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从初夏那会儿他就带人不停地晒砖坯,天冷上冻以后就晒不得了,就是烧窑的时候。
烧窑除了选址挖窑、装砖坯瓦坯,还得引水,还要买足够的煤炭、木头。
他和师傅挖窑装窑,让老二去买煤炭木头那些。
镇上禚家愿意给低价煤炭和木头,从西边儿山里运出来,也省了他们的麻烦。
高里正想着以前二郎盖房子还找他托关系买砖和木头,现在人家就看二郎和阿宁的面子给便宜啦。
嘿嘿,自己看人的眼光真绝了!
知道沈宁和裴长青要去县里几天,高里正也不打扰裴长青,可不敢耽误二郎读书,有事儿他都跟沈宁和裴父、裴大伯商量的。
沈宁对高里正是很信任的,两家合作之初就把丑话都说头里了,合作的过程大家都尽力把事情做好,各司其职,有问题也都好好沟通好好解决,所以合作很愉快。
“里正伯,烧窑的事儿你看着来,需要银钱就去账上支,不要再垫付了。”
以前作坊没钱,高里正没少垫钱,现在作坊流动资金足够,沈宁就不让他垫钱了。
高里正呵呵笑:“我晓得嘞。”
他也不故意往县老爷跟前凑,并不去卖好啥的。
他清楚得很,他家靠阿宁发财呢,不是靠县老爷,他巴结县老爷那点儿不当什么,压根儿比不上跟着阿宁赚的。
沈宁也跟他说了两句以后石榴跟着她做事,让高里正盯着点,有机会就提点一下让她尽快上岗。
高里正羡慕得很,他倒是想把孙女送来跟着阿宁,可惜老大媳妇儿个目光短浅的不肯,非说“爹,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用闺女抛头露面的?在家里学做针线能上灶就好了,再过两年就该嫁人了呢,没得让人说嘴”。
他能说啥?
他就算摁头安排,大儿媳不得记恨他啊?
算了,还是培养孙子吧。
他已经打算好了,明年开始不让高进禄去柳家洼学堂了,他要让孙子跟着阿年混!
别看阿年小,就烧窑这摊子事儿,阿年都能根据砖瓦的大小,给他算出窑厂的大小。
你就说厉不厉害吧!
谭秀那么精明的女人都不给儿子请先生,就放心让儿子跟着阿年读书,他有啥不敢的?
以往他不好意思让高进禄跟着阿年,怕裴家觉得自己是不是想染指作坊。
可看阿宁和二郎对自己很亲近,根本没有那些怀疑,倒是他自己多心。
他就跟沈宁商量,“阿宁,我想让阿禄过来跟着阿年读书,你说咋样?”
沈宁:“阿禄不是已经启蒙识字吗?阿年的学习班不培养科举生员的,村里孩子就学识字算术以后当个伙计掌柜啥的,阿禄过来不是耽误了吗?”
高里正笑道:“他去柳家洼学得马马虎虎,笨咔咔的,我看二蛋他们跟着阿年学得很好,让他跟着阿年吧。也学学拼音算术啥的,再跟着阿年背背四书。”
沈宁:“就怕耽误了他读书科举。”
那田氏不得哭死?
高里正明白她言外之意,“没事儿,他也还小呢,以他的资质不到十八也不能下场,跟着阿年读两年试试,要是他比去学堂更爱读书那岂不是好?”
沈宁就不劝了,“成啊,那你跟阿年说说,看他怎么安排?”
学习班是阿年管的,沈宁只负责出资、吃食啥的,再就是使唤那帮子小学生们干活儿。
高里正高兴地去找小鹤年了。
小鹤年自然不拒绝,他恨不得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学拼音识字和算术,反正现在不用他教,老生带新生,学习更轻松。
高里正解决了一桩心事,就回家带着高进禄过来找阿年。
高进禄前几天感冒伤风来着,有点发烧,请了几天假没去学校,现下好了也没去。
高里正索性继续给他请假,在他看来柳家洼学堂就那样儿吧,启蒙还行,不,跟阿年一比启蒙也差事儿。
村里学习班都能读会算的,高进禄还跟个傻子似的呢。
高里正不能忍。
于是阿年又多了俩需要特殊关照的新生——高进禄和石榴。
高进禄有点识字基础,学得速度还行,石榴就有点慢,或者说不入门。
让她想象拼音数字的意象,帮助记忆,她总是想了就忘。
最后阿年给她支招儿,“小姑,你往自己最想要最喜欢的东西上靠,嗯,要是不好意思,可以不说出来,自己记着就行了。”
这么一指点,石榴不知道想了什么,给自己想脸红了,却也把字母和数字给记住了。
开窍以后,她学习速度就不慢。
曾知县在乡下住了几天,带着陆裕和几个差役四外村巡视一番,跟里正村老们聊聊,问问今年收成、冬小麦播种出苗情况、日子好不好过、有没有不能解决的村里矛盾等等。
也只是断了几个东家鸡跑到西家吃谷子被扣留、张家闺女原本要嫁李家结果贪图赵家彩礼高又要跟赵家结亲之类的小事儿。
并无大案,说明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曾知县心情大悦。
