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既然王永和冯彬有了差事,裴长青也不再当他们是来学手艺的小厮了,自然要给与该有的尊重。
见裴长青对自己比从前多了两分大人间的平等敬重,王永和冯彬心里也舒服。
他们不是良善之辈,原本以太子跟前的红人自居,结果出来一趟就被“流放”,这一年可没少受白眼,心里自然也是憋着无名火儿的。
沈宁和裴长青发现他们对钦差的事儿知道得也不算多,也就不再多问,转而关心他们在桃源县的生活、赶路辛苦等。
沈宁笑道:“作坊那边正搬家呢,乱糟糟的没什么看的,你们先去洗漱吧。”
她让裴长青带两人去东院儿烧水沐浴,晚上就安顿在那边儿。
东屋三间,去年裴父带着裴大伯等人给盘了窄炕,今年夏天盖新作坊的空里裴父又和裴大伯、三叔四叔几个张罗一下,把三间屋都给盘了通铺火炕。
苏婆子睡西间,唐钜睡东间,中间待客。
若是客人多,东西间也是可以安排人的,反正一盘火炕能睡六七个人呢。
沈宁继续做饭。
今儿中秋节,谭秀三人没来,毕竟陈家也要过节的。
裴云和宋福瑞昨儿从县里回来,在这边吃了饭,顺便把宝儿带回家过节。
沈宁家也自己过节,她原本正和裴母准备晚上的饭菜呢,寻思中午先简单吃一顿晚上在做几个硬菜过节。
不过王永和冯彬两人到了,就得准备桌像样的饭菜。
又想着明儿就能见到谢恒和宫嬷嬷,沈宁也很高兴,寻思等搬完作坊让裴父下午去镇上多订几个猪蹄子。
谢恒爱吃她炖的猪蹄,明儿炖上一锅红乳猪蹄等他来吃。
没一会儿裴母带着小珍珠小鹤年回来。
知道谢恒同来,小鹤年分外高兴,脸上绽放大大的笑容,瞅着和小珍珠就很像了。
小珍珠满脸期待,“等阿恒来了,我可得跟他比比。”
小鹤年:“珍珠,师兄在宫里被太子欺负,来家里你可让让他。”
小鹤年日常担心谢恒在宫里被太子欺负,晚上睡觉都梦到好几次呢,写信也委婉地旁敲侧击过,虽然谢恒回信表示很好,自己未曾被人欺负,可他却不信,觉得师兄是报喜不报忧。
现在师兄终于要回来了,小鹤年就非常激动,小胸脯一鼓一鼓的,平日里的淡定沉稳好像都飞了。
沈宁捏了捏阿年今儿也鼓起来的脸蛋,笑道:“这样才是孩子呢,小孩子就得高高兴兴的,不要总是一副老成样子。”
裴母帮沈宁做饭,小珍珠和小鹤年主动帮忙烧火,俩锅一起做得快。
晌午吃饭时候,裴大伯几家又来给沈宁送菜。
逢年过节的这都是习惯了。
以前大家都缺,沈宁做好吃的给他们送,后来大家不缺沈宁就说不用送了,他们却不肯,仍喜欢送菜。
沈宁也就收了,自家没做特殊的也就不给他们送,做特殊的再送。
自己做的加上他们送的,也是满当当一大桌子。
裴父裴母上座,裴长青也捧了一小坛子好酒,让王永冯彬陪裴父喝两杯。
他不想总让儿子担心,所以在考上之前决定不喝酒,免得喝酒伤脑神经,影响他背书。
果然,收获了阿年欣慰的眼神儿。
吃过饭裴长青带两人去衙门工地参观一下,沈宁给裴父一块碎银子加一串钱,让他带着钱去曾家买猪蹄子,今儿若有就买几个,没有就订了明儿或者后天去拿也可以。
尽量多订几个。
镇上就这个消费力,曾家也不可能两天杀那么多猪,估计还得从别家匀几个。
价格高些无所谓,现在不差钱儿。
今儿中秋节,县里众老板前几天就打发人送了节礼来,镇上几家也都送了,肉鱼布料都有,却没有猪蹄子。
他们给沈宁送节礼,除了本家和亲朋,沈宁大部分不用回礼。
毕竟很多都是生意往来嘛,沈宁日常给他们分享食谱什么的,他们就借着节日送礼回人情。
小珍珠和小鹤年也要跟着爷爷去镇上,顺便跟谢掌柜说说阿恒要回来的事儿,再看看雕版师傅的进度。
他想早点印出来,到时候可以送给师兄和萧先生。
到了镇上他们先去曾家肉铺,这个时辰来果然没了猪蹄子。
今儿中秋这两天杀猪多,后面几天杀猪就少,猪蹄子也少,不过曾屠户明儿能给凑十二个。
裴父都订了。
订好猪蹄子,他们又去聚文书肆。
谢掌柜不在,二掌柜在。
小鹤年高兴地问他有没有收到信儿,师兄要回来了,明儿就到镇上,让他们赶紧去把院子和房间再仔细打扫一下,被褥也都晒晒熏熏。
若是去年小鹤年会亲自跑去给师兄收拾屋子的。
现在他知道不行,人家有专门伺候的人,他去收拾就是抢人活儿。
