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11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礼物装完车,裴长青又递给顾千里一沓子纸。

上面是他和沈宁回忆的乌龙茶、黑茶、茉莉花茶的制作方子,“顾兄,这个还请代为献给陛下。”

顾千里接过一看,惊讶道:“新的制茶方子?二郎、阿宁,这?”

裴长青笑道:“陛下不是派顾兄出海贸易么,咱们的茶叶在海外很受喜爱,这是阿宁根据红茶的制法琢磨的半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半发酵发青,后发酵茶饼乌黑。”

乌龙茶又叫青茶,像铁观音、大红袍等名茶都是青茶。

黑茶有名的像普洱茶。

绿茶全国各地都有不错的茶园,而黑茶、红茶、乌龙茶就比较讲究产地。

这个他们没有列出来,那样就太扎眼了,惹人怀疑。

单纯制茶方子还可以说自己见过炒绿茶、发酵红茶,听人说半发酵的青茶、后发酵的黑茶砖如何如何,自己想起来就写出来,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请陛下找茶商试制等等。

顾千里跟他们交往这么久,也感觉他们有不一样的本事,虽然不知道怎么会的,但是这俩人人生轨迹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对朝廷也无害,反而处处为皇帝、朝廷着想,他自然也不会非要问个明白。

这世上能人、奇人很多,有奇遇的人也不少,作为锦衣卫千户,他听说、眼见过不少,就他自己也有过鬼打墙之类的经历。

是以,他知道两人肯定有什么奇遇,但是没有生出恶意,反而愿意保护他们。

他真的非常非常期待来年这家人能给他什么惊喜。

他抱拳,将制茶方子折叠起来,妥帖地收入木匣中。

沈宁:“顾大哥,如果陛下找人试制,我建议跟蔺承君合作,他很聪明,善于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会用人,有不错的茶园。”

她约莫记得蔺大掌柜说过他们在江南的茶园。

另外蔺承君也去过岭南,那边的茶园很适合做乌龙茶和黑茶,而且离泉州港近,更方便出海。

至于利益怎么分,沈宁和裴长青没想,或者说他们赚钱的办法多,不差这一个,更想帮皇帝一把。

别看他是皇帝,要想做点事儿也是挺难的。

顾千里:“二郎、阿宁,放心吧,我会跟陛下进言的。”

他扭头四顾,“珍珠、阿年和宝儿他们呢?”

他明儿都要走了,孩子们咋一下午都不见人影儿呢?

裴长青和沈宁知道孩子们干嘛,今儿是他们蔗糖脱色实验的开盒阶段。

经过三个月的实验,今儿就要验证结果成败。

是见证奇迹,还是又一次失败呢?

裴长青和沈宁都有些好奇了。

第152章 太子的进步 白糖

关于黄泥水淋蔗糖脱色法,裴长青和沈宁把自己能回忆起的内容都写了下来,又分次启发小鹤年。

小鹤年在裴长青的指导下带着二蛋等孩子们做了三个来月的试验。

网上随处可查的陶瓦漏斗塞稻草、装蔗糖、用黄泥水淋进行脱色获得白糖的方法根本没用。

他们收集了好几种土壤,普通黄土、高岭土、黏土等,分批分次做试验,同时也调整了实验方法。

知道正确的方法做实验和不知道正确的方法一点点摸索的区别是很大的。

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就需要试验很多次,需要很长时间、精力和物力。

好在他们还是知道大体方法的,有的放矢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一时做不出,只要不放弃,半年、一年、三年,总是可以做出的。

裴长青和沈宁也没着急,更不会催促阿年,只会鼓励他,给他更多支持和启发,培养他做实验的兴趣。

就在这时候小珍珠从后院儿哒哒跑来前院儿,举着小手语气骄傲又激动,“快来看呀,阿年带着学习班做出白糖啦!”

顾千里一眼就看到小珍珠手掌心那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糖。

洁白、细腻。

不是黄色的糖,而是真正的白糖!

他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掰下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甘甜!

没有任何苦涩味儿,也没有渣滓。

裴长青和沈宁也很惊喜,三个多月,他们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大家都涌去后院儿找小鹤年他们。

小鹤年他们的制糖实验室在后院墙外的庄稼地里,搭了个草棚子,里面码放着大大小小的陶瓦糖漏,有的呈漏斗形,有的就是椭圆底的瓦罐儿。

这会儿二蛋正把两块干净的白糖片放在蒜臼里捣碎,出来真的跟盐巴一样白。

其他男孩子拿着铲子往外挖埋在地里的陶瓦糖漏,挖出来再将上层的黄泥土铲出来,露出下面白色的糖块。

小鹤年捏起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白色糖片,对着光看了看,洁白剔透,确实是目前所见最白的糖了。

应该能称之为白糖吧?

