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窗户上挂了一层草帘子,却也挡不住争相涌入的亮光。
外面传来家人干活儿的动静,却没人大声说话,怕吵着她。
沈宁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哎呀,美滴很~
这时候草帘子被人掀开,探出两颗圆溜溜的脑袋,头发依然枯黄却梳着齐整的小揪揪。
小珍珠和小鹤年见沈宁醒了,露出大大的笑脸和整齐的小米牙。
“娘,你醒啦?”
沈宁略有点不好意思,清了清嗓子,“搬家怪累的,你们怎么不多睡会儿?”
小珍珠:“我昨儿大肉馅饼儿吃多了,又喝了好些个大酱肉汤,做梦找茅房,咋也找不到,都给我急哭了,刚要尿裤子一下子醒了。”
小鹤年:“幸亏醒了,差点给我淹了。”
沈宁笑着穿衣下地,她也憋得很呢。
小珍珠和小鹤年麻溜地帮娘打水洗脸,还递上柳枝给娘刷牙。
这是沈宁和裴长青的办法,把柳条咬开蹭蹭,柳树汁液也能杀菌消炎、清新口气。
沈宁笑道:“你们玩儿去吧,娘自己可以的。”
小珍珠:“爹说娘好咱家好,让我们都照顾好娘。”
小鹤年:“娘,我帮你摆饭。”
沈宁咯咯笑起来,把俩崽儿搂过来挨个亲亲,还故意亲小鹤年的脸蛋,让他露出一边想躲一边又想被娘亲的纠结模样,最后认命地让她亲。
早饭是粘稠的小米饭,就着大伯娘送的豆面团子。
沈宁赶紧吃完,又漱漱口去旁边找裴长青。
他正拄着棍儿45°望天儿呢。
沈宁笑道:“少年,为何如此忧郁?”
裴长青朝她伸手,揽住她的细腰,“早上我驮着小珍珠上去看了看,房梁有几处蛀洞,深处很难清理,这房梁估计还能支撑个一年。咱不能住到那时候,顶多半年得搬家。”
沈宁:“你就忧伤了?”
裴长青笑着捏她腰上的痒痒肉,“我在想给你盖个什么样的院子,至少得有火炕或者地炕才行。”
【作者有话说】
后面还有更,求订阅,本章继续留言发红包呀。
第27章 割谷忙 第二更
前世沈宁在城里住久了就怀念小时候跟着奶住的农家小院儿,整天说要去乡下买个院子。
后来裴长青就在郊区给她改造了一套农家小院儿,结果她住了两次发现还是家里大平层更舒服。
农家小院儿怎么收拾住着也不够舒服,潮湿蚊虫也多,做全屋恒温的话又失去了农家小院儿的味道,后来那处院子就成了她工作室的拍摄地。
现在穿到古代,什么别墅大平层都别想,就农家小院比现代的设施也差老远。
裴长青和沈宁推断过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原主都没文化,更没有地理知识,他们的眼界只有家周围到镇上的距离。
但是他们听说过东边有海,北边有皇帝,西边过了桃源县是大运河。
两人就推断他们所处的地方不南不北,夏天会像江南一样高温、潮湿、闷热,冬天像北方一样寒冷,大雪可以没脚踝,同时还有南方的阴冷、湿冷。
可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竟然没有火炕,大家都睡床。
有钱人家屋里生炭盆裹着皮裘大衣取暖。
穷人家?
穷人家要什么取暖?
很多人家连像样的棉被、棉衣都没有,更没钱买木炭。
当地也没由大片的山,没地儿打柴,做饭只能烧地里庄稼秸秆或者附近树林子捡点树枝子,这些也不适合在房间里生火堆,都是泥草屋子呢,一个火星子蹦上去那房子还要不要了?
