷嬷看棚子里从五六岁到十来岁的男女孩子都有,只有一个大人,还是女人,生得娇媚婉转的。

她便拉着宫嬷嬷坐在谭秀旁边,笑了笑,“老婆子也过来学学识字。”

谭秀热情道:“大姨,学识字好呀,我这两天都学会数字拼音了,正学识字呢。”

水嬷嬷看看前面的小黑板和挂图,实在是好奇,从未见过,“学会这个真的能识字?”

谭秀肯定道:“能,虎头铁头学会就去县里干活儿了呢。”

水嬷嬷虽然不明白却觉得很厉害,于是也正襟危坐,开始认真学习。

很快一帮小萝卜头中间就夹杂着一个成年女人、两个老太太,大家一起“啊哦饿”了。

二蛋做助教现在也很有经验,不会单纯领着读,还要老生展示成绩来勾引新生的兴趣。

随便在小黑板上写个字,标上拼音,甭管多生僻,只要有拼音,连宝儿都能拼出来。

二蛋把小鹤年和小少爷写的几个词汇誊抄在黑板上,标上拼音,随便指了个小孩子起来读。

蒜苗背着小手,抑扬顿挫地朗读:“饕tao餮tie。”

二蛋:“很好!”

他又看向陈琦,“陈琦,你可以试试吗?”

陈琦的脸慢慢地红了,却还是站起来,看向小黑板,“犹you豫yu。”

二蛋鼓掌表扬:“陈琦才学了六天就能轻松拼读,进步非常快。”

同学们也鼓掌,谭秀啪啪把手都拍红了。

骄傲啊!

来这里六七天,她闺女儿子肉眼可见的放松起来。

二蛋看向陈玉箫,这姐姐过于害羞,自己只是看她还没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呢,她就脸颊爆红。

他决定放过她,看向谭秀,“谭姨,你来试试。”

谭秀“蹭”站起来,响亮诵读道:“遥yao远yuan的东方有一条龙long……”

同学们也啪啪给她鼓掌,“谭姨进步也很快。”

水嬷嬷看得津津有味,宫嬷嬷原本耷拉着眼皮,这会儿也支棱起来。

怎么的,这么有用呢?

赶紧听听。

二蛋看俩嬷嬷和四个小厮都目光灼灼,显然很感兴趣,便开始从头教了。

宝儿坐在四个小厮旁边,纯粹是出于自家人的责任感来带带他们的,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四个小厮声音有些过于尖锐刺耳。

旺财也没这样啊?

金子舅舅年纪差不多,声音不但不尖锐,反而有点低沉公鸭嗓,怎么这四个尖声尖气的?

不过他也没多想,他热衷于老生带新生。

别看他小,可他口齿伶俐,思维清楚,拼音学得滚瓜烂熟,完全可以教新生的。

一堂课结束,小珍珠作为班长兼体育委员领着孩子们出去活动。

做游戏别想了,要去作坊当免费劳力,帮忙干点活儿。

收拾收拾菜叶子、搬搬白菜、收拾一下锯末子之类的。

谭秀看俩嬷嬷气质不俗,以为是蔺老板那样派来考察合作的,便在课间主动给两人释疑解惑。

课间一刻钟多点,第二节课开始。

老生们学识字、算术,新生们继续学拼音。

宫嬷嬷和水嬷嬷越学越惊奇,忍不住频频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激动。

她俩是太后宫老人儿,说是在宫里荣养,其实就是退出权势中心的闲人。

平时没人惦记也没人忌惮,活得比较轻松。

皇帝时不时会来宫里坐坐,怀念一下太后娘娘。

张公公有时候也会自己前来,跟她们随便聊聊,说点别处不好说的话,比如骂骂几个不在跟前的官员。

谁谁谁又骂他阉竖,谁谁谁又倚老卖老让皇帝为难,谁谁谁又如何的。

其中就有一件事,皇帝头疼某些县问题层出不穷,不是知县不到任,就是坐不稳,再不就是贪腐严重。

萧先生建议培养普通人的识字水平,让他们充盈底层胥吏,免得胥吏被固定家族把持,欺上瞒下。

现实是培养读书人非常费劲且昂贵,只有那些大族、大户人家才有钱供养子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