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他请王木匠做家具,自己从旁观察,就能补足一些实践的缺陷,将实践和自己学到的理论对照起来。
根本不需要对方教,也不算偷师,纯粹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看到施工过程就能学会。
这些自然不需要告诉他们。
要是裴大柱能帮他问问“二郎,那盖房子的木匠和做家具的木匠工钱不一样,你都给五十?”就好了。
这样他就能告诉王木匠自己尊重他,所以都给他五十,这是很大的人情了。
一天多给二十文呢。
别不当回事。
也不看看他现在多穷呢。
裴大柱压根没想到这个。
倒是沈宁在一边听得忍不住小声问他这个问题。
裴二郎瞅着媳妇儿,不愧是他心有灵犀的亲媳妇儿!
他用稍微大点能让别人听见的声音给沈宁解释,“一般盖房子的木匠一天三十就够,可王伯不是手艺好嘛,我寻思与其找俩木匠不如就请王伯一人儿干了。”
得让王木匠知道,自己不是不懂木匠有别的门道儿。
果然,王木匠闻言耳朵动了动,神色倒是缓和了。
他道:“既这么着,我也不占你便宜,椽子太多了,一个人干费功夫,我前两天带儿子过来帮忙,让他们帮忙把椽子处理一下。”
椽子有长短,不是所有椽子都从脊檩直接通到檐檩下面的,而是分段,有上面的脑椽,中间的长椽子,底下的檐椽。
这样可以防止打滑,也能分散压力。
像讲究的人家会在檐下搭立柱,立柱间再搭檐檩,这样檐椽就能探出一米左右,既能挡雨又能保护墙壁。
可对于裴长青来说木头更难得,而且立柱要用枣木等硬木,但是枣树又难成材,价格很贵。
还是算了。
他打算采用现代硬山屋顶的方式,不只是东西山墙承重,前后墙也承重,这样椽子一头搁在脊檩上一头搁在南北墙上。
这就需要墙壁够厚足够坚固。
普通人家的房子大风大雨乃至大雪都容易压塌,就是墙壁不够承重,木头又不够牢固,经不起大风大浪。
他不能对付,他必须都考虑到。
所以他必须得买石灰。
王木匠也没留下吃饭,谈完又赶着回南边儿雇主家干活儿了。
下午裴长青吃过饭以后去镇上杂货铺问问买石灰的事儿,又拜托裴大伯三叔他们傍晚帮忙把村里的木头拖过来。
大伯四叔家两根,村里有四根。
高里正家的明儿再去也行。
裴长青:“大伯,必须注意安全啊,宁愿不干,干就安全第一。”
这是他一直以来跟员工强调的基本原则。
裴大伯:“二郎,你只管放心,俺们不会马虎的。”
裴长青就放心去了镇上。
结果不等到镇子呢,正好遇到赶车送媳妇儿回娘家的小妹夫。
宋福瑞瞅着裴长青,远远地就挥手喊:“二舅兄!”
又忙不迭回头对车厢里的裴云欢喜道:“阿云,是二哥!”
裴云眼圈儿还红着,为了能回趟儿娘家,她可太不容易了。
跟婆婆哭了好几次,婆婆都不松口。
然后她就病了,男人就替她去求婆母。
婆母好不容易答应了,却不许她带孩子,不许早上去,只让下午去傍晚回,更不许在娘家过夜。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嫁了好人家就不要爹娘了呢,明明就五六里路,却几个月回不了一趟娘家。
二哥被打破头,差点没命,她都是现在才知道。
宋福瑞见她又抹泪儿,忙安慰道:“阿云,娘这不是让咱来了嘛,你别哭,伤了身子自己个儿遭罪。”
裴长青瞅着不远处的马车,大步上前,看看这便宜小妹夫和妹妹,“你们过去吧,我要去镇上买石灰。”
这宋家真有意思,又不让儿媳妇住娘家,还不让早早回,非得这会儿才回,待不一会儿又得赶回去。
宋福瑞忙跳下马车拉着他,“二哥,别呀,我和阿云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你咋能不招待我们呢?”
