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59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你们别被她忽悠了,她自来就泼,肯定耍弄你们白给她干活儿呢。”

“对呀,走,去问问她大嫂是不是真的。”

“问她大嫂有啥用,她们分家了,闹得不愉快,她大嫂指定说不出个好。”

“那咱去问里正,里正可不会帮她骗人吧?”

“走走,问里正去。”

东南路边大梧桐树下,小鹤年和小珍珠坐在一块石头上。

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块大石头,赶路的人累了看到石头就会习惯性坐下歇脚。

他跟小珍珠道:“咱们只盯着东边过来的那些背褡裢、背书箱、挑担子或者骑驴的,不盯骑马和扛着锄头的。”

小珍珠:“为么?”

小鹤年:“东边来的多半是远道儿,西边从龙庙镇过来就几里路,不需要吃喝。背书箱的一般是书生,书生体力差还有小钱钱。背褡裢挑担子的一般是货郎或者做小买卖的,也有点钱。骑驴的有钱又不着急,也有可能下来歇脚。骑马的赶马车的嗖过去了压根儿瞧不见咱们。扛锄头啥的都是附近干活儿的,一个铜板都舍不得。”

小珍珠瞪圆了眼睛,“还有这讲究呢?好!”

她立刻瞪大了眼睛瞅着东边儿。

这个季节来往下地干活儿的多,赶路的当然也不少,但是买停下喝豆浆吃豆花的少。

也有背褡裢挑担子的,可人家多半会自带干粮和水囊。

骑驴的过去一对像夫妻又不像的,不但不买,还指着他俩说小娃娃跟我们去镇上耍。

小珍珠立刻双手握拳,气沉丹田,“喊我爹揍你啊!”

那俩骑驴的就笑着走了。

这会儿东边又走来一个背褡裢的,手里拿着草帽不断扇风,看那风尘仆仆的样子,估计走了不少路。

小鹤年立刻往路中间站站,脆声问道:“这位伯伯,天干口渴,我们有刚煮熟的豆浆,喝一碗解渴管饱嘞。”

他不让小珍珠吆喝,因为小珍珠会冲着人家直接喊:“你喝不喝豆浆!”

那人走了好远的路,果真是又累又渴脚还酸,看有个大石头便过去顺势坐下歇歇脚,顺便问问豆浆怎么卖的。

小珍珠挥舞着勺子,“两大勺子才两文钱。”

那人寻思不贵,这么大的勺子也有一碗了,和县里差不多。

要是县里十文的吃食他觉得这里应该八文,但是一两文的东西一样价格也不会觉得贵。

他要了一碗。

先咕咚喝掉半碗,“啊,解渴!”

剩下半碗就慢慢喝,顺便和俩孩子聊聊,你俩叫什么,住哪里,爹娘呢?

小珍珠是有问必答,不说假话,小鹤年就不让她先说,而是抢着回答我家就住旁边呢,指指那边院落,一眼就看见。

那人笑了笑,“真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知道帮家里卖豆浆。”

小珍珠:“我家才不穷呢,我娘会做豆腐,会做豌豆糕,我爹要给我们盖大房子,我爹受伤了,我们赚点钱请人帮忙收庄稼呢。”

那人眼中闪过愕然,看你们穿着的寒酸样,不穷?

小珍珠瞪着大眼,“还有豆花,你吃不吃?豆花三文一碗,咸口的。”

那人摇摇头,“我喝豆浆就行,这就要去镇上了。”

还有几里路到镇上,他要投宿朋友家,管饭的,自己就没必要多花三文钱。

他起身刚走,高里正就来了。

俩孩子礼貌地问里正爷爷好。

高里正很好奇,“你俩赚到钱了?”

小珍珠得意道:“对呀,两文钱呢。”

高里正哈哈笑起来,“真不错!”

