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御膳表面丰盛,实际味道马马虎虎,皇帝每每看着都没胃口。
尤其去萧宅蹭饭以后,他发现光禄寺尚膳监做饭,还不如民间饭菜好吃。
再无意中听到官员吐槽光禄寺糟蹋好食材,做的饭连寻常饭馆都不如的时候他就越发没胃口了。
今天晌午他就没吃两口,这会儿想起在萧先生家吃过麻酱鸡蛋、变蛋和米粉,又听水嬷嬷说这米粉更加清爽劲道,他瞬间饿了。
水嬷嬷看出皇帝意思,“陛下若想尝尝,奴婢可以去煮一碗来,这加了绿豆和豌豆的米粉,确实比单纯米粉更爽口,清香。”
乐公公想阻止,觉得不合规矩。
张公公却抢先道:“嬷嬷去旁茶水房煮,我……”他转身对乐公公道:“乐公公,麻烦你带人去尚膳监要一些配菜来。”
皇帝:“既如此,便多煮些来,让萧先生和阿恒一起尝尝,再给皇后娘娘……送两碗去。”
他原本想说给太子也送一碗,但是想到信中说顽童需要一位严厉的家长,皇后肯定不行,那只能他做严父,便强行忍住了。
太子刚拿弹弓打了萧先生,如何能给他额外给他赐美食?
憋着。
张公公立刻领命,安排卢锦过去帮水嬷嬷煮粉,让宫嬷嬷领着张顺留下继续回答皇帝问询。
等米粉的时间皇帝又好奇孩子们给阿恒的礼物。
谢恒也没忸怩,打开箱子往外分拣礼物,当中一个檀木小盒子,里面是一个小金麒麟。
张公公笑道:“这是阿年送与小公子的,你们一人一个。”
小麒麟上配了红绳,谢恒当即便挂在颈间塞到衣领中去了。
他跟张公公致谢,继续翻礼物。
里面有两个自己装订的大本子,还有几副画轴。
谢恒让张顺帮忙展开,不由得笑起来。
皇帝凝眸瞧过去,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阿恒和阿年的画作?”
谢恒笑道:“回陛下,前面是我和阿年画的,这后面嘛,估计是珍珠和学习班的孩子们画的,然后……”他指了指背景的房屋、墙壁、树木、草垛等,这几处笔触格外流畅熟练,“这是裴叔画的”,他又指了指几个胖娃娃简笔画,“这应该是沈姨、还有宝儿娘画的”。
皇帝瞧着好玩儿,裴二郎的画风很稳,颇有宫中画匠的水平,沈氏的就有些憨态可掬,更像孩子画作
珍珠小丫头的随她娘,阿年的就随他爹,一本正经,非常严谨。
皇帝不禁想起自己抱着幼年太子画画、批奏折的场景,心向往之,可惜自打太子会玩以后就不喜欢腻在爹爹的怀里做小儿态了。
此时太子领着众小太监正在外面偷偷瞧着
他们看什么那么好笑,父皇竟然发出愉悦的笑声。
太子想看,但是不屑开口。
他朝张顺使眼色,想让张顺过来见他,把那本子和卷轴偷出来给他,结果张顺压根儿和他没默契,看都没往这边儿看。
他心里很气,这厮就是没有王永冯彬合他心意。
他想打听王永冯彬怎么没回来,又不想进去被萧先生和谢恒看轻,正待想招儿呢,就见水嬷嬷一行人端着托盘过来。
他立刻示意躲起来。
众人早就发现他了,毕竟他探头探脑,后面还跟着四个小太监,除非瞎子谁会看不见?
大家都故作不知。
乐公公和水嬷嬷将四碗米粉分别放在案几。
萧先生一碗鲜汤粉,谢恒一碗高汤粉,师生俩可以共享。
皇帝独占两碗,两个口味儿。
鲜汤是用鸡鸭、扇贝、蘑菇、云腿熬出来的清汤。
米粉沉在大碗底下,上面一边儿码着翠绿的小油菜,一边儿码着大虾仁、鱼丸、蛋饺、切开的鸽子蛋。
高汤是用猪骨牛骨熬出来的浓汤,加了酱料。
米粉上码着玉色的青瓜片、酱牛肉片、几棵翠绿的小油菜。
热气蒸腾,高汤鲜美,温度激发了食物的香味儿,清爽新鲜的配色也刺激了视觉神经,更加激发食欲。
皇帝瞬间有了胃口,抬手阻拦要尝菜的张公公,提起筷子先夹了一棵嫩绿的小油菜。
清甜、口感脆嫩,越发打开他的胃口。
因为摆盘儿关系,他便先吃上面配菜,小青菜、青瓜片、虾仁……吃掉一些配菜,才露出底下的米粉。
经过配菜的开胃以及填补肠胃,皇帝这会儿胃口很好却又没那么饥饿,很能仔细品尝米粉。
这自然是水嬷嬷如此摆盘的用心,先让皇帝吃菜、肉蛋,然后吃粉,粉的分量其实也不多,等他吃完配菜,吃两口粉也就饱了。
这是她跟沈宁学的。
皇帝品了品,连连颔首,“嗯,这米粉比以往吃的更劲道爽口,仔细尝还有一股清香。确实好吃!”
