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87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太子见谢恒有办法,便不生气急躁了。

急躁是觉得没办法,又受了委屈,有办法就没什么好急的。

回到慈庆宫,太子问谢恒,“如何测量?你会?”

谢恒不慌不忙:“我之前在豆腐村住过,裴叔非常擅长营造。”

太子这阵子自然没少听豆腐村的事儿,一开始是被动听,后来主动偷听,再主动找借口让水嬷嬷和谢恒等人讲。

谢恒说裴叔很擅长营造,很专业,甚至……超过营缮司一些主事。

太子之前不信,觉得他吹牛,现在营缮司得罪了他,他觉得这话很对!

裴长青才应该当营缮司郎中!

让那个姓啥?他不知道,那个营缮司郎中滚蛋!

被光禄寺、营缮司冷待了以后,他现在觉得谢恒是自己人,红蓝队也是自己人,甚至豆腐村都是自己人。

谢恒看他气鼓鼓的样子,这才装作无事般道:“殿下何须生气?你捉弄杨学士的时候杨学士必然也是如此气恼没面子的。而杨学士在翰林院是很有身份地位的,六部各司不少人又和他们有来往,自然会为其不平。”

被谢恒这么一说,太子顿时一囧,脸慢慢红了。

他讪讪道:“我、我就是跟先生开个玩笑。”

谢恒似笑非笑地看他,“殿下,营缮司是真忙,海量的文书,他们只有四个主事,十来个书吏,根本忙不过来,是以殿下可以生气,却不能迁怒,更不能报复。”

太子摸了摸鼻子,“谁、谁报复了?我、孤才没有想报复!孤才没那么小心眼!”

他捉弄杨学士是觉得好玩,捉弄营缮司干啥?他们又不好玩。

用过午膳,谢恒便让卢锦、张顺、小德子四人分别在慈庆宫和乾清宫测量尺寸。

这几个人在沈宁家待过,学了拼音以及数字算术法,也跟裴长青熟悉,平时也要在作坊帮忙,还会给木匠们帮忙,东院儿那三间屋子盘炕他们有人也参与了。

总之他们比其他小太监机灵懂得多。

这一次谢恒没和太子分队竞争,而是合作,“测量工作非常重要,不能马虎,也不能为了比赛贪快,所以咱们一起,互相查漏补缺。”

太子没拒绝,“成。”

他让小全子和小才子去拿营造尺等工具来,一起跟着谢恒去测量尺寸。

现在萧先生是他主要的授课老师,没有逼着他每天正儿八经地读书学习,让他和谢恒一样集中精力组建红蓝队,自己张罗各处细节,他也非常投入。

现在谢恒说什么他第一反应不是拒绝、反对,而是配合了。

这些不是根本对立,而且很多他不懂,就要听谢恒的。

慢慢地,他也有一种感觉,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

自己能学的、能做的事情也很多。

之前那些好玩的现在看起来有些幼稚、傻气、胡闹,有些丢人。

不过没人说,他也就当别人不知道,反正小太监们不敢提。

谢恒和小鹤年当初帮裴长青测量、计算过不少数据,自然也跟着裴长青学了不少专业方法。

至于灶台的式样,他早就见过普通灶、三星灶和七星灶,甚至灶台的结构也懂。

内部结构是跟裴长青学的。

如今测算起来也轻车熟路。

他们按照习俗以及安全考虑,定好了小厨房的位置,就在东廊庑下面,三间足够。

太子跟在一旁,看着谢恒吩咐人测量、报数、记录,等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以后他又开始计算。

谢恒写的是新式数字,用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竖式算法,甚至还有小数点、负数等太子没见过、不会的东西。

谢恒算出一个个数字,又让卢锦、张顺加上小德子四个一起算,验证结果。

七个人,有的结果都一样,有的不一样,只要是四比三的结果,谢恒会重新计算。

结果自然是他对。

他和阿年日常除了比赛背书,还会比赛心算,算术是很拿手的。

看他那般行云流水,那般自信从容,太子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有什么东西在心里被颠覆了,有什么东西又悄然生出来。

他和自己一样大啊。

太子凑过去,“谢恒,你这个是什么?”

谢恒:“萧先生不是给陛下建议,朝廷成立了算学司么,这些数字、运算都有教,殿下没学?”

