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阿恒终归是孩子,即便爹娘不疼爱他,他却依然会心生孺慕之情,想要亲近爹娘。
是否回来过年,决定权在阿恒,他可以回也可以不回,全凭他喜好。
、
、
今年冬天京城的雪格外多,刚进十一月已经下了两场大雪,纷纷扬扬扯棉絮一般泼洒。
大风大雪的,天儿就格外冷。
若是在这般寒风凛冽的冬日里还要长途跋涉,那真是让人透心凉,只想找个炉火融融的屋子,点上一锅沸腾翻滚的暖锅子,把切得透光的牛肉片、羊肉片、鱼片之类的涮进去,滚三滚就可以夹起来塞进嘴里。
滚开的肉片,直烫舌头,却又那么熨帖舒服,瞬间暖进人的心窝里。
那一刻,真是神仙都不换。
“君高升酒楼出了一种新锅子,那叫一个香透腔子!就适合这大冷天儿里吃!”
“您再煮一个福气面饼,那跟人生一样曲曲折折的面咕嘟咕嘟地煮开,您搁筷子那么一挑,那面呀就顺顺溜溜地挂在筷子上,您那么一吸溜,诶呀,那叫一个顺溜爽滑!香!吃下去,您就觉得这曲折坎坷的人生都顺顺当当了呢。”
“再来一个溏心的麻酱鸡蛋,您这风里雪里遭的罪啊,全都值当了!”
“这般好吃?那我可要尝尝,小二——给我来一个福气锅,来一盘福气面,那个麻酱鸡蛋来一盘……”
没有任何酝酿的,君高升酒楼的福气锅和福气面就横空出世了。
一经面世,火爆全城。
君高升酒楼是会宣传的,上到权贵世家,下到贩夫走卒,甭管吃的还是没吃的,全都知道福气锅和福气面。
有钱人去尝尝,没钱人讲讲这相关的故事,八卦一下有钱人的排面儿,那也是乐趣不是?
抬轿的轿夫们,都以自己今儿抬了一个去君高升大酒楼吃贵席面的老爷为荣呢。
而到酒楼吃饭的贵客,都要见见君高升的大掌柜,问问怎么就做出这么好吃的暖锅子和面?
以后的冬天,真是不怕冷了呀。
大掌柜就把老板和沈老板的故事讲一讲。
大掌柜嘛,那口才都是一等一的好,再普通的故事也能讲得跌宕起伏、声情并茂,让人听得大为感动。
要见老板蔺承君?
那不好意思,老板可忙呢,根本不在酒楼。
蔺承君确实没时间呆在酒楼,他又不是只有一家酒楼要忙活,他正忙着拜访京中故交新友。
文臣武将,全都拜访一遍,送上福气锅和福气面,再重点结交军中有权势的将领,表示愿意和朝廷、军队合作,与北边儿草原民族做互市贸易。
本国内的牛不够嘛,又不能随便杀耕牛,大户家养的肉牛长期来看也不够的,尤其还得大量取牛油呢。
而北边儿草原民族马牛羊多,不管交易他们的马牛羊还是牛油都可以。
军中将领了解草原民族的习俗,他们常年吃干肉,若是有这样好吃的香料牛油锅子,那些草原部落的贵族自然乐意。
蔺承君精准提供卖点,生意自然谈得顺利。
此时成阳县也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起初雪很小,雪粒子扑簌簌地洒下来,惹得孩子们在院子里争相捡“糖豆”吃。
动作慢的话糖豆就化啦。
后来雪越下越大,慢慢地田野、树梢、草垛、屋顶就积累了一层雪白的棉絮,如云朵般轻柔,仿佛大地扯了一片白云盖在身上。
宫嬷嬷和水嬷嬷是北方人,万事万物皆可吃饺子庆祝。
今儿下第一场雪,自然要吃饺子。
一早水嬷嬷就打发小顺子和小才子去镇上买了羊肉和猪肉,几个女人一起包胡萝卜羊肉馅儿和白菜木耳猪肉馅儿饺子。
沈宁翻翻自己的日程本,变蛋到日子了,应该可以扒出来尝尝。
像做腐乳、咸鸭蛋、麻酱鸡蛋、变蛋这种不需要大量劳力,过程又简单,只需要配方的食材,沈宁还是挺愿意做的。
为了保护这些食材,前些天趁着还没结冰的时候她让人在东院儿和地窨子中间挖了半人深的坑,把那些缸、坛子的抬进去,上面再盖上草帘子、稻草等保暖,就不会冻裂。
当地毕竟没有北方那么冷,即便下雪的日子也不像北方温度那么低,问题不大。
谭秀把大海碗递给沈宁,“阿宁,你说,我来弄。”
自打陈琦决定要走科举的路子,谭秀也跟换了个人儿似的,变得自信、振奋,人都挺拔几分。
她不能给儿子丢人!
