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裴母又舍不得,她是知道闺女铺子里那发网和袜子卖得多贵,自己家就能做,还花钱买,多不值当呢。
沈宁:“没事儿,等摆酒那天成老太太会过来,娘肯定能和她聊得来,到时候再看。”
裴母就不纠结了,又要张罗包饺子,又要叮嘱裴父别乱走,万一走丢了给孩子们添麻烦。
沈宁就请高里正带着裴父熟悉一下这周围,也长长见识。
吃过早饭,众人依然各自忙碌。
裴母有心去制糖间和肥皂间帮忙,又觉得得保密,宝珠不离自己左右总归不大好。
她就领着裴宝珠去厨房忙活。
高里正和裴父俩挨屋转转,商量着这里摆两桌哪里摆几桌的,主要是现在作坊人手充足,大家各司其职,也没有他俩老头儿什么事儿,但是他俩又勤快惯了,闲不住,不干点啥就难受。
高里正:“裴老弟,阿宁和二郎真是越来越能耐了哈,我都跟着沾光。”
裴父也很高兴,但他不是容易得意忘形的人,骨子里甚至是悲观的,容易说丧气话,比如若是过去高里正说越来越好,他可能会来一句“嗨,谁知道以后咋滴呢,就怕……”
慢慢地他也改了,不说丧气话,专门说好听的,要是不好意思说就宁愿不说。
他跟裴大伯、高里正等熟人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也很夸了儿媳妇和儿子几句。
末了又问高里正:“里正大哥,你说我是不是得学点那啥。”
高里正:“啥?”
裴父:“就是……你们常说的,就那啥,久仰久仰,幸会幸会,阁下大驾光临,寒舍什么壁什么的?”
那二郎和阿宁都当官了,来往的都是有文化的,说话也文绉绉的,他这个老父亲不得跟上?
总不能还俺俺的,让人听着土掉渣儿,给孩子丢人不是?
高里正哈哈笑起来,“老弟,不用,至少在咱成阳县地界不用,你想咋滴就咋滴,没人会笑话的,等二郎和阿宁去京城你再学。”
搁成阳县,知县都对裴家亲切有加,哪里会笑话?
去京城就不行了,听王永冯彬他们说京城王侯勋贵满地走,四品以下多如狗,七品八品不如狗。
裴父一听,那得学,他压根儿没想儿子和儿媳不能去京城,就觉得那指定能去的。
他得学,不能给孩子丢人。
大家都忙呢,他跟谁学?总不能为这事儿花钱吧?
恰好靳老爹戴着一副裴云店里买的五指手套,拎着两条大鱼过来,“高老弟、裴老弟、弟妹,你们来啦?那我可有人一起耍啦。我自己钓的鱼,一起尝尝鲜。”
沈宁就把俩老头儿交给靳老爹,让仨老头儿一起玩儿。
如今沈宁和裴长青的影响力是真大了,知道他们要开新铺子摆酒,众老板们没到日子就提前亲自过来或者打发人过来道喜,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让沈老板千万不要客气。
尤其宋、柳、陈、禚几家,更是要显出几分亲近来。
宋家是姻亲,柳家是同乡,陈家因为谭秀和一双儿女的关系自认是通家之好了,禚家和裴长青有生意合作呢也要显出几分亲昵。
宋母亲自陪着宋父,带着宋大过来表示亲近。
宋母仿佛和裴家向来亲近,从未隔阂过一般,拉着裴母的手说得十分热络。
自打沈宁和裴长青有出息以后,宋母和宋父也去过豆腐村的,像知府下乡、钦差驾到什么的,他们会去的。
只是那种场合大家都忙,也没空单独招待他们,也显不出他们比别人更特殊来。
宋母和宋父也知道,之所以没有显出来,是因为他们和裴家还不够亲近。
若是足够亲近,像老三那样就会直接出入裴家,帮着招待客人安排事情,不会像他们那样束手束脚,一副做客的生疏感。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宋母和宋父这一次就早早上门,反正裴父裴母都来了,老人家说话不是更方便?
