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哎呀,说不完,根本说不完。
吸溜!
最后一起祷祝:“豆腐娘子,发大财!让我们爹娘也跟着赚钱,让我们家天天吃肉!”
像大丫二丫这些赚钱的,这会儿就腰板子笔挺。
二丫拿出用自己钱买的糖果,放在石板上拍成几块,大方地分给孩子们。
“多谢大丫二丫,祝你们发财!”
二丫:“你们都好好学识字呀,我大娘、二婶那里还需要可多人了。”
“放心吧,我们都学会拼音啦!现在我们家都是我记账!”
“哈哈,你们家又不赚工钱,记啥账?”
“我们家送选豆腐、千张、豆皮呀,可赚钱呢,我娘记性差,都靠我用拼音记呢。”
虽然豆腐娘子不会给错钱,但是自己算的结果和豆腐娘子给的一样,那感觉,甭提多带劲了!
沈宁家年夜饭有一大群人。
顾千里是除夕夜回来的,风尘仆仆。
之前在府城的时候沈宁裴长青带人回家,他还有事儿就暂时分开。
原以为得过两天才能回来,没想到事儿提早办完,他就连夜赶路,紧赶慢赶,让他赶上了年夜饭。
大家也没问他干啥去了,只热情地欢迎他。
苏婆子也没回家,她儿子们以为她离家出走死在了哪里,压根儿没找。
裴母就邀请她一起过年。
她一直帮忙烧火来着,给顾千里烧了一大锅热水,让他去洗洗。
年夜饭分了两大桌子。
几位老人家以及沈宁和珍珠阿年坐在炕上。
裴长青、顾千里、韩方还有王永冯彬、卢锦张顺四个围坐在炕前的方桌上。
四个小太监虽然嘀咕为啥陛下不派别的小太监来换他们了,可身处这样热闹又不需要勾心斗角的环境,也感受到了真情。
王永:他们对我不错,等我大权在握,定会对这家好一些的,到时候如果裴二郎考不中,我也给他弄个官儿当当,必让他家住上大宅子。
冯彬:他们对我还算不错,等我大权在握,给沈娘子弄个皇商当当,赚钱还体面。
卢锦:我要是有这样的兄嫂,当初就不用进宫了。
张顺:我要是拜豆腐娘子当干娘,她会不会打我?
满桌色香味俱全的鸡鸭鱼肉,热气腾腾,把众人的脸都熏得红扑扑的。
沈宁插上了银鎏金的簪子,戴上了裴长青送的金镶宝耳坠子,小珍珠把自己的金貔貅挂在脖子上,时不时就要摸一下,然后哈哈笑。
小鹤年的金麒麟一直揣在兜里,连同要送阿恒的那个。
他想阿恒了。
裴母把沈宁给的金戒子分给宫嬷嬷和水嬷嬷,俩老太太也没拒绝,欢喜地接过去直接戴在手上。
虽然她们有更贵的金镶宝石戒指,可这个金戒指意义非凡,更让她们珍惜。
两位嬷嬷、两位东宫大太监还有两位锦衣卫在上,卢锦和张顺识趣儿地捧着酒坛子帮忙筛酒、烫酒。
这可是霍家酿造的最好的美酒,这一小坛子要半两银钱呢。
是霍三少托高里正送的年礼。
小珍珠和小鹤年喝的是水嬷嬷给他们特意熬的山楂蜜水,酸甜可口,助消化。
水嬷嬷示意裴父:“过年了,裴兄弟说两句?”
裴父正眯着眼睛美滋滋地嗅闻美酒呢,他深深地陶醉在这幸福的新生活里,未饮先醉。
闻言老脸唰得红了。
让他讲话?
好羞耻,害臊!
他赶紧摆手,“我、我可不会,二郎,你和阿宁讲两句。”
这就到了裴长青擅长的节目了,毕竟前世作为裴总需要在各种场合讲话。
他没有说什么废话,更没自恋地吹捧自己,端着酒碗先感谢爹娘,再感谢阿宁,又感谢珍珠和阿年,后面每个人都点到,连苏婆子和四个小太监也没落下。
“分家前根本想不到会有今日,更加想不到会有京城来的贵客一起过年,这是咱们的缘分,以后不管去往哪里,都希望咱们不忘初心,心怀希望,共赴远大前途!最后,咱请阿宁说句贺词。”
沈宁也没忸怩,她端着酒杯,笑道:“咱们遥祝萧先生和阿恒新年顺遂,祝愿陛下万岁千秋,大庆朝繁荣昌盛!”
众人起身,炕上坐的诸人也跪直了身体,朗声祝愿皇帝陛下万岁千秋,大庆朝繁荣昌盛!