年轻力壮的靠一身正气熬,熬不住的就挤在稻草堆里取暖呗。
很多人没有正经被子,冬天都是睡草席子盖草被子的。
所以当地穷人大多不长寿,上了年纪都有关节炎、支气管炎什么的,纯冻的。
裴长青可不想让他媳妇儿遭这个罪。
嗯,还有便宜崽子和老子娘。
记忆里俩小崽子一到冬天就哆哆嗦嗦变鹌鹑,裴二郎不管,现在是他和阿宁的崽儿,他不能不管。
虽然,说句心里话,他内心依然不是很喜欢孩子。
但是阿宁喜欢他们,爱屋及乌,他也会……努力喜欢他们的。
这可能就是雄性的天性吧,不会喜欢其他雄性的崽子,更何况他连自己的也不会喜欢。
想到这里,他还心虚地看了一眼沈宁,怕她看出自己的凉薄和冷漠。
沈宁却眉眼弯弯,只有满满的开心不见半点其他。
“要不,咱先盖个土屋子住着?等有钱了再盖砖瓦房呗。”
裴长青:“其实土屋子一点不比砖瓦房省事,而且土屋子地基墙壁都不稳当,刚盖好的时候冬暖夏凉,住几年就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地上渗水的。”
沈宁踮着脚尖飞快亲了他一下,笑道:“你是专业的,我相信你。”
裴长青就心神荡漾,结果媳妇儿却跑一边儿去观察地形了。
他只好拄棍儿跟上。
“这里地势不平,咱得把地基垫高夯平,让院子比外面高一两个台阶,再让房屋比院子高一两个台阶。”
否则遇到大暴雨就会雨水倒灌。
别忘了,东边还靠海呢,夏季有海洋气候,会被台风尾巴扫到的。
村里不少人家屋子地基没有抬高,平常年景还没事儿,遇到暴雨就够受的。
雨水倒灌,土坯屋子就会泡塌。
为了防止这个,他们得买一些石头打地基,要求埋入地下一米,再高出地面半米,然后再用青砖或者土坯砖砌墙。
这个要和火炕地炕搭配起来,得费心思设计一下。
他是专业的,要考虑结构、地势等等,沈宁是客户端,只考虑多大多高什么摆设。
她觉得这片宅基地挺大,他们先盖三间,有钱了在旁边再盖两间。
还能划分出前院儿后院,后面养鸡鸭猪、种菜什么的。
沈宁站在杂草乱生的宅基地上,双手叉腰,信心满满地道:“甭管多少困难,咱们都会一点点克服的!”
裴长青微笑着看她,满眼深情。
盖房子当然不是玩游戏那样一键完成,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前期的准备工作。
宅基地这里长了不少杂草,还有很多杂石,要想盖房子得先刨地,清理杂石,再拉土垫高夯平。
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得忙活不少天,单纯靠他可不行。
他得想辙儿。
沈宁今儿不在家呆着,她要去地里看看。
家里现在有十一亩地,三亩稻田七月底就要收割。
两亩春天种的谷子,这两天差不多可以割了。
另外还有几亩麦茬豆子,这个熟得晚,可以晚点收,还有两亩杂粮,豌豆、黑豆、绿豆以及高粱什么的。
靠这么几亩地也就养家糊口饿不死,想吃饱穿暖、吃好穿好都不能够,更别说盖砖瓦房、吃肉吃细粮自由了。
所以,还是要赚钱!
沈宁找了两根麻袋,又找了一把割谷穗的刀子,就是一块磨出刀刃用破布裹起来的铁片。
裴母见状就一起去。
割稻子是轻快活儿,女人就能干。
裴长青腿脚还不利索不能下地,沈宁就让他在家里看孩子收拾宅基地上的杂物。
沈宁和裴母一人装了一个豆面团子,谁饿了自己啃两口,晌午就不用回家吃饭。
谷子熟了,谷穗沉甸甸地垂在谷秸上,看得人心里很是欢喜。
沈宁左手扶着谷穗,右手运力,咔吧一下就把谷穗割下来,再丢进麻袋里。
起初很轻松,慢慢地腿也发沉,腰背、颈椎、肩周、胳膊、手腕、指头无一不酸疼。
关键还热,日头火辣辣地烤着头皮身体,她觉得皮都晒坏了。
都七月下旬了啊,有必要这么热么?
亏得昨晚上她还觉得凉飕飕呢。
沈宁心里叹气,她真的种不了地。
干农活儿太辛苦了!
后面麻袋里的谷穗越来越多,每走一步就得用力拖一步,着实累得慌。
沈宁很想说娘咱回吧,明儿再来,结果发现裴母跟不知道累一样弯腰低头一个劲儿地割谷穗。
最后沈宁实在坚持不住,停下来,“娘,麻袋满了,明儿再来吧。”
裴母:“没事,我倒在地上了,你爹估计在西边割谷子呢,你去喊他一声,让他一会儿给咱们挑回去。”
虽然他们和大儿子分家了,但是裴母和裴父都是那种儿子分家他们还是爹娘的心态,老两口依然不分大儿子小儿子的活儿都干。
沈宁也是奇怪,明明原主可以挑担子,怎么她就挑不了呢?
二十斤以内的负重她还凑活,超过三十斤她就受不了。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