他本就不重口腹之欲,晌午那会儿御膳二十道一起摆上来,且从皇城东边儿的尚膳监拎过来起码耽搁两刻钟不止,菜肴不是变得油腻就是冷凉失了味道,他自然没胃口。
这会儿端上来几碗粉清清爽爽,菜是菜,肉是肉,粉是粉,汤也滚热鲜甜,他就觉得格外好吃。
不一会儿便吃得额头见汗。
张公公立刻拿了细棉布帕子给皇帝擦汗。
萧先生看皇帝饭量,确实比御膳进的多一些,胃口好心情便好,气色也更好。
若是能一直这般愉悦进膳,日常再多加保养,想必能更长寿一些的。
皇帝:“可给皇后送了?”
水嬷嬷:“回陛下,两样都送了。”
皇帝又吩咐道:“去问问皇后喜欢否。”
很快小太监回复皇后娘娘说甚好,吃着清爽可口,冬天煮汤粉,夏天可以拌凉粉,她喜欢得紧。
皇帝一高兴,便道:“张公公,把沈氏米粉、麻酱鸡蛋、变蛋列入内官监采买。”
内官监是负责后宫向民间采买的机构,由太监掌管,不走前朝。
众人俱是一怔,张公公立刻领命,其他人也起身叩谢皇恩。
尤其谢恒、两位嬷嬷几个卢锦张顺几个在沈宁家住过许久的,替她叩谢。
皇帝笑着摆手,让众人平身。
吃完饭萧先生提议陪皇帝出去走走,散散步,消消食儿,有助于身体健康。
皇帝身体……嗯,确实挺虚的。
之前萧先生思忖皇帝不是长寿之相并非凭空臆测,而是有根据的,先帝刚过四十便驾崩,前面几位帝王甚至不足四十。
看皇帝日常表现,只怕还不如先帝。
皇帝不纵欲、不好享乐,每日上朝、处理政务似乎就耗尽了全身力气,是以从不张罗打猎、游玩。
萧先生寻思不如趁着教导太子的机会,也给皇帝锻炼一下身体。
两人早就商量过,要想教导太子就得君臣合作,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
两人早就看到太子辍在后面,君臣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萧先生道:“陛下,臣有个计划,还望陛下准许。”
皇帝示意他讲来听听。
萧先生:“臣想成立红蓝两只小队,每队暂定9人,成员由勋贵子弟、文臣子弟、平民子弟以及内侍组成。日常一起训练,定期比试,比试内容多样。”
不限于马术、摔跤、蹴鞠、射箭、兵法、算术、策论、蒙古语以及双方对抗赛,还有出宫野外实战等等。
他还详细讲解要如何选拔队员、如何组队,如何训练、如何比赛。
很多内容都是裴长青和沈宁背靠多少年的文化传承,统合游戏、军训、夏令营、球队、综艺、知名影视剧等方方面面总结的有趣内容。
包括热血项目、角色扮演、断案侦查、坊肆集市、模拟攻防战等各种游戏,皇帝听着都大感兴趣,更别说太子。
全都是太子喜欢的!
后面的太子摩拳擦掌,已经藏不住了。
他要参加!
皇帝:“有趣!朕加入。”
萧先生为难道:“陛下加入,谁与之抗衡?不妥。”
太子已然忘记自己在偷窥,立刻冲过来,“爹爹,我来!”
父皇一队,他是太子带领另一队,不是正好?
皇帝瞅着兴奋的太子,回顾着裴二郎和沈娘子信中所言:不要单纯对他说教,要从他的兴趣入手钓他,让他主动加入,趁势与他订立规则,引导他学会与人配合,培养团队意识。
规则要简单严格,奖罚分明,不能随意更改。
等他兴趣越发浓厚,舍不得离开,不但会遵守规则,还能学会团结配合,融入团体。
顽劣的孩子如果有团队意识,会为团队考虑,能为团队让渡自己的利益,那只要团队坚定不移,就能将他引向该去的位置。
皇帝故作怀疑,“对抗赛是实打实的比赛,文武都比,且不能耍赖,不能以身份压人,太子如何能行?”
为了让太子感受到自己做父皇的威严,不会再像疼孩子那么溺爱他,皇帝决定以后严肃地叫他太子,不再叫乳名或者“吾儿、保保”之类的昵称。
严肃先从称呼做起,营造氛围,这也是信中所言。
太子立刻挺起胸膛,“爹爹,我当然行!没人比我更行了!”
他最喜欢打仗了!
他绝对可以当好队长,打赢对抗赛!
皇帝想了想,对萧先生道:“朕与太子各领一队,朕欺负小孩子胜之不武,倒是要请先生辅佐太子。”
萧先生故意冷淡道:“陛下,殿下天纵英才,何须臣指点?”
皇帝面有难色:“先生不愿意的话,那可有点难办……”
萧先生:“可以请杨大学士加入。”
太子立刻反对:“不要!”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