第165章 新铺子 冬天和羊肉是绝配
曾知县要回衙门,带着差役先行,让陆裕陪沈宁一行人慢慢走。
蔺承君已经学会制糖,几个制糖师傅也都掌握了各自的技术,他留下淮安盯着,自己带着淮平去县里再转水路去淮州府。
沈宁和裴长青也安排好家里,带着阿年、二蛋、高进禄以及石榴和俩半大少年一起坐骡车去县里。
陆裕直接领他们去西大街的铺子。
陆裕:“铺子和宅子已经收拾得利利索索,正院儿有火炕,我再让人送些新被褥和吃食来,二郎和弟妹直接入住即可。”
曾知县这是下乡前就安排好了,笃定他们肯定会答应呢。
不过想想也是,曾知县给这么低的房租,不接着那可真是不识抬举了。
夫妻俩自是一番感激。
这铺子是西大街的黄金铺子,五开间,上下两层。
第一进院落窄长,第一进和第二进中间不是墙壁,而是一排略矮的房子,做仓房、伙计宿舍用。
第二进院子很宽敞,是作坊用的,三间北屋带着两间耳房,东西都是宽敞的作坊间。
第三进院子是东家住宅,有后门和侧门,与前院有小门通着,平时上锁。
陆裕笑道:“县衙有几处铺子,大人给你们挑了个大的。”
沈宁:“原本以为是两间小铺子,我们纵然占县衙便宜也没什么,不曾想这么大,这赁屋子的价儿得提提,免得三哥到时候难做。曾大人来年高升走了,后来人说啥他也听不见,三哥却还要在县衙伺候新任县太爷呢。”
陆裕听她说得亲近,心里欢喜,“放心吧,知县大人会安排好的。”
他把曾知县的操作跟沈宁和裴长青简单一说。
曾知县会写一份文书,申明为什么低价租给沈宁。
因为曾知县觉得以沈老板的能耐,让她来县城开铺子、作坊,到时候她给县衙交的税、间接带来的税以及带来的其他好处,远远超过正常价位的房租。
他申明沈宁的能耐,制作了此前没有的素鸡、各色腐乳、变蛋、福气锅、福气面、叉烧酱、煎饼等食物,给成阳县乃至淮洲府、南直隶都带来很大的变化,他相信以沈宁的能耐还会做出其他新食物和新菜式。
给她在成阳县一个落脚点,能让成阳县一直跟上她的步伐,不至于把新产品流落到其他州府去。
这可是知县的政绩!
有这个打底,新来的知县也不会有意见的。
沈宁对着陆裕拱了拱手,笑道:“知县大人能想到这些,多亏了三哥美言,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领这个情了。”
陆裕也不问她想开什么铺子,等他喊的饭菜送过来,便一起用了晚饭。
等陆裕走后,沈宁让阿年二蛋带着石榴给众人把住处分派一下,再把陆裕送来的被褥等日用品也分派一下。
直接让石榴做是不行的,但是二蛋现在很得力。
别看着孩子小,被沈宁训练得做事很有一套。
沈宁和裴长青坐在东间炕上说话。
裴长青简单看了看,这炕是童小枫带人盘的,活儿做得不赖。
过了一会儿二蛋和石榴过来回话,表示已经把众人安顿好。
院子里之前还留了一个看门老头儿和俩后院儿洒扫的粗使婆子,都是县衙安排的。
沈宁可以留下也可以打发他们回去。
小鹤年:“娘,咱们没带人手过来,需要他们帮忙看屋子洒扫,不如先留下,回头要是觉得合用就继续雇佣。”
沈宁听他们把事情安顿得很有条理,高兴地表扬了几句,便让他们各自回去歇息。
石榴在家里做惯了娇闺女,每日里四婶都会对她嘘寒问暖,这会儿沈宁也没问她习不习惯、怎么安顿、怎么洗漱,反而让她安顿大家伙儿。
石榴心里有点委屈,只是不等表露出来见二蛋一个孩子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又不好意思了。
她跟着二蛋学到了住进新宅子不能粗心大意,得检查水缸,把水灌满。得检查所有院门、墙门、后门,门栓门锁是不是齐全,门扇是不是牢靠。还得检查墙壁有没有破损漏洞,免得有人钻狗洞之类的。
另外就是要检查火烛、灶间。
最后才是安顿住处、吃用、被褥等呢。
临睡前二蛋还叮嘱她洗脚呢。
石榴一边泡脚一边回顾,原本的委屈、忐忑一扫而空,反而有些激动。
二蛋那么个小孩子竟然有里正叔在村里安排事务的派头。
她跟着二嫂学两年,是不是也……这样有派头?
如此以后她嫁给有头脸的人家,那岂不是就能做有派头的掌家娘子?
第二日沈宁也没让做饭,还是打发二蛋领着石榴出去买早点。
结果陆裕亲自带着人拎了一堆早点过来,靳老板和麦掌柜知道沈宁和裴长青来了,也打发人来送早饭、食材,还让伙计捎信儿说估计沈宁有事儿要忙,他们不来打扰,等她忙完大家聚餐。
沈宁都一一谢了。
高进禄望着满桌子的早点,什么小笼包、蒸饺、水煎包、油饼、油条、豆浆、皮蛋瘦肉粥、炸鱼排、炸鸡柳等等,这可比他家吃的好多了。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