他们还拉了一车红布红绸以及灯笼什么的,大户人家过节、请客都要张灯结彩的。
他们直接拉一车,可真是大手笔。
怕沈宁拒绝,宋母直接给宋福瑞,让他送。
也不说是新的,就说是专门过节用的,用的时候仔细,用完就收起来,没脏污的那些下次还能接着用,甚至各家也能互相借着用,也有人去铺子里租借的。
宋福瑞没拒绝,直接就带人给装饰上了。
他知道沈宁和裴长青讲究节俭,不喜欢浪费,所以只悬挂不铺地,这样就不会弄坏,回头收起来就行。
宋母对裴母裴父说不出的亲热,就好像多少年的老姊妹一样,“咱们是亲家,合该互相帮衬的,这人手不够或者缺东西什么的,只管让老三去办。”
裴母反而有些尴尬,毕竟她和宋母没那么亲近嘛。
宋父对裴父也亲热的很,一口一个裴兄弟叫着,又是约他看戏又是约他喝茶的。
裴父就更尴尬啦,他本身就不善言辞,更不善交际。
不过为了闺女到底也陪着笑,没让宋家老夫妻掉地上。
柳大爷让人拉了一车食材过来,豆瓣酱、酱油、自己生的豆芽、萝卜白菜、菠菜等都有。
沈宁也没见外,但是也没都留,毕竟有些东西用不上。
留下的东西她都让石榴和二蛋记账,年底跟柳家结账的时候扣掉。
禚家更不用说,也是拉一车东西,他没有送菜什么的,而是送香料、成套的杯盘碗碟以及做摆设的瓷瓶等。
沈宁挑了挑,把需要的也留下了,一样记账。
陈家是陈大亲自过来送的东西,他也是特意从淮州赶回来参加沈宁新铺子开张的。
他拉了一车精米白面,还有各种杂豆、山药等,还有一车水果,山楂、柰果、梨子、橘子等,还有一些干果。
新鲜的水果都用棉被盖着防冻,照顾得妥妥帖帖,比人还舒服。
这边作坊以后粮食消耗也很大,沈宁也没拒绝,都收下了,一样记账。
现在作坊需要的粮食一部分从蔺家买,一部分还是从陈家进的,两家一直有生意往来。
陈大看起来很稳重,留着齐整的胡须,客客气气的,没有陈三的轻浮,也不像陈二那样急功近利。
当然,眼中的精明和算计也是掩饰不住的。
他和沈宁、裴长青谈话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打量,即便猜不到他想什么,沈宁和裴长青也会警惕,不会随意信任他。
而陈大也能感觉得出夫妻俩对他的戒备和不亲近,即便他和他们一直保持生意来往,但是也不可能比谭秀母子跟他们关系更好了。
如今陈琦跟着裴长青读书,待他日裴长青科举有为,陈琦就算他的弟子了。
即便不拜师,有跟着读书的关系在,那也是弟子的名分。
陈大知道,他们是没法儿再对付小弟了,那就只能拉拢。
他也知道,他要拉拢的不是陈琦,而是裴长青和沈宁。
他寻思别看沈宁和裴长青现在夫妻恩爱,可男人哪有不好色的?功成名就的男人哪有不纳妾的?
有时候不是他好色,而是身份需要。
中举就纳个小都是大部分男人的座右铭了。
就算他们夫妻感情恩爱,可等沈宁人老珠黄,裴长青却正当壮年呢,岂有不动心的?
陈玉箫既然在裴家养着,那……是不是有机会呢?
别说,谁知道裴长青是不是早就存了那个心思呢?
否则又何必为谭秀出头?
想到这里,陈大就觉得以后可以对谭姨娘他们再好点,把他们当桥梁跟裴家搞好关系。
气人的是谭秀那女人忒小心眼,油盐不进,让他带着儿女过来参加开张礼,她居然说作坊和针工局很忙,走不开。
说不得她更怕陈家和裴家更进一步呢。
他表面却没有任何情绪流露,只是温和地笑着,一团和气。
大家谁又不是狐狸呢?
沈宁自然也和和气气,没有半点异样,说的是合作愉快,一起赚钱的话。
转眼到了铺子开张摆酒之日。
虽然货物不全,但是也不耽误铺子开张,这么大的铺子,早开张早赚钱,空着多浪费?
曾知县属实是拿住了沈宁的命脉,知道她是什么人,只要把铺子交到她手里就不会闲置,肯定会上新货带动成阳县税收的。
天不亮的时候靳老板家的大厨就带着徒弟、食材、餐具、桌椅的来到铺子开始准备。
靳老板和严娘子、高娘子、聂娘子等人亲自到场帮忙。
裴云和宋福瑞更是昨天就住过来了。
“阿宁,蔺老板和顾大人回来了。”
裴长青今儿也没去县学,在家里等着迎贵客呢,倒是把蔺承君和顾千里给迎到了。
蔺承君依然坐着他那辆豪华骚包的大马车,衣带当风,裹着奢华的白狐裘,画里走出来的风流倜傥。
顾千里依然骑着他的高头大马,被寒风吹得脸颊起皴,嘴唇都是干皮,瞧着就风尘仆仆,让人很想立刻给他做个温泉spa。
这俩人不是从一个地方来的,半路遇上的。
蔺承君的马车后面还跟着几辆大车,这是他帮沈宁进的一些货物,其中有一车洋货。
虽然沈宁没跟他说过要洋货,但是他代入沈宁判断她需要此类货物,毕竟以她的脾性不会和成阳县其他商户抢生意,肯定会做别人没有的或者比别人更好的。
他就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她采购了一些,列了清单,让她根据清单增减,以后有需要就给蔺大掌柜即可。
当然,等他南下制糖,为顾千里和王建忠的出海船队提供白糖、冰糖、茶叶等,到时候就能拿到更便宜的洋货,可以再更新清单。
沈宁看着清单很是感动,“蔺老板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我正想拜托你和顾大哥帮我寻摸一些洋货呢。”
海外的奢侈品可以不卖,但是不能没有,那也是噱头,摆放在店里就代表着档次。
比如海外名贵香料、珠宝玉石、羊毛地毯挂毯等等。
他们还可以仿造甚至超越洋货,比如进口了他们的香料加工成更昂贵的精油、香水等,还可以研究他们喜欢的花纹颜色,织出更漂亮的毛毯地毯挂毯再卖给他们,进口他们的水晶玉石加工成他们超爱的工艺品卖给他们……
等裴长青进入官场,再就近忽悠皇帝,给他们画饼、洗脑,赚外国人的钱,造更大更坚固的船,打造更锋利的刀,研制更大威力的枪炮……
到时候是朋友就喝酒吃肉,是敌人就掏枪干仗。
一百来年总够提前准备的吧?
总不能再被动挨打就是了。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