裴长青面无表情:“我急着呢。”
下午这会儿瞅着阴天呢,风里也冷津津的夹着雨气,说不定这两天要下雨。
地基还刨在那里呢,要是被雨泡了又得晒好几天才能继续干活儿。
宋福瑞:“买石灰呀?二哥,你甭急,明儿我和你一起去,我认识杂货铺禚家二小子,他娘和我娘关系也好,我让他给你便宜。”
闻言裴长青的冷脸才缓和几分,“那倒不用,你们管自己去吧。”
让你帮忙,回头你娘不定得怎么讲咕我们打秋风呢。
车里的裴云也顾不得哭得眼睛肿丢人害臊了,撩起帘子,“二哥,你就听他的吧,他真能帮上忙。”
【作者有话说】
写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小舅子了,检查错字也没觉得有问题,就一点没觉察到!谢谢宝子们提醒,改了。
第40章 小姑回门 二哥二嫂现在变化也太大了吧?
裴长青犹豫了一瞬,便和他们一同回村。
如果宋福瑞肯帮忙,当然是好事,不只是便宜的问题,还有送货。
自己去卖,人家不会送货的,熟人帮忙讲讲,对方应该会送货上门。
宋福瑞让他上车他也不肯。
宋福瑞就牵着马和他并行。
裴云坐在马车里,撩着车帘子和裴长青说话,问他伤势可好了,爹娘二嫂孩子如何,大哥大嫂等人如何。
裴长青不是喜欢与人闲聊的,尤其和便宜妹妹不熟,所以只是简单回答了两句。
裴云眼泪汪汪的,二哥这是怪她了,都不爱搭理她了。
小时候她和二哥感情最好。
宋福瑞瞅着媳妇儿伤心的样子,心疼了,赶紧多问几句,好让二哥多说说。
要拐进村的时候裴长青站定回头对车里的裴云道:“你想去大哥家还是去我家?”
裴云一怔,对呀,大哥二哥分家了,不在一块儿了。
她喃喃道:“我去看看爹娘。”
裴长青:“你想看爹还是娘?”
宋福瑞忍不住了,“二哥,你咋这样问呀,我们肯定爹娘都想看啊。”
裴长青:“娘跟着我,爹跟着大哥。这会儿娘在家搓谷子,爹应该在帮大哥家收稻子。”
裴云忍不住啜泣起来。
宋福瑞忙道:“阿云,你别难过,咱、咱去二哥家,把爹叫来成不?”
说实话他不爱去大舅兄家,不喜欢看大舅兄摆活。
裴云:“好。”
裴长青帮着把马车牵进自家那边的路,忍不住摸了摸马鬃毛。
古代甭管什么朝代马匹都贵,能做战马的就得七八十两,甚至几百两,大户人家拉车的马自然也不差,也算战马那一级别的,只是战马中的下等马,一匹也得六七十两,这是门面,大户人家少不了。
次等马就是驽马,可以用来驮运长途跋涉,也可以耕地,不过乡下用马耕地的极少,即便大户人家也不多。
毕竟耕地还是牛更好用。
可甭管什么马,这年头有马就是有钱人的象征。
可能比现代的大奔还珍贵,得用宾利、保时捷来类比。
虽然早就做好二哥搬家没地儿住的准备,可看到眼前院子没院子,大门没大门,正房都是破破烂烂的样子,裴云还是掩口失声哭起来。
宋福瑞也很是唏嘘,不敢说话。
他娘强势,他却一向性子和气,从也不曾瞧不起岳家过。
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二舅兄,毕竟他想支援几两银钱也拿不出。
别看他家有钱,可那都不是他的,他想要钱,超过二十文都得跟爹娘要。
他还不如侄子们有钱呢。
沈宁正在院子里和裴母摔稻子。
瞅着裴长青和一辆马车过来,两人还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什么。
裴母停了手里的活儿,眼巴巴地瞅着,“阿云,是阿云回来了?”
沈宁:“对,肯定是小妹回来了。”
这里人习惯叫小姑子为小姑、他小姑,用身份来称呼,沈宁觉得有点别扭,就叫小妹阿妹。
裴母见二儿媳对闺女态度不一样了,心里高兴,也感激,她是真的怕二儿媳还和闺女掐架,那样她这个当娘的难做。
以前原主不敢跟大哥大嫂吵,又吵不过裴二郎,就朝裴云发泄,结果搞得裴云也和她崩了。
姑嫂俩上一次还闹了个不欢而散。
原主更是不提裴云,提就是她、他小姑,是断然不叫妹妹的。
裴母迎着闺女走了几步,抓着闺女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怎么又瘦了呢?”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