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67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自己人更可靠。

杨妻却不点头,之前公爹都不看好他,夫君也不看好他,他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做大掌柜只会更糟糕。

保不齐还不如杨四呢。

坚决不行。

而杨二吃里扒外跟外人一伙儿争自家的产业,更不是个好东西。

即便杨二是杨大一母同胞的兄弟,可她更想为自己和一双儿女考虑。

可以分家,可以分给杨二应得的产业,可大头还是大房的。

她加上一双儿女和婆母,自然占大头。

她当即就跟杨太太商量,请沈老板和商会推荐好的大掌柜,请商会以后帮忙监督账目,他们愿意出钱。

这时候靳老板走上前,对着曾知县、沈宁以及杨太太等人拱手,诚恳道:“既然好运来愿意出分红,那我八方酒楼倒是愿意帮衬。我做酒楼的时间比杨老板还长,做得咋样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我比外地人更懂咱们成阳县的风土人情,我觉得我有余力管着两家酒楼,若是杨太太和小杨太太乐意,咱们可以磋商进一步的细节。”

闻言杨四爷、杨二还有赵舅兄等人纷纷呛声,指责他早就觊觎杨家酒楼。

时辰已然不早,曾知县早就不耐烦了,虽然处理案子杨家和麦家都有谢银给,可他……饿了啊。

喝了三杯奶茶上了几次茅厕,这会儿越发饿,他想去后院儿陪太太吃牛油火锅。

冬天和火锅绝配。

他不动声色地摁了摁干瘪的腹部,沉声道:“此事尔等退堂后再议论。”

众人忙起身行礼,向曾知县致谢。

曾知县原本想留沈宁和裴长青吃饭来着,不过因为杨妻的请求,估计得拉着沈宁拿主意,他暂且按捺住了。

退堂后天色已晚,靳老板邀请众人去八方酒楼边吃边聊。

他酒楼院子大,专门开辟了三间屋子待客用,很方便。

杨二几个还嚷嚷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杨妻却示意俩孩子用力牵着奶奶的手,一起去看。

原本她们作为杨家的女眷,轻易不会去男人跟前露脸,可现在连公堂都上了,似乎也没什么好更介意的。

关键商会会长是沈宁,她带着一帮子女人,这给了她和杨太太很大的依仗,不害怕、不心虚,也敢直腰抬头站在人前。

杨太太原本还有些犹豫,见沈宁身边的女人们一个个神态自若,谈笑风生,便也同意儿媳妇的意思,跟着一起过去。

赵舅兄一看有些着急,若是妹子能随意出入男人堆,哪里还要他们这些兄弟出面办事儿?

他立刻低声劝阻。

杨太太:“大哥,我得去看看,杨家偌大的家业不能就败在我手里。”

杨妻小声道:“娘,今儿不能让靳老板请客,该咱家请。”

她跟着杨大在淮州,日常没有婆婆压制,也会出入一些场合,杨大也会给她讲一些经商的门道儿。

杨二又反对,这是他的钱!

杨太太却同意了,扭头想让赵舅兄去跟靳老板他们说,可赵舅兄却因她不听自己的话儿气恼,故意扭头不看她。

杨太太又看杨四叔和杨二,想让二儿子去说。

杨妻已经快走两步,朝着沈宁几个行礼了,先跟众人致谢、致歉,又打感情牌请众同行多多帮衬,然后再表示耽误大家的时间多有惶恐,今晚上他们请客,又劳烦靳老板酒楼整治酒席,待事情了了,好运来重新开业,他们再整治像样的酒席感谢。

他们酒楼这些日子歇业,就没有常备的菜蔬肉类了。

众人见她说话条理,虽然有些胆怯害羞,却也把意思说明白,都觉得她是个有成算的。

即便原本有人想趁着杨老板死了算计杨家产业和生意,现在有成阳商会镇着也不敢了。

至少不敢太明目张胆,算计也得暗搓搓来,还得足够聪明才行,否则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杨妻说完,往沈宁身边靠了靠,可能因为对方是同性,让她觉得更可靠。

沈宁率先道:“小杨太太不必太客气,咱们同为成阳商会的会员,自然要守望相助,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众人纷纷说是。

靳老板有心要跟杨家合作,就请大家去酒楼详谈。

靳老板自打和沈宁合作以后,生意越做越顺,他原本想另外开家分店,但是算了算,成阳县里只能开一般的馆子,没意思。

要去其他县里开酒楼,他要两地跑,精力又不够。

成阳县酒楼饱和,也不需要再开一家酒楼。

他就暂时歇了心思,专心搞新菜、搞沈宁研发的酱料、牛油锅、方便面等吃食。

这会儿杨家需要人合作,他觉得自己可以把好运来酒楼一起接手,这样就能让他大展拳脚。

酒楼是俩风格,他也还用好运来的大厨和伙计们,麦掌柜不愿意留下,但是二掌柜还在,他照用。

只要他们服从管理,他可以一点不改。

账目当然也是各算各的。

到了酒楼接待室落座,靳老板先作一圈揖,笑道:“大家伙儿放心,我老靳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是现在也小有家产,够养妻儿老小的,不需要昧着良心算计别人的酒楼。我如果接手的话,就跟对待我自己的酒楼一样上心,毕竟好运来酒楼赚钱了,我也有分红不是?”