毛蛋、锁头和蒜苗几个也纷纷举着另外糖漏里的白色糖块,惊喜道:“阿年,真的是白色的!”

“原来糖可以这么白啊!”

宝儿小手麻利地掰了一块塞进嘴里,“真甜!”

小鹤年笑道:“上面沾了土,还不能直接吃的。”

顾千里率先冲过来,激动道:“阿年,真的成功了吗?”

小鹤年朝他们笑,指着笸箩里摆着的白色结晶糖块笑道:“需要再熬煮一次出去除杂质,出来就是白糖了。”

裴长青和沈宁一起过来,盯着笸箩里的白糖块,也很是惊喜。

试验如何获取白糖的过程蛮曲折的。

一开始他们以为很简单,按照步骤来即可,实验之后发现根本没那么容易。

后来他们几经试验,调整了方法,加入了草木灰、石灰水、蛋清除杂质的方法,用了好几种土分别试验,还调整了时间跨度。

这是最有希望成功的办法,如果还不行那就得继续寻找其他的办法。

没想到,竟然真的成了!

小鹤年想跟裴长青和沈宁交流这一次的得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结果就被顾千里给举了起来。

顾千里比自己儿子做出如此大的成就还骄傲,他举着小鹤年,哈哈笑道:“阿年,你真是个奇才!”

小鹤年想说都是爹娘的功劳,不过想着爹娘向来低调,不想人家知道是他们做的,只得道:“这是我们整个学习班的功劳。”

要不是二蛋他们十来个孩子天天围着他转,别说仨月,就是一年他也未必能试验成功啊。

听他如此谦虚,顾千里自然更加喜欢。

这样天才又谦虚的孩子,世上少见呀。

要是他的儿子如此优秀出色,他真的一天能夸八百遍,恨不得立刻把家业都传给他!

裴长青接收到儿子求救的眼神儿,赶紧给解围,让顾千里别那么激动,快放下阿年大家再合计合计。

顾千里高兴得已经有些找不着北,袜子手套、新款衣裤这些还好,毕竟只是穿衣打扮,新式制茶法虽然也很好但是不至于太轰动,毕竟现在大家喝的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也不乏名品,青茶和黑茶他还没喝过,还不知道未来的影响力和吸金力。

可白糖不一样!

这个程度的白糖一出现,他立刻就能想象出之后的火爆场面。

白糖呀,岭南、江南豪富们为了追求更白更纯的糖,那是真的不吝啬钱财。

从皇帝、权贵、富户,谁不想要雪白的糖?

还有海外那些富商,追逐白色的糖就和追逐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一样疯狂。

甘蔗从青黄色的汁液,熬成黄黑色的糖水,再熬成黑褐色的糖稀,继续熬成黑褐色的糖沙,最后摊平冷却成糖块。

这就是黑糖,人们叫红糖。

这一步已经流传了近八百年。

虽然红糖很甜,可人们并不满足,他们想要洁白的糖,如霜雪、如细盐。

又经过五百年的研究,终于做出了“白”糖,黄黄的白糖。

顾千里虽然不是熬糖的匠户,但是他从小读书识字,后来承袭千户的军职在皇帝跟前行走,自然知道得更多。

不管祭天地还是祭祖,皇帝都想供上雪白的糖,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这么多年,熬糖匠们一直为了获取白糖努力,但是都没能成功。

没想到在非产糖区的豆腐村却成功了!

这是祥瑞!

是上天对陛下孝心的褒奖!

他要立刻六百里加急向皇帝禀告这一大喜事!

顾千里激动得脑子里嗡嗡的,想象着要如何跟皇帝禀报,要如何避免其他权贵染指白糖生意,要如何保障裴二郎一家的利益等等。

白糖,意味着财源滚滚!

有了白糖,陛下就有钱了!

有了白糖,陛下还可以跟大臣们谈判,要求他们支持朝廷重新造船出海贸易。

不,不造船,造船太过靡费,应该直接征用……嗯,征用不行,征用会引来反抗,是合作,直接跟某些大家族合作,让他们把船租借给朝廷。

不,不是给朝廷,应该给陛下。

陛下的私人商队,盈利一部分给朝廷充盈国库,一部分入皇帝私库。

这样陛下才有足够的钱做想做的事儿!

顾千里是锦衣卫千户,是皇帝的心腹,自然对皇帝忠心耿耿。

有这等好物,他第一个想的就是皇帝以及皇帝代表势力的利益。

很自然的,裴长青沈宁一家也被他划为皇帝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