然后她越发黏着沈宁,大有要给沈宁当助理的架势,好像是沈宁和裴长青让陈琦读书考科举似的。
沈宁也确实需要一个女性助理,要识字、体贴、细心,学堂的孩子们还太小,本来香蒲可以,但是她去县里做销售了。
现在谭秀无形中承担了这个工作,倒是减轻了沈宁不少工作。
沈宁除了公开教他们厨艺,也单独教谭秀识字、算账。
谭秀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在识字算账这上面顶多算普通资质,不过也够用的。
现代那些家族企业、夫妻店,基本都是老婆算账,很多人不见得多聪明,财务水平也很一般,但是依然够用。
谭秀按照沈宁说的挑了二十来个变蛋出来,回屋将外面的石灰麦糠壳子敲掉,再洗净擦干,摆在盘子里。
水嬷嬷和宫嬷嬷好奇地看着,“阿宁,这是鸭蛋?”
沈宁笑道:“对,用鸭蛋做的变蛋,其实麻酱鸡蛋也算变蛋的一种,只不过鸡蛋皮薄好腌,需要的时间短,变化的过程也更温柔,所以吃起来更绵软可口,而且没有石灰气。”
谭秀朝院子里玩雪的孩子们喊道:“要吃变蛋了,要不要看看什么样?”
小珍珠和宝儿先呼应,拉着陈琦跑回屋里。
小鹤年和小少爷闻言也丢了雪团,进屋看变蛋了。
今儿下雪天冷,沈宁给学习班放了假,反正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会拼音识字,这会儿在家自己对着拼音书识字也行。
之前淮安带来的拼音识字表,小鹤年给他们几个一组发一张对着学,学会以后和其他组交换继续学。
他们都没有纸笔,在地上用棍子写即可。
孩子们趴在饭桌前等着看变蛋怎么变,会变成什么样。
陈玉箫这会儿没做针线,而是和裴母几个一起包饺子。
她也忍不住凝眸细瞧,好奇得很。
沈姨真的好厉害啊,总是会做他们听都没听过的食物。
小珍珠:“娘,等等,我爹呢?我爹不来看吗?”
下大雪了,他们下去玩雪,裴长青也出去溜达溜达,放松放松脑子。
这白天黑夜的背书,让他觉得比一天天出大力气还累呢。
小棉袄有时候漏风,有时候又非常贴心,跑出去叉腰大喊,就给裴长青喊回来。
在东院儿作坊帮忙的小德子四人闻声也跑回来看看。
瞬间饭桌就围了一圈人。
裴长青去看了看东屋的情况,谭家那三间屋子有根房梁不是有问题么,他后来给灌了桐油又进行了加固,但是也不放心,所以定期去看看裂缝有没有变大。
如果变大就在下面加根承重柱,不大就继续用。
目前还没问题。
沈宁剥出第一个变蛋,众人惊呼声此起彼伏。
宝儿:“哇,二舅母,花儿,蛋上开花了!”
小珍珠又啪啪敲开一个,然后滚滚快速剥掉蛋皮,这个也有松花,但是花的形状更加好看!
“哇哦~”小珍珠也非常震惊。
小少爷和小鹤年已经开始思索原理是什么。
小少爷:“石灰的作用。”
小鹤年:“是的,麻酱鸡蛋也有石灰,为什么没有这样?”
小少爷:“因为石灰糊糊的数量少?”
小鹤年:“那为什么多就会有这个花儿?”
小少爷:“像松花。”
小鹤年:“娘,你说过也叫松花蛋对吧?”
沈宁笑起来,“对呀,可能就是因为像松花吧。哎呀,阿恒真是见多识广,我就知道叫松花蛋,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原来是因为和松花一个模样啊。”
站在她身后的裴长青垂眸看她,笑了笑,大手捞起她敲开的那枚松花蛋,一掰两瓣儿,将流淌的蛋黄递到沈宁嘴边儿,“尝尝原味儿的如何。”
初始一股刺鼻的味道飘来,很快便消散开,然后是变蛋特有的气息。
沈宁塞进嘴里尝了尝,变蛋的蛋清腌得晶莹剔透,已经透光,吃起来颇为清爽,蛋黄则有一种绵稠的独特香气。
她品了品,感觉石灰还可以再浓一点,这样蛋黄的香味儿也更浓,蛋黄也越发流淌。
不过口味淡的话就可以减少石灰量,口味比较清淡,但是香气不减,也会很好吃。
裴长青吃掉另一半,跟前世她做过的对比一下,点评道:“阿宁,很成功。”
是他喜欢吃的味道和口感。
他听小少爷和小鹤年还在那里琢磨这个松花的原理,便忍住没告诉他们。
毕竟他没有办法解释氨基酸在碱性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结晶沉淀这个原理是怎么知道的。
这涉及非常深奥的化学与生物学知识。
沈宁:“变蛋这个东西,有人不习惯这个口味,不要强求,喜欢吃呢也不要多吃,毕竟用石灰腌的,里面含有轻微毒性。”
宫嬷嬷却浑不在意,“不要紧啦,咱吃的药也有毒的,变蛋这点毒不着人的。”
她都一把年纪了,还在乎这个?
当然是美食重要!
她就特别喜欢变蛋这个味儿,真香!
裴母一开始吃不惯。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