两位嬷嬷和四位小太监眼睛都湿润了,顾千里和韩方也是万分虔诚。
他们纷纷觉得裴二郎夫妻俩真是陛下的好子民啊,一介布衣,不曾见过陛下,竟然如此发自内心地祝愿。
嗯,要给陛下描述这一幕。
江南某山村,小太监春来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简陋的饭桌,“这边儿冬天也有翠绿的青菜吃,这霜雪打过的青菜,吃起来好甜的。我用荤油炒的,更美味了呢。”
一名长随打扮的锦衣卫捧出一坛水酒,笑道:“这是村里百姓们凑钱送我们的谢礼。”
另外一名护卫打扮的锦衣卫又端出一笸箩热气腾腾的糍粑,“这是几个大娘婶子送的。”
他们来这里以后租了一处小院子,一边种菜一边教村里半大孩子学拼音识字、数字算术法。
因为他们不收束脩,还免费拿识字表给孩子们临摹,村民都非常感激他们。
虽然江南富庶,可山村总归是贫穷的,读不起书,不识字,就不能去城里当伙计,只能卖苦力。
可卖苦力的人太多,根本轮不到他们。
现在好了小先生过来教他们用简便方法识字算账,孩子们学得好快的!
这些十几岁的少年学会识字以后,就能去城里找份伙计的活儿干啦。
只要做得好,包吃住一天二十文是有的。
“春来先生,过年好!”
“谢谢你们呐。”
“大娘婶子们,不用谢我们,还是感谢陛下和……豆腐娘子吧。”
小德子他们说拼音识字法是豆腐娘子一家琢磨出来的,其他人的姓名他们不知道,就用豆腐娘子代表吧。
“老婆子们给皇帝磕头,求老天爷保佑这么好的皇帝和豆腐娘子长命百岁呀。”
不同的地方,差不多的事情在上演。
那些小太监和锦衣卫组成的三人教学小组如星星之火落入大庆王朝各处偏远的乡村。
这些地方穷困,没有什么大户,自然也没有多少阻碍势力。
若他们试图在繁华之地招募学生,就容易被当地书生、教书先生以及大户联合抵制。
即便他们教的只是识字,并不会教读书科举的学问,即便那些穷苦的孩子不花束脩只学识字,并不会走上科举仕途,可他们依然会被排挤针对,甚至被围剿、追杀。
幸亏一个小太监配备两个锦衣卫,人少,轻车简从容易转移,而锦衣卫们总归受过专业训练,遇到危险便火速调整计划。
他们果断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尤其那些远离城市的穷山村。
教会一个村子,他们就可以转战另外村子。
此时,他们也在除夕之夜尽自己所能庆祝新年。
遥祝皇帝陛下万岁千秋,希望大庆王朝繁荣昌盛,天下太平!
正月初一本家、本村互相拜年,道一声“新年好”。
豆腐村的人闲不住,过了初三就开始催沈宁开工赚钱。
满村男女老少都摩拳擦掌,眼神期盼,沈宁自然要满足他们啦。
正月初六作坊开工,沈宁和裴长青带着小珍珠和小鹤年去县里拜年。
裴长青特意去县衙拜访了曾大人、陆裕以及众位书吏。
陆裕告诉裴长青,钟典吏已经缉拿归案,钟主簿被连累不能再当主簿了,只能做普通书吏。
曾大人现在对裴长青越发亲切,不但留他吃饭,又送他一套自己注解的《大学》,还指点了他学问。
正月底。
这日裴长青正和小鹤年、陈琦比赛背书,沈宁和小珍珠当裁判。
正背书呢,外面隐约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很快有快马疾驰而来。
“阿宁、二郎,快去看看那些人是不是来找你们的?”大伯娘小跑着过来通知。
沈宁和裴长青等人赶紧出门去看,就见陆典史骑快马疾驰而来。
到了跟前,陆典史利索地翻身下马。
过个年,人家大吃大喝都胖了,他居然瘦了不少!
神情却是十分愉悦的,他哈哈笑着:“二郎、弟妹,快,预备香案,圣旨到!”
沈宁和裴长青都惊呆了,圣、圣旨到?
他们干什么了就圣旨到?
出门来查看的王永和冯彬看到,也激动得直攒拳头,喃喃道:“陛下终于……终于要把他们召回殿下身边了吗?”
他们是懂这个的,立刻回去找水嬷嬷和宫嬷嬷,让他们准备香案、红布等等。
裴母都没听明白,“什么剩纸?为啥还上香?”
水嬷嬷笑道:“恭喜大妹子,是皇帝陛下知道二郎和阿宁,给他们颁发圣旨呢。有了这圣旨,以后咱家就改换门庭啦,再也没有那不开眼的敢来敲诈勒索啦!”
“啊?”裴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以后被一股巨大的喜悦击中,这种感觉过于强烈,让她眼前直接一黑。
旁边宫嬷嬷预备着呢,立刻扶住裴母,掐人中。
裴母:“哎哟娘哎,列祖列宗,这是哪个坟头冒青烟儿了啊?他爷,他爷……”她又喊裴父。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