小鹤年又盯上了一个牵着骡子过来的路人。

这骡子背上驮了很高的货物,瞅着挺重的,骡子走得不快。

赶骡子的人走得也不快,也不大声吆喝牲口。

瞅着男人脚底板有点拖拉,肯定累了。

就算人家自己带了吃喝,邀请他们落座歇歇,顺便喝碗豆浆,就两文钱,他们一般都会乐意的。

小鹤年:“这位大伯,赶路疲累,天热口干的,坐下歇歇脚喝碗豆浆吧。现磨现煮的豆浆,解渴还管饱呢,另外还有豆花。”

那瘦高的汉子不经意地撩起眼皮瞅了路边几人一眼。

他虽然形容疲累胡子拉碴,可眼神却锋芒如刀,唬得高里正一个激灵。

小鹤年和小珍珠却没怕。

小珍珠是天生不怕外人,她只怕大伯娘骂她和奶,怕爹打娘。

小鹤年是有底气,我爹娘都是冥府走一圈的人,还怕个你?

汉子顿了顿,他身上有伤,走得确实累了。

他将一只麻袋从骡子背上扛下来,放在路边,让骡子也略歇口气,然后走到大石头上坐下,又扭头和高里正点点头,却也没多话,只问豆浆怎么卖。

小珍珠抢着道:“两文!”

汉子颔首,“来两碗。”

小珍珠笑起来,“好嘞。”

她让小鹤年掀开笸箩,挡着别落灰,自己利索地舀豆浆。

满满两大勺。

高里正还想帮她接一下,她笑道:“里正爷爷我可以的,不用帮忙。”

高里正笑了笑,他这是下意识的动作,以为人家和自家几个孩子似的会端洒。

小珍珠稳当地捧给汉子。

汉子微一点头,接过去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光,又把空碗递给小珍珠。

第二碗他喝得慢一点,喝干用手背擦擦手,从腰间掏出四文钱递给小鹤年。

小鹤年:“谢谢。”

汉子垂眸瞅他,又看了一眼小珍珠,觉得这俩孩子不像普通的农家孩子。

普通的农家孩子别说帮家里卖东西,见了陌生人都吓得直往角落里躲,根本不敢搭腔。

这个男人似乎是里正?

里正家的孩子?

这小子瞅着聪慧机灵,不该读书么?

里正家会让读书的孩子沿街叫卖?

沾染铜臭?

不过,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他把麻袋又扛回骡背,赶着骡子走了。

他一走,高里正这才松了口气,抚了抚胸口,他感觉得出这人身上有杀气。

那杀气到底哪里来的,他也不知道。

可别是江洋大盗吧?

本地大多平原,盗贼无处可遁,所以本县治安一向不错。

自己村周边更没发生什么凶杀案。

高里正觉得自己过于敏感了。

他的注意力被俩孩子吸引,开始问他们卖豆浆的事儿。

俩孩子一边回答他,一边还盯着路上。

可惜后面半天都没什么人来喝豆浆。

高里正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儿不对了,竟然看不得小鹤年眼里失望的眼神。

他道:“给我也来一碗。”

小珍珠刚要说好嘞,却被小鹤年拦住。

小鹤年:“里正爷爷,你拎着豆腐快回家吧,别捂坏了。”

高里正笑起来,这孩子。

他又给俩孩子讲要是遇到坏人就得快跑啥的。

他也没法给孩子们讲他的识人经验,毕竟很多都是直觉,是基于他的经历做出的判断。

孩子们没法复制。

又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卖掉一碗豆花。

之后来了一个书生,背着带遮阳小棚子的书箱,他走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一屁股坐在石头上起不来的架势。

他说自己要去聚文书肆抄书,还问离龙庙镇多远。

听说还有六里以后他一脸绝望,果断拿钱咕咚灌了一大碗豆浆,又吃了一大碗豆花,一共五文钱。

吃完他又有些肉疼。

五文钱啊,是他娘给人浆洗缝补衣服半天的工钱。

明明再坚持一下到了龙庙镇聚文书肆就有免费的饭吃,可他还是没忍住花了钱。

看他肉疼的纠结模样,小鹤年也悄悄打量他,他虽然穿着书生的长衫,但是手肘下摆打了补丁,针线活儿瞅着挺好,补丁打在里面外面看不是很明显,显然这人条件儿很一般。

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退给他两文钱?

在小鹤年的心目中两文钱也是很大的钱,并没有只给人两文钱不好意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