二掌柜也很高兴,“莫担心,我们掌柜住在那里,每天都让人洒扫呢,被褥也时常晾晒的,等会儿我再去叮嘱一下,这两天再收拾一下。”
小鹤年又问雕版进度如何,二掌柜请他去看。
雕版师傅是老手,雕刻多了自己也认识不少字,所以错误少进度也不慢。
小鹤年挺满意的。
看完雕版,他又去看有没有新书,不管什么类别的新书,他现在都想借去看看。
小珍珠则跑去找抄书的庄景林聊写话本。
庄景林是她和小鹤年当初在路边摆摊儿遇到的穷书生,家贫,靠寡母给人浆洗缝补赚钱供他读书,他读得委实艰难。
为了糊口他苦练书法,从去年开始来书肆抄书,既能免费看书,又能攒拜师的花费。
小鹤年跟着谢恒读书以后认出他来,受他激励,也越发要好好读书,所以在书肆跟着谢恒看了很多书,也特意买过庄景林抄的书,让他多赚些钱。
庄景林冬天为了取暖,还跟小珍珠阿鹏跑过步,就为了热身不冷,抄书手不发抖。
小珍珠跟他相熟以后央他写话本,可惜庄景林自小家贫,也没什么阅历,见识也不够,日常读的是圣贤书,要写话本就缺乏那么点想象力。
去看看市面上的话本,不是才子佳人就是香艳猎奇故事,根本不适合小孩子看。
而让他自己编小孩子爱看的故事,他一时间也想不出。
今年小珍珠正式跟唐钜拜师以后,听唐钜讲了不少干巴巴的故事,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跑来找庄景林写话本。
她讲,他执笔润色,把故事写下来。
如果谢掌柜觉得有前途,就去印,没钱途她就买走自己看。
原本她是想让阿年给写的,可惜阿年不肯浪费时间,而二蛋等人又没那个文采。
庄景林就合适。
可惜他们写了两个故事,谢掌柜觉得没钱途,没印。
小珍珠就找沈宁帮忙指点,沈宁一直忙也没空指点。
其实不是没空,她宁愿给闺女讲,却不能教庄景林写话本。
不想太打眼。
闺女听了再给庄景林讲她是不管的,如果他能写出来赚钱那也挺好。
只可惜要想写适合小孩子看的非才子佳人、非香艳猎奇童话故事对庄景林来说比写文章还难。
他没入门,还没抓到精髓。
而才子佳人、香艳猎奇故事已经泛滥,不缺他写,所以他至今也没靠写话本赚上多少钱。
小鹤年看完雕版师傅干活儿,又看完了一本薄薄的新书,又借了两本,看时间差不多就跟裴父说回家。
他去找小珍珠,就听见她和庄景林在那里嘀嘀咕咕要如何如何写文章。
庄景林是个温柔且有点迂腐的书生,对小珍珠个小女孩子也没有半点轻视,反而认真听取她的意见,点头说是。
小鹤年:“……”
小珍珠不喜欢读书。
小珍珠也不会写文章,可她喜欢指点别人写文章。
庄景林也是敢听。
小珍珠:“好啦,你先把孙悟空大闹天宫写写吧。我娘讲的可比茶楼讲的好听一百倍。”
小鹤年看过《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讲的是唐玄奘带着徒弟孙悟空取经的故事,只有不到两万字,剧情自然不丰富。
娘空的时候会给他们讲《白蛇传》、《西游记》等故事,小鹤年也觉得比书上写的好听很多。
娘讲的是白话,小珍珠转述的也是白话,但是庄景林习惯把一个生动丰富的白话故事浓缩成精炼的书面语言。
这就不够有趣儿了。
毕竟大家看话本,听故事就图个乐呵,你拽文堆词儿的,普通人哪里听得懂?
他到底小孩子,再稳重也忍不住,出口指点:“你不能用我们写文章的方式来写故事,你得用咱们说话的方式来写,越简单月越通俗才好。”
普通人谁耐烦你一个字代表一句话?
庄景林眨眨他老实的双眼,“这、这、不合规矩呀。”
作文都是有格式的,写文也都是有规矩的。
小鹤年:“庄兄,你写给普罗大众看,不是写给先生批阅的。”他指了指小珍珠:“你写复杂了,珍珠能看懂吗?爱看吗?”
珍珠猛摇头:“不爱看!就照我说的来!”
喜欢的故事她可以听人家讲无数遍,怎么听都不厌倦。
可惜人家讲的要讲烦啦,娘就不肯讲第三遍,只有奶会不厌其烦给她讲。
可是讲多了,奶会偷工减料啦,故事就缩水了。
所以还是写下来自己看看,她可以看很多很多遍也不烦。
没想到庄哥哥写出来也缩水,比奶还会偷工减料呢,故事看着都不是那个味儿了!
还是阿年会写,一下子就说中庄哥哥的问题啦。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