太子抿嘴,“杨学士没教。”

脸有些红,还带着一点愠恼,如果谢恒敢笑话自己,他就翻脸。

谢恒却没有笑话,反而温声道:“很简单的,我来教你。”

太子破天荒地乖乖坐下,“好。”

第138章 皇帝的炫耀 新作物

见太子如此主动配合学习,谢恒暗暗松了口气。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在先生为了他不去北地宁愿给太子当老师的份儿上,他是绝对不会给太子做伴读的。

这会儿太子看似很好说话,可实际日常相处中霸道又跳脱,一会儿一个想法。

这些从他们筹备红蓝队的过程就能看出来。

选拔队员的时候陛下给了范围,萧先生也有原则,以相貌周正、性情宽厚、好学且会玩为主。

纨绔子弟和书呆子首先排除。

太子自然想选那些会玩的、与他臭味相投的。

而这些是皇帝和萧先生首先排除的,因为太子和这种孩子在一起,不但不会往皇帝想要的方向改好,反而会变得更坏。

为了人选,谢恒和太子就吵过好几场,期间还进行了几场比试,背书、写字、算术,谢恒稳胜,太子瞅着谢恒文静细瘦,又提出摔跤。

可他忘了谢恒从前在家也有跋扈、小霸王等恶名,即便是被人恶意传播,说明他也不是表面那么文弱。

更何况在乡下那些日子谢恒和小鹤年一样没少被小珍珠摔打。

谢恒因为自认是“兄长”,所以下意识护着小鹤年和小珍珠,在小鹤年拒绝被小珍珠摔的时候他反而会纵容小珍珠,答应陪练。

被小珍珠摔多了,他也很会摔跤。

所以太子也输给谢恒。

文上面输给谢恒,太子还不服气,武上面输给谢恒,太子倒是服气的。

因此选人的时候参考了谢恒很多意见,不过谢恒也没独断,也体谅了太子,红队选了两个他喜欢的勋贵子弟。

至于制服,那也是吵过的。

依着太子的意思,那制服就是奇装异服,出去能让人当成跳大神的,还得带上各种夸张高调的配饰,恨不得像野人国的祭祀。

谢恒就领着太子去尚膳监参观了大公鸡,问他“殿下愿意把大公鸡顶在头上吗?”

若是愿意,可以。

太子考虑一下,放弃了,也听了谢恒的。

只有小厨房他们没吵架,意见一致,太子提议在东庑廊谢恒痛快答应。

这……也没什么好吵的,因为太子也不懂,也没什么审美,他只是对吃什么有点要求而已。

接下来几天谢恒领着太子等人设计乾清宫和慈庆宫的小厨房,测量各项数据,估算用料等等。

顺便他就教太子数字以及算术的相关知识,尤其运算规则、简便方法、心算等。

太子之前对算术所学不多,也就够日常所用,比如数数自己的零花钱、加加减减什么的。

数目大或者乘除完全没涉及。

当然,这些知识也不是一天学会的,谢恒也不会一下子教给他,每次教一点,出一个生活算术题勾着太子,让太子迫不及待想学后面的。

谢恒却又不急着教,只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反而勾得太子抓耳挠腮,知道卢锦张顺小德子几个也会,晚上就偷偷上小课。

第二日早早地去找谢恒洗漱,先一副不过尔尔的神情把昨日的题目给解了。

谢恒自己就是孩子,也有孩子的心性,加之在乡下和小珍珠、小鹤年等孩子处久了,非常了解孩子的一些小把戏。

太子不管多尊贵,他也是个孩子。

他岂能不知道太子的心思?所以他非常配合地露出微微的、不经意的惊讶,似乎平时不信太子会如此勤奋好学、如此聪慧,结果太子竟然做对了。

那种不经意的惊讶,最能取悦太子,让他一整天都乐颠颠的。

等谢恒讲新知识,他又一副孤很擅算术的样子,觉得学学很简单,毛毛雨啦。

谢恒故作不知他晚上用功,会很真诚地夸他,“殿下颇有算术天分,不但学习快,而且细心认真,做题准确,若是能往深里钻研,必有不俗的成就”。

在乡下裴叔和沈姨曾经说过孩子要学数学,学好数学,可以锻炼缜密的逻辑思维。

虽然他对逻辑、思维这种说法有些陌生,但是这和萧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萧先生时常说当今科举取士弊端越来越大,士人只知钻研八股文,对天文地理算术等荒废已久,不是一个朝廷的长久之道。

谢恒也认可这个道理。

现在太子愿意学数学,谢恒觉得挺好,一个皇帝自然得有缜密的逻辑,而不是跳脱地想一出是一出,那会害死人的。

当然他教太子的这些内容也是和萧先生精心安排的。

太子不知道,太子很骄傲!

走路都格外昂首挺胸,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话都多了两篓子,再不是杨学士或者哪位翰林侍讲告状,他要想办法糊弄母后,而是得意洋洋地讲:“母后,我学了新式数字算术法,母后可要听听?”

不等皇后表示有兴趣,他就滔滔不绝一通讲,讲完还意犹未尽,“母后,你宫里的账本看着繁冗复杂,太过累眼,儿臣给您改改吧,以后都用这个数字记账法,一目了然。”

皇后岂有不应之理?

于是坤宁宫的账目就按照太子所言改成新式数字法,至于竖式以及那些运算法则他还没学全,等会了再来教母后和姑姑们。

他慈庆宫的账目自然也要用数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