他一番侃侃而谈,最后向沈宁和杨太太等人拱拱手,又请同行们点评。

了解他性格的纷纷点头,笑道:“靳老板愿意的话那倒是不错。”

麦掌柜和康老板离开县衙以后也没自行离去,而是一起跟来。

麦掌柜虽然不想继续做杨家掌柜,却也不想看着好运来酒楼倒闭,那毕竟也是他的心血。

他也点头,赞同靳老板接管。

靳老板笑道:“我不要工钱,就看分红了,若是经营不好就没脸分红,总不能照以前差。”

他还朝着麦掌柜笑笑,让老麦别恼他。

麦掌柜笑道:“靳老板为人磊落,又不计前嫌,想必会经营得比我好。”

杨太太和儿媳妇又看沈宁,想让她拿意见。

沈宁却不帮人拍板,商会只帮忙分析、出主意,却不帮忙定夺。

她道:“我们商会保证一旦接受对方的聘用,会保护主顾的隐私,只要主顾家不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绝不泄露主顾的账目,也保证如实对账,绝不弄虚作假。”

有这个底线在,甭管谁管其实都没什么。

做的好不好,利润能说话。

杨太太看看儿媳妇。

杨妻点头,觉得可以。

只是……成阳县的酒楼可以请靳老板接管,那其他地方的生意呢?

他们在淮州还有一家酒楼和一家饭馆,在四海府还有一家,另外县里也有生意呢。

最后沈宁给了一个建议,淮洲府的生意,原本归杨大管的,可以让小杨太太管起来。

不会?

那就学。

在淮州花大价钱请有经验有见识的大掌柜指点。

淮州地靠运河,可是仅次于苏杭扬州的商贸城市,人烟埠盛,商铺林立,厉害的大掌柜也多得很。

其实花钱请蔺家一位掌柜都够使的。

不过沈宁和蔺家关系好,自然不会主动推荐,杨妻跟着杨大在淮州那么久,自然也听说过谁谁的盛名。

只要对方人品过得去,生意做得不错,那就可以合作。

至于其他地方的生意,对杨家现下的情况也是用熟不用生。

就用杨老板以前安排的人手,至于第一负责人,可以从杨家选一个跟杨四叔没那么对付,也小有能力的兄弟。

定期对账查账,他也没法弄虚作假,而为了保住这份高薪的工作,他也会卖力气的。

至少短时间内他不敢搞鬼,如果以后有什么想法那时候杨妻估计也学差不多了。

杨太太不太有主意,可好歹听进去“她是杨家妇,以后要埋在杨家祖坟,靠儿孙后代供奉,守住杨家产业就是守住她的后半生”这句话。

所以她没有反对儿媳妇,这会儿娘家不得依靠,老二是个混球,杨四爷虎视眈眈,儿媳妇是她长孙的娘,她们的利益才是一致的。

最后他们就采取了沈宁的建议。

虽然时辰不早了,可沈宁给杨家的建议是众人从未预想过的办法,说不定自家也能学习。

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保证意外不会降临自己家。

若是自己出了意外,家里有商会帮忙操持后事,即便暴毙也能瞑目的。

所以众人一点不嫌晚,反而谈兴很浓。

席间杨太太示意儿媳妇多替她敬沈宁,她们孤儿寡母的,起码十年得仰仗商会和沈宁了。

众人吃饱喝足,又继续聊这事儿。

沈宁又给靳老板出主意,“靳老板,我瞅着嫂子颇爽利,善决断,你不如让她去好运来坐镇。如此,日常杨太太也能常去酒楼,聊天也好,跟着学学管酒楼也好,对酒楼总归是有好处的。”

若是从前有人这么提议让自己娘子抛头露面坐堂酒楼,那男人得掀桌子咆哮当场。

现在么,沈宁领着一帮女人抛头露面,生意做得好,账目盘得顺,哪里还有人敢说女人不行,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

靳老板也觉得好。

若是他坐镇,杨太太婆媳必然不好去,得避嫌啊。

可如果他娘子去就没问题啦。

杨太太婆媳也觉得这主意好,以前杨老板在的时候女人不得插手家里生意,可其实她们也想知道自家生意做得怎么样,哪里赚钱多哪里亏钱。

麦掌柜跟康老板感慨道:“沈老板真乃奇女子,不管什么问题到了她的手里,必然迎刃而解。”

这一晚上他和聂氏不断地跟沈宁道谢,给裴长青敬酒,犹自觉的不够,还要让一双儿女代他们敬。

可惜时间太晚,未成年容易困乏,他们吃饱喝足跟着阿年珍珠等人回铺子了。

等三更天的梆子敲响,众人还意犹未尽呢。

沈宁起身示意该散了,“今儿是因为两位杨太太家的事儿,平常可不能这样,县衙的规矩还是要守的。”

虽然县城不像大城市那样有严格的宵禁,但是三更以后也不许闲杂人在街上晃悠的,那不是盗贼就是偷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