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沈宁和珍珠出来,裴长青已经巡逻一圈,大鹅们也正常。
自打吃了一顿铁锅炖大鹅,四只大鹅巡逻得越发好了。
水嬷嬷和宫嬷嬷站在西院儿,默默地看着东院儿,她们知道沈老板家救助苏婆子是真心的,不求回报,不求别人褒奖。
这样的人不沽名钓誉,才值得她们钦佩,也值得更好的前途。
因为这样的人站在更高处会帮助更多人,而不像某些人站得越高权力越大,害的人就越多越惨。
小珍珠瞅着院子里俩身影,立刻分辨出,笑道:“水嬷嬷宫嬷嬷,外面好冷,你们怎么不进屋?”
水嬷嬷笑道:“等你们呐,快进屋吧,阿年和阿恒正找二郎背书比赛呢。”
裴长青:“……”
背就背,who怕who!
京城,萧宅。
一场没脚面的大雪之后,窗外寒风呼啸,室内炉火融融。
萧先生看着对面年轻英俊的皇帝陛下,明明正当壮年,却总是透着一股有心无力之感。
他其实也能理解,一个待臣子宽厚的仁君,有时候是会这样的。
皇帝宽仁,臣子们就容易得寸进尺,做出让皇帝无奈的事情。
若是杀伐果断的君主,斥责、打骂也是常有的,可宽仁的君主多半时间都是在自我说服。
而且杀伐果断的君主也不会向臣子露出软弱的一面,他们修的是帝王之术,驭人之术,每一句话都是有目的的。
这位皇帝就宽容随性一些。
因为自己不愿步入朝堂,不站队朝堂党派,只愿意和皇帝讲书,所以皇帝对他更加不设防。
今天皇帝是来倒苦水的。
只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他终归是皇帝呀,不好太暴露自己的无奈和软弱,即便对面坐的是看似与世无争的萧先生。
最近某些偏远地区县令不能到任的情况越发严重。
本质就是天高皇帝远,皇权无法延伸到那些地方。
说实话,离开京城八百里的地方朝廷掌控力就大打折扣,超过千里就几乎难以掌控。
父皇以及之前的皇帝都喜欢从宫里往各地派厂卫特务监察地方百官,他却觉得不够妥当。
御史已算朝廷的清流,派遣他们下地方巡察,利大于弊,却依然会滋生弊端。
那些厂卫没有经过圣人言论教化,个个狡黠如狐,贪婪如狼,即便忠于皇帝又怎可能不阴奉阳违、滋扰地方?
他们自会滋生更大的腐败,甚至与地方大族互相勾结,欺上瞒下。
这是他年轻时候在文渊阁、文华阁以及六部翻阅大量卷宗得出的结论。
而历代厂卫主官,最后都不得善终,掉脑袋是好的,甚至会满门抄斩、流放,连累子孙后代。
年轻的时候他还想不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但是父皇说帝王就要强势霸道,要用眼线监视掌控他们,而给他授课的大学士们又不断讲述厂卫害政害民的实例。
在日复一日地观察中他倾向于大学士们所言。
为安百官之心,他继位便缩减厂卫人员,合并部门,褫夺大部分特权,让他们和五城兵马司去维护治安、缉捕盗贼等。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有利于百官稳定,他也少了很多麻烦事儿。
但凡多一个部门,就多数倍花费和麻烦,如果皇帝精力不济就得全权交给旁人,又会埋下更大祸根。
当然这样做也让他失去了耳目。
他需要一股更单纯的,不容易被腐蚀的力量来监控地方。
朝廷除了派监察御史,吵不出更好的办法,其他的都是各家私心,他不予采纳。
他又悄悄出宫来找萧先生聊聊。
希望萧先生这个置身事外的人能给他一些灵感。
萧先生又讲了沈娘子和裴二郎的一些事儿。
听说裴二郎已经开始读四书了,沈娘子也能识字写信算账。
皇帝有些不信,这才多少时间,裴二郎居然可以读四书?
太夸张。
皇帝合眸小憩片刻,脑子里却思绪繁杂,这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这香气与以往吃的饭菜不同,香得属实有些霸道了。
他睁开眼睛:“萧先生这是又得了什么美食?”
萧先生笑道:“豆腐娘子又出新菜,牛油福气锅和福气面,我让成阳县镖局帮忙买了一些,陛下不妨尝尝?”
皇帝微微颔首,疲惫的脸上来了一丝精神,“是要尝尝。”
很快张公公带人端着两个铜锅子和两盘面饼、两盘牛羊肉片进来,另外还有几样新鲜的小青菜、菠菜、白菜。
张公公笑道:“万岁爷,御医说晚上不宜过饱,暖锅子油腻,老奴就没准备多少肉,只备了两盘和一些鱼丸肉丸配面吃。”
皇帝日常比较清心寡欲,既不好美色,也不重口腹之欲,甚至胃口都一般。
若是大鱼大肉摆上来,他更没食欲,这样都只有少许反而还能多吃几口。
萧先生已经吃过一次,念念不忘,所以皇帝过来立刻准备上。
牛油汤底里煮上鱼丸肉丸,再涮几片牛羊肉、几棵翠绿的菜,原本没什么胃口的皇帝都不断分泌口水。
想尝尝!
一尝便胃口大开,香、麻,带着微微的辣,这种混合的霸道香气具有冲击灵魂的力量,瞬间打开了天灵盖一样,让他一边吃一边挑眉点头,“嗯,不错!”
五片薄如纸的肉片,鲜嫩多汁,香浓鲜脆,恰到好处。
翠绿的菜叶一烫即熟,清甜香滑。
面好了,捞一筷子,香气裹着白气缭绕扑鼻,浸润了干涸的胃口。
吹一口,就迫不及待地塞进口中,又烫又香,却舍不得吐出来,嘶哈两声,嚼一嚼,便适应了那口感。
虽然锅底看着油汪汪的,可捞出来的面却恰到好处,一点不油腻呢?
皇帝吃得额头微微见汗,有一种爽透了的感觉。
萧先生道:“陛下近日操劳,清减了不少,若是没有胃口,隔两日这样煮上一锅,连面带菜肉吃上一碗,也是可以补身体的。”
这锅里有香料,可以发汗祛湿,有牛油、肉、菜可以补充营养,有面,可以果腹。
皇帝吃完一碗面,忍不住又喝了半碗汤,擦擦嘴,心满意足地笑道:“好久没吃得这么畅快了。”
萧先生笑而不语,皇帝是为政务烦心罢了,若是普通百姓能吃皇宫御膳房的食物,只会说神仙过的日子。
可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皇帝也不开心呐。
萧先生就觉得幸亏自己醒悟得早,不会把早就烂掉的家族当成自己的责任,搞什么我为了家族振兴如何如何。
现在,他多舒服?
比皇帝和谢相爷轻松多了。
吃过一顿重口味火锅,皇帝身上的疲惫都一扫而空,有一种满血复活的感觉。
萧先生吃了一口解腻的腌白菜,又发散起这火锅的用处来。
含有很多香料,适合军中,适合北方严寒之地,适合南方湿寒之地。
当然,也适合北方草原民族,他们牛羊多,正可以换他们的牛羊,进而换马匹等等。
这叫以小搏大。
皇帝听得眼神越来越亮。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张公公提醒皇帝该回宫了。
一路上皇帝都在念叨张公公絮叨,每次他正心情好就催他。
回到宫里,皇帝还在念叨。
俩小太监给张公公送了两封厚厚的信件。
张公公看看信封,顿时喜上眉梢,捧着两封信疾步入内,“万岁爷,水嬷嬷宫嬷嬷来信了!”
皇帝歪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念!”
张公公念了两句,前面都是请安之语。
皇帝:“跳过去,念重点。”
张公公:“谢家小公子和裴家小公子琢磨了一种拼音,四岁小童十数日即能学会,十来岁少年数日可学会,之后自学识字。沈娘子和裴二郎便是如此学习,如今裴二郎已经背完《论语》……”
皇帝蹭地坐正了身子,“拿来!”
张公公立刻将信呈给皇帝。
皇帝先是一目十行,随即又一字一字地细看,仿佛孩童初识字一般。
他喃喃道:“竟有这等神奇识字法?这般神奇?不可思议。”
张公公扑通跪地,喜极而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祖有灵,先帝保佑,陛下的难题有办法了。”
皇帝霍然起身,“宣萧先生……不,太晚了,明儿,明儿一早就请萧先生过来商量。”
之前萧先生夸裴二郎和沈娘子能读书识字了,他还不信。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此法若能传开,大庆之幸,万民之福!
第117章 锦衣卫 羊肉饺子
第二日非大朝会时间,皇帝在乾清宫御书房召见了内阁众臣之后便让小太监请萧先生来讲书。
皇帝很喜欢听萧先生讲书,他能把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讲出新意,即便读书人烂熟的四书五经也有新东西。
不过今儿不讲书,他要和萧先生聊聊这